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253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253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即便皇帝能够善待蜀王,难保手下一些奸臣私信自用,如同当年史弥远一样,暗杀韩侂胄,破坏北伐大业啊。”

    众人一阵语塞,是啊,即便自己不会,人心隔肚皮,难保别人不会啊。

    若是将来朝廷出一个史弥远这样的人以和平为名刺杀蜀王,不但蜀王安全不能保证,而且还致使北伐大业中断。

    有的人更是起哄,昨天内阁次辅就当庭准备拼杀蜀王,内阁次辅如此,难保别人不如此啊。

    刘尧珍颇为恼火,想地上恶狠狠的吐了一口浓痰骂道:“要说奸臣,你们两个才是奸臣,皇帝最大的错误就是任用你们两个奸臣啊。”

    庞天寿指了指刘尧珍道:“刘先生,你误会了,咱家可没有一点私心,完全是为了公心啊。

    如今形势除了蜀王之外,谁能够平定当今乱局。

    前面得到消息,蛮清正集中二十余万满洲、蒙古、绿营汉军兵分三路杀向襄阳、九江,杀向汉中,蛮清气势滔滔,远比当年忽必烈灭宋还要强烈,请问皇帝这当如何应对?”

    朱由榔支吾良久说道:“军国大事朕将尽付蜀王全权处理即可,以蜀王之睿智,对付鞑子这三路大军绰绰有余。”

    马吉翔摇头道:“什么都是蜀王,皇帝,你摸着良心将你真心信任蜀王吗?

    连一个封号就争论数年,你对蜀王猜忌何其之深啊。

    皇帝,各位大臣,我一个提议,自古以来就没有不灭亡王朝,大明自万历年末期都连年天灾人祸不断,各地盗贼丛生。

    这几年年来鞑子祸乱中华,连续杀害我大明崇祯、弘光、隆武、邵武四个皇帝,各位,大家曾见过被灭国四次还能过复兴的王朝吗?”

    刘尧珍瞪着马吉翔道:“马吉翔,你这个奸臣,你想改朝换代,逼皇帝逊位吗?

    这未免心太急了吧,不要乱揣摩主子的心思而身首异处啊。”

    庞天寿瞪着刘尧珍道:“这是天下臣民的意思,早在去年皇帝前后矛盾不承认蜀王封号的时候民众都请求蜀王自立。

    蜀王为全君臣之义一直压着,虽然朝廷对他打压不断,蜀王都以大局为重强忍着。

    现在蜀王到朝廷奏事就有一些哗众取宠的大臣要扑打蜀王,蜀王心在滴血啊。

    皇帝,非蜀王不能平鞑子之乱,非蜀王不能收复故国河山。

    皇帝,为了你们郎舅之情,为了你们君臣之间大义,为了天下数万万受苦受难的亿兆民众着想,臣等恳请皇帝禅位于蜀王啊。”

    听庞天寿如此说,很多大臣纷纷跪下道:“皇帝,非蜀王不能平定鞑子之乱,非蜀王不能收复故国河山,请皇帝位亿兆民众着想,禅位给蜀王吧。”

    刘尧珍等人大惊失色,按照大家的意思,以今日局势杨轩很可能要求请封为亲王,天下兵马大元帅,监国以掌握实权,然后以此名号东征。

    谁料到杨轩竟然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要求皇帝禅位,听到这里,刘尧珍浑身颤抖不已道:“这,这,这是篡位,你们这样做不害怕遭到报应吗?

    以杨轩今日权势监国就可以,何必要赶尽杀绝,直接要皇帝逊位呢?”

    马吉翔摇头道:“刘给事中,此言大谬矣。

    篡位,蜀王怎么篡位?

    川陕甘云贵湖广广(西诸省完全是蜀王依靠那残兵败将九死一生打下的,怎么篡位了?

    在这期间,大明对蜀王支持了什么?一个简单的封号竟然不给,这,这是你口中的篡位吗?”

    皇帝,请禅位于蜀王吧。”

    刘尧珍摇摇头道:“马吉翔,我等知道蜀王的功绩,难道皇帝痛改前非封蜀王为亲王,天下兵马大元帅,监国都不行吗?”

    马吉翔摇头道:“刘给事中,问题是皇帝能够完全信任蜀王吗?

