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119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119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方派出兵马前往各地,拘捕大户人家,强逼其交出钱粮。

    但张献忠将要屠杀川人的消息早已经传开,现在看到张献忠如此,大家都相信屠川的事实。

    张献忠叫苦不迭,明军步步紧逼,粮仓粮食日益减少,而大西军目前仍有部众十余万之众,但若包括家眷与抓来壮丁地方卫所兵马,吃饭的足足超过三十万之众。

    从去年夏天,大家都减了口粮,就像前世吃大锅饭,****那样,先是随军家属、流民,其次就是普通兵马,到最后连四大都督,四大将军的亲军也不怎么吃得饱。

    为了吃饱肚子,大西军鱼目混杂,很多人出去打粮,如此军纪日坏,地方经济更加残破不堪。

第184章 巧渡沱江() 
听到大西军如此状况,想到俘获的流民、兵丁一个个廋骨嶙峋的样子,杨轩知道大西军大势已去,在五月中旬决定率部西征。

    在出征之前,为了表示西征的决心,杨轩亲自给四省总督王应熊,川陕总督樊一蘅写了一封书札,希望能够督促各部,大家戮力同心,将大西军驱逐出川,以救黎民于水火。

    杨轩声言自己将尽提5万大军(在古代都会吹自己兵力)将西征张献忠,希望他们能够督率各部前来支援。

    在隆庆2年(公元1646年)6月中旬,由第2团游击将军陈应宗统率本团驻防蓬州巴州达州,防备保宁府的刘进忠。

    以参将樊明善统率本部第1团驻防顺庆,刘惟明第6团布防射洪、蓬溪防备郪县、盐亭的张定国,西充的王继业。

    陈怀西水军游弋在嘉玲家、涪江,通过水路运输粮草、辎重。

    粮草辎重到达遂宁之后,则由郭崇烈第3团保证陆路粮草运输。

    杨轩亲率骑兵团、炮团、警卫团、姚之帧第4团、杨秉义第5团、冯有庆第7团、都极归第8团、王树极第9团、王之邦第10团、靳统武第11团等十团兵马进逼成都府。

    成都平原位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系断裂下陷由河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由潼川州进入成都平原有两条道路,当然最宽敞的就是明朝国家级高速公路,通过郪县(潼川州治所)、中江县进入。

    其次就是渡过沱江,绕过云顶城进入。

    或者绕道到川东,通过龙泉驿进入。

    云顶城乃四川抗蒙八柱之一,其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其东与炮台山锁江相望以扼沱江金堂峡江防;

    西控成都平原以拱卫成都;

    南凭水磨河之深谷险水以临怀安军通往成都东山五场之通道;

    北恃危隘高定关与小云顶山互为依托而控成都至潼川府之孔道,

    这云顶山实扼成都东面之门户而为东西川之要冲。

    当日援助成都,杨轩亲率兵马驻防云顶城达数日之久,手下情报参谋、推官潘梦科更是金堂县人士,对云顶城周围地理环境颇为熟悉。

    这一天率部赶到金堂峡口,早有探马来报,张文秀率部退出潼川州之后,即率领重兵驻防云顶城以挡住大军的去路。

    看着前面滚滚的沱江,令马鸣銮率领炮团沿江建立炮台,令人打造筏子,然后派出水鬼跳入江水中,将一条一条筏子连起来,以利于大军渡江。

    望着下面的滔滔江水,虽然水流甚为湍急,但沱江在金堂峡连续转弯,在出峡谷之后形成一个巨大的堆积平原。

    现在忠义军在平原下面办理处渡江,如此水流较为平缓,远远的只见水鬼不断跳入滚滚江水中,先拖着筏子,如此慢慢的向前延展,形成两条宽四米的浮桥。

    水手在浮桥上面来回不断的摇橹拖拽,以避免浮桥不被吹散。

    在浮桥上下游三十米处,有二十多艘小船已经放入水中,岸边忠义军将士不断集结,看来准备渡过沱江。

    张文秀眉头紧锁,看来忠义军这次准备充分,基本上抱着必胜的信念,想到这里,不由得暗自叹息。

    张文秀虽然水性颇佳,但总不会率部跳入水中与对方来回厮杀,现在只有让各部加强防备,待忠义军走近之后再行厮杀。

    如此到了中午,浮桥铺过江心,恰好在射程范围,张文秀一声令下,架设在山上的火炮对着江心开炮。

    但这个时候火炮发射精度实在不敢恭维,十多发炮弹打下去,只有一发落在浮桥上,砸起巨大的水柱。

    而看到对岸已经放炮,忠义军的3斤炮率先开炮还击,无论是射击精度,还是射程,这3斤炮都在大号佛朗机炮之上,对准江对面流寇火炮发射场连续不断的点火发炮。

    一颗颗铁球从天而降,落在地上,被砸中身体打穿,异常恐怖,落在地上,被砸了一个深坑。(实心弹,不爆炸)

