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远征兵 >

第138部分

中国远征兵-第138部分

小说: 中国远征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赵狄轻轻应了一声,算是回应。顿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反攻已经开始,112团正在开赴前线,三天之内就会达到这里,你们尖刀连还是要驻守一段时间,给112团行军提供保障。贝贝托高地是一道屏障,万万不可有失啊。”

    “团座我知道了。保证完成任务。”代书箱回应,不再提回归的是。

    “好,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赵狄露出笑意,将烟斗放在桌上继续说道:“尖刀连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特别使命,不可以常理度之。执行特别任务是你尖刀连存在的意义,知道吗?”

    “知道!”代书箱大声回应。

    赵狄点头表示满意:“你先在这里驻守一段时间,算是休整。过几天恐怕要执行一次更为特殊的任务,到时候想休息恐怕都不行。”

    “是。”代书箱回应,至于是什么特别的任务,他没问,作为一名军人,不能向上级打听太多的事情,每一句话都可能涉及到军事机密。

    代书箱辞别赵狄回到贝贝托高地,命令部队原地休整准备执行特别任务。

    两天之后,大批部队集结在印缅公路。从贝贝托高地居高临下观望,一队队士兵从远处开来,军容整肃,一眼望不到边际。一辆辆绿皮车在部队中间穿梭,给行军增添了一丝紧张气氛。

    龚大牛兴奋的直搓手,真要打仗了,自己要是能去前线该多好!机枪排训练了这么久,是时候派上用场啦!

    “走,去看看。”代书箱对龚大牛说道。

    “走。”龚大牛当然乐意。

    两人下山直奔公路。站在公路边上更能体会到大战前的气氛。从飘扬的旗帜上能看出来,是112团,他们作为先头部队出动了。

    “老代。”行军的人群里突然有人喊。

    声音很熟悉,代书箱扭头一瞧,是李克己。自从上次分别,代书箱孤身一人返回大本营,不知道其他人都怎么样,是不是还活着。不过老代确信李克己肯定会平安无事,这家伙底蕴很深,不是那么容易死的。

    从军装上看,李克己升职了,又排长晋升为连长。其实他早就是副连长兼任排长,如今已成为正儿八经的连长。

    两人简单说了几句话,李克己便跟着部队匆匆而过。

    两天后,胡康河谷谷口传出激烈的枪声,战斗开始了。贝贝托高地距离战场不远,顺风的时候枪声很清晰。

    代书箱吩咐手下人加强戒备,战火说不定会烧到这边来。

    这天晚上,放哨的士兵抓到一个人,自称是112团前线上来的,点名要见代书箱。哨兵把人押到代书箱跟前。对方说是李克己派来的,带来了一封亲笔信。

    代书箱打开信瞧瞧。说实话,他虽然和李克己很熟,但是对老李的笔记并不熟悉,作为军人,不可能天天写一篇字彼此交流。不过信的内容还是引起了他的警觉。

    “小猴子,准备电台,给老赵发电报。”代书箱说道。

    小猴子赶紧把电台准备好。

    李克己信中的大概意思是:112团刚一到胡康河谷谷口就遇到了问题,前线总指挥梅里尔一意孤行,竟然把112团三个营的兵力平铺在二百里长的战线上。山高林密,彼此间的联络和呼应非常困难,每一个连队成为一个孤立的据点。日军如果各个击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团长陈明仁上校预感到情况不妙,建议梅里尔修改作战计划。但是梅里尔这家伙根本不听,还架空了陈明仁团长的指挥权。把112团三个营推向了极其危险的境地。各营的营长也持反对意见,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有人试图向师长孙立人反映情况,都被梅里尔拦下。李克己预感到大事不妙,才想到代书箱,毕竟老代的驻地离前线不远,于是派来一个士兵送信。

    嘀嘀嘀电波带着使命扩散出去。赵运来成功收到,表示一定想办法转达给孙师长。

    代书箱抬头呈45度角仰望天空。前线总指挥是美国人,为什么一定要是美国人?真正在战场上拼命的可都是中国人!这个梅里尔他见过一次,就是在天坑任务之后的总结会上,那是一个十足自恋而自私的家伙。一心想着立功,怎么会顾及中国士兵的死活!