    问题是不会有一些乱臣贼子作乱挑拨蜀王与皇帝关系吗?当日就因为奸臣从中使坏,导致诸葛武侯北伐成功。

    各位大臣,蜀王宅心仁厚,但就有一些乱臣贼子哗众取宠,就像那个吴贞毓一身胡作非为,为了博取名位竟然当众扑打蜀王。

    各位,大家说说,如此蜀王如何自处?

    皇帝,请为天下苍生计禅位给蜀王。”

    听蜀王如此说,众人纷纷跪下再次恳求。

    刘尧珍等人还想说什么,就见几个武将冲过来堵住刘尧珍等人的嘴被强行带离。

    在这种情况下永历帝没有办法,感叹道::“朕乃帝室苗裔,本不该登此大位,只因为天下分崩离析,臣民无主,迫于无奈,朕才在臣工拥戴下称帝自立。

    这几年东躲西藏的,有的时候更是妻离子散,没有一天不是在惊恐之中渡过的。

    虽然殚精竭虑,但国家局势如此,圣人不出不足以挽救天下危局。

    正如各位臣工所说的那样,非蜀王不足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恢复我大汉河山,既然如此,朕逊位禅让就是,但愿蜀王能够善待朕,善待大明皇室,善待朕的臣工啊。”

    马吉翔点头道:“皇帝如此想真乃蜀王之幸,皇帝之幸,天下臣民之幸啊。

    皇帝,以蜀王宅心仁厚,你们二人更有郎舅之情,我想定会如大宋善待柴氏子孙啊。”

    永历帝一听,想到这几年艰辛,竟然当众哭起来。

第287章 劝进() 
在庞天寿劝诫之下,永历帝令吴贞毓、刘尧珍、顾炎武写禅让诏书。

    最初不愿奉诏,众人强劝,吴贞毓方拱手道:“我等也知道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需蜀王不可。

    如果能够允诺老夫一事,老夫愿意奉诏起草登位诏书。”

    众人惊问其故,吴贞毓凄惨笑道:“各位,王妃乃高祖十一世孙女,轮序当为陛下的族妹,其嫡长子更是有两朝皇室血脉。

    若蜀王肯允诺立王妃所出的为未来太子,如此微臣当奉诏起草即位诏书。”

    参议长吴养狐摇头道:“蜀王与王妃结识于危难之际,两人患难与共,恩爱更是羡煞旁人。

    你不提这个条件还好,你如果公然提出这个条件,以王爷秉性定然不甘心为人胁迫啊。”

    吴贞毓还是颇不甘心,旁边刘尧珍看着堂上诸公说道:“各位大人,我等虽然不能公开要求立王妃嫡子为世子,但我等本两朝为臣,现在即便归顺新朝,也不能忘记旧朝恩情啊。”

    众人长泣不已,大家不敢明言,只得暗自点头应诺。

    在这种情况下,吴贞毓方决定奉诏,与顾炎武等人一起咬文嚼字,慢慢书写劝进书。

    劝进书方成,群臣纷纷扔下永历帝来到杨轩所居住的布政使衙门劝进啊。

    听马万年、马宝、牛大勇等人说外面跪了上百名大臣,大家纷纷请求杨轩成为皇帝。

    杨轩摇了摇头,笑着对马宝说道:“马宝,你,你去告诉各位大臣,于私本王与圣上有郎舅之情,于公本王与圣上有君臣之义,告诉大家不要再闹了。”

    看着马宝走了出去,马万年劝诫道:“姐夫,当日祖母一个劲告诉臣弟,告诉姐姐,要我等需规劝姐夫,要善待大明皇室啊。”

    杨轩笑道:“傻孩子,若非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了我大汉民族不再受到异族欺凌,我怎么会这样呢?”

    马万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坐卧不安的来回渡着步子。

    马宝看到众人后抱了抱拳,将话说了一遍之后,众人嚷过不停,李来亨问道:“各位,大家说说怎么办啊?王爷怎么就拒绝了呢?

    大家说说,我等如何劝诫王爷接受禅让啊。”

    郝永忠连连点头道:“是啊,王爷真是好人,过去受尽屈辱,但在忠义军中王爷对大家关怀备至,大家说说,无论如何也要让王爷接受禅让的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良久王夫之看着李定国道:“各位,参军长在这里,你说说,我们怎么办啊?”

    参军长吴养狐沉思良久道:“各位,王爷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王爷每天要我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大家说说,鞑子兵强马壮的,占领半壁江山,大家说说,除了王爷之外谁能够带领我们一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啊。”

    众人一听,大喜过望,由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再次润笔之后写好奏章托马宝带进来。

    看着众人言辞恳切,仿佛没有杨轩就不能匡复汉室江山似的,听众人如此说,杨轩摇摇头道:“各位,我们汉人有亿兆之众,反观鞑子不到百万之众,只要我们军政适宜,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怎么就不能战胜鞑子呢?

