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139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139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人黄黛云微微一怔,放下在一旁傻傻细看长子杨文的手,关切问道:“子修,没,没事吧?”

    想起骇人听闻的四川大屠杀,杨轩脸色一变,强忍着心头的悲愤,弯下腰在耳边低声说道:“若我不幸遇难,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向南,一路向南,不要管任何尘世,越往南边越好,逃出中国,逃到海外。

    夫人,勿以我为念,切记切记,拜托了拜托了。”

    整个房间空气十分沉重,分明听到数声抽泣声,突然看到夫人冲过来紧紧抱住对方,一个字一个字的回答道:“夫君,若发生不幸,贱妾不会独存。”

    杨轩微微一怔,良久摇了摇头,然后手按宝刀走出知府大堂。

    牛大勇已经带领一个大队的护卫等候在大门边,大家看到杨轩走出大门,一个个高声欢呼道:“忠义军必胜,忠义军必胜”

    回头再次望了望知府衙门,翻身上马,一行人快马加鞭冲出北门,而看到杨轩现身之后,整个营地爆发出正强烈的怒吼声。

    在大帐前稍稍停留,打马来回奔驰,视察着各个营地,所过之处,兵丁爆发出一声声欢呼声,杨轩拔下宝剑来回示意。

    与此同时,各团监军、各营帮办、各大队司务长正拿着简易喇叭进行最后的战争动员,大家谈起蒙古入川,谈起满清罪恶剃发令,谈起满清大屠杀,更谈起这几年改革成果,在兵荒马乱之中顺庆成为仅有净土,良田田赋不过6分一亩,旱地不过2分一亩,丁赋不过1钱2分,而将士们军饷则比过去还要高。

    众人沸腾了,大家一个个高声呼喊着,有的声嘶力竭。

    而这时杨轩已重新回到大髦之下,突然拔出手中的宝刀,举过头顶高声呼喊着:“保卫家乡,保卫亲人”

    周围兵丁一听,一个个跟着高声呼喊,慢慢的,“保卫家乡,保卫亲人”的口号传遍全场,大家一面高声欢呼着,一面高声唱着各种军歌。

    坐在战马上,看了看身边一些兵丁露出恐惧表情之后,整个气氛显得特别紧张,豪格满脸鄙夷的说道:“听说这个杨轩是一个落榜举人,怎么带兵毫无骨气,一边哭一边高喊着口号,真是奇怪”。

    周围将领一听,大家相视一笑,以消除心头阴影。

    但很多绿营兵丁则不是这么想,特别是前几天为忠义军所败绿营诸部将领有的还未从过去阴影走过来。

    一些军中老人一再警告真正威胁不在明处,而是在暗处,过去大家也许不太明白,但经历这几天攻山战之后一些人开始明白这个道理。

    与这个时代其他军队不同,忠义军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浑身上下透着一丝诡异。

    战场上为了击溃对方,很多将领往往制造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不但将所有兵马全部拉出来,而且每个人身后插满锦旗,给人感到锦旗遍地,漫山遍野都是数不尽人马的感觉。

    而忠义军则不同,每个大队才一面锦旗,再加上到处都是丘陵、河流、山庄,几乎隐没在大地之中,一点也不显然。

    双方厮杀的时候,忠义军可不像其他兵马一样全部拉出来企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常常只摆出少量兵马,而主力则隐藏在暗处。

    自从前几天双方在城北数十里宽的丘陵地带依托山寨展开拉锯战之后,绿营各部吃尽苦头,大家不过为将领所裹挟投降满清,扫荡一些没有多大威胁的明军、义军还没有什么,现在要面对强大的忠义军,很多兵丁胆战心惊的,全军上下士气不高。

    但古代各部治军甚严,稍稍不从就可惹上杀身之祸的,没有办法,在将领严令下,大家推着偏厢车作为掩护,喊着口号冲过来。

    为了给大家壮胆,在远处汉军旗炮手正连续不断的放炮,虽然这个时候炮弹打不远打不准,一枚枚实心铁球从远处飞过头顶落到对方阵前,大概希冀通过放炮阻吓对方,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

    看绿营兵将攻势拖拖拉拉的,第11团都司靳统武摇了摇头,过去义军对火炮颇为畏惧,但这几个月经过大人多番讲解与多次实地演练之后,大家明白如此远距离放炮最多震慑对方能够,很难造成什么实质杀伤。

    摘下头盔向右侧挥了挥,又后侧森林中有人仿佛挥手示意后,然后大声对身边望楼车下达着各种指令,望楼车上的传令兵迅速的打出各种旗语,慢慢的一道命令一道命令迅速的传达到各营。

