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铁骨 >

第682部分

大明铁骨-第682部分

小说: 大明铁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洋怎么样呢?

    他的身子往后缩了一下。

    太远了吧!

    其实作为一个军人他也有可能被派到南洋,甚至也有可能被派到北方,派到冰天雪地的黑河总督区,没准,他将会在那里率领一支探险队,继续往北,往北极的冰天雪地探险,去拓展大明在北方的国土。

    他会成为一名探险家,谁知道呢?

    就像前两年毕业的学长一样,他们中就有人先后被派往北方,率领着探险队去探寻着未知的边镜,为大明拓土千里。尽管那里只是一片荒原,只有少数的野人和森林,除了冰天雪地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但他们仍然成为了英雄。

    至于南洋!

    那里或许是一个选择,而且林东知道,他的同学之中,将会有不少人选择那里,甚至南洋诸国的代表,最近也开始活动了起来,他们同样需要军官,他们与土人之间的战争,从未曾停止过,对于军官的需求,从未曾得到过满足过。

    只要到南洋,他们就可以成为南洋诸夏的“士族”,获得自己的封地、奴隶,当然,他们的回报就是用手中的剑为大王们开疆拓土,为他们镇蛮抚夷,用手中的剑去教化蛮夷,让他们放弃野蛮。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那个国家的功臣、士族,从此之后,他们的家族将会与国家捆绑在一起。

    不过……他不想去南洋,不是说,林东看不到去那里的好外,或者说他觉得那里太远了,而是因为他觉得那种地方,是属于诸夏的,而不是大明的。

    “在大明山西人的名声是不好的,那几家人毁掉了山西人的名声……”

    这正是林东不愿意前往南洋的原因,他希望能够以“大明人”的身份获得声誉,当他载誉归来的时候,报纸上会提到他是“山西人”。

    可是现在呢?

    林东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也许,以后会成为一名商人。

    拿着那五百两银子去做生意吧。

    也许可以去黑河,那里不也是需要军官吗?虽说不是正式的军官,可却也是民团长官,没准,他可以在那里加入一支探险队……

    终于,林东从床上爬起来,如果再不起床的话,就会错过午餐,到时候,就要自己掏钱到外面吃了,作为准毕业生,他们的生活是自由的,学校里对于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洗漱之后,看着训练场上的帐篷,林东又叹了口气。

    一切都结束了!

    很快,我就要离开这里了。

    林东的心里充满着各种滋味。

    看着远处几名呼朋唤友出去的校友,他们是要去庆祝着能够留在部队中吧!看着他们,林东甚至充满酸涩地想到,也许,他们中会有人加入探险地,在极北方的冰天地雪中,在从未曾有人到过的地方,插上一面大明的旗帜,宣布大明对那里的统治。

    他心里明白那种冒险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那是充满危险的。然而,同样也是充满荣誉的,在学校里面,就有一幅铅笔画,清楚的记录着那个的画面,那是一片明人从未曾走过的冰天雪地。一群军人在那里树里起了大明的界碑,标志着大明对那片陆地尽头的占领。

    “都已经到达北方的冰海了,再往北,就是大海了,还有什么可以探索的呢?”

    林东开始自我安慰道。

    “反正都已经让别人给探索完了,即便是你过去了,也没有什么用不是?”

    那种对于未知领域的探险是一种参谋旅行,这也是为什么学校会在过去的两年中组织毕业生去的原因,对于毕业生来说,既是考验他们的所学,同样也会面对一些危险,最终,他们会在探险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好吧,就这样了!”

    深吸一口气。待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林东他又一次打开了报纸,在报纸上可以看到,人们用热情洋溢的文字,去描述着对亚美利加的远航。

    废话连篇!

    尽管用尽了美好的文字对那片沃土加以描写,但是,林东却觉得的都只是废话,只是核心的内容非常简单——那里是无主之地,生活着一群野蛮不受教化的土著人。

    除此之外,再无其它了。

    大明抵达那里之后,将会去建一块什么样的乐土?