    “他。娘。的!”代书箱不由自主骂了一句。

第二五六章:保护孙师长() 
当天晚上,代书箱接到赵运来的回电。明天早晨六点带上一个排的兵力在公路边等着,会有一辆绿色吉普车经过,一定要保护好那辆车,直至送到前线最安全的地方。

    代书箱一脸狐疑,保护一辆绿色吉普车,动用一个排的兵力,究竟是什么重要人物?难道是他想到了一个人,随即又感觉不可能。不过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期盼。他没有再发电报问老赵车上的人是谁,以老赵的心思,如果能说明的话,电报中早说了。既然他不说,再问也无用。

    第二天早上六点代书箱便召集好了队伍,陆树庭的2排跟着他出发。2排在老陆的带领下战斗力极强,只是由于龚大牛在装备上多吃多占,抢去了大部分的机枪,陆树庭的2排才在战斗力上落了下风。若论单兵作战能力,估计是整个尖刀连最好的。

    六点半便赶到公路边。这里已经是印缅公路的尽头,再往前走就是山路,需要徒步前进。就需要代书箱担负起保卫任务。

    早晨七点一刻,果然有一辆绿色吉普车开到。从车上下来六个人,全副武装,从军服上看,其中两个级别高的吓人,至少很多普通士兵没见过。

    代书箱暗暗庆幸,幸亏早来了一个小时,不然就错过去了。

    车上的人下来之后不做停留,径直朝山路走去。

    代书箱一眼就认出来,那个级别最高的是师长孙立人!昨天他就想到了这一点,不过没敢声张,自己都认为不现实,堂堂师长会孤身深入险地?现在一切成真,代书箱的心脏咚咚直跳,从来没这么紧张过。

    “师座。”代书箱在孙立人即将从他跟前走过的时候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2排的战士们并没有见过孙师长,包括陆树庭。听代书箱喊师座,并行了这么标准的军礼,很快他们猜到是谁了。纷纷行军礼迎接。

    孙立人看见代书箱有些意外,因为他并不认识这个连长级的小军官。“你认识我,谁派你来的?”他驻足问道。

    “报告师座,是赵狄团长派我来的,全程保护师座的安全。”代书箱没有提老赵,感觉提团长赵狄更合适。不管赵狄有没有下令,反正保护师长的安全总不是坏事。

    “嗯,那就幸苦弟兄们了。”孙立人说道,他没有逗留的意思,继续向山路上走。

    一声“弟兄们”让在场全体战士热血沸腾,包括代书箱和陆树庭。就凭这一句话,所有战士们甘愿为师长去死!

    一个排的士兵分成前中后三部分,陆树庭头前开路,代书箱断后,中间还有几名战士左右护卫,小猴子为首。代书箱带着小猴子是出于另一种考虑,这小子会用电台,万一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发电报。

    代书箱故意离开孙师长一段距离,师长和随行人员讨论问题,估计会涉及到军事机密,他很知趣地拉开了一段距离。

    从新修的印缅公路尽头再往前走就是胡康河谷的边缘,也就是俗称的野人山。雨季虽然刚刚过去,但是余威和痕迹尚在,泥泞的道路和密布的沼泽随处可见。路并不好走。

    代书箱一直小心的戒备着,这里是最前线,日本人随时可能出没,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戒备。师长是万金之躯,容不得出一点问题。护卫师长跟执行别的任务不同,别的任务还可以灵活掌控,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但是现在不行,必须要保护好师长的安全,哪怕战死也不能后退一步。

    上午十点左右,后面又有一批部队跟上,是师部直属警卫营的。营长亲自挂帅,率领一个连的兵力护卫师长。

    由于孙立人走的太匆忙,警卫营甚至都来不及跟进。事情紧急,也由不得孙立人多耽搁,连夜乘坐吉普车赶往前线。那里现在由美国陆军中校梅里尔指挥,孙立人不亲自出面,恐怕改变不了目前的战略部署。于是孙立人才连夜出发,事关三个营的战士的生死,他不可能不着急。

    警卫营接到消息时孙师长已经出发了,而且又是乘坐的吉普车,追都追不上。这可急坏了警卫营营长,着急完队伍之后找了两辆卡车,连夜追赶。还是没追上。下了车之后又是连续几个小时的急行军,总算赶上了师长的步伐。