    现在绿营兵将越来越近了,他们弓弩手在前,步兵在后,约到150米距离的时候弓弩手停下来对远处远射,而步兵则交叉前进,向忠义军杀来。

    古代人民生活极其艰辛,弓弩手训练更是非常艰难,过去义军弓弩手太少,不能如官军、绿营这般实施大规模远射以压制对方而在战场上吃亏甚多。

    忠义军则不同,不但有很多善射之辈,而且还装备大量火炮,远距离对射的话要耗费将士们太多体力,而且如同散弹一样没有准星,现在看到对方准备利用弓箭远射再次压制自己。

    但靳统武可不想消耗兵丁的体力与对方对射,而指挥身后数门大号佛朗机炮向对方开炮。

    在机枪未发明之前,火炮、弓弩、鸟铳是骑兵的克星,在鸦片战争期间八里桥战役中,法军就是先利用火箭炮动摇蒙古鞑子的骑兵阵形,然后才在对垒中大败对方的。

    在拿破仑时期,炮兵出身的拿破仑也一直认为要粉碎对方人浪需要依靠炮兵。

    现在面对百步开外正在远射的绿营弓弩手恰好是后方山坡上佛朗机炮的猎物。

    炮手迅速的褪掉大号佛朗机炮炮身上的伪装,一个兵丁拿着火把点燃火绳,然后后退五六步,火绳发出一阵阵吱吱的声音后,突然冒起一束火花,接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一束巨大的火球迸出炮口,迅速的落在远处人群中发生爆炸。

    由于前世知识认知,再加上主角副榜举人出身的特殊身份,忠义军很多炮手多上过几年私塾,不像与汉军旗、绿营那样多由大老粗构成,在战场上多是专职炮手,在这几年轩逐渐形成一定的炮战思想。

    忠义军火炮采用铁模水冷却铸造,佛朗机炮多放在炮架上,上面更有瞄准器通过调整刻度进行瞄准,如此在这个时候还算打得远打得准。

    铅弹迸出炮口,飞落到半空中,然后如同天女散花般的落到方圆数米的地方,惊得周围兵丁慌乱的向四周躲闪。

    忠义军火炮铸造技术早已改进,火炮成本锐减,火炮装备数量甚多,给人感觉忠义军火炮真的不要钱。

    绿营汉奸总兵高明瞻显然没有想到忠义军炮火如此之准如此之猛,更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胆敢从己方身后发射散弹。

    这样一支地方武装基本上达到百年前戚家军水平了,在冲到百余步的距离的时候,前方兵丁抬出四五门虎蹲炮,点燃火绳直接放炮。

    炮弹如天女散花落下,躲在偏厢车后面的兵丁再也忍受不了对方如此密集的火力,大家躲在偏厢车后面,一面拼命的推着前面的偏厢车,弓弩手一面盲目的射箭还击,火枪手则借助偏厢车挡板上面预留孔开枪射击。

第218章 阵前厮杀() 
但令众人奇怪的一幕出现了,除了外面残留的几辆偏厢车,阵地前沿一排排立起的藤牌,刚才还齐刷刷站在外面的忠义军将士居然全都消逝了踪迹,隐隐约约的听到一阵炒铁砂的声音。

    躲在偏厢车后面的一些绿营兵丁不知道其中厉害,特别是在离阵地百余步距离的时候,前方阵地静悄悄。

    在明朝中期戚家军神枪手考核指标是百步开外三发连续击中目标,弓弩手考核指标是八十步三箭中的,过去战场厮杀为了压制对方,常常在百步开外早就放铳了。

    绿营兵将一面放铳一面推着偏厢车前行,现在冲到百步开外对方居然没有多大反应,这可奇怪了。

    凭借往日经验,绿营兵丁开始躁动开来,大家纷纷从偏厢车冲出,大家高声呐喊着冲向忠义军营地。

    最初还在试探,但见对方阵地毫无反应之后大家越来越大胆,眼见大家冲到五十步开外,只需片刻功夫就会杀入阵地的时候,前方传来一阵哨子声,借着看见一支支火枪放在前面壕沟上面。