    马宝,你去告诉大家,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马万年看着杨轩,显得不解道:“姐夫,自古以来就是因人毁事啊,大家是因为你才加入忠义军啊,若你不顺应民意,恐惹得那些忠义之士离去啊。”

    杨轩摇了摇头道:“马万年,这,这禅位确实是大事啊,岂可因为一时之得失而丧失君臣大义啊。”

    马万年摇了摇头,还是显得不解。

    听到杨轩还是不愿意接受禅让,众人一片哗然,袁宗第摇头道:“各位,我们,我们是否误会了王爷,难道王爷是坚决不愿意接受禅让吗?”

    刘尧珍嘲弄众人道:“你们拍马屁股现在拍在马腿上了吧?

    看你们怎么收场,杨轩虽然胆大妄为,也不敢一上来就逼迫皇帝禅位啊。

    现在你们骑虎难下,既然如此,又何必呢?”

    郝永忠恶狠狠的瞪了瞪刘尧珍一眼,突然冲上去抓住衣襟就准备殴打,众人连忙劝开。

    良久,郝永忠看着众人道:“各位,当今皇帝昏庸,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让蜀王称帝啊。

    各位,这不是永历王的玉玺吗?

    我们将这些皇帝用的当时强行送给王爷,如此王爷即使心中再多愿意也无济于事啊,各位大臣,大家说是不是?”

    参军长吴养狐一听怒道:“不要胡闹,这种事情赵匡胤已经做了,后世不明真相的人恐怕非议我们这帮人啊。”

    郝永忠摊开双手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哎,想不到拥戴新君居然这么麻烦啊?”

    吴养狐沉思片刻,看着众人道:“各位,大家说说,王爷除了一心心系北伐之外,最主要的是什么?

    是天下臣民,是在云贵川所推行的新政,大家想想,若是王爷不接受禅让,到时候即便北伐成功这些新政也可能人走政息啊。”

    顾炎武一听,拍了拍脑袋道:“是啊,过去朝政都是肉食者谋之,王爷让民众与朝政联系起来。枢密使大人,你说说,这个怎么办呢?”

    吴养狐沉思良久道:“各位,王爷最关系的就是民生疾苦,就是关心新政得失,最重视的就是民意。

    这样吧,大家分头行动,改禅让诏书的改诏书,寻找乡间遗老的找乡间遗老。”

    当即吩咐顾炎武、吴贞毓、刘尧珍再次修改禅让诏书

    令袁彭年、金堡、蒙正发、刘湘客、丁时魁等人遍访城中德高望重的老百姓,如此到了傍晚的时候大家再次集中。

    听到南宁城内乡绅,农户,工户,商人、军人等二十余行百姓代表与朝中大臣一起再次跪在行辕外面请求接收禅让,看着附在旁边上百个县议会,府议会的请愿书,杨轩眼睛微微湿润,跌跌撞撞的走了出来,看着众人道:“各位父老乡亲,我杨轩何德何能竟然得到大家钟爱,各位父老乡亲,这,这让我杨轩诚惶诚恐啊。”

    一个七十多岁的乡绅出列道:“王爷啊,俗话说五百年圣人出,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王爷不但建立议会与天下臣民一道共治天下,即便现在与鞑子血战正酣也保卫地方安全,每年拨出巨资资助地方河道水利建设,道路建设。

    王爷是最关心士民的,只有王爷才能带我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只有王爷才能带领我们建立盛世啊。

    王爷,我等坚决拥护王爷称帝啊。”

    一个七十多岁双手长满厚厚茧巴的农民颤抖着出列道:“王爷啊,只有你真心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啊,现在与鞑子作战这样缺钱,你不但约束兵士不允许大家胡作非为,帮我们兴修水利啊,皇帝啊,你是天上玉皇大帝转世啊,王爷,你,你。。。”

    看到这个穿得破破烂烂,说话结结巴巴的老者,杨轩有点于心不忍,紧紧抓住老农的手。

    等大家一一说完杨轩也显得颇为激动,声音哽咽道:“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我杨轩何其有幸为大家钟爱。。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那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即使再辛再苦,即使九死一身,我也会与大家一道前赴后继,抗击鞑子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凶暴的民族。

    但,但我最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