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三国武神系统 >

第58部分

最强三国武神系统-第58部分

小说: 最强三国武神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任凭关张二人如何发怒,刘备就是一言不发,只是拿着衣袖不时的擦着眼角的泪水,哭泣个不停。

    曹少羽坐在远处,看着眼前一幕,心中笑道:“呵呵,这个刘备又来了!这演的是哪一出啊!之前两军交战,其手下的两位兄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他却在胜局已定的轻快下,派出张飞出战,其目的就是分的一杯羹。现在,如此这般示弱他人,难不成是用苦肉计,使得孙坚在众人之中理亏,从而失去争夺盟主之位的机会么?”

    曹少羽想着的时候,袁绍用力的咳嗽了一声说道:“文台不得无礼!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这一点世人尽知,你怎么能如此侮辱他呢!还不快快向玄德赔礼!”

    孙坚话出口后,也觉得后悔,可是话赶话说到哪了,也不好收回,听到袁绍的话语,便低下了头,自顾自的饮起酒来。

    孙坚虽然没有赔礼,但是低头收声,也就代表着认错了。故而,刘备和袁绍也就不在说什么了。

    其实,孙坚此次加入同盟,确实是一番热忱,想要为国出力。但是,与众诸侯相处一室后,却发现这些人各怀心事,而且,都是面善心毒之辈。这让脾气直爽火爆的孙坚极为不爽。

    孙坚本来以为这次大胜后,因为自己打了头阵功劳最大,众人会对自己表彰一番。可是,让其没想到,以袁绍为首的众人,却将此事可以淡化,军功各自平分,不管出战没出战,各的一杯羹。这让孙坚极为不悦,这才有了之前的一番话语。

    袁绍等人之所以打压孙坚,是不想让其一家独大。袁绍看得出来,孙坚年轻气盛,而且,勇猛果敢,日后定是一个人物。所以,趁大获全胜全军兴奋之时压制了一番。就拿这一次推举盟主,孙坚失言来说,袁绍自然不会错过机会。

    被袁术说了一通,再加上得罪了公孙瓒和刘备等人,孙坚失去了人气,便出局了。

    (本章完)

第108章 文试() 
众人在帅府推举盟主,这个掌握着实权的岗位,那是相当的吸引人!自曹少羽提出之后,大殿之中立即热闹起来。

    先是公孙瓒一番言语,紧接着便是孙坚的一番说辞,最后,换成了刘备的哭闹。这一幕接着一幕,情节跌宕起伏,精彩异常。

    第一回合结束后,以政治阅历不深的年轻同志孙坚出局而结束。

    紧接着第二回合,就又来了。

    孙坚低头不语后,袁绍笑呵呵的看着公孙瓒,问道:“伯珪兄刚才话未说完,不知对于盟主之位,还有何话要说呢?”

    公孙瓒点了点头,说道:“我认为,盟主不但武力极强,更为重要的是审时度势,要具有掌控全局之力。所以,我观察我们五人之中,有资格成为的盟主的只有本初兄、元伟兄和孟德兄了!”

    “哦,怎么,伯珪兄不认为自己也有资格么?”袁绍问道。

    公孙瓒一笑,摇了摇头说道:“呵呵,我自知才疏学浅,武功不敌孟德、文台。智谋不及袁公和元伟。故而,不曾考虑。所以,袁公还是在我刚才提及的诸公之中选一位文武兼修、心胸豁达之人担当盟主吧!”

    曹少羽坐在一旁听着公孙瓒的话语,心中想道:“哼哼,有理有据,看似推心置腹,高风亮节。实则是将这几位往火坑之中推了一把。这几人谁不想当盟主,经公孙瓒这么一说,众人相争之心必起,争个你死我活,于同盟不利啊!”

    曹少羽想着侧目朝着刘备看了一眼,只见刘备双目微整,面带笑意,扫视着众人。

    就在曹少羽看着刘备的同时,刘备也看到了曹少羽,微睁的双目随即睁开,朝着曹少羽点了点头,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哦,我明白了。我还奇怪,平日里言语不多的公孙瓒怎么突然间如此健谈,原来是刘备给其出的主意啊!这个刘备到底安的什么心?他的目的不是除掉董卓么?为什么在诸侯之中搅起这么大的风浪呢?”曹少羽看着刘备,心中思量着。

    就在曹少羽思索之时,袁绍起身说道:“这样吧!既然诸公都不言语,不如咱们举行一场比赛,胜者服众,自然就是同盟之主,不知诸公意下如何啊?”

