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26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26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衙门基本上是坐北朝南,在前面墙壁上常常张贴朝廷、官府的各种命令,但古代文书没有标点符号,又是用生涩的文言文写成,为了让民众了解命令的意思,衙役不但敲锣打鼓的,旁边还有读书人进行解释。

    坐在知县衙门的阁楼里面,看着南墙外面民众热烈的样子,杨轩瞪着前面的谭万金说道:“交待吧,本县派出人员到贵府抄家,真是触目惊心。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你一个小小书吏,竟然贪污如斯之多。

    要不本县将你用囚车推出去,本县保证民众会吃你肉,喝你血。”

    谭万金脸色惨白,说话中间不断抽泣道:“大人,小的真的知错了。大人,这份子钱,这些都是过去陋规,全国各个衙门都这样,小的也不过追随大流而已。”

    杨轩打断对方唠叨,摇头道:“陋规,陋规,不合理的陋规就要更改,再说了本县这次抄你家,并不仅仅是陋规,本县查你是因为你贪污腐化。

    分子钱每年不过百余两纹银,但十年时间你家财近万两白银,这些都有人证、物证的,你不要再狡辩了。”

    谭万金摇头道:“大人,这些也是陋规啊,下面白役向户房孝敬,这也是陋规啊,几百年相沿成俗。

    大人,小的不像大人这样是圣人,小的也只是最为卑贱之人,小的只是按照过去陋规执行而已。”

    杨轩站起来,指着外面穿得破破烂烂,棉袄棉絮都露出来的民众说道:“你说的也许有道理,但毫无疑问如此做法必然搞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

    天下就因为有太多像你这样的胥吏,叛乱四起,国家陷入内乱,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谭万金身体颤抖不已,良久看着杨轩道:“大人,小的想求你两件事,若你不答允,小的死不瞑目。”

    杨轩言语之中突然不像刚才那样生硬,说道:“你说吧,你走到今天,除了环境问题,更是你贪婪个性。

    全国无官不贪,所有官吏贪婪成性,如此朝廷规定田赋不过3分6厘,加上三饷也不过6分银子,但你们居然收到2钱,有的地方更出现骇人听闻的4钱纹银啊。”

    谭万金揉了揉自己眼睛,声音颤抖道:“大人,小的希望大人手下留情,能够给小的一条活路。”

    杨轩摇头道:“除了份子钱之外,你这十年贪污受贿近万两纹银,本县已经上报到知府衙门、巡抚衙门,正等待上面裁决,这点本县做不了主。”

    谭万金身体颤抖更加剧烈,嘴唇蠕动数下,睁开浑浊的双眼死死的盯住杨轩,良久说道:“大人,小的行为不检,或者说罪有应得,但,但希望大人不要罪及家人,希望大人能够给家人一条活路。”

    杨轩点了点头,看着谭万金道:“本县惩戒你,惩戒余二爷,主要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朗朗乾坤,是让民众感到有路可活,是让流民们回心转意。

    及于你家人,本县答允你,到时候给他留下瓦房三间,良田20亩,只要勤奋耕作,还是有条活路的。”

    谭万金大喜,连连叩头谢恩。

    古代讲究罪及妻儿,讲究抄家株连三族的,谭万金最担心的自己一倒之后妻儿衣食堪忧,现在听杨轩如此允诺,至少不是太惨。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40章 原来施斋筷子不能倒哦() 
年光将近,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腊月二十八过大年,特别是大年之后,衙门封印不再办公,各军营也停止训练,往日忙忙碌碌的杨轩一下空闲起来。

    这次署理仪陇县知县,惩治贪官污吏,也光缴获贪污所得就接近3万两白银,如此在小年夜之前不但补发军饷,而且还发了一个月军饷,如此军营内将士不再像过去那样压抑,各局也能够卖肥猪,卖酒,卖菜好好的过一个新年。

    封印停止办公之后,杨轩也想趁这个机会走访各个军营,与将士们一起喝酒,一起吃肉,在这个月忙于政务,各营事务基本上交给下面的百总。

    这天喝得微醉,骑着马带着两个随从从军营里面回来,远远的,看见东大街街口居然有人正在施粥,看着常常的队伍,杨轩微微一怔,这么重要的事情自己怎么忘记了?

