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257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257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那之后,为了宣示讨伐鞑子的决心,决定冰粉三路再次发动第二东征。

第291章 明月照古心() 
杨轩对各地兵马进行调配,令樊明善率领第1镇驻防四(川,陈应宗第2镇驻守汉中陇东、曹勋第9镇驻防湖南,姚之帧率领第4镇驻防云南、贵州,王祥第16镇镇守广(西以保证后方安全,以作为后方守备军团,或者战略预备军团,保卫后方安全。

    决定采取南攻北守策略,在两广地区,江西地区对满清鞑子采取有限进攻,调动清军主力南下,而杨轩则亲率大军回援鄂省,以平息鞑子对其威胁,然后再伺机进攻。

    在江西方向,令湖南巡抚曹勋率领第9镇与李来亨第15镇从湖南攻入赣南地区,以牵制济尔哈朗集团。

    在广东方向,由枢密院佥事、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李定国率领第12镇、冯有庆第10镇、郝永忠第14镇一道进攻两广地区的尚可喜、耿忠明。

    考虑到鞑子攻击主力在湖(北地区,一面令杨秉义率领第5镇驰援襄樊,与贺珍的9镇、马潮第一骑兵协、王复臣水军第2镇以防备吴三桂、满达海、李国瀚率领的满清中路大军反扑。

    而另一方面,杨轩则率领护卫镇冯有庆第10镇、杨璟新第17镇、都及归骑兵协等向回防武汉,与驻防武汉的郭崇烈第3镇一道组建机动兵团,以应对鞑子进攻。

    考虑到称帝巨大影响,令警卫镇参将王皋与佥事马吉翔一道率领一部兵马护送内江公朱由榔与前大明次辅吴贞毓迁移到内江居住。

    在离开前夜,特的邀请前明永历帝朱由榔前来相见,以全君臣大义。

    这是第三次与南明废帝朱由榔见面,第一次作为臣子拜见,内心感到惶恐不安,第二次则是禅让大典。

    前两次行色匆匆,这次完全不一样,主客易位,君臣关系完全颠倒。

    杨轩高坐上首,看着一个身材壮硕的中年男子穿着蟒袍低着头缓步上前,在离座十米开外站定,口中称臣,作势要跪以明君臣大义。

    想到历朝二王三恪的典范,杨轩感到不安,快步上前,一面将朱由榔扶起,一面说道:“国公爷,你是做过皇帝的,虽然如今你我君臣易位,但你毕竟与他人不同,这些礼节就免了吧。”

    朱由榔淡淡一笑,挡住大手说道:“陛下,你是君我是臣,君臣大义不能忘啊。”

    杨轩感到后背发凉,一面将其扶起带到座前安排座位,一面说道:“国公爷,你,你这样真的让人汗颜啊。

    岳飞、韩侂胄、景帝之祸,前车之鉴,微臣如此做,也不过为了北伐大计,为了你我将来情义而已。”

    落座之后,内江公朱由榔吃了一口茶,然后说道:“陛下,微臣只知非命世之才,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之中,更不想有其他奢望。

    当年弘光帝北狩(隐晦用语,也就是弘光帝朱由菘被满清活捉),隆武帝遇难,天下无主,手下一帮臣僚苦求,我不忍心看着祖宗基业落入异族之手,更不忍心百姓受异族荼毒,如此方不顾老母劝阻,在这南粤之地称帝承制,希冀能够号召天下,恢复祖宗江山,还万民一个郎朗乾坤啊。”

    杨轩呵呵笑了笑,身体前倾,正色道:“我本十代良民,世代耕读,如那山野草芥,不求闻达,但求温饱。

    幼时老父见我为人聪慧,将我送于族中私塾,如此春来秋往,也甚得先生欢心,如此小小年龄也过了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秀才,谁料到天下大乱,地方遭了流寇,家中遭了变故,只得祈求于岳父之家,希冀能在这乱世保全性命而已。

    但科场考试,何等神圣,好好锦绣文章,谁料到反被他人算计,如此只中得副榜,而且被岳丈大人退婚,世态炎凉,以此为甚。

    走投无路,书生从军,只求在这乱世有口饭吃,谁料到天下竟衰败到如此地步。

    当年寇首张献忠逆江东上,闯王别部马珂衔四川节度使之任由汉中入川之际,恩师求援信一封紧似一封,老蜀王告急文书充塞于道,值此存亡之秋,突闻思宗蒙尘,天崩地裂,人心惶惶,别的不说,很多精锐之师一战击溃,天崩地裂,不可言语。

