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远征兵 >

第26部分

中国远征兵-第26部分

小说: 中国远征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瞒天过海’。谁说一定要强攻,我们可以”代书箱说出自己的观点。

    陆树庭阴沉的脸色慢慢舒缓,平心而论代书箱的计划很可行,甚至说是一步奇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棋。其他人则纷纷点头,觉得可行,虽然有些冒险,目前看起来却是唯一可行的选择。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谁有意见和建议?”代书箱再次询问。

    没有人说话。

    “好,就这么定下来,休整一天,明天一早出发。”代书箱做出决定,他是连长,一旦做出决定就要执行,所有人都要遵从。

    瑞娜已准备好午饭,大家饱餐一顿,下午开始准备行装。所有人的衣服都得换,大部分装备也得扔掉,只留下最需要的东西。最舍不得的还是几杆加兰德步枪,这些天来一直在使用它,都用出了感情,而且这种枪威力奇大,国内很难见到。大家都舍不得扔掉,那种感受就像扔掉自己的孩子,尤其是龚大牛,抱住勃朗宁机枪死活不撒手,后来还滴滴答答掉下眼泪,最后竟嚎啕大哭。

    孔昭强在旁边不住安抚,但是没用。后来代书箱塞给他另外一支轻机枪,日本产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龚大牛接过来看了一眼,直接扔在地上继续大哭。他对机枪太了解了,歪把子的威力没法跟勃朗宁比,射程比不上、精度比不上,各方面都比不上,最要命的是“歪把子”射击的时候很容易卡壳,对于一个机枪手来说无论如何不能接受。最要命的一点,这个大家伙射击的时候通常需要两个人,一个装弹一个射击,这对于习惯了“吃独食”的龚大牛来说不可想象。

    在龚大牛的哭哭啼啼中夜晚来临,其他人都已准备就绪,每人一身日本军服、一支坂式步枪、一个日本子弹袋,总之从里到外都是日本的。他们端了一个日本兵据点,不愁没有日本装备。龚大牛最后只能忍痛把勃朗宁埋掉,换成歪把子,虽然不好用,好歹也是机枪啊。孔昭强塞给他一套日本军服,看看合不合身。

    龚大牛生的虎背熊腰,衣服穿上去有点小,腰部和四肢撑得溜圆,不过没办法,这是缴获的最大号的军服了。

第三十八章:日军据点() 
赵运来开始给大家补习日语,他其实日语最拿手,在通讯连曾经特别学习过半年日语,至于英语只是顺便学些皮毛。一晚上的时间无论如何不够用,只能学几句最基本的用语。就这也学不好,龚大牛学了大半夜,撒泡尿回来什么都忘了。老赵气得直翻白眼儿,呕心沥血大半夜,还抵不住一泡尿!

    代书箱看看时间不早,让大家都休息,明天一早出发。

    夜里的野人山闷热潮湿,成群的蚊子围着人嗡嗡盘旋,伺机嗜血。大家受到的干扰却很小,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驱蚊虫的叶子,捣烂后涂在身上驱虫避蚊。这个秘方还是从土著人那里学来的,派上了大用场。

    看着大家熟睡的样子,代书箱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他发过誓,一定要把大家活着带出去!走印缅公路这个决定是他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虽然充满危险,却是目前最可行的一套方案。心里一直在盘算,如何把危险降到最低,脑海里预想着一幕幕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又预想着如何应对。不知不觉到了黎明。

    大家陆续起来,有的收拾装备,有的掩埋丢弃的东西,有的开始做饭。

    “连长,晚上没睡好吧,你的脸色很不好啊。”细心的小猴子发现了代书箱的憔悴。

    “少说废话,抓紧做饭,一会儿出发!”代书箱没有正面回答。

    匆匆吃过早饭,一行人踏上征程,朝西南方向走去。

    莽苍苍的缅北大山被浓绿的原始丛林所覆盖,居高临下,宛若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起伏的山丘和山峰像极了汹涌的波涛。一条弯弯曲曲的灰色线条从远方伸向远方,将绿色海洋劈为两半,像一道伤疤,又像一条项链。这就是印缅公路,滇缅印公路的一部分。滇缅印公路从云南昆明起,至中缅边境的保山出国,经缅北重镇密支那到印度东北部的雷多。全长一千多公里,三分之二在缅甸境内。

