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154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154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次战后,我不但要求大家要盛敛我们忠义军将士,而且更要人挖深沟撒上厚厚一层石灰之后深埋敌人。”

    罗有性一听,杨轩明显同意自己观点,感到颇为欣喜,拱手说道:“大人所言,震耳欲聋啊,这吴又可提出了戾气致瘟疫之说,而大人则找到这种戾气根源,真的让人佩服不已。”

    杨轩面上一红,笑道:“罗医官,千万不能这么说,我是外行,这种事情要你们医官总结。吴又可吴医官提出天地之间有戾气才是正义。

    这种死东西没有很好处理,各地脏乱差不过造成这种戾气得以繁衍,为祸人间啊。”

    罗有性点点头道:“大人所言,颇有道理。”

    杨轩点头道:“各位,这瘟疫,这各种病菌无一不是通过空气,水分,身体接触传播的。

    为了防止瘟疫,我决定:

    由龚完敬参议组织用城内仅有的棉布制造二十万个口罩,样式等下我们一起商议,龚参议,防止瘟疫比打仗更为重要,每天必须制造五千个,全部放在银器中煮浮之后晒干(消毒杀菌),官府按照5分银子的价格购买,然后免费发给民众。

    将成都府22个县划分为22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派一个司的兵力前往协助治疗,由知县负责,包括县议会议长、把总与一位医官协助,共同负责本责任区域瘟疫防止工作。

    对发现瘟疫的地方,施行军管,按照每个村庄为一个单位,只要发生瘟疫,就派出1个中队1个书吏5个衙役3个医官前往该地,凡是逃匿者闯入者,一律就地正法。

    在防止瘟疫过程中大家要特别注意,乡里村里每人免费发放一个口罩。

    由军队组织运输石灰过去,只要脏污的地方,死东西地方,所有可能遭到污染产生戾气的地方全部撒上石灰。

    对发生瘟疫不报的,家属、里长斩首,对得了瘟疫逃匿者,一律斩首。

    医官必须善待病患者,家属可以带着口罩到十米开外探视病患者。

    其他没有爆发瘟疫的各府县知府、知县也要进行预防,特别是要准备口罩,要准备石灰,对死人死的动物较多的地方,对水源遭到污染的地方,一律要用石灰进行消毒。

    大家千万不要吃生东西,不论是喝水还是吃饭,尽量煮熟以后吃。

    为了救济瘟疫,本督决定任命罗有性为正五品副总医官,所有医官必须听从罗参议调度,大家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罗参议有关安排。

    在决定防止瘟疫战略之后,杨轩与黄学懋、何希登、罗有性等医官一道决定各个疫区所选派医官,所调派军队,如此经过半天功夫,方完成调派工作。”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去,一支支部队从兵营里面开出,各个关隘,各地实行戒严,民众人为的分为几大块,衙役拿着简易喇叭敲着锣鼓高声叫喊着,禁止人员特别是额头温热的人员流动。

    杨轩心忧疫情,骑着战马到成都南面巡视,刚刚出城,叫喊之声不绝于耳,很多民众害怕被官府就地杀死,有的哭喊着向外面逃跑。

    这可惹急了那些兵丁,有的冲上去就准备刺杀,眼看就会惹出流血事件,旁边两个武士打马过去制止,问道:“老乡,你,你为何要跑呢?”

    这个被按在地上的男子抽泣道:“老总,刚刚宣布这里为疫区,如果我不跑的话,很有可能被传染上瘟疫啊,老总,如果真的那样的话,不如你们杀了我吧。”

    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杨轩内心一震,带着简易口罩走过去,抬起这个男子的头问道:“你爱你家人吗?你爱你亲戚朋友吗?”

    这个人迟疑半响,狠狠的点头道:“老子爱啊,就是因为老子爱,才要跑啊。”

    杨轩拍了拍这个男子肩膀道:“你既然爱你家人,你就应该与你家人一起共同度过这生死大考的时候啊,你想想,你这样跑了,谁帮你们家进行防疫。

    官府即使拉来石灰,家中没有几个壯劳力,谁帮你除掉家中戾气?

    万一你父母妻儿得了瘟疫,只会被送进隔离区治疗,他们既要与病魔做斗争,又要担心你的安危,这样的话,你想想他们还有几成希望?