    弘光帝继承帝统,很多人琢磨大明两百余年基业,再不济也能够划江而治,谁料到朝中党争不断,数十万大军一触即溃,如此鞑子渡过长江,掳掠了弘光帝,占据南北二京,如此方将我堂堂中华逼入绝境。

    隆武帝本戴罪之身,颇有大志,一心恢复大明江山,也能号召四方群雄,谁料到为郑芝龙所叛,最后居然死于乱军之中,诚让人唏嘘不已。

    其后邵武帝与陛下先后承制,然朝堂之上党争不断,朝堂之外,毫无恢复之志,面临强敌陛下只知道一味逃避,如此方先后失去湘、赣、粤、桂诸省大片土地,陛下也为那乱臣孙可望所掳掠,万幸微臣赶到,如此才免遭贼子毒手啊。”

    众人一阵唏嘘,内江公朱由榔低头不语,满脸羞色,良久终于抬起手拱手说道:“圣上英明神武,若非赖陛下之助,我与老母恐遭贼人之祸啊,圣上本仁义之人,我等深信不疑矣。”

    杨轩抚胸叹息道:“我本布衣粗人,在这乱世之中尚了郡主本已是祖宗余荫,只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让百姓不再遭鞑子荼毒。

    谁料到陛下听信谄媚之人挑拨,一心要离间你我君臣,如此你我郎舅反而生分了。

    南宋有岳飞、韩侂胄之祸,本朝也有景帝、于谦之患,陛下身边小人众多,微臣退难以保全性命于乱世之中,进不能举兵北伐,恢复我中华故国,不得已为之,望陛下能够海涵啊。”

    内江公朱由榔双眼微张,良久长叹道:“臣当日也是为了祖宗江山,为小人乱了心智,如此才对陛下猜忌如此。

    陛下,微臣与那皇后同宗,望陛下能够看在娘娘面上,全你我郎舅之义啊。”

    杨轩大笑,站起来说道:“陛下说笑了,你我二人,远非他人所可比拟,二王三恪,古之明训,陛下万可放心到蜀地养老。

    我还想待到异日驱逐建奴,恢复我南北二京之际,陛下能够北上燕京,拜祭祖庙,全你我君臣大义矣。”

    朱由榔一听,就想跪下叩头谢恩,旁边众臣连声称贺,一扫初始晦气。

    杨轩大喜,下令摆出宴席送行,酒过三巡,微有醉意,令人拿出笔墨纸砚,写了一首《古月照今尘》,以词明志,希望能够收拢前朝遗老遗少之心。

    一部春秋史千年孤臣泪

    成败难长久兴亡在转瞬间

    总在茶余后供予后人说

    多少辛酸话因果

    百战旧河山古来功难全

    江山几局残荒城重拾何年

    文章写不尽悠悠沧桑史

    悲欢岁月尽无情

    长江长千里黄河水不停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

    只剩古月照今尘

    莫负古圣贤效历朝英雄

    再造一个辉煌的汉疆和唐土

    笔墨落地,场中众人一片哭泣声,那些过去宣言效忠旧朝的臣子嚎啕大哭,纷纷直言未明白陛下心意,恳求赎罪。

    杨轩令人将众人一一扶起,长叹道:“各位忠心可嘉,若非为保全自家生命,若非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大业,朕断不会冒着为后世非议,行禅让大计啊。”

    大家哭泣一片,很多人声言如此方明白天下大义,希冀能够辅佐新朝,共创大好局面。

    内江公朱由榔缓缓上路,在警卫镇参将王皋、军政司佥事马吉翔护送下,前往内江安置,随行的除了前大明次辅吴贞毓等少数忠心耿耿大臣之外,其他的多皈依新朝了。

    现在正值3月上旬,一路上春雨不断,杨轩一面担忧各地官吏的反应,在这之前虽然各地官员、议会纷纷上书请求称帝,但会不会像袁世凯那样出几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反对呢?

