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230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230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看看,你们司今天不是很有面子吗?”

    利娃子大喜,当即令各个中队轮流下来喝了两大碗绿豆粥,喝苦丁茶。

    听到王爷为了前线士兵喝上上好的粥,上好的茶竟然如此,众将士纷纷感慨不已,一些人脸上噙满泪水,纷纷发誓要战场立功,一些人更是向大髦方向跪下。

    看到杨轩竟然派人送去绿豆粥、茶水,岳乐最初不以为意,但不到半个时辰岳乐就感到压力,为了给陷入敌阵的兄弟送粥、送茶,各营都发动反击,杀伤鞑子甚多。

    在喝完绿豆粥、苦丁茶之后,义勇军将士士气更加高昂,在大队长、中队长率领下,纷纷杀入敌阵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鞑子抵挡不住,纷纷后退,纷纷投降,最先是绿营兵马,接着是那些陷入绝境的汉军旗人。

    虽然知道多铎将会率领骑兵反击,但义勇军战力实在太强悍了,在绿营不断投降与被消灭之后,双方力量差距更加悬殊,大家根本没有办法抵挡。

    岳乐咬牙切齿的坚持着,看到义勇军杀近,有的时候竟然率领亲兵杀出,如此方力保中军大帐不被夺取,但即便如此,大军还在风雨中飘摇。

本书主角如何对付骑兵() 
骑兵,被称为战争之王,是古代战争中最强大的兵种,可以说得骑兵者得天下。历史上,游牧民族屡屡入侵中原,其最大的依仗就是强大的骑兵。中原的步兵在游牧民族骑兵面前总是被压着打,特别是宋朝时期,宋朝精锐的步兵被金国骑兵虐的找不着北。那么步兵真的对付不了骑兵?答案是否定的。

    1、首先是地形,就像现代坦克装甲部队在平原上陆战之王一样,如果在山区丘陵地带,在水乡密布地带,由于地形严重限值其骑兵机动性,不能像平原上那样快速奔驰,若在这种地形遭到对方精锐步兵,战场局势完全可以逆转。

    在南宋初年,兀术南寇,赵宋王朝令人水灌农田,限制骑兵经过,就一度起到很好效果。

    在本书中,主角多次选择在丘陵地带,水乡泽国与鞑子骑兵决战,如此方占得先机。

    2、步兵结成车阵,与其对抗。骑兵最怕的是步兵的车阵,其中以刘裕的却月阵最为经典。刘裕用“却月阵”以2千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成为步打骑的经典战例。汉代名将李陵也曾用战车方阵少胜多打败了匈奴骑兵。

    3、第三,通过弓弩密集射击,如此虽然可以大量杀伤对方,但从有了马蹬之后骑兵机动能力大增,很多精锐骑兵能够在马背上自由骑射,有了很大反击能力。

    面对弓弩密集射击,当然可以挫败小股骑兵,或者挫败大股意志力不强的骑兵。

    但如果对方亡命冲杀过来,只要贴身近战,如此必败无疑。

    如此看来,弓弩要对付骑兵,除了弓弩本身之外,还需要其他掩护兵种,还需要车阵或者地形掩护。

    结合这些特点,本书都有采用。

    1、在北伐中原之前,与鞑子骑兵交战的地方躲在丘陵地带,或者水乡泽国,通过地形大大限值骑兵机动性。

    2、各部大量装备独轮车、二轮马车、四轮马车等战车,面对鞑子骑兵,结合地形结合成一个个空心方阵,与对方周旋。

    3、军队大量装备火枪,弓弩,由于主角逐渐使用自生鸟铳(燧发枪),再加上配备铳刺(原始)刺刀,火枪比率早已经超过七成,而剩余三成也有一小部分配备弓弩,远射兵器大增。

    4、军队长期训练。作为现代人当然指导训练的重要性,一直训练有素的军队可以在正面击败十倍的乌合之众。

    虽然军中骑兵不多,完全可以作为蓝军演练其他各部如何面对对付骑兵,通过长期演练,大家面对骑兵不再毫无准备,也减少心理面恐惧。

    5、中国传统历史上虽然多有组建方阵的传统,但方阵规模太大,如孙承宗的需要三千人,戚继光的车营也有两千七百人,本书多以营为单位,依靠地形结成小的方阵(这样可以三面布防,甚至两面布防)。