    谁知道呢?

    也许就是连朝廷里的那些中枢阁辅们也不知道。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大明进入那里之后,就会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劳神费力的建设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大明会在那里兴建起城市,开垦出田野。移民会进入亚美利加,会像西班牙人一样,在那里建立自己的统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其它不美好的事情会发生,那些原住民,那些土著人,他们会像恶魔一样袭击移民,他们的任务就是杀死移民,甚至会吃掉移民的肉,那些土人全家人会一口口的吃掉移民,然后把用移民的头骨做杯子。

    这并不是虚幻的,在南洋既有猎头族,同样也有食人族。

    移民的铳炮或许可以击退他们,但是想要建立稳固的统治,还需要时间。

    在南洋,这一切会发生,在亚美利加,这一切同样也会发生。

    坐在床边,林东的手边放了一杯微温的茶,他放下了手中的报纸,又一次,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的做在那里。

    “去亚美利加呢?”

    突然,林东像是想到什么一样,他猛的一下站起身来。

    “去亚美利加的,也许有……机会。”

    “去亚美利加。”

    恰在这里,刚进帐篷的李平听到了林东的话,他一样也没能考进留在部队里的名次,他的计划是回到黑龙江的老家,也许会在那里进入官府,谁知道呢?

    “你准备去那里?”

    “没错!”

    点了点头,林东有些激动的说道。

    “那里总有需要军人的地方。”

    “可是那里现在什么都没有啊?”

    “就是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才需要军人啊。”

    林东已经重新坐下来,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

    “我敢肯定,军队不可能过去多少人,当局肯定需要军官。”

    看了李平一眼,林东又说道。

    “要知道,在那里,可是有很多凶残的野蛮人。”

    听他这么说,李平想了想,然后说道。

    “你就那么肯定吗?”

    林东瞅着好友,他的呼吸显得很平静,但平静中却又显得有些激动。

    “虽然不敢肯定,但是,要知道,咱们对那里还是一无所知,也许,他们也会派出探险队的!”

    没错,他们肯定会派出探险队深入到内陆,毕竟,大明不可能仅仅只满足于沿海。

    “我们肯定会向亚美利加的腹地探险,所以,肯定有我们的用武之地。”

    “没错!”

    就在林东的话声落下的时候,帐篷口传来了一个声音,顺着声音看去,林东看到了教官,他走了进来了。作为教官,他很年轻,面上带微笑,穿着一身白色的衬衫。

    “您好,方教官。”

    林东和李平纷纷站起身来立正敬礼。

    “怎么?不发牢骚了?”

    方子东虽然是教官,可他却也是勋臣,他当年曾与陛下一同打下江阴,现在,他则在军校任教。

    “昨天学生孟浪了,请教官责罚。”

    猛地挺起腰板,林东立正站在那里,大有一副等待惩罚的样子。

    “有什么好罚的。”

    方子东看着他说道。

    “正如你知道的,我们现在刚刚把手伸到亚美利亚,在未来,我们肯定要深入到亚美利加,肯定要往那里大量移民,这就需要向内陆派出探险队,可是,现在国内的局势,国内目前没有多余的人手,所以……”

    话声稍顿,方子东说道。

    “你们可以自愿报名,自愿前往亚美利加,当然,是以军人的身份,你们愿意去吗?”

