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铁骨 >

第128部分

大明铁骨-第128部分

小说: 大明铁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葭湄,现在咱们的燧发机是如何制造的?”

    “回经略,待这铳管加装铳尾衬管、校直、经三次试射之后,就会交给工匠,由那些工匠按校制造燧发机,目前熟手每天可以制成一个燧发枪,再由其徒弟将其装于铳床上,制成自来火铳整铳”

    尽管朱明忠更愿意称其为“燧发枪”但是在戴苍以及官方的文书中仍然是“自发火铳”。

    “熟手一天一个,若不是熟手呢?”

    走到加热炉前,看着工匠将五寸长的火红的铳管小心的套入扩膛后的铳尾,然后将其没入油中淬火时,看着那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已经牢牢固定于铳尾的衬管,两百余年后,克虏伯正是凭借这一工艺成就了克虏伯大炮的声名。而现在这种看似极为简单的技术,却使得对鸟铳的改造成为了可能。

    “葭湄,你看,那边钻床处有工匠负责钻孔,这边有人负责加固铳尾,那里还有人负责制造刺刀,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考虑把燧发机分包下去?”

    就像是受到什么启发似的,朱明忠对戴苍说道。

    “按旧时的法子工匠们在自己的作坊中从削木头开始一步步制作火枪,一天下来两个工匠产量顶多也就是三四支枪。我们可以预先制作大量零件,最后再才统一组装在一起,既然能够一次只干一个工序,那么工人只要能干好一个工序就行了,不必学会全套的制造技艺,不同工序同时开动,其产物组合在一起,不就是完整的火枪吗?”

    在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很多东西只是一层窗户纸,而现在朱明忠所需要的只是捅开那层窗户纸,他的话让一个多月来一直潜心研究着机械的戴苍眼前一亮,连声说道。

    “我明白了、明白了”

    此时的戴苍显得很是激动,他甚至有些激动的比划道。

    “木匠专门制铳床、铁匠制铳管,还有工匠专制照门、有工匠专制铳机机床不但这里制铳可以如此,整个兵器厂所有的兵器制造也都能如此,制刀可有人专制的刀身,有人专制刀柄,如果一来,每个工匠只需熟悉其中一个步骤,制起兵器的速度自然更快经略大才,实是我等拍马难及!”

    神情激动的戴苍,已经意识到这种生产方法的快捷之处。

    “即便是那些未曾出师的工徒也可以在几天内熟秋一个零件的打制,如此一来,这制造速度自会成倍增加”

    何止会成倍增加,标准化工艺的引入会掀起一场从未有过的工业革命。

    或许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明白其中的意义,但是了解历史上工业革命的朱明忠却非常清楚,标准化生产对于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或许这个时代没有办法做到就是标准的那种标准化生产,但只要开了一个头。他就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通过不断的发展,最终演变成真正的标准化生产,而到那时,一场真正的工业革命可能就会在中国诞生。

    “葭湄,不只是如此,未来我们应该让工具来完成定型工作,并给出每个构件正确的比例——这些工具一旦完成,将明显提高工作进度,从而使所有产品更加精确和一致”。

    思索着这个时代人们所熟悉的一些例子,朱明忠又继续解释道。

    “怎么说呢?这种工具有点儿像“刻板印刷”,就像那些印版上可以翻印大量如出一辙的印刷品,在这些的工具的帮助下也能制造别无二致的构件。”

    继续戳着那层薄薄的窗户纸的朱明忠,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激动。他很清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如果在中国实现这一生产方式的话,这个世界的工业革命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在世界上呈现出来。

    不顾戴苍能否立即接受这一切,朱明忠又继续向其介绍着标准化。

    “我们首先需要制作出能够按照磨具切割金属的器械,然后才能用工具制造“精确和一致”的部件,当然,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更为精密度量单位,去保证所有的部件都是精确和一致的”

    标准化生产的一个原则,就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或许没有蒸汽机,但是水力同样也可以代用,毕竟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水力可以利用。

