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192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192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平地不同,在江面上行走异常艰难,大家踩着齐胸的江水,忍受着刺骨的江水,缓慢行进,如此足足走了一炷香功夫,方接近对岸。

    其时双方交战正酣,在江面上由于连续放枪放炮,火药味刺鼻,现在主力杀到,刚才担任骚扰的兵马士气大振。

    在离对岸两百米开外,工兵大队正在架设浮桥,只要坚持一时半刻的,只要义勇军能够在对岸建立桥头堡阵地,浮桥定可架设到对岸,后面大军定可源源不断赶往增援。

    雷开登下令擂鼓进攻,众人齐声大吼,或者摇着竹筏子,或者趟着齐腰的江水,呼啸着冲向岸边。

    岸边流寇大喊,一些将领高声叫喊着组织兵马迎敌,但义勇军如今火器普及率早已经超过七成,先是一阵排枪,然后端着装有铳刺的火枪杀了上来。

    双方战在一起,一时半刻之间难分难解,就在这时,上游方向锣鼓声大作,第标游击将军郭宁率部杀出。

    流寇两面受敌,士气大泄,后军都督冯双礼不能约束其部,大家一路南溃。

    雷开登大喜,令一营固守滩头阵地,迎接主力过江,而亲率第10标主力向纵深杀去。

    如此追击不过两里路,前方鼓声大作,远远的看见一支五千多兵马杀来,受其影响,原先四处逃逸的冯双礼部转身来战,两部一左一右杀奔而来。

    雷开登知道这大概是流寇主力李定国部,慌忙整顿兵马,但对来来得非常快,还没有等大家做好准备就已经杀到跟前。

    雷开登站在前列,集合一营兵马对其进行连射,本来以为会稍挫对方士气,但后面的居然踏着前方战死将士尸首浑然不惧杀过来。

    雷开登知道,渡河作战最忌讳的被对方半渡击之,如此首尾不能相顾,定然大败而归。

    为今之计只有拼命死战,想到这里,雷开登拔出宝剑,指挥所部杀过去,双方战在一起。

    战事越来越激烈,激战过程中,土暴子出身的武大定、袁韬率部来援,义勇军一度十分窘迫,大家被压缩在周围四五个山坡上,眼看覆灭在即。

    激战一个时辰,郭崇烈率领援军杀到。

    昨夜工兵就开始架设浮桥,就在刚刚雷开登等人率部登岸的同时,工兵大队就将浮桥架设到对岸。

    郭崇烈率领第镇主力沿着浮桥渡过白石江,一举破解鞑子半渡伏击的阴谋,局势稍稍改变。

    郭崇烈带来十余门一窝蜂火箭,带来数门虎蹲炮、佛郎机跑,对着敌军深处同时施放,数百枚火箭射向天空,对方阵中倒下一大片。

    由于浮桥已经搭建成功,一窝蜂、虎蹲炮、佛郎机跑等重火器源源不断的运抵上岸,义勇军将士士气大振。

    趁对方震慑之时,郭崇烈亲率第标第1营杀出,向袁韬部扑过来。

    这半个月下来土暴子为诱敌深入,大家节节败退,所部伤亡甚大,全军上下士气异常低迷。

    现在看到郭崇烈率部杀来,武大定虽然想一出心中怨气,招呼众人反击,但第一营战力可是第镇主力,战力远在一般部队之上。

    与其他各营不同,第标第1营所部装备最新式燧发枪,发射速度远非一般火绳枪所可比拟,且可密集发射。

    大家肩并肩列成阵型,对着正惊慌失措的流寇杀去,在五十步左右连续密集开火,随后采用密集阵型冲锋。

    土暴子虽然也颇精锐,但怎堪如此对阵,在第标1营猛打猛杀之下,连连溃退。

    义勇军士气大振,雷开登率部杀出,流寇不能抵抗,最后杀散周围敌军,两标连成一气,义勇军士气大振。

第307章 枪骑兵() 
    郭崇烈正准备率部向退守远方高地的李定国部发动冲锋,雷开登拉住其战马道:“将军,今日战事颇为蹊跷,还是小心为上。”

    郭崇烈显得不以为然,摇了摇头道:“老雷,有什么蹊跷,李定国就是想趁我军孤军深入杀我一个措手不及吗?

    但我第镇有六千精锐,兵精将广,刚才不是大败对方吗?