    与此同时,上下游那四十艘小船纷纷划过水面,向江对岸划过来,船的四周悬挂着湿棉被,船首则有一门小号佛朗机炮,看样子对方准备渡江。

    岸边的大西军一片骚乱,张文秀拔出宝剑,督令大家还击。

    这些小船顶着不断射过来的火箭、箭矢、鸟铳,一面放铳,一面向岸边冲锋。

    这可是江防最关键环节,那就是防备对方冲上岸边,严令之下,大西军将士一队队冲到岸边,一面高声呐喊阻吓对方,一面放箭放铳。

    岸上大西军火炮也顾不得架设浮桥的忠义军将士,连忙调转炮头,对准江面上船只不断轰击。

    一面防备对岸的红衣大炮从天而降的铁球,另一方面对江中小舟放炮,其实战效果如何很难知道。

    随着时间推移,浮桥越架越近,而上下游战事持续进行着,看着厮杀的江面,张文秀感觉怪怪的,厮杀半天,对方没有一艘小船冲到岸边,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啊。

    几乎所有小船都在岸边四十多米距离来回打转,有几艘船体着火,居然摇回去重新挂上布幔之后转头再战。

    突然张文秀暗叫不好,难道对方船上除了水手,除了炮手根本没有人?

    拿起望远镜细看,原来船上只是一个个草人模型而已。

    有心让大家停止放炮放铳放箭,但对方舰船上都挂着湿棉被,远远的根本看不清楚,虽然知道忠义军的把戏但无可奈何。

    而看到江面上火炮、箭矢少了很多,对岸忠义军一个个高声欢呼:多谢刘将军,多谢刘将军。

    在明朝,三四成小孩都上过私塾,这可比蛮清末期高很多,即便那些没有上私塾的,大家也听说过诸葛亮,听说过草船借箭。

    现在看到自己成为曹兵,一个个更是士气低落。

    张文秀叫苦不迭,看到冲过来的船只,通过布幔不知道是否真的载满将士,看到一队队冲过来,大家明知中计,只有放箭阻击,其中苦楚可想而知。

    太阳落山,两座浮桥越铺越近,看到只有百多米,战场局势再次变得异常紧张,张文秀亲调一个千人队在前面,放铳、放箭,而忠义军将士则躲在浮桥后面,通过鸟铳、箭矢还击。

    双方你来我往,战局再次进入白热化,特别是刚才还在江面上游弋的小船突然冲过来,站在江边的人群再次陷入恐惧之中。

    张文秀也赶到最前线,准备指挥攻击,突然从背后传来一阵喊杀声,众人大惊,转头望去,看到下游三里开外突然出现百余忠义军将士,现在正杀奔而来。

    原来,在铺设浮桥,吸引流寇注意力之时,姚之帧率领第4团三百余精壮之士,大家在早上赶到对面乱石滩,然后趁着上游战事正酣吸引流寇注意力之际,大家偷偷泅水渡过沱江,一个个藏身于乱石滩中。

    大家依托山势为掩护,偷偷绕道到流寇后面,看到浮桥将成之际,突然从后面发动攻势。

    虽然只有三百余人,但几乎都是死士,其战斗力远非一般军队所可比拟,两个大队从背后冲向正沿江布防的大西军将士,一个大队直取大西军后军,以截断其归路。

    而听到后面杀出忠义军将士,看到浮桥将成,忠义军运兵船一艘艘靠岸,现在正与岸边上的大西军死战。

    大西军士气大泄,杨轩趁势指挥第5团、第7团杀过去,杀散顽抗的大西军将士,占领河对岸,各部直逼云顶城下。

    损兵折将,经过半天厮杀,到后半夜才张文秀才率领三千亲军退回云顶城,其他各部听说都已经杀散,有的更是绕过云顶山,撤往后面的金堂县。

第185章 大买卖() 
对面山上,山脚下杀声阵阵,并不是传来一阵阵歌声,有专门针对陕北民众的,告诉大家家园现在被蛮清鞑子所占,乡亲成为亡国虏。

    有针对湖广民众的,大家一个个被裹挟而来,成了盗贼,污蔑祖宗。

    全军上下士气低迷,张文秀不顾休息,一面布置防守,一面派出斥候向成都城的大西皇帝张献忠告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前面喊杀声四起,探马来报,千余忠义军占领前面的小山,现在正浩浩荡荡杀奔过来。

