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52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52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圣人教大家读书,你自诩孔圣人弟子,你为何不如同圣人那样开办私塾,教书育人?

    还有,孔圣人周游列国,讲究学以致用,你学问好学问高,你如果能够如圣人那样改进老百姓农具,让大家生活得更好,如果能够如圣人那样,改进大家耕种方法,让乡亲们不再劳累,如果能够如同圣人那样,尝百草而医治民众的伤痛,如果真的那样,那才叫孔门弟子。

    像你这样,只知道尸位素餐,只知道贪渎老百姓的蝇头小利,还配叫什圣人弟子吗?”

    朱秀才一听,脸青一块紫一块的,不知道如何应允。

    旁边王秀才一听,拱手道:“大人,朱兄虽然过分了一点,但过去读书人免征钱粮,现在要大家与泥腿子一样缴纳田赋丁赋,我们还是感到心有戚戚啊。”

    知县杨日升摇头道:“大人出身士林,怎么不为士林考虑呢?你们想想,现在各乡官派乡长,十之**都是士林中人啊,将来选举议员,获任的也是士林中人啊。

    大人如此照顾我们士林中人,你们怎么挑唆民众做对呢?”

    旁边一个年约五旬的秀才长叹道:“大人这些都是仁政,这些我们都知道。

    但我们这些人年龄太大了,在地方上又没有什么根基,不可能出来担任什么乡长、议员什么的,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可以捞。

    再说了,新政之后,当兵家庭一年免征一人丁赋,而我们读书人竟然反而不如那些泥腿子了。

    过去是士农工商兵,新政虽然有的读书人获得好处,但更多的则没有获得任何好处,现在可以说是兵农工商士啊。”

    众人叫苦不已,杨轩更是哈哈大笑,挖苦道:“看你们这出息,真是的。

    士农工商,那是要士人带领农工商兵创造更大的财富,而不是自恃自己读了两本书就认为自己不得了,就认为应该获得官府有带了。”

    刘秀才拱手道:“大人,过去官绅不需要缴纳钱粮,你现在士农一体,如此真的让士人伤心啊。”

    站起来沉思良久,杨轩瞪着刘秀才道:“你说说,你要怎么办?”

    刘秀才叹口气道:“大人,士兵一人当兵,全家免征丁赋一人,至少读书人待遇不能比这个更差了。”

    杨轩想了想,叹息道:“兵士家里免丁赋一人,那是对当兵的一种抚恤,抚恤常常是对弱势家庭,对需要抚恤家庭啊。

    成年男子出去当兵,家里劳力锐减,需要官府给予抚恤啊。

    大家都是孔门弟子,难道自认为是弱势吗?还需要如老弱病残那样获得政府抚恤吗?”

    虽然有两个表示不需要,但大多数人低头不语。

    没有办法,杨轩只得颁布读书人补助条例,只要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如秀才、举人、进士,都免除当年的丁赋)而没有出仕的读书人,则免除本人丁赋,以示优待。

    杨轩鼓励生活富足的秀才、举人、进士将补助银子捐出来,以资助弱势。

    这是杨轩做出的重大让步,看到抗拒获得胜利之后,这些读书人一个个相视而笑,露出胜利者的表情。

    待众人走后,瞪着下首的知县杨日升、县丞黄辉、乡长林器之,杨轩摇头道:“你们说说,读书人最大作用是什么?”

    众人漠然无语,杨轩叹息道:“是掌握舆论,是掌握笔杆子。新政虽然是一个好东西,但有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瑕疵,若是仍由一些人妄议,可能会严重影响试听啊。”

    众人大惊,林器之问道:“大人,你说说,如此如何是好?”

    杨轩叹息道:“你们啊,过去我已经告诉你们最好方法,那就是公开性,信息公开性。让你们在各个大道上石灰写上标语。

    如此不但代表我们的决心,更是避免被一些人刻意曲解。

    你看看,你们上任两个多月,干了什么?