    面对鞑子骑兵,这些小的方阵散落在敌阵之中,如同鹅卵石,相互配合,对方也难以啃下。

    战场上即便少数方阵被攻破,但可以迅速撤往左近形成新的方阵,而不会出现崩溃局面。

第258章 步骑近战() 
面对鞑子铁骑侧面进攻,义勇军躲在由刀车、二轮车等战车组成的车阵,利用佛朗机炮、虎蹲炮、一窝蜂火箭、自生鸟铳、鸟铳、弓弩进行反击。

    但骑兵来去如风,快速机动,要想打死奔驰在战马的鞑子骑兵,也非常不容易。

    现在鞑子骑兵跃越过重重困难杀到跟前。

    那些躲过虎蹲炮、燧发枪攻击的冲到刀车、二轮马车阵前,但前面出现一支支狼筅,在藤牌手保护下通过长约两丈的狼筅捅向冲过来的鞑子。

    有少数幸运者慌忙提起马缰,有的更是一跃而过,跳入阵中,但三五个刀斧手、长枪手、镗把手迅速的围上去,然后前后左右的砍杀,砍马腿的砍马腿,砍马上骑士的砍马上骑士,不一而举。

    随着短兵相接,虎蹲炮手迅速的调整攻击目标,将炮口对准人群密集之处,连续不断的开炮

    在其身边的那些掷弹手也纷纷将震天雷扔进马群之中,人仰马嘶,被炸死炸伤的甚多。而燧发枪手则不断开枪射击,射向杀入阵中的鞑子骑兵,射向阵地外的鞑子骑兵。

    突击阵地让鞑子骑兵死伤甚重,但即便这样,由于布防时间紧迫,再加上鞑子颇为狡诈,义勇军还是有多个关隘被突破。

    与别的人练兵不同,杨轩颇为重视实兵对抗演习,特别是在前年大败豪格入川兵马之后,感到真正畏惧的就是鞑子的满蒙骑兵,如此更是加强了步骑演练,如此各个小队都还是直到一些对抗骑兵的技巧。

    面对少量杀入阵中的鞑子骑兵,对方也不慌张,更不像其他步兵一样面对冲杀过来的骑兵全军溃散。

    看到鞑子骑兵杀入,前后不过两骑而已,三莽子一点也不显得慌乱,挥舞着大刀带着两个狼筅手站在正前面,大家拼命挥动着长约两丈半的狼筅以挡住骑兵冲势。

    连人带马超过一千斤,狼筅手虽然身强力壮的,但战马冲过来冲势太大,旁边使狼筅的那个黑大个还是抵挡不住,大叫一声连退数步。

    但也因为黑大个拼命抵挡,也让战马冲势缓下来,而趁此机会,左边那个狼筅手退后两步,与黑大个一道重新组成防线,而三莽子更站在前面挥舞着手中长矛拦住冲过来的鞑子骑兵。

    大手勒紧马缰冲了两次,但还是没有成功,眼见正面不成鞑子骑手想从左边冲过来,但狼筅足足有两丈半,要想摆脱狼筅攻击也不是那么容易。

    除此之外,左侧黎胖子带领两个兵丁迎上去,一个人高举着藤牌,左挡右遮的,挡住鞑子的长矛,而黎胖子则挥舞着手中的镗钯,作势砸向马匹。

    鞑子骑手显然受到惊吓,正准备勒紧马缰准备逃走,突然从右边杀出一个人,恶狠狠的挥舞着半米长的砍马刀手起刀落,一刀砍在战马的后腿上面。

    由于是特制砍马刀,十分锋利,一刀下去马腿被砍断一半,战马根本支撑不住顺势倒在地上,马背上骑士也摔在一边。

    还没有等骑手从地上爬起来,两个兵丁冲过去结果鞑子骑兵的性命,周围兵丁见状一个个欢呼不已。

    按照义勇军战功原则,步兵斩杀一名骑手,所在小队大家荣立集体功三次,而斩杀鞑子首级的兵丁则多一次功劳。

    现在看到鞑子骑兵不断涌来,一个个大喜,前面有掷弹兵不断投掷带柄震天雷阻挡鞑子骑兵,身后有火枪兵掩护,看来今天兄弟们发了,一个个能够多立几次功劳啊。

    眼看冲入的鞑子骑兵准备屠杀负隅顽抗的义勇军将士,在一些中队长、大队长率领下,大家在震天雷、燧发枪掩护下纷纷爬上两侧的丘陵,然后依靠山坡险阻进行反击。

    面对占据各个山头,依靠战车堵住主要道路,现在正躲在车阵内设计的义勇军火枪手,鞑子骁骑营陷入苦战,大家在阵前漫无目的的放箭放铳,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后面的重步兵。