    代书箱见警卫营赶到,长出一口气。警卫营营长见有部队随行保护,也长出了一口气。一行人浩浩荡荡在山里穿梭赶奔前线。

    大半天的艰难行军,终于到达前线的一处阵地。孙立人随即进入工作状态,一整夜的颠簸,虽然有些疲态,但是当地图展开的那一刻,两只眼睛马上放出光芒。

    听完三营营长杜大松的汇报,孙立人脸色阴沉。三个营的兵力部署在二百里长的胡康河谷谷口,这种昏招也只有美国人干得出来!他当即决定修改作战计划,三营左侧有一高地,名为拉加苏高地,这个山头地势险要,正好处在于邦与胡康河谷谷口的咽喉,位置极其重要。

    孙立人当即下令不再攻打于邦,改攻拉加苏高地。该高地目前只有日军一个班驻守,非常容易拿下。杜大松接到命令随即组织部队进攻,仅仅两个小时拿下拉加苏高地。

    孙立人又赶往其他地点安排部署。有警卫营随行保护,代书箱不再跟随,准备暂时留在拉加苏高地。

    此时,梅里尔错误的战略部署的后果开始显现,112团2营陷入日军的伏击圈,陷入苦战。

    连长李克己被捆在一处高地,孤立无援,形势十分危机。代书箱听说是李克己被围困,当时主动请战。孙立人正愁人手不够用,随即答应下来。由代书箱去支援李克己。不过一个排的兵力显然有些少,孙立人又调动其他部队赶去支援,不过路上需要十多天时间。孙立人让代书箱通知李克己,务必坚守十天以上,援军肯定能到。

    代书箱领命而去。

第二五七章:再见李克己() 
第二天大批日军开到拉加苏高地,见高地已被盟军占领,无可奈何,只能强攻。大批日军蜂拥而上,企图一鼓作气拿下山头。

    驻守高地的112团士兵倚仗险要的山势,沉着应战,打退一次又一次日军的进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日军毫无收获。看着日军焦急的样子,中国士兵们这才体会到这座山头是多么重要。

    第四天,日军集结了一个大队的兵力,一千余人猛攻。战斗异常惨烈,从早晨一直战斗到晚上。

    拉加苏高地跟前面的贝贝托高地不一样,这座山头三面都是连绵的大山连接,根本不可能四面环攻,有些地方根本就是悬崖峭壁,连鸟都飞不上去。只有东面一条路可以直通山顶,日军来再多的人也只能从这一个方向进攻。112团士兵依托险要的山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将一千多日军阻挡在山腰以下。

    另一边,陷入重围的112团右翼部队陷入苦战,一个整编排的士兵壮烈牺牲,连长江小元殉国。中国驻印军的反击作战出师不利。

    另一支被围困的部队由连长李克己率领,被数百日军围困在一处孤零零的高地上。血战几天总算保住了最后一片落脚地,但是想突围比登天还难。另一个难题随之而来:给养。没有食物,铁打的战士也坚持不了几天。缅北的雨季已经过去,很少再下雨,孤零零的高地上没有一滴水。李克己命令士兵掘地三尺,依然不见水。随着战斗的持续,子弹越来越少,枪械的性能上不比日本兵差,甚至还要更好,但是没有子弹再好的枪也是烧火棍。

    李克己渐渐陷入绝境,虽然他的士兵战斗力超强,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弹药、食物和水,仗还怎么打!托塔天王也有发愁的时候。

    危急时刻代书箱赶到,趁着夜色杀开一条口子跟李克己汇合。兵力一下子得到补充。但是缺少给养的难题能没有解决。

    “老代,没想到你能来!”李克己激动万分。

    “你救过我一命,我当然要还上。”代书箱紧紧握着李克己的双手,传递的是同生共死的信念。

    阵地的正中是一颗大榕树,这棵榕树实在太大了,粗壮的树干六个人合围也抱不过来,树枝四下伸展开,犹如一顶大伞。树枝上又生出许多树根,扎到地上,而后再生出树枝向外延伸,于此循环,形成一片占地足有两亩的小树林。实际上只是一棵大榕树。

    李克己依托这棵大榕树,布置了十几个火力点,高低错落,一切来犯之敌休想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