第177章 高原上的青蛙(求支持)() 
尽管刚刚过去兴乾五年,对于大明而言,似乎带着些许不祥,从六月郯城地震之后,水灾、旱灾就先后在中原大地上接连出现,几百万百姓的赈济,不仅给大明的财政带来的压力,而随后的灾民安置等一系列的开支,都压的朝廷喘不过气来。可即便是如此,在这一年经过修改的《大明殖民法》还是以朝廷的名义被颁布了,也就在地震以及水旱灾发生后,从欧洲和北美接连传来了大明于美洲获得殖民地的消息。

    这一消息无疑给处于自然灾害中的大明带来了些许安慰,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国家能够开疆拓土,本身就意味着盛世的到来,尽管那些地方远在数万里之外。但是得到那些土地的代价却是极小。甚至可以说是不值一提的。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国人是不喜欢扩张的,但是对于这种近乎于无本生意的扩张,没有任何人会去拒绝。

    也正因如此,朝廷的官员们迅速制定了《资助移民法》等一系列鼓励移民的法案。面对自然灾害,无论大明的官员是否愿意,他们第一次真正的把海外,视为解决问题的办法,终于第一次,往海外殖民地移民,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还出于另一种考虑。大明现在所实施的分封制,势必将会继续下去。未来那里的土地很有可能会被分封给皇子。所以势必有必要加强,尽可能的增加那里的移民,尽管那里对于大明来说无异于天涯海角。

    没有人知道,这一年意味着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年必定将会被铭记在了历史上,让后人为之津津乐道。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大明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移民,仅仅半年之中,大明就向海外殖民地以及南洋诸夏,移民多达0万人,这甚至超过了过去数年的总和。

    事实上,不仅是大明在各方百计的推动海外移民,南洋诸夏也在千方百计的引进移民,兴乾五年只是开始,而兴乾六年对于这个时代的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头。

    这一年,将出正月十五,从南到北一个个港口中,一艘艘商船纷纷驶向浩瀚无际的海洋,船上满载着来自各地的移民,他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甚至在这些船中,还有数艘是驶往美洲的船只。几乎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们满怀希望地离开大明,前往那片未知的世界。

    没有人知道,兴乾六年会掀开什么样的序幕,但可以肯定的是,从这一年开始一切都改变了!

    当一艘艘商船满载移民驶离大明的时候,远在大明北方的另一端,在那片曾经给中原文明带来无数伤痛的蒙古草原上,大雪已经开始消融,枯萎的草原再一次长满了嫩绿的牧草。当然也开始迎来了来自各地的商人。

    然而不同与往年的是,现在的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生活正在改变,尽管大多数牧民仍然在放牧,但是在草原上已经出现了几座城市,比如库伦城,就是草原上最大的城市,这里不仅仅是蒙古最大的城市,同样也是其活佛哲布尊丹巴的驻地,三年前,由大明皇帝出资在库伦为罗桑丹贝坚赞修建庆宁寺,此后,罗桑丹贝坚赞就常驻于此。按照理藩院与定盟,罗桑丹贝坚赞每年必须向清朝政府进贡八匹白马和一头白骆驼,称为“九白之贡”以彰显友谊象征。

    当然,这种“友谊”也表明,蒙古并不是大明的臣属,他们仍然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尽管此时,明军在蒙古草原上设立有相应的堡垒,可是,却仍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不过似乎双方都没有意图,现在去改变这一点。

    大明对于蒙古并没有实际上的统治,所谓的“商屯”,也不过只是商业性的堡垒,蒙古人之所以会容忍大明军队在草原上的存在,更多是的现实利益——草原需要大明的市场,需要向大明出口羊毛。现在大明和蒙古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朋友,倒不如说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成为了朋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利益驱使下的友谊有时候也是极为稳固的。

    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这些商堡就会热闹起来,那些绵羊长了一个冬天的羊毛,开始剪下了,成千上万吨的羊毛从各个牧区往商堡里转移,那些接受大明册封的汗王、侯爷们,无不是指往着这笔收入,来维持新一年的生活——奢侈的酒池肉林式的生活,生活既是他们所向往的,同样也是大明刻意带给他们的,带给草原的。

    相比与过去中原政权对于草原的百般限制,现在大明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会限制商品的输入,还会鼓励他们消费,鼓励他们过上奢靡的生活。还会主动地帮忙帮助他们拥有过上这种生活所需要的财富。

    古人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