    你们如此作为,难怪酿成民变,难怪陈应宗要动刀把子。”

    两人依计而行,连夜布置连夜出动,在各个大道上写上各种标语,当这些代表新政核心的标语逐渐公开之后,民心放稍稍稳定下来。

第81章 边境告急() 
刚刚按下葫芦,马上浮起瓢,仪陇事情一了,驻防营山的第1司(营)副把总樊明善来报,姚黄大当家的姚天动蠢蠢欲动,大有突袭营山抢粮的架势。

    姚黄占领巴州、达州之后,并不是如同大家想象的土匪那样每日外出劫掠,而是如同官军那样,除了各个大小头领率领数目不等的人马之外,还包括辖下人数更多的游民。

    由于人数太多,再加上这几年天灾不断,姚黄常常在农闲时四出劫掠,而农忙的时候那些裹挟而来的游民则回到地方种田。

    上次姚黄二当家黄龙率部攻打仪陇县城,主要是因为官军抵抗顽强,未能在农忙之前结束劫掠而已。

    现在正值十一月中旬,农事早已经结束,姚天动早已经放话要为二当家争天王黄龙,整齐王张显报仇。

    上次夺天王马朗率领一干人等逃回巴州后,姚黄大当家的姚天动大惊失色,本来以为官军孤立无援,谁料到杨轩居然回师杀到,斩杀争天王黄龙,整齐王张显,招降二哨杨三,重新牢牢控制蓬州。

    官府一直驻防蓬州,虽然不像往年那样安稳,但大多数田地种了粮食,粮食充足。

    而巴州、达州则不是这样,过去大批姚黄盘踞,坐吃山空,现在各地存粮甚少,为了不要弟兄们挨饿,姚天动没有办法,除了各个头领率领的常备军之外,那些裹挟而来的游民战时则需要出征,以为姚黄摇旗呐喊,当炮灰,保障粮草充足,而农忙的时候则需要下田种粮。

    但那些民众常年追随土暴子劫掠地方,真正下田种地则颇为艰难,如此姚黄治下粮荒还是颇为严重。

    这次姚天动、袁韬等人率部准备劫掠四川,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粮食,为了替黄龙、张显等人报仇,更重要的是感到官军的威胁。

    自从去年年末杨轩担任仪陇知县以来,先是在各个场口建立乡公所,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然后清丈土地,清理户口,到如今治下政通人和,人民所诟病的苛捐杂税早已经彻底丧失。

    土匪、流民都盛传蓬州田赋不过6分,丁赋不过1分2钱,火耗不过两成,地方实际税赋远低于洪武时期,老百姓早已经安居乐业,谁愿意再出来干土匪提着头混日子呢?

    除此之外,辖下各县大规模屯耕,官府提供农具,田赋不过3钱一亩,不到8斗稻谷而已,低于佃农佃租土地。

    先是屯耕流民传诵,后在民众,士林传诵,杨轩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协助民众兴修水利,在其治下民众一个个轻徭薄赋,如此用不了三五年,必然是一幅太平盛世。

    受往日流民,现在参与屯耕的流民影响,在土暴子的一般裹挟而来的流民中间,一般部众,还是各大首领亲兵中间,都流传杨轩清正廉明的各种传说。

    有的人更是带话给姚天动的亲兵,不要再为虎作伥了,若是投靠官军,每月1两5钱银子的军饷,如此足足一家老少不需要在流浪了,大家安安静静的活下来,日出而作,平平安安的生活。

    虽然这些都是传言,特别是在这十多天减少裹挟民众粮食供应之后,更是沸沸扬扬的,闹得姚天动坐卧不安啊。

    左思右想之下,姚天动决定让争天王袁韬、行就千里胡九思一道率领所部驻扎达州,伺机进入营山劫掠乡亲们的粮食。

    杨轩仔细听着,派人暗中仔细勘察,将营山大大小小山川河流都绘制在沙盘中,让陈怀西等人仔细研究,确定应对之法,积极调兵遣将,以应对可能的变故。

    十一月中旬,天气已经异常寒冷,掌灯时分回到知州衙门,刚刚洗完脚,躺在床上睡下,子时时分,突然斥候来报,营山方向燃起火光,土暴子可能已经出兵抢掠粮食。

    杨轩不顾天气寒冷,一把从穿上爬起来,留下姚之帧第4营守卫州城之外,集合护卫营、骑兵营、郭崇烈第3营、杨秉义第5营,大家打着灯笼火把赶往营山。

    相如县离营山县城不过三十多公里,五更时分一行人赶到营山县城,知县王日孟来报,昨夜子时时分,斥候来报,土暴子争天王袁韬,行万里胡九思率领3千亲兵、裹挟五六千民众,浩浩荡荡的杀来。