    众人听到袁绍的提议后,面面相窥,相互议论起来。

    “诶,二哥,你说袁绍那小子葫芦里面买的什么药啊?”张飞低声说道。

    关羽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呵呵,我又不是袁绍肚子里面的虫子,我上哪里知道去啊!再说你要问也得问对人啊!”关羽说着下颚向前,朝着刘备探了探。

    张飞一拍额头说道:“对呀!大哥主意最多,问问大哥不就知道了!”张飞说着,凑到刘备近前,低声问道:“大哥,你说说,那个袁绍出的这个主意是什么意思啊?这比赛是什么形式?是文试还是武试啊?比赛的规则和项目又是谁制定呢?要是都是袁绍那小子操办,呵呵,那这个比赛胜负也就没有悬念了……”

    张飞话还未说完,便被刘备止住了。

    刘备伸手打了一下张飞的脑门,低声训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怎能如此妄言!”

    张飞一咧嘴,低头嘟囔道:“我老张心里没底,所以才问大哥,不成想使兄长动怒了,都是我的错!兄长消消气啊!”

    听了张飞之言,刘备叹了口气,低声说道:“三弟不要多想,不管比赛规则如何,题目难易,我现在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只要有参加的机会就好!只要我们能够参加,战胜诸公,那盟主的位置不就是我的了么!”

    张飞听后,大正双眼,如梦似醒的点了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大哥果然聪慧,才智无人可及啊!”

    刘备听后,微微一笑,自语道:“现在对于我的计划唯一的障碍便是那个神秘的曹****!”

    刘备说着,眼角余光扫想了曹少羽。

    此时,曹少羽正想着袁绍之前说过的话语。

    “举行比赛?这样不就等于把众人放到了火盆上烘烤么?站到最后的那个人虽然获胜当上了盟主,但是,得罪了那么多诸侯,今后还怎么调度,怎么打仗呢?这些人聚到一处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个个满怀自己的私利,看来大事难成啊!”曹少羽心中想道。

    就在曹少羽思量之时,“啪啪”两声,袁绍拍了两下手,高声说道:“既然诸公没有异议,那么,我就将比赛的规则说一说。首先,我们进行文试,题目就是谈论破董卓之策。那个人写的入理入髓,即为获胜。之后,再从文试之中选出二人笔试武力,最终获胜者即为盟主之人选。如此安排,诸公意下如何?”

    众人听后连连称是。

    在征得众人同意后,袁绍随即命人准备笔墨竹简,文试随即开始。

    此时,众诸侯心情各不相同,有的对于自己极为自信,提笔急文,施展才智。比如曹少羽、公孙瓒、刘备和袁绍。

    有的则是把眼一闭,静坐不语。比如孙坚和桥瑁二人。

    孙坚和桥瑁不动笔墨,其意是对与比赛推选盟主的不屑和不想参与是非。

    曹少羽和袁绍等人则是一心想要得到盟主之位,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由于曹少羽对整个三国历史甚为了解,虽然武神系统的出现,使得环境和人物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大体的历史脉络目前为止并未发生改变。所以,曹少羽在书写战略部署之时,立意高远,洞悉无遗。很快便将自己的见解写完,扣在座面之上。

    曹少羽写完许久,其他人才相续写好。

    待众人写完之后,袁绍说道:“好,那么先请玄德将自己的高见述说一二吧!”

    刘备听后,起身朝着众人拱了拱手,拿起竹简,朗声说道:“既然袁公有命,那我就说一说。现在董卓占据洛阳,把控天子,以天子之名,行倒逆之事!幸得天下尚存正义之士,同盟于此,匡扶汉室。现今逆贼占据虎牢关,以险峻强兵抵挡我们。鉴于此,我们不可强攻,只可智取。虎牢关西侧山峰多有植被,东侧又是林木之地。只要我军假意强攻,吸引注意力。同时,采用火攻,定可胜之。”

    (本章完)

第109章 暗战() 
袁绍提出通过比赛的形式推举盟主,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首先进行的是文试。

    经过一番书写后,率先阐述自己观点的是刘备。

    刘备侃侃而谈,将自己的观点论断逐一说出,并且根据敌我情况,提及了破敌之策。

    待刘备说完,众诸侯纷纷曾赞。

    刘备笑呵呵看着众人,心中暗道:“哼哼,我现在缺的就是机会。只要给我机会,我就可以再造寰宇!”