    每次经过大街小巷,看到街角有几个乞丐,一度也想设棚施粥,但因为要组建乡公所,居然将这种事情忘记了。

    快马加鞭的赶到粥棚,远远的看见酒店前面支起一个小棚子,下面放着一口大锅,里面则是稀饭,旁边则是几个蒸笼,放有馒头,点心。

    每个乞丐、流民经过,丫鬟将稀饭舀到碗里,然后再给一个馒头,一个包子。

    翻身下马,杨轩拱手道:“罪过罪过,在轩治下居然有如此多的流民,本来官府应该设棚施救,但轩一时疏忽居然忘记如此大事。

    施主设棚施救救治辖下百姓,轩在此向贵主人表示感谢。”

    一个丫鬟模样的瞪了瞪杨轩,面露喜光,但说话还是非常刻薄道:“原来是县太爷啊,县太爷说要感谢我家主人,但我家主人不在,我家小姐在,大人是见还是不见?”

    杨轩内心一怔,随即正色道:“本县只是表示为了表示感激之情,若主人方便,当然愿意登门感谢,若主人不方便,当然不会强人所难啊。”

    丫鬟将手下活计交给旁人,走到前面,笑道:“俗话说男女有别,大家都知道大人还未成家,难道不怕惹出闲话?”

    杨轩哈哈大笑道:“闲话,当然是闲人所的话,在下不是闲人,当然何惧闲言闲语的?

    再说了,若是心中无私,男女之间见面何妨?若心中有鬼,即便未曾谋面,那些奸猾之徒也会做出苟且之事啊。”

    对方显然没有料到如此轻而易举的被化解掉,嘿嘿笑道:“县老爷年龄轻轻中得举人,能说会道的,是不是到那个地方又骗别家姑娘?”

    杨轩皱了皱眉头,自从穿越之后,先是呆在军营,后来呆在衙门里面,过得苦行僧似的,居然被如此数落,内心颇不高兴。

    突然感到前面一阵清香袭来,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娘子站在大门外面,高高的个子,乌黑的头发用发簪挽在头上,现在正睁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微微张着嘴巴,胸脯起伏不定,正死死的瞧着自己。

    杨轩感到颇为惊讶,突然三步并作两步的走过去,拱手道:“世妹怎么到这里了?这,这太危险了?

    用手理了理额头长发,黄黛云努力使自己心情更加平静,挤出一丝笑容道:“世兄不是让小妹设粥棚救济灾民吗?

    小妹在府城设过粥棚,但知府大人认为影响给他脸上抹黑,不允许在城内设救济粥棚,没有办法,小妹只好到这里,希望,希望没有给你丢人?”

    想到前世各地清理乞丐,怎么三百多年前一些官员也是如此掩耳盗铃,明明地方有贫困人士,但就是要将这些可怜人全部隔离,好让别人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

    笑了笑,拉住对方小手道:“这,这,当然不会,今年土暴子入寇,再加上地方闹了兵变,很多人生活艰苦,我前几天也想这样做,但事情多忘记了。

    世妹能够如此,我,我感激还来不及,来来来,这两天封印没有什么特别重要事务,我们一起施粥吧?”

    黄黛云最先胆战心惊的,特别是对方大手抓住自己小手的时候,到后来看到对方神色自如,暗自强压着心跳,来到粥棚旁边。

    舀了一瓢,放在前面一个乞丐的碗里,杨轩微微一怔,这,这叫施粥吗?粥非常稠,敢打赌若是放一根筷子到大锅里面,筷子不会倒?

    一直注意对方表情,看到对方脸色异样,黄黛云微怔道:“子修,这,这有什么问题?”

    杨轩在其耳朵边轻声说道:“小云,这,这稀饭也太稠了啊,我过去也很少喝到这样稠的稀饭啊?”

    大惊,看着对方不解的说道:“子修,这,这怎么可能?施粥是有规矩的,那就是筷子放到铁锅里面不能倒?

    你啊,难怪一些人数落你,只知道省钱,你不知道,即便做生意也要讲诚信的。

    你想想,现在天气这么冷,若太稀的话乡亲们怎么能够熬过一天呢?”

    害怕再闹笑话,杨轩低头不语。

    虽然去年闹了姚黄,闹兵变,但县城内乞丐、流民还不是很多,与大家一起舀稀粥,发馒头,很快的,百余人就发完了。

    重新回到店子里面,杨轩笑道:“官军刚刚收复蓬州,地方不宁,你们几个前来,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吧?”