    要围歼我,李定国也不想想,侯爷早已经有所预防,我率部过江之时,杨秉义第5镇也已经赶到对岸,要想围歼我军,做梦。”

    雷开登一想也有道理,双方正合计着如何冲垮前面流寇阵地,突然后方战马嘶鸣,大家扭头看去,远远的看见从东西两侧各杀出一彪人马?

    郭崇烈大惊,抓住雷开登的大手道:“是流寇骑兵?刚才厮杀,流寇精骑没有踪迹?”

    惊慌之下,义勇军各部回防准备固守渡口,但现在为时已晚,骑兵出现的同时,流寇各部也展开反击,王尚礼率部从东面杀出,白文选率部从西面杀出,配合李定国部,一时之间,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人群,大家呐喊着冲杀过来。

    突然冒出如此多人群,一些胆小的惊慌失措,有的更是胆怯的准备向后逃窜。

    但一些武备学堂学生在这个时候展露出中流砥柱作用,经过数年军旅生涯,特别是半年武备学堂学习生活,大家明白如今形势唯有固守待援,若任凭手下将士四处逃窜,渡河将士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担任大队长、把总等中下级军官纷纷拔出宝剑,斩杀面露胆怯正向后逃窜的兵丁,一些人更是率部发动反击,如此稍稍稳定局面。

    即便如此,敌强我弱,对方声势太大,特别是在渡口,第标游记将军郭宁率领一营兵马与所能集中的辎重兵马竭力抵抗,无奈身边兵微将寡,再加上突然遭到两路铁骑围攻,大家先被对方铁骑冲散,正准备再次聚集起来死战,白文选、王尚礼率部从东西两个方向杀到。

    但如今队伍已经被冲散,根本阻挡不住,郭宁也被流寇包围,最后与十余名兄弟被杀。

    看到第标游击将军郭宁被杀,渡口边的义勇军将士纷纷后撤,一些人夺路而逃,企图抢占浮桥,但浮桥实在太过狭窄,能逃出的有限。

    大多数人则跳入白石江,不顾刺骨的江水拼命逃窜,但人在水中行动颇为迟缓,而流寇占领渡口之后纷纷对江面放箭放铳,一时之间江面上浮出一大片尸首。

    相对而言情况最好的当属那些奔向郭崇烈、雷开登等人的兵马,虽然不过两三百人,但大家很快与主力汇合,在当下避免被围歼的命令。

    流寇占领渡口之后,开始向浮桥泼桐油,然后纵火焚烧,妄图阻挡义勇军援兵。

    现在郭崇烈、雷开登等人率领的第三镇主力被压缩在远离渡口的十余个山坡。

    而另一方面,刚刚到达对岸的第五镇副将扬秉义面对如此险境,除了派出人马阻扰流寇放火焚烧浮桥之外,企图与第镇建立联系之外,别无他途。

    郭崇烈从最初惊慌中恢复过来,看着蜂拥而来的流寇高声喊道:“兄弟们,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我等坚持住,对岸杨秉义第5镇早晚会渡江接应我军。

    兄弟们,除了对岸第5镇的兄弟们之外,还有侯爷,侯爷足智多谋,过去一再告诫我等万勿孤军深入,小心流寇伏击。

    侯爷原来离我们不过五十里之遥,昨天应该知道我军渡江作战的消息,料想侯爷可能已经算准流寇设伏的阴谋,料想侯爷早已经派出援军前来增援。”

    众人将信将疑,但看到对岸义勇军第5镇正渡江作战,大家纷纷跳进齐胸深的江水,或者划着竹筏浩浩荡荡杀来,如此稍稍心安。

    眼前仍然困难重重,流寇不但人多势众,一个个如同亡命之徒的潮水般冲来,燧发枪、鸟铳根本不能阻止,大家血战在一起。

    在远处山坡上,李定国异常恼火,这半个月,为了引诱第镇上钩,李定国如同一个老练猎人,以以武大定袁韬所部土暴子、武英营、武安营为诱饵引诱义勇军孤军深入。

    但第三镇小心谨慎,前出道路更是派出多路探马打探消息,如此有数次功亏一篑。

    这半个月作为诱饵的流寇各部伤亡惨重,武大定袁韬无信小人所部损失不足为惜,光武英营、武安营就损失数百人之数,着实令人心痛。

    现在第镇终于落入毂中,为了全歼第镇,除了南面阻击西路的刘文秀部之外,流寇诸部都聚集在方圆十里的山丘之中。

    冯双礼部沿着渡口布防,作为诱饵,引诱第镇上岸。

    在第镇上岸之后,李定国部汇合冯双礼部一道展开反击,妄图击溃半渡之敌。

    攻击受阻之后,平东将军孙可望率领白文选、王尚礼及其所部主力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意图一举攻占渡口,将渡河义勇军南北截断。

