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69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69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这身份证就像商鞅时期人员凭证吗?史书记载,商鞅逃亡到边关,想投宿客舍。

    难道施行商鞅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

    现在杨轩推行身份证,不但投诉需要身份证,而且在集市上做买卖什么的,也有可能查是否携带身份证。

    两人显得颇为愤懑,但又不想暴露身份,当即报上自己化名,出生地址,所去地址。

    书办仔细听着,感到有点不对劲,这钱邦芑明明南方口音,怎么声称是北方人呢?

    书办站起来仔细看了看,摇头道:“这位大爷,你,你要支持我们工作啊,我知道你是正经生意人,不是奸细。

    但你要老实啊,不要编造身份信息啊。”

    钱邦芑一感大事不好,连声道歉,将出生地由中原改为南直隶,如此才稍稍过关。

    接过身份证,书办一再提醒大家,需要随身携带身份证,若是被发现没有身份证,需要跑到官府,需要同行人确认。

    在办理身份信息同时,另需缴纳商赋,若携带价值超过2钱以上货物都需缴纳一定关赋,按照大明关赋征收比例,货物需要缴纳5%的关赋,携带货物价值足足超过四十两银子,如此需要缴纳2两银子。

    按照过去习惯,范文光准备缴纳几钱银子的关赋,然后拿几钱银子给衙役花俏。

    但令大家惊讶的是衙役不但断然拒绝随行家丁所给的红包,而且坚持按照估价的5厘征收关赋。

    看到衙役如此,范文光也不以为意,反正自己不过是装扮成商人,这2两白银也不是太多。

    收好白银,过秤之后,衙役撕了二张1两银子的发票,一个劲提醒,若遇到其他关隘,只要递上这个发票,就不需要再缴纳什么关赋。

    除此之外,这发票可以抵丁赋,按照比例原则,这2张1两银子的发票足足可以抵1钱丁赋。

    范文光站住了,看着活字印刷的发票,看着发票问道:“差役大哥,这,这东西居然能够抵丁赋?”

    差役笑了笑,说道:“是啊,我们大人说了,通过发票不但培养缴纳赋税的意识,而且避免贪污。

    老先生,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知道过去社会上对我们公差污蔑,声言我们这些公差一个个贪污受贿的,现在我们收钱都要撕发票,若不撕发票就可以举报我们贪污啊。

    发票抵税赋,大爷,你是读书人,你看看,这北面有户房的印章,更是特别注明,不给发票少给发票,属于贪污行为啊。”

    范文光显得颇为惊讶,看着这个差役问道:“那,那你们收缴的关赋,是不是全部都缴纳官府吗?”

    差役笑笑,点头道:“当然那,每天我们会登记做帐的,上面官员查得紧,现在那个敢乱来哦。”

    想了想,范文光笑了笑说道:“大明官吏俸禄低,那,那你们怎么生活呢?”

    这个衙役呵呵笑了笑,说道:“我们除了有5两5钱底薪之外,其他的就是提成,这关赋征收,我们提成5厘。

    设立关卡以来,来往货物价值大概在三百两左右,能够提15两银子,足够我们四人开销了。”

    如此足足用了两柱香功夫,一行十人才登记完身份信息离开关卡,范文光笑着对旁边的钱邦芑说道:“这,这个杨轩有意思,看来其是一个理财能手啊。老夫在户部多年,也未曾想到这种法子啊。”

    拿着手中的身份凭证,钱邦芑摇了摇头,叹息道:“大人所言不错,这个杨轩非易于之辈啊。在我大明土地上居然公开恢复商鞅的法子,这,这实在匪夷所思了啊。”

    想了想,范文光笑道:“钱御史啊,别的不说,这法子还是有用,就像你钱御史就被发现破绽,差点被当作细作抓起来。

    钱御史你想想,你尚且如此,那些大西军细作,土暴子细作呢?”