    如果你在家里,即便他们不幸染病,你如果不怕死的话可以带上口罩到隔离区照顾他。

    即使不这样,你也可以站得远远的,问问他消息,这样不是很好吗?”

    这个人汉子听后茫然的点了点头,问道:“大人,即使死我也想与家人死在一起啊。

    但有人说官府为了防止瘟疫流行,会将当地民众全部杀掉,为了逃命,为了为家里留一点血脉,我只有拼了啊。”

    杨轩笑着问道:“老兄,人命关天,谁敢乱来。

    你也看到成都府接连遭到破坏,赤地千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官府可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啊。

    你再看看,为了防止瘟疫,官府将对抗鞑子的军队都调下来维持秩序,官府派出医官前来帮大家诊治,如果这样,怎么会杀你们呢?”

    这个汉子还是茫然的摇着头,问道:“大人,这官府里面的人心狠得要命,若是那天不高兴,谁知道会不会屠戮我们这些疫区里面的,反正这几年人已经死麻木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啊。”

    旁边一个兵丁颇为恼怒,指责道:“老兄,你知道与你谈话的是谁吗?

    是我们总督大人,大家不是说我们总督大人是岳武穆转世,是一个好官吗?”

    听到是杨轩,这个汉子连忙跪下,指天发誓的说道:“大人,别的狗官说话我不相信,但你说的,比皇帝圣旨还管用。

    我们周围乡亲都说你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如果不是你,我们可能还在被鞑子追杀,如果不是你,我们死在那个臭水沟都不知道呢?”

    杨轩笑了笑,拍着这个汉子的肩膀道:“兄弟啊,谢谢你对本官的信任。

    但要记住,要告诉周围乡亲,我只是带领忠义军兄弟杀鞑子而已,真正帮你们解救出来的是这些忠义军将士。

    还有,不要动不动就什么狗官,将来那个官员好,那个官员不好,我会让你们挑选,就像你们现在选议员那样,将来我会让你们帮忙选最好的官员。”

    这个汉子睁大眼睛,疑惑道:“真的,大人不会骗小的吗?如果真的有那样一天,真的太好了。”

    杨轩呵呵一笑,拍了拍这个汉子的肩膀道:“兄弟,回去吧。

    抬起头挺起胸回去,告诉家人,你们要与大家同生共死,既然大家是家人,就应该生死与共,就应该一起战胜瘟疫这个魔症。”

    这个汉子向杨轩叩了两个头,转身回到村庄里面。

    杨轩对紧跟在后面的几个参将说道:“告诉弟兄们,大家要好好劝说逃离的乡亲们。

    告诉弟兄们,我们是来保护大家的,非到万一,不得杀戮。”

    众人一听,连连点头。

第253章 痛失爱妻() 
看到杨轩赶到后,都司王皋抱怨道:“大人,你要求大家任何东西煮熟吃,城里面在烧煤炭还很好办,但城外烧麦秆烧干柴就不好办了。

    大家生火本来就非常困难,现在要煮熟吃,需要的柴火太多了,烧火也非常困难啊。”

    杨轩显得不解,笑着说道:“走,我们到一家干净的人家,看看他们如何煮饭?”

    来到一家三进四合院的大户人家,听说杨轩要到厨房看看,一个三十多岁身材矮胖的汉子连连摇头道:“大人,这,这,厨房乃下人去的地方,大人,大人你这?”

    杨轩呵呵一笑道:“老兄,请问你家什么时候发家的?”

    这个汉子微微一顿道:“哦,听祖父讲在高祖的时候做生意发家的啊。”

    杨轩拍了拍这个汉子肩膀一下,说道:“哦,你高祖发家之前,是否也做过下人的活计?人啊,不要忘本啊。”

    来到灶房里面,看到满屋的烟雾,一个小丫头不断咳嗽,不断吃力的拉着风箱,看到灶台里面柴火虽然较少,但是下面空气非常不流通,看到这个,杨轩笑着对身边王皋说道:“这个很好处理啊。

    各位,大家应该知道柴火为什么能够快速燃烧,除了里面火足够多,火将柴木烤干烤燃,另外就是要有足够的风吹进去。

    小的时候父母告诉我,只要风吹进去之后,即使不用风箱也是可以燃烧的啊。

    大家看看,我们将下面的烟灰抛开,将灶掏空,看是不是燃烧得很好啊?”