    大家最初以为是土暴子故布疑阵,就像前几天那样,突然派出一支人马袭扰而已,这次人马前前后后超过十余里,火把基本上照亮了半个天空。

    消息确证之后,第1营副把总樊明善令人点燃烽火台,相如县、营山县不过30十余里,建了4座烽火台,如此消息快速的传递过来。

    樊明善在率军增援的同时,不时派出斥候回报,现在袭扰地点基本上已经确定,那就是离县城四十余里的义和乡,义和乡地势平坦,民众殷实,方圆有六七个村庄,保守估计粮食也在四千担之数,看来土暴子这次打探清楚,下了恨手的。

    大家一面吃着县衙门准备的饭菜,一面商量着可能的的面临的问题,突然,北面传来消息,在县城北面就五十里处,也出现大规模的抢粮队伍,人数蔓延二十余里,大家推着单轮车,浩浩荡荡向九龙乡杀来。

    而在九龙乡是营山通往巴州、达州的一个大城镇,镇上光是米商就有四五户,若加上其他商号大户人家什么的,光九龙寨大概就有四千余担粮食,若再加上周围大的山寨,那粮食更多了。

    为了防备土暴子抢劫粮食,县衙门在十天前派出十多个民壮前往九龙寨,以襄助修理工事啊。

    一夜之间,营山县境出现两路抢粮人马?这简直匪夷所思,众人一片哗然。

    围着地图,大家有的认为土暴子主力在义和乡,理由是义和乡早出现劫掠粮食队伍,而九龙乡不过是土暴子袭扰人马而已。

    有人认为是九龙乡,九龙乡离土暴子大本营巴州更加近,双方若是厮杀起来,姚天动可以随时率领主力增援。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达州之要将粮食运走,必须渡过渠江,现在天寒地冻的,要将数千担粮食运过渠江,这是多么麻烦的事情。

    杨轩仔细听着,突然笑道:“各位,粮食运输,可不像其他什么的,数千担粮食,想运走就运走的。

    数千担粮食,土暴子即便劫掠成功,但要想通过渠县渡口运回达州,如此必然难上加难。

    我意已决,让土暴子劫掠粮食,千担粮食,有什么大不了的?”

    杨日升大惊,跪下道:“大人呢,这可是千担粮食啊,土暴子现在正缺粮,若是劫掠了这万担粮食,如此土暴子必然如虎添翼啊。

    再说了这几年天灾**不断,民众家里面存粮非常有限,若是被土暴子劫掠了,那只有依靠官府救济,否则明年必然饿死人啊。”

    杨轩笑了笑,说道:“日孟啊,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让土暴子劫掠,并不是让其运走啊。只要不运走,最后粮食也还是我们的。”

    陈怀西反应过来,看着杨轩道:“大人,你说说,你打算怎么办?”

    看了看身侧的马潮,杨轩说道:“如果本官没有料错,义和乡这一路很可能是土暴子的疑兵。

    你们骑兵走得快,你们率领骑兵先行冲过去,记住只是骚扰,不得死战,让土暴子不能攻城事倍功半,让土暴子难以运走粮食。”

    马潮一听,连忙点头称是,一个个酒足饭饱,战马喂好之后,打马而去。

    接着,杨轩拔出令箭,调樊明善的第1营,仪陇方向驻防的陈应宗第2营,务必在天黑时分赶到九龙乡,酒足饭饱之后,然后会同大家一起追杀土暴子。

    令知县杨日升、县丞王光先征集县中壮丁,以乡为单位,大家赶往支援官军。

    而杨轩则率领护卫营、郭崇烈第3营、杨秉义第5营,慢腾腾的向九龙乡移动,根本不管土暴子正在劫掠当地官府与地方大户的粮食。

第82章 强盗劫粮() 
争天王袁韬坐在马首上,看来官军已经上当,这招声东击西的把戏将杨轩活活骗了。

    三天前,袁韬与行万里胡九思率部绕道到巴州,与必反王刘惟明回合之后,带着万余流民浩浩荡荡的开向九龙乡。

    前面人仰马翻的,到处都是战马嘶鸣声,人民的喊叫声,看到这样多人马经过,周围小的山寨一个个胆战心惊的,男人纷纷如潮水般退回寨子,大家寨门禁闭,防止任何人靠近。

    五更时分,大家赶到九龙乡,斥候来报,寨子里面有官府收集而来的三千担粮食,若再加上周围十多家大户人家的,如此足足有万担之数。

    若这次劫掠成功,大家就可以挨过这个寒冬了。

    自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