    当然,在未来解决了一些加工以及技术的问题之后,蒸汽机的发明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眼下到所需要的就是开启那道大门,戳穿那层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变革的工业革命的窗户纸。

    “经略所言极是,不过寻常营造尺自然不再适合量度火枪部件,这若是想要推行这一办法,就非得有新尺不可”

    意识到经略使提出的这种生产方式,对兵器制造带来的改变,不仅会提高生产速度,而且会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戴苍同样也很清楚量度工具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革,如此才能适应这一切。

    “葭湄所言极是,这件事,你可以先研究一下,有空的话,我们两人也可以探讨一二”

    对于已经戳破那层窗户纸的朱明忠来说,他并没有继续向其灌输来自未来的知识,而是希望戴苍能够自己去理解这一切。

    只要戴苍能够把这一切引入武器的生产之中,那么标准化、可替换零件的生产模式就会在中国永久流传了下来。它的核心是让每一个零部件都具有一致的属性,从而实现随时替换的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先制造规模化的磨具以及打磨器械,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器械制作的精密程度。而这正是机械化工业时代的征兆。

    而这一切需要戴苍自己去领悟,而不是强行的灌输

    真正的变革是顺理成章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就像明末的工业生产萌芽一样,当小作坊开始变成工厂的时候。工业革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孕育出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的发展没有被打断。在历史上,本应在中国发生的工业革命,正是被满清的入侵所打断。

    而现在,对于来到这个时代的朱明忠来说,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守护这个萌芽,让一起自然而然的发展下去,同时也可以给他以适当的推动。

    “也许这才是一切改变的根本!”

    要离开这座在他眼里有些原始的兵工厂的时候,朱明忠整个人容显得有些激动,这是第一次,他看到了另一个希望。这个希望是于过去截然不同的,过去他只看到了军事,战争,而现在在这个兵工厂之中,他看到的却是关于未来的希望。

    “只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一切都会改变。”

    朱明忠在心里喃喃自语着,想象着那个难以描述的未来,他整个人生之显得有些激动。毕竟,对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他再清楚不过,在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把握住眼前的机会。

    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一切都会改变,到那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一刻,朱明忠似乎看到了有关未来的曙光

第66章 危机(第二更,求月票)() 
一大早起床后,刚想去军营看看自生火铳下发后的使用训练情况的朱明忠,不过是刚一出门,亲兵戴述却进来汇报,说钱磊和姚湘前来求见。

    “直接把他们两个带进来吧!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府中吏员主事想见我随时都可以来,不用事事通禀!”

    又一次,朱明忠有些不愉的重申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他看来,在这府中如果连房科主事要见自己,都要事事通禀的话,不知会耽搁多少事情。

    “是!”

    被经略这般训斥的戴述显得有些委屈地答道,然后便快步引人去了。

    见他这副模样,朱明忠立刻明白了恐怕是钱磊自己执意要求戴述先进来通禀的,很无奈地笑了笑。

    钱磊算是朱明忠的第一个幕僚,尽管曾算计过他,但后来却鞍前马后替他效劳,用“忠心耿耿”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特别是在自己增援南京之后,钱磊一直尽心尽力的协助吴友才掌握着常州,为忠义军筹饷、筹粮以及各种军需物资,可以说,如果不是钱磊在后方的帮助,自己又岂能无丝毫后顾之忧的南征北战。

    也正因如此,对钱磊,朱明忠早就不再处处提防戒备,而是把他真正当成了一个自己人看待。而钱磊同样也知道除了朱明忠之外,这辈子不会再有任何人会对他如此推心置腹,所以更加鞠躬尽瘁,甚至暗暗发誓宁愿拼着粉身碎骨,也定要辅佐经略成就一番大业!

    不过今天,钱磊显然是带着怨气来的。一见了朱明忠的面儿,连礼都没施,就是弯下腰,然后嘴里大声说道。

    “经略,下官才疏学浅,这衙署左参议一职,还劳烦经略另请高明!”