    但第5镇亡命扑过来,大有重新建立联系,两部连成一气,以固守待援。

    更让人忧郁的是义勇军主力,探马来报,昨夜义勇军主力离此不过50里,现在定然得到伏击消息,早晚必然率部前来救援。

    想到这里,李定国不顾左右将领阻扰,打马来到阵前,准备率领亲军突击。

    各部重新聚合,在战场一隅原先拼命厮杀的人群暂时分离,李定国站在阵前,所有将士都盯大眼睛看着主将一举一动。

    自少年领兵以来,李定国创造太多太多奇迹,从射杀神弩张令,到二十七骑攻破襄阳城,每次关键时刻,都会给大家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现在李定国骑着高头大马站在阵前,手下两千亲兵正枕戈待发,大有一拥而上解决战斗的架势。

    郭崇烈面有忧色,高声叫喊着,集合所有可能集合的人马,希冀上天眷顾,能够力保阵地不失。

    就在这时,后侧传来一阵叫喊声,由于全神贯注郭崇烈根本没有留意,直到参谋拉住其衣襟,兴奋喊道:“将军,将军,援军,我们援军来了。”

    转身望去,上游十里处的江面上出现黑压压的一片,拿起单筒望远镜望去,郭崇烈信心满满对左右说道:“兄弟们,我们援军来了,侯爷知道我老郭被伏击,现在正率军来援。

    兄弟们看看,这是我们骑兵第二标,现在正渡河杀奔而来。”

    众人士气大振,大家纷纷扬起手中的长枪,一个个高声呼喊着。

    对面的李定国不甘心功亏一篑,虽派出使者希望平东将军孙可望能够率部挡住义勇军援兵。

    孙可望信心满满,派出使者回话,已派出义子张胜率部前往迎击,即便拼尽一兵一卒也会将义勇军挡在白石江以北。

    张胜年约二旬,虽然比孙可望小不了多少,但为了权势成为孙可望义子,掌握其账下亲军。

    张胜聚合兵马赶到上游之际,都及归已经率领骑兵第协冲上岸边,面对刚刚上岸还没有修整的义勇军骑兵,张胜不以为然,率领所部精骑冲过去。

    双方越来越近,两军相距50米之际,冲在前面的流寇骑手纷纷放缓马速,大家搭弓射箭,希冀通过连续不断射箭,以阻挡对方,然后只待对方战马停滞,所部乱成一团,后面全身披挂的重骑兵一拥而上,冲散对方,取得战场胜利。

    古代评价武将高低最重要指标就是是否能够骑射,与满蒙八旗不同,流寇虽然人多势众,真正能够骑马射箭的不多,更遑论在奔驰战马上骑射。

    张胜乃孙可望义子,所部原为张献忠账下精骑,其战力远在一般骑兵之上,经过数年积累,军中有很多精于骑射的能征善战之时,现在双方越来越近,张胜准备给对方一个下马威。

    流寇骑手纷纷放箭射击,虽然相互之间相距甚远,射击没有多少精度,但通过连续不断射击可以打乱对方阵脚,然后为后续骑兵赢得先机。

    令人惊讶的义勇军骑手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大家一个个伏在马背上,打马冲杀过来。

    这大出众人意料之外,经过数年积累流寇不过三千精骑,真正能够骑射的还不到千人之数,难道义勇军将士也能骑射?

    就在大家疑惑之际,远远看见对方阵中冒出火烟四起,一些将士正趴在马背上放铳。

    与普通鸟铳不同,也与关宁铁骑所使用的三眼铳不同,义勇军骑兵使用的是一种短管燧发枪,其枪管长约45CM,再加上铳身长度,整支鸟铳长度不到80厘米,是一种典型的骑枪。

    由于枪管较短,火药未完全燃烧,骑枪射击距离不过0米之遥,但显然超过马背上弓骑兵有效射击距离。

    虽然骑手能够在马背上射出百步开外的弓箭,但因为战马颠簸对固定目标没有什么准头,更不要说对奔驰战马上目标。

    古代两支骑兵交战,双方常常在十米开外近距离射击,即便如此,战场上能射中的也不足十之一二。

    但这骑枪不同,由于采用燧发点火,二十米开外对固定目标可以说十拿九稳,对奔驰战马射击精度也非常高。

    双方近在咫尺,义勇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