    与蒙古铁骑不同,满清各牛录有17人的重步兵,主要负责在战场上摧毁对方工事,清理障碍,为骑兵冲锋提供保障。

    但当鞑子重步兵感到战场之际,双方早已经混战在一起,要想轻易摧毁眼前的障碍,难上加难。

    第3镇副将郭崇烈高声呐喊着,通过自己大声咆哮给下面将士打气。

    第3镇虽然属于乙种镇编制,全镇共有3标兵马,但阵阵能战之士不过七千余人,虽然早已经严阵以待,虽然到处山峦叠起,丘陵密布,但现在要面对数千满洲正白旗冲击,问题多多。

    俗话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虽然第3镇早已经做了周密准备,今天一天也颇多设防,但战场之上一些隘口还是不断被鞑子铁骑冲破,杀了进来。

    郭崇烈现在能做的就是指挥预备队接应,巩固阵地,以免全线被动,形成溃败之势。

    第3镇将士则依托隘口,山坡,车阵与冲杀过来的满洲铁骑来回厮杀,现在大家最大期望就是第9镇援兵能够尽快杀到,以从侧翼对鞑子铁骑展开反击。

    站在远处山岗上,看到第3镇挡住鞑子铁骑第一轮冲锋之后,众人欢欣鼓舞,大家面露喜色。

    杨轩放下望远镜,看了看身侧众人道“各位,本将用兵大家吹得神乎其神,但战场之上不外乎两种。

    首先就是实战训练,现在各镇、各营多有面对骑兵密集冲锋实战训练。大家受过训练,心里有底,面对鞑子铁骑冲锋不再像过去那样恐慌。

    其次,就是战场上要多留预备队。满清鞑子非常狡猾,流寇也不懒,常常将最精锐部队留作后备队。

    战场之上,再美好的计划都只是停留在脑海之中,真正打起来没有完全一致的。

    多留预备队,就能够临时应对可能的变化,力保战场万无一失。”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称是,副都监军陈计长说道:“大人所言不过三言两语,真正能够做到难上加难。

    大人如此用兵,当然可以保证万无一失啊。”

    大家大笑,旁边参军长吴养狐指着厮杀战场道:“骑兵的优势在于快速机动,在于骑射,在于战马的冲刺,在于骑士居高临下作战。

    为了对付北方骑兵,我汉人一向依靠车阵,依靠阵地作战进行反击,随着二轮马车出现之后,我们不但可以快速机动移动,而且还可以迅速的依靠二轮马车阵、刀车布置军阵,如此鞑子骑兵再要轻易的杀入,依靠战马冲刺,依靠战马居高临下杀伤我汉人就颇为困难。

    现在有了虎蹲炮,通过炮击让鞑子骑兵难以快速集中,形成整体优势,有震天雷、燧发枪不但可以杀伤鞑子骑兵,而且还可以模糊鞑子视线,如此鞑子骑射威力就大打折扣,鞑子即便冲入我军车阵,但也要付出太大代价啊。”

    旁边作战参谋高文贵笑道:“王爷,在这丘陵地区鞑子快速机动优势也不是十分明显,虽然双方死伤惨重,但即便按照这种方式双方以命换命,我们人多,鞑子人少,我们也不怵对方”。

    王府主事王夫之感叹道:“王爷,面对北方骑兵,我汉人向来处于一种先天弱势,过去一直依靠城关,利用车阵与之抗衡,真正野战的话,即使伤亡在四倍以上也算胜利啊。

    今日面对鞑子野战,双方伤亡大概保持在一比一水平,如此看来,我们已经占尽便宜了”

    杨轩呵呵一笑道:“各位,本王推行主将知识化,大家能够识文断字,大家能够掌握一定自然规律,对这些大家颇有微词。

    今日观之,决定战场胜利的不仅仅因为我们是正义之战,不仅仅因为我们主帅指挥得力,不仅仅因为三军将士用命,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文明,物资文明远远强于对方。

    我们不但有钱奖赏立功将士,我们不但能够为民众打造精良的农具、工具,而且还能够制造超过对方,克治对方的武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视北方少数民族为野蛮民族。

    若不能这样,我们就有点像夜郎自大里面的那个国王,只不过那个国王说自己国土面积如何之大,而我们再夸耀我们自身文明是何等繁华而已?”

    王夫之颇有感触道:“王爷,臣一向主张学以致用,过去一直感到和者寡,今天听王爷之言,感到王爷所言真是入木三分。

    我大明虽然施行科举考试,但很多中第的除了能够做道德文章之外,很多不能审案,很多不能治理一方,如此搞得上下民怨颇大。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