    代书箱所说的印缅公路指的是从密支那到印度雷多的一段。并不宽阔的公路围着山脚转来转去,一直淹没在远方。路面坑坑洼洼,弹坑随处可见,甚至偶尔还有报废的汽车躺在路旁。长长的公路上一片死寂,几十里未必会见到一个人影。很难想象这是一条连通中、缅、印三国的交通要道,只有深深的车辙还在,昭示着这里曾经无比繁忙。

    寂静的公路上走来一伙人,六男一女,确切地说是六个日本兵装束的人押解着一个西方女人。每人身上都带着日式武器,背包里装着日本罐头,甚至还有一面残破的“膏药旗”。如果不是这些人嘴里时不时冒着中国话,很难看出他们竟然不是真正的日本兵。

    这伙人正是代书箱一行人。赵运来装扮成日军小队长,因为他的日语最好,其他人则是大头兵的装扮,瑞娜则装扮成俘虏,由孔昭强和小猴子押解。七个人沿着公路一路向西。这就是代书箱的计划,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至于能不能闯过一道又一道关卡,只能看自己的表现,更重要的还要看运气。

    临近中午,代书箱告诫大家小心,根据地图显示前方一千米处有一道关卡。“不要乱说话,当心暗地里有人偷听。”代书箱告诫大家。

    印缅公路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日本人在路旁设置暗哨再正常不过。如果因为在语言上泄露秘密,那就太不值了。

    大家默默无言,缓缓往前走。烈日下的公路很干很硬,杂乱的脚步声搅乱了人的心神,谁心里也没底,这样究竟能不能蒙混过关。

    终于,前方出现了几幢简易的石头建筑,像碉堡,路中央横担着圆木打造的拦挡,旁边摆着一排排的沙袋组成简易掩体。十几个日本兵躲在掩体内,虽然手持武器,不过有些无精打采,估计是被烈日给折磨的。

    距离还有四五百米的时候,哨卡里的日本兵发现了来人,嗷嗷喊着话。无精打采的哨兵们勉强端起武器,枪口对准目标。

    “不要紧张,鬼子是在问我们哪个师团的,要去哪里。”赵运来低声说道。

    说不紧张是假话,每人的心跳都在加快,包括代书箱。以前遇见小鬼子都是刺刀见红、你死我活,但是今天不同,需要从对方眼皮底下蒙混过关。这种事儿大家以前都没经历过,没有一点儿经验,搞不好就等于几只羊送进了狼群里。

    三百米,两百米,一百米,日本兵不断喊话。掩体里懒洋洋的哨兵也端起枪,十几支枪对准目标。

    赵运来叽里咕噜说着什么,不得不说这家伙心理素质超强,脸不红、心不跳,答对从容。

    代书箱心里也紧张,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赵身上,千万别穿帮啊。

    七个人并未停住脚步,很从容地接近哨所。十几支枪对准他们,一旦穿帮,数不清的子弹将会扫射过来。两个日本兵迎上来不断盘问。即便代书箱等人学过几句日语,此时也不免傻眼,根本听不懂。好在对方一直在跟赵运来答对,未理会别人。

    赵运来叽里咕噜说个不停,指指前方,又指指瑞娜,说自己奉第十八师团司令长官之命,要把这个英国女人押送到前方,有机密任务。这套说辞是事先准备好的,老赵用日语事先演练了很多遍,毫无破绽。

    哨兵头子看看瑞娜,蓝眼睛、黄头发、高鼻梁,典型的西方人,似乎相信了赵运来的话,示意先等一等,他去汇报。说完走向不远处的一座碉堡。

    七个人在原地静静等待,暗暗松了半口气,心说有门儿。

    碉堡里走出三四个人,其中一个军官打扮,全副武装、皮靴锃亮,那么热的天竟然不怕热。估计至少是连长,不是这个关卡最大的官也差不多了。

    赵运来陪着笑脸迎上去,打算把准备好的说辞再说一遍。岂料对方没搭理他,径直朝他身后走去。老赵身后是代书箱,日本军官撇过代书箱继续往后走,看准了龚大牛,准备再核实一下。其实这种核实只是例行公事,简单说几句话就会放人。

第三十九章:日语和罐头() 
不过对于代书箱等人来说却是致命的,别人都好说一点,唯独龚大牛是个例外。这家伙实在笨的可以,几天下来竟然一句日语没学会,拼命记住几个单词,撒泡尿回来全都忘了。