    想到刚才窘境,钱邦芑哈哈大笑不语。

第108章 身份证与驿站()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家丁指着远处一片岩石道:”大人,你看看,有人居然有石灰在岩石上写东西,这,这真的奇怪了。”

    一路之上,每隔十多里左右都有岩石被刷上各种标语,主要是田赋、丁赋、商赋征收有关宣传标语,与丈量土地,清理户口、身份证有关宣传标语,以及流民安置有关标语。

    看到这些,钱邦芑也忍不住大笑道:“这个杨轩,土办法还是蛮多的,自古以来就是讲究政务公开,各个衙门前面南墙贴着朝廷各种诏令。

    杨轩可好,居然将田赋、丁赋、商赋这些征收额度明明白白的写出来。”

    范文光摇了摇头,说道:“这,这怎么可能,上等水田田赋才6分一亩?过去未加三饷,地方税赋也征收到1钱银子,加了三饷2钱3钱都算少的,怎么可能只有6分银子一亩?”

    钱邦芑笑道:“老百姓最大愿望就是政治清明,就是轻徭薄赋。

    这样写出来虽然好,大家都清楚明白知道地方税赋该多少,但做不到就自食其言不好了。”

    范文光转头看了看面露笑容的钱邦芑,笑道:“钱御史,你,你不想再弹劾这个杨轩了?看你架势,好像准备弹劾杨轩似的?”

    钱邦芑呵呵笑了笑,指着正在田间干活的农人,笑道:“老夫本想弹劾这个杨轩,但看到老百姓还算安居乐业也算了。

    你看看,现在四月上旬,农户正在插秧,不论是在遵义府重庆府,当地抛荒甚多,很多田地都长半人高的草了。

    你看看,我们经过这几个乡镇,大家都在插秧,大家都在拼命的干活。

    在这乱世之中,就冲这一点,老夫暂时也不会弹劾这个杨轩啊。”

    众人大笑,虽然官军刚刚恢复武胜县、南充县不到两月,但一路之上毫无乱世****景象。

    关赋征收分两种,过县的3%,过府的5%,钱邦芑等人这次缴纳的是过府关赋,只需在武胜县边缴纳一次,在进入南充县之后就不需要再缴纳了。

    明朝小说特别流行,范文光曾经读了一本小说,说的是一个人学做生意,连续碰到十多个关卡,缴纳赋税远远超过货物价值,到最后只有扔掉货物,血本无归。

    除此之外,大家最不习惯的就是被查身份证了,基本上每到一个集市都被查大家也习惯了。

    现在既然离府城不过二十余里,干脆征收之外,道路上也清静多了,明末天灾**,地方上打家劫舍的甚多,大家在重庆境内都被抢了两三起,但在忠义军辖境,足足走了两百多里,未曾遇到什么劫匪,这大概是不幸的大幸。

    眼看明天就要到顺庆府城,大家准备到集市旁边旅馆住下,以待明天进城。

    一个衙役从身边走过,看大家是陌生人,当即要求大家出示身份凭证。就说掉了,想看看衙役怎么办?

    听到有人没有身份证,衙役面露喜色,让钱邦芑站在一边,然后仔细查其他人的身份证,查得很仔细,发现只有钱邦芑没有带,当即让钱邦芑到乡公所去。

    衙役先是让钱邦芑证明自己身份,旁边家丁言辞凿凿,能够证明钱邦芑的身份。

    接着衙役让钱邦芑补办身份证,工本费2分钱,罚款3分,如此足足需要缴纳5分银子。

    钱邦芑暗自惊讶,从衣角找出身份证,递给衙役道:“差大哥,我,我身份证在这里,刚才忘记了,不好意思。”

    衙役一看,连连摇头,指着墙头身份证管理条例,一本正经的说道:“大爷,你看,你虽然找到身份证,能够证明你的身份,但你不是来乡公所之前到的。

    大爷,因为你的失误,耽误了我很多时间,所以这罚款无论如何也得交。

    官府公文明文规定,在来乡公所之后证明身份的,需要缴纳5分银子的罚款。”

    钱邦芑百般解释,但衙役不为所动,坚持罚款,最后只得交完罚款了事。

    回到客栈,说起被罚款之事,旁边范文光苦笑道:“钱兄海内大儒,想不到今日竟然也被一个小衙役罚掉5分银子,实在可喜可贺。”

    钱邦芑正想辩解,旁边店小二直摇头道:“两位客官,大人什么都好,就是这身份证,虽然最初办时不要钱,但身份证遗失什么的,需要缴纳5分银子,被查到没有带身份证的也要被罚5分钱。

    听说罚款这个罚款全部归衙役所有,衙役一天到晚盯着身份证,被罚的怨声载道的。”

    钱邦芑笑道:“是啊,被罚的当然怨声载道的,但看到身边认识的被罚款了,或者自己被罚款了,大家出门的时候都会带身份证,你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店小二连连点头道:“这个是啊,一天到如此操劳也赚不到5分银子,一下就被罚掉那个会愿意啊。

    大爷,听说你刚才也被罚掉5分银子,你不心痛吗?”