    原来昨天大西军大败,全军回撤进云顶城,周围工事根本顾不上。

    忠义军趁势占领前山,现在正浩浩荡荡杀来,大家依托前面小山岗,将佛朗机炮架在远处,一个大队一个大队浩浩荡荡杀过来。

    张文秀率部迎击,但就在这时,前山上火光大起,浓烟滚滚,一发发炮弹从天而降,落了下来。

    这是散弹,与实心弹不同,散弹是有很多铅子构成,虽然射程比较远,但落的范围非常宽,如天雨散花般落下,能够杀伤周围数米的敌人。

    众人大惧,但前面忠义军已经杀过来,大家不得不打点精神沉着应对,在后面红衣大炮、佛朗机炮掩护下,这些忠义军将士还携带了虎蹲炮,以架在近处攻击。

    除此之外,最让人恼火的是那震天雷,逼近城寨之时,突然扔过来两枚,让人防不甚防。

    但云顶城地势异常险要,忠义军虽然火力强大,前线将士也颇为悍勇,但张文秀自信可以守上几天的,到时候援军杀到,再想攻破云顶城难上加难。

    大家你来我往,在山前杀过不停,如此到中午时分,突然后山传来一阵喊杀声,张文秀定睛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杀出百余汉子,他们有的防火,有的更是直扑向前寨。

    原来昨天晚上,看到大西军混乱不堪,杨轩令归顺过来的前大西军总兵洪正龙率领百余人化妆成大西军模样混入城中。

    现在看到双方交战正酣,洪正龙率部临时发难,张文秀见势不妙,急忙率军撤走,如此只用两天功夫,忠义军夺得云顶城。

    看着山下滔滔沱江,看着蔓延山路,杨轩感慨万千,若张文秀不率重兵阻击于淮江口,而集中主力于云顶城,忠义军虽然堪称精锐,要想攻破四川八柱之一…云顶城必然异常艰难。

    以此为大军粮草辎重之所,如此休息两天,全军逼近成都府。

    考虑到张献忠兵力还非常雄厚,再加上成都平原乃一望无际的平原,利于流寇作战,一面调兵遣将以攻打流寇,一面则派出使者前往面见张献忠。

    听到杨轩亲率大军前来征讨自己,在成都的张献忠正在大骂,准备率军亲征。

    突然城外来了一人,自称忠义军使者,这可让张献忠显得异常气愤。

    张烺来到承运殿,长揖到地后说道:“晚生见过大王,望大王安康。”

    长揖到地,这在古代可是大礼,给足了面子。

    张献忠内心一喜,但满脸怒容道:”这个杨轩背信弃义,当日他攻占我顺庆城,老子念在他还算清官,没有公开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没有率大军讨伐他,现在可好,他居然率部攻打我大西军,想置我于死地。

    现在有什么好说的,直接给我推下去剥皮抽筋,开肠破肚?”

    听到张献忠吆喝,几个西北大汉应声而出,推着瘦弱的张烺直接往外面推。

    张烺吓得面如土色,在推出大殿门前的时候竟然高声大笑不已。

    张献忠微微一怔,尚书江鼎镇出列道:“圣上,这个张烺姓张,也许五百年前与你是一家啊,听听他怎么说,如果说得没有道理再推出去剥皮抽筋,开肠破肚也不迟啊。”

    左右丞相汪兆麟、严锡命也纷纷劝诫张献忠,声言这个张烺已经是煮熟的鸭子,先看看他如何蹦跳的。

    张烺再次被推到前面,张献忠手握宝刀,恶狠狠的说道:“你这个贼人,怎么跟老子我一个姓,害得老子直接给你剥皮抽筋的话,对不起太上老君。

    你说说,若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老子一刀劈了你。”

    张烺一面松动胳膊一面说道:“大王,我家大人可是一直为大王着想,但大王不听我家大人的,搞得现在兵戎相见。”

    张献忠大笑,摇头道:“真是稀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