    在刘备眼中,身旁众诸侯皆不如己。无奈起步较低,手下仅有关张二人,兵无不过千人。要想成就大业,只能寄人之下。

    刘备阐述之后,稳稳坐下。

    坐在刘备身旁的公孙瓒看着刘备笑着说道:“呵呵,自学堂之时,我便觉玄德绝非浅水之物,方才听及一番阐述,振聋发聩,让为兄震惊不已啊!呵呵,看来,从今日起,对于玄德的抱负,我得从新审视一番了!”

    公孙瓒说着手捋胡须,笑呵呵的看着刘备。

    公孙瓒心想:“好你个臭小子,在我麾下,一直以来,少言寡语,我当真是轻看了你!没想到,你小子居然是一个心机如此之深的家伙!哼哼,等这次同盟结束之后,我定要找个理由将你逐出。养虎于身边,必留隐患啊!”

    刘备何等聪明,公孙瓒一开口,便听出了意味。

    “不好,不好啊!刚才一心想借助此次比赛,夺得盟主之位,以便行我心中宏愿!可是,却将公孙瓒妒我才能之事,给忘记了!既然让其看出了韬光养晦之策,那我就来个将计就计!”刘备心中想道。

    刘备心中想着,口中说道:“呵呵,伯珪兄过誉了!小弟牢记伯珪兄日前对我之言,夜夜思及,深受启发,故有今日慷慨之言!否则,仅凭小弟之短见,又怎会有如此见解呢!”

    听了刘备如此一说,公孙瓒嘴角一撇,笑着说道:“恩,玄德不必紧张,为兄没有责怪之意!方才赞誉之言皆由心生啊!”

    刘备急忙回道:“我家兄长之胸襟乃环宇之宽旷,小弟自然心悦诚服!”

    刘备这一番说辞,使得公孙瓒心宽许多,之前的警惕想法,渐渐淡化了。

    坐在一旁的曹少羽见状,心中想到:“呵呵,好一个巧言善变的刘玄德!难怪在三国之中,这小子的起点最低,但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不得不佩服此人的情商啊!真******太高了!这些话,我可说不出口。看来想在三国世界里混的明白,什么技能都得学一点,就比如刘备的‘厚脸皮’之术,我就远不及他啊!”

    就在曹少羽思量之时,忽听袁绍说道:“玄德讲完了,那么下面元伟兄,可否一讲啊?”

    桥瑁听后,摆了摆手,说道:“呵呵,我桥瑁之能,只可守一城而已。超出了这个范围,我能力便不及矣。故而,刚才的在竹简上,我是只字未写啊!”

    桥瑁说着,将竹简拿起朝着四下抖了抖。随后,坐回了原位。

    袁绍点了点头,朝着桥瑁对面的孙坚看去。

    袁绍刚想问话,孙坚便起身回道:“本初兄就不要问我了!我对这个盟主之位没有一丝兴趣。我只希望诸公能够推举一位贤明之盟主,带领大家打败董卓老贼,匡扶汉室之威!”

    袁绍点了点头,说道:“好!文台的心意我已明了!那么伯珪可有高见?”

    公孙瓒本来写了一些,但是,当其听到了刘备的一番言论后,自觉的自己写的东西拿不上台面。故而,迟疑了片刻。

    “伯珪兄可听到我言乎?”袁绍追问道。

    公孙瓒听后,一脸无奈的起身回道:“哦,本初兄问我之见解。那好,我就说两句。”

    公孙瓒定了定心神说道:“光和年间,边章、韩遂叛乱,我奉朝廷之令,从幽州出兵,率领三千精锐骑兵,采取诱敌深入之策,力挫叛将,攻占右北平郡、辽西郡属国等十八城。同时,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与我。自此立下战功,朝廷封赏升为骑督尉。此后的五六年间,我又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数十仗,威震辽东。从此,游民便不敢再来进犯。我也因此博得了‘白衣将军’之命。”

    公孙瓒提及自己过往的英雄事迹,每每讲到“精彩”之处,其都陶醉其中。

    公孙瓒讲的挺过瘾,但是,其他人的感受就不同了。

    在座的众人都参加过战事,远的不说,就是之前的黄巾之乱,这些人就没少出力。听了公孙瓒的话语,一个个的早就不耐烦了,只是碍于脸面,没有人站出打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