    其他地区不敢保证,就像鲁监国朱以海统率的舟山水师,郑成功所统帅的兵马为了争夺权力可能激烈的反抗,对这些杨轩早已经拟定应对之法了。

    对云贵川湖广广(西与陕甘等忠义军控制地区,杨轩还是有把握的,这些地区可都是自己亲自带兵光复的,可不像袁世凯那个时候还有很多完全不同的势力。

    那个时候共和思想已经深入到官绅心里,而这个时候大家认为皇帝是大家所有,皇帝是大家全部,虽然这几年《大众日报》若隐若现的报道岳飞被杀风波亭,指责永历帝一味逃窜,但最终结果如何还不能完全确定。

第292章 潮湿阴冷的南方() 
这天天空下着细细的小雨,经过一天行军大家住下,迎着微微挂起的寒风,杨轩打了一个寒颤,身体微微颤抖不已。

    为了了解军心动向,杨轩这天带着几个参谋前往各营巡视,一路之上看到将士们兴致非常之高,隐隐约约感到很多将领夸耀自己是多少期忠勇堂毕业的官员,是天子门生。

    大家多认为自己是从龙功臣,在什么时候加入忠义军,在战场上立了什么功劳,曾经受到何等奖赏,看到杨轩一行走过时更是满脸欢喜。

    由于路面实在太过湿滑大军停止前进,各部安营扎寨的,大家实在太过无聊,有的大队司务长组织念家书。

    杜甫曾经在诗中说家书抵万金,大概不仅仅是感情价值而言,在经济方面也是这样啊。

    过去兵荒马乱的很多将士被强掳入伍,大家与家里面音讯断绝,对普通老百姓不要说书信,很多连生死都不知道。

    穿越之后主角当然知道驿站的价值,在提供道路、住宿、马匹等方面服务之外,逐渐开始邮政功能。

    十几个铜板,就可以邮寄书信,很多兵丁牵挂家中父母妻子,识文断字的自己书写,大字不识的委托军中司务长代笔,如此书信往来日益频繁起来。

    特别是这次东征以来很多人出省出川大家更是如此,每次安营扎寨宿营的时候都能从后方送来大量书信,司务长或者军中识字的这个时候就有一项工作,那就是给那些不识字的读信函。

    信中常常是一些家庭琐事,如亲戚那个生了,家里耕地如何,今年又开了多少荒地。

    这几个月收到忠义银行转来的多少军饷,为了减少前线军需供应压力,自从忠义银行开办以来就施行异地发放军饷制度。

    只要兵丁同意就可以在其账户下面开办一个分户头,每月发军饷的时候异地同时领取。

    过去钱庄多利用异地存兑间隙将银两贷出去赚取差价,再加上其中巨大风险,一般民间钱庄可不敢开展这样的业务。

    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民众虽然生活非常艰苦但都颇为善良,虽然儿子在前线寄回来的银两,但大多数在扣除一些必要开支之外,有的存起来,或者置办产业。

    现在听说有信函邮寄业务,花上十几文铜钱(分银子)就可以办到,大家当然会央求村中老秀才帮忙写封信。

    忠义军连战连捷,再加上后方还算安定,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居然不再征发劳役到外县,那些过去脾气乖戾的老秀才平时挑三拣四的,很多免费写书信,分文不取。

    每次进入一个帐篷,看到大队长组织大家大声的朗读着,看到大家兴致非常之高,杨轩显得特别兴奋,有时问下是否谈到家乡收成如何?

    是否谈到税赋如何?有的时候还拍了拍众人肩膀以示鼓励。

    但就在这时,一阵呵斥声在耳边响起,一个文书模样的人正在呵斥几个刚刚俘获的那帮孔有德部俘虏。

    原来几个包衣奴才竟然能忍受不了南方冬天的煎熬,竟然想享受忠义军待遇,跑到大帐之中烤火

    几个忠义军士兵正对耷拉着脑袋的几个包衣奴才拳打脚踢,参谋处处长杨威见状,吼道:“这帮包衣奴才真的可恶,从前跟随其面前主子欺压我大汉子民,现在竟然想在我忠义军军营耍特权,你们真是贼心不死啊。

    将这些包衣奴才全部发落到军屯场所,让他们军屯,这群猪狗不如出卖祖宗的东西”

    周围兵丁一听连声称是,准备将这十几个包衣奴才押往军屯所。

    但让杨轩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包衣奴才一个个大呼小叫跪在那里,希望杨轩应允,即便他们到了军屯场所,也要允许他们烤火。

    杨轩感到颇为惊异,满脸怒容道:“你们这些包衣奴才,怎么至死改不了奴才本性,站起来,好好做人可以不?在这寒天腊月,大家都没有火烤,你们竟然要求烤火,真是八旗子弟啊。

    一个人眼中充满泪水道:“陛下,我等并不是冥顽不灵,实在是这江南地区太冷了,冷得我等直打哆嗦啊,陛下,若没有火烤,我等宁愿王爷杀了我等啊。

    杨轩大惊,睁大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