    杨轩当即拿起铁杆抛开之后,看到灶台里面的火烧得非常旺盛,整个房间里面一点烟雾都没有了,旁边那个丫头显得非常兴奋道:“这,这老爷,你太厉害了,连火都会烧。”

    杨轩拍了拍这个丫头肩膀,告诉她如何烧火,然后看他试了一段时间,效果非常明显。

    看到杨轩从灶屋里面出来,听一些丫鬟说这个总督怎么对灶屋里面的东西非常熟悉,有的惊叹将来可是一个拔灰好手。

    这拔灰好像是偷儿媳妇,听别人议论杨轩面上一囧,继而笑着拍了拍这个汉子肩膀道:“老兄,人啊不能忘本,提起令高祖的时候那绝对是佩服不已,不能够自己躺在安乐窝里面而忘记高祖的艰辛啊。”

    出来后,杨轩笑着对跟随而来的参议龚完敬说道:“龚兄,我们大明这个风气非常不好,做事的永远被别人嘲弄。

    我刚才所说的,还要搞一个排气口,有了排气口,就能保证空气流动,就能够烧干净这些柴火啊。

    龚兄,这个事情你要亲自抓,我过几天回来检查的。”

    龚完敬虽然不以为然,但听到杨轩如此说,也只得点头允诺。

    在外面巡视了7天,看到各地疫区已经基本隔离,在军队强力进驻之下,郎中医官纷纷进驻疫区,如此没有扩散看来。

    一路之上,杨轩感叹当时为生环境的恶劣,民以食为天,很多人将人工粪便人工肥料堆积在房子周围,由于生活艰苦很多民众喜欢吃生的东西。。。

    针对这些陋习,杨轩以防止瘟疫戾气产生为由,制定卫生十大要求,规定人工肥料需远离住址10米,规定在疫区不应喝凉水,规定吃饭前后要洗手等十大要求。

    虽然规定了这十条,但为避免出现苛政猛于虎等现象,除了疫区不喝凉水硬性规定之外,其他的只是通过大众旬刊宣导而已,希望通过这种宣导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为生习惯。

    但一路上对检测手段之落后杨轩感叹颇多,一个人是否体温过高医生只能凭借主观感觉,而不像现代社会那样可以通过什么仪器测量。

    回到成都之后杨轩立刻召见传教士利类思,安文思与十几个玻璃工匠,先是谈起伽利略,接着问是否有什么东西可以测量温度的。

    利类思眉头紧皱,这个手握大权的总督怎么对他们的上帝不感兴趣,对这种奇形怪状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呢?

    本来有心拒绝,但为了获得传教自由,搜肠刮肚之后说道:“大人,我们伟大的伽利略先是就做了一种可以测量温度的东西,我记得书上有这种图像,要不我让人拿来看看。”

    杨轩笑着点了点头,在这半天这两个传教士一再鼓吹上帝的伟大,耶稣的仁慈,谈起十字军东征,谈起意大利,葡萄牙的航海技术,搞了半天才将书本拿来。

    杨轩看着图片,听利类思讲起温度计工作原理,原来伽利略在上个世纪已经制造了温度计,一端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温度计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所以这种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测量误差较大。

    看到这个杨轩暗自佩服欧洲工艺,但既然而然的找到其中弊端,那就是水的膨胀系数太小,而前世很多温度计是用酒精加水制成,当即对招过来的工匠说道:“洋人这个东西非常有趣,但水随着温度变化体积变化不大。

    大家要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酒精配上一定水后对温度变化更加敏感,你们帮我查看一下,找到最合适的配比。

    你们那个帮我做一个,下面用一点小的玻璃泡,上面装上一根长长的细管子,这样的话随着温度变化,酒高度就看得非常明显了。

    大家试试,做好后交给我,我会重赏。”

    众人早就知道杨轩对工匠颇为看重,火器局、火药局那些工匠有的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的官职,这可是与知县同一级别的,如果自己做出大人满意的东西,不但重赏,还有说不完的荣华富贵。

    现在听杨轩说起,大家纷纷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