    所有人都预感到情况不妙,不过没有办法,只能听天由命。

    日本军官对龚大牛简短地说了句话,意思是问他哪的人。这个问题老赵早有预案,只要回答北海道或者大阪就行,可惜的是龚大牛一个也没记住。这家伙张着嘴、瞪着眼,半个字说不出来。

    赵运来有些傻眼,急着过去打圆场。其中一个日本哨兵用杆子拦住他,示意不要动。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陆树庭阴着脸,看似不经意地把右手伸向腰间,那里有。代书箱瞪了他一眼,示意先别动。不过他自己也没闲着,估摸着自己和日本哨兵之间的距离,一旦暴露,他第一个先扑上去。

    龚大牛面色通红,自然是急的。原本很顺利的事情在他这卡壳。日本军官一直盯住不放,等着他回答问题。时间不能拖得太久,那样会引起日军的怀疑。龚大牛盯着日本军官的脑袋,有种一爆头的冲动。

    代书箱心里直骂奶奶,该死的老龚,事情都坏在你身上。其他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如果能骂人,肯定都奔着老龚的先人去了。

    啪,身后一声脆响,代书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想回头看看,不过已经顾不上,因为掩体后面的日本人全都站起来。代书箱知道坏了,当下不再犹豫,身体向前一倾做出饿虎扑食的动作。几乎同一时间,一只手死死拉住他的衣角,是赵运来。老赵挤眉弄眼,代书箱会意,饿虎扑食的动作又收了回来。

    掉东西的是小猴子,他捡起地上的东西慌慌张张往背包里塞。日本军官目光如电,瞬间洞悉一切,放弃龚大牛径直来到小猴子跟前,哇哇说着什么。

    小猴子虽然听不懂,但是能猜到,对方要他刚才掉下去的东西。没办法,只好把东西给对方。

    那是一罐贴着日本标签的牛肉罐头。日本军官握在手里双眼放光,眼睛盯着罐头发直,足足半分钟没有移开,好像在欣赏一件惊世罕见的艺术品。

    赵运来陪着笑走过来,哇哇说着恭维的话,又从小猴子背包里掏出一盒罐头递过去。日本军官喜笑颜开,嘴里不住重复着一个日本单词:你库。赵运来能听懂,翻译成中国话叫“肉”。

    包括代书箱在内所有人都搞不懂,日本军官会对一罐本国产的肉罐头如此感兴趣。后面的事情更出乎意料,日本军官挥挥手,示意可以通关。其中一个哨兵打了个手势,很快有人把圆木拦挡搬开,放代书箱等人通过。

    其实代书箱等人不了解内幕,他们不知道哨卡里的日本兵有多少天没吃过肉了,更想象不到日本兵对肉有多么渴望。缅北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糟糕的交通状况给日军的后勤补给造成了极大困难。滇缅印公路到了缅北变得九曲回肠,明明直线距离只有二十公里,走公路却要一百多公里。日本军队占领缅北的时间并不长,立足未稳,后勤补给线脆弱的如同鸡蛋壳。给养从日本本土出发,海上要遭受美军潜艇盒飞机的层层阻击,九死一生运到东南亚,登陆缅甸之后再辗转运到各个战区各连队,时间最少四个月。

    日军辛辛苦苦坚持四个月,得到的给养却少得可怜,即便捏着脖子细嚼慢咽,最多也只能坚持两个月。剩下的两个月只能饿肚子。

    这个关卡也不例外,包括最高长官在内,所有人都在吃野菜,一吃就是两个多月。上个月好不容易盼来补给品,却没有他们的份儿,全部分给了山区里的各个据点。关卡里的哨兵们几乎疯掉,两个月啊,等来的竟然是一次极不公平的分配。他们发牢骚,他们抗议,却改变不了什么。

    代书箱等人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日本军官的眼神有些发绿,其他日本哨兵的眼神也发绿。原因只有一个:饿的。如果这些人知道一个据点被中国人端掉,成箱成箱的牛肉罐头任由中国人挥霍,估计所有人都会疯掉。

    日本军官盯着两罐牛肉罐头发呆,眼睛里闪烁着精光,这就是传说中的肉。你妈的,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肉对他来说竟然成了传说中的东西。

    不光是日本军官,所有哨兵都眼睛发直。罐头盖子还没有打开,他们竟然似乎闻到了肉香的味道。久违的香气缭绕在心头,迷惑着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