    旁边丫鬟春儿辩解道:“大人,你太小瞧人了,小姐年龄轻轻,从小读书识字的还随老爷一起做生意,其本事并不比你们那些秀才差。

    我们家在县城过去有一家绸缎铺子,小姐听说地方闹了兵祸,商铺价格极低,才带我们盘下这酒店的。

    大人,小姐厨艺不错,绝对不比你们衙门的大厨师差,要不,来我们店铺照顾照顾生意吧。”

    杨轩尴尬的笑了笑,穿越这几个月,一天到晚呆在兵营,或者在衙门与大家一起,从来没有开过小灶,这吃得真的实在太差了。

    杨轩大喜,随即点了两个小菜,现场烹饪现场品尝,除了稍稍感到有点清淡之外,色香味俱佳。

    在那以后,每到吃饭之时杨轩就去蹭饭,吃完之后一起看庙会,一起诳集市,一起听戏,一起看杂耍。

    慢慢的,杨轩对古代社会认识也日渐深入。

第41章 保护伞?() 
前世逢年过节的,大多数人或者看电视,或者旅游什么的,很多人说没有什么年味,但古代则不一样,虽然物资生活相对匮乏,但大家对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的祈求比现代人更加强烈。

    街头不时响起锣鼓声,前面一个戴着面具小丑模样的开道,做着各种丑态,逗乐大家,后面则是两个人耍狮子,做着各种表情,最后赶到一开阔地区,两个狮子爬到四五张桌子上面你来我往打架,惊得周围民众叫好声一片。

    街头杂耍、演示武功、耍猴卖艺的非常多,常常是一阵鼓声之后,大家围城一个圈子,然后当街表演。这可比前世那种骗钱的强多了,这些人走南闯北混口饭吃,若是技艺不过关,或者稍稍被别人识破就没有生计,大家为了谋生,很多人都有一套绝活,让人目不暇接。

    街头庙宇到处都是人,特别是在繁华地带,几乎一夜之间全都从地底冒出来,有的地方根本挤不动,而两边则摆着各种物品。由于还没有施行工业文明,现在是讲究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时代,街头有冰糖葫芦,有牛轧糖,有捏泥像的,有爆米花的,应有尽有,让人感慨古代并不是如大家过去想象那样生活单调乏味。

    庙会里面人员更多,和尚念经,和尚出巡,和尚表演各种技艺的,也是让人别开生面。

    各种地方,杨轩赶到最惊奇的就是茶馆、剧院,那皮影戏如同现代的神话电视剧一样,演员手提着皮影,做着各种奇怪动作,很多如同现代特技一般,将大家的想象付诸实现。

    戏院天天晚上排满,上演着各种经典剧目,只要钱多就可以点戏,而一般人则在旁边观看。有几次被人识破身份,要求知县大人为大家点戏。

    杨轩盲目的翻了翻,随便点了两出,然后看着老板根本没有退下的意思,正在奇怪,只见黄黛云从袖子里面拿出一锭银子,老板笑容满面的接过,鞠躬后离开。

    看着老板的背影,杨轩摇了摇头轻声道:“这,这,原来要给小费的,唉,这,这知县实在不好当啊、

    你看看我署理知县年俸不过几十两银子,点一次戏居然花掉一两银子,这,这实在太亏了啊。”

    瞪了瞪对方,黄黛云皱了皱眉头道:“子修,这,这不叫小费,这是打赏。

    你是知县老爷当然应该打赏啊,否则的话会被别人说小气啊。

    点戏是要花钱,要不,下次我们坐到后面,就不需要点戏了?”

    难得看完一出戏,杨轩出去溜达一圈重新回来。

    让人惊讶的周围气氛显得特别凝重,特别是黄黛云满脸通红的,显得颇为委屈,杨轩感到颇为惊异,拍了拍对方肩膀问道:“小云,怎么啦,是不是病了?”

    对方点了点头,杨轩拉着对方的手,明显感到有点僵硬,回到饭店。

    看对方神色不对,担心生病,准备找医生,但对方又不肯,一时半刻之间,杨轩不知道如何是好。

    望着神色肃穆的对方,杨轩紧握着对方小手,问道:“小云,你,你额头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