    钱邦芑尴尬的笑了笑,不再言语。

    这一天看到前面一个驿站,范文光看看天色已近日中,现在离顺庆府城还有四十多里路程,若是坐上驿站的快马今天就能够到达府城的。

    钱邦芑、范文光都是朝廷正经官员,现在又是外出公干,按照过去习惯完全可以免费使用驿站的车马,来到驿站大堂,随从逃出四省总督府的公文给驿站驿长观看(驿站就相当于现代社会各个铁路段段长一样,并不是每个县都有驿长,需要那些交通干线县才可能有,常常一个驿使管辖数县)。

    驿长看了看,来到两人座前恭恭敬敬递回后,拱手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不知两位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两位大人见谅。”

    钱邦芑、范文光相视一笑,官场向来如此,也不及细想,当即令长随扶起书吏令其起身回话。

    驿站驿长起身后拱手道:“两位大人不知,知府大人早有明文,任何人到驿站居住,使用驿站车马都需要付费。

    两位大人若要在这驿站居住,若要使用这驿车驿马的,只需要交钱未尝不可。”

    钱邦芑大惊,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官员都可免费到驿站居住,使用驿站马匹,怎么现在就改了呢?

    听驿站书吏驿长解释,忠义军控制顺庆府城之后,鉴于前朝驿站弊端,驿站周围的百姓苦不堪言,在向各个知县、县丞发放车马补贴之后,规定任何人使用驿站都需付费使用。

    官员到驿站居住,需如同普通房客一样缴纳房费。

    官员借用马匹,需如同普通客商一样,支付费用。

    官员使用马车,需如同普通客商一样,支付费用。

    官府文书往来,需向驿站支付相应费用。

    。。。。。。

    这种改革,就相当于将过去官办的招待所,将政府机车推向市场一样,在前世早有社会共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听驿长如此说,钱邦芑、范文光还没有什么,随行的长随就不干了,连番与书吏争论,堂堂朝廷命官不能使用驿站车马,这实在太过了。

    驿长不敢得罪大家,赶忙将官府公文递过去,接过简单看了看,范文光问道:“朝廷邮传早有体制,我大明开国两百七十余年还没有那个官员敢擅自变更。

    何驿长,你说说,变革之后如何保障官府紧急文书及时传达?”

    何驿长点了点头,笑道:“回大人,当然可以啊,一样派出快马传递就是了,只是紧急公文传递,价格要比其他的贵上十倍而已,就像这月我们派出快马向武胜县传递了一份紧急公文,别的只需要1分钱,这紧急公文需要1钱银子。”

    钱邦芑颇为不满,说道:“这样,你们这个驿站是掉进钱袋子里面了。大明洪武年间,太祖爷鉴于驿站弊端设立递运所,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现在杨轩可好,取消驿站功能,这驿站也居然收费了。”

    何驿长耐着性子连番解释,过去驿站完全是官办机构,主要从事官府文书传递,往来官员迎来送往,特别是那往来官员迎来送往造成地方疲惫,大家苦不堪言。

    就拿这长铺来说,驿站里面有大小房屋四十余间,驿卒十人,马匹二十余匹,再加上周围三十余户民众,即便如此每年官府还需要拨付五百两银子,如此方能维持驿站运作。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知府大人对驿站进行改革,在保证公文正常传递之外,驿站按照普通旅馆饭店经营,其辖下马匹车辆与一般店铺一样,所有人使用都需要按价付费。

    官府向驿站支付公文传递费用,而驿站则需要向官府缴纳税费,缴纳每年经营利润的六成。

    回头望了望旁边的范文光,钱邦芑呵呵笑道:“这驿站怎么可能有利润?与海瑞一样都是举人,看来这杨轩也跟海瑞学习,海瑞当日吊打胡总督的公子,而今天杨轩则一定要难为我们两个官员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