    江淮经略使府虽说是临时的差遣,但在其建制上则参照一省,身为经略使的朱明忠掌管江淮的政务,而府中设有左右参议,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为正四品官。除此之外,又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房,原南京以及中央的六部对应的职能范围,除此之外还有作为其幕僚机构的文案处,另外又设有盐政、河务、钱粮等专门的房科,房科数量的增加是因为经略使衙署作为行政机构职能的的扩大。同样也是权力发展的必然。

    “这是哪里的话!”

    朱明忠一听便立刻知道这家伙是在撂挑子,尽管不知道是谁惹了他。赶紧双手托住他的胳膊,然后说道。

    “来,老钱,你先别着急,有什么事情坐下慢慢说,你我可说过同生共死的生死之交,这是怎么了?”

    从朱明忠嘴里听到“同生共死”四个字,钱磊心头顿时一热。执拗地向后退了半步,长揖道:

    “经略知遇之恩,钱某纵来世结草衔环也无法报答。但我忠义军的身家性命,全全落在钱某身上。所以钱某,钱某,不敢再尸位素餐,请,请经略另寻高明!钱某以后,以后就做、做个亲兵,替经略牵马坠蹬算了!”

    “胡说!”

    见钱磊委屈成如此模样,朱明忠心知这家伙那里是在和自己撂挑子哪!分明就是在要挟自己,于是便伸手拉住他,直接将他扔进了椅子里。

    “坐好了,有事儿说事儿。再拿辞职要挟本经略,当真以为本经略不敢杀人吗!”

    “呃!”

    原本就是来发泄心中不满的钱磊,被朱明忠的这声训斥吓的一跳。这时只听朱明忠大声训斥道。

    “有什么话直接说,到底怎么了?别跟我绕弯子,有时候和你在这废话,还不能去练兵哪!”

    “卑职,卑职!”

    钱磊一张嘴,这会反倒是被镇住了。站在旁边始终没说话的户房主事姚湘,这位身为余杭人的他,在清兵陷杭后,不肯剃发,从此便漂泊楚、粤等地,听闻南都光复后,他便从湖广深山中前往南都,他与朱之瑜是故友,自然又从南京来到江北,在朱之瑜的推荐下成为户房主事。

    面对经略询问的眼光,他只好向朱明忠施了礼,大声禀告。

    “经略勿怪,钱参议之所以如此焦虑。是因为眼下我忠义军库里的钱粮,只够数月之用。最多三月之后,我忠义军将无充饷之银钱!”

    “什么!”

    姚湘的话让朱明忠整个人都被吓了一跳,顾不上再去安慰钱磊了,瞪圆了眼睛追问。

    “怎么会这样?这怎么可能?咱们不是有将近两百万两银吗?怎么可会没钱了?”

    一个多月前,刚打下江北的时候,朱明忠还寻思着自己发了笔横财,除了抢来那一百多万两银子,还有扬州盐商的报效以及府库中的银子,足足有将近两百万两,即便是南京那边,也不见得比自己这边宽裕。

    现在银子居然快花完了,是谁偷了自己的银子!

    “经略,怎么不可能?”

    看着大惊失色的经略使,姚湘如实汇报道。

    “经略北伐后缴获银钱虽多,可却经不起经略的开支,另的不说,于盐场征募的57864灶丁,单就是安家银,每人十两银子就用了近58万两……”

    十两银子的安家银,这是为了免除灶丁的后顾之忧,朱明忠特意批给的,毕竟,盐场改晒场,总需要一段时代才能见效,而灶丁的家人总需要糊口之粮。尽管这十两安家银是从他们的军饷中扣除的,但是却也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还有是万余忠义军老卒晋升军士之后,军饷大都在3两至四两五钱之间,每月军饷支出超过十万两,再就是筑城、兵器厂,造船……”

    身为户房主事的姚湘在道出这些开支的时候,那面上全是一副无奈。而原本默不作声,嚷着要辞职的钱磊,更是在一旁“补刀”道。

    “而且经略你前阵子,还吩咐要留出三十万两银子以用作贸易,说是这银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动,将来要这银子生银子,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