    众人大惊,一些老兵感到情势不对停下脚步,但看到前面没有燃起火绳(鸟铳需要点火)后方放心大胆的跟在其他兵丁后面继续冲锋。

    奇怪的一幕出现,往日鸟铳需要点燃明火,而这忠义军火枪居然不需要点燃明火(燧发枪,虽然早就发明,但普通兵丁凭借经验不知道)近距离对冲刺过来的绿营兵丁接连开火。

    这其中损失最严重的是正面冲锋的那几百绿营兵丁,面对正面布防的忠义军步兵营一营(司),与其他部队不同,一营火枪手多装备了燧发枪,由于点火方式改变,放铳时不用在担心什么明火,射击时不像火绳枪那样分散开来,而是大家排在一起,在大队长、中队长大声指挥下,以密集阵形对着近身的绿营射击。

    由于火枪手紧靠在一起,火力实在太过密集,再加上近距离射击(五六十步,不但是活靶子,完全可以洞穿数层铠甲,而且战场震慑力特别大),冲在前面的兵丁倒下一大片,只此一轮损失就超过二十余人。

    众人惊恐的看见前面弹丸横飞,看见昔日伙伴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哀嚎,迅速的在确认自己安然无恙之后,血腥味迅速弥漫开来,大家疯狂叫喊着,在小头目带领下向烟雾升起的地方冲杀过来。

    但忠义军采用三段击战术,也就是每次三分之一兵丁射击,以此保证火力延续性,还没有等后面的兵丁冲出几步,壕沟里面的兵丁迅速的开火。

    如此者三,正面连续冲锋失败,恐怖气氛迅速的传播开来,绿营兵丁对燧发枪密集射击战术颇不适应,看到冲击无效之后一个个不顾将领的吆喝,前面一些人开始向后逃窜,与从后面冲上来的兵丁交织在一起,前线绿营兵丁陷入混乱之中。

    趁此机会忠义军杀出,掷弹兵三五成群冲在最前面,大家提着篮子,提着点燃的灯笼,在二十步开外停下来,然后将一枚枚带柄震天雷扔入绿营阵中。

    北宋末年宋军在保护开封城的时候就有使用震天雷的记载,在忠义军组建之后成为标准配置,各个中队就有一个掷弹兵小组,这些身强力壮臂力惊人的兵丁经过特殊训练之后,多能在二十步开外将震天雷准确扔入对方阵中。

    作为现代手榴弹的雏形,震天雷开花弹利用第二次爆炸的机会杀伤对方,所不同的现代手榴弹使用的是烈性火药,而震天雷使用的是黑色火药,爆炸威力十分惊人。

    由于每个中队多有一个掷弹兵小组,战场突然发难,一枚枚震天雷划破长空落入对方阵中,爆炸声如同鞭炮声一样此起彼伏,整个前沿阵地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突然遭到如此打击,绿营损伤惨重,很多幸存者惊慌失措的拼命向后面逃窜,妄图逃到偏厢车后面,以此为掩护保全性命。

    还没等大家逃到偏厢车后面,远远的看见一瓶瓶装满桐油的竹管跃过头顶落在偏厢车上,落在偏厢车后面兵丁身上。

    原来为了破绿营偏厢车阵形,掷弹兵不但携带大量震天雷,更是携带一筐筐装满桐油的竹筒,现在看到绿营兵丁暂时被击溃躲在偏厢车后面,大家正好施行火攻。

    一队队弓弩手冲出来,将一枚枚点燃的火箭射到偏厢车上,偏厢车等木质材料早已经粘了桐油,现在被火星引燃,整个前线燃起一条长长的火龙。

    期间一些兵丁身上沾满桐油,不小心被火星点燃,整个人被烧着,有的慌忙四处奔跑,有的苦喊着在地面上打滚,整个场面好不恐怖。

    趁此机会忠义军全线杀出,兵败如山倒,绿营兵丁被杀退半里多路程,方才在援兵支援下稍稍稳住阵形。

    而看到清军援兵赶到,忠义军且战且退,在重新退回阵地之后然后利用构筑的壕沟与对方战在一起。

    双方厮杀在一起,在后督战的高明瞻最初不以为意,己方多北方人士,一个个人高马大,而对方则是川人身材瘦小,只要近身厮杀完全可以击溃对方。

    但令人失望的是忠义军燧发枪、鸟铳多在枪口外面安装了套管式铳刺,看到对方冲近之后,装上套管之后可以一边放铳,一边挥舞着套管式铳刺不断还击。

    相比绿营汉奸部队,忠义军将士一个个保卫家乡保卫亲人,大家士气高扬,虽然比起对方矮半个头,但战场上根本不畏惧。

    除此之外,各个小队更是将鸳鸯阵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家在鸳鸯阵、三才阵、四才阵等阵形中不断转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