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73部分

南明副榜举人-第73部分

小说: 南明副榜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苟伟怡在十年前高中举人,在进京赶考的时候,与在巴州任职的知州史谨宸认识,两人结为莫逆之交。

    六年前史谨宸因为政绩突出,被提拔为顺庆府同知,而苟家丝绸生意遭遇变故。

    在崇祯十二年这年,苟家有十余车的蜀锦准备运到广东,以卖给佛郎机商人,但当时张献忠率军入川,苟家的这十余车上等蜀锦就这样被流寇所劫掠。

    在古代,蜀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锦缎,不论是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还是广西的壮锦都是在蜀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上好的蜀锦在古代就是软黄金,其价值不菲。

    往日顺庆府大户苟家一时陷入困境,为了振兴家业,苟伟怡找到时任顺庆知府的史谨宸,希望能够搞到一些盐引,以表面贩卖官盐,私自上走私盐业。

    而此时史谨宸虽然官职越做越大,靠知府的年俸与下面官吏孝敬难以支撑其贪欲,两人一拍即合,史谨宸帮忙搞到200引官盐(每引300斤),而苟伟怡则自此从事私盐贩卖。

    就像现在很多红顶商人那样,像苟伟怡这种官僚商人大行其道之时,其危害之大,遗祸之深,古今中外可以说完全一样的。

    不论是川南自贡县,还是潼川州都多盐井,而官府则根据鱼鳞册上的户数发放盐引,各地实际人数常常是官府鱼鳞册上的一倍以上,再加上私盐走私利润忒大

    在封建王朝,食盐走私巨大利润常常吸引众多人铤而走险,从事食盐走私活动。

第114章 以毒制毒;我的反腐() 
在明朝食盐为官府重点管制战略物质,官府一般向灶户支付6钱4分银子,或者半担粮食,以购买一引食盐(约300斤),这称为窝本,如此官府从灶户处购得的食盐成本也不过2厘多钱一斤。

    除此之外,每引食盐需要缴纳3两银子的税银,外加3两银子的公使银,如此每引食盐需要缴纳6两6钱税银,分摊到每斤为2分2厘的税银(约为22个铜板)

    但于此相对应,在市面上食盐销售价格为1钱银子每斤(宋朝为60个铜板),如此食盐从灶户处到最终销售市场,其价格翻了50倍。

    即便扣除缴纳官府的相关税赋,食盐价格也鬼了5倍。

    私盐贩卖每引盐在世上上也能买到60文铜钱,其价格不过官盐的6成,但也有200%的利润。

    因此,想办法获得盐引一直是达官贵人、地方官僚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只要有门路,每引盐只需要缴纳6两6钱银子(300斤,平均每斤食盐不过2文铜钱而已)而已。

    由于有史谨宸的支持,苟伟怡光明正大的从事食盐贩卖活动,而在各地零售的食盐,一律以官盐名义进行贩卖,这可不是200%的利润,这是10倍的利润啊。

    通过贩卖私盐,苟家声势远超以往,短短不到数年功夫,苟家成为顺庆府最大的盐商,最大的绸缎商,短短数年功夫,苟家通过走私私盐获利保守估计在20万两纹银以上。

    为了报答知府史谨宸鼎力支持,苟伟怡更是给了对方10万两纹银的好处费。

    在上次推举知府的会议上,苟伟怡强行出头,其种种异常表现,引起杨轩注意,在确认其为顺庆府最大的私盐贩子之后,这两个月杨轩秘密安排人员打入盐铺,了解其内情。

    这次看到御史钱邦芑来回顺庆府,顺势让钱邦芑出来审结此案,不但打击史谨宸及其支持者,避免形成另外派别,更为重要的一举解决军需银两匮乏问题。

    通过第一天观察,发现钱邦芑虽然非常讨厌,但还算一个正派的御史,若是发现这样一个大的贪官,大的奸商,必然乐此不疲,顺利的完成案件审理,而避免打击政敌的恶名声。

    果然,在审理过程中钱邦芑不遗余力,为了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其手段更是令人大为观止。

    这次抄家,光是封掉的盐铺就超过10余家,绸缎铺8家,查抄的银子足足超过10万两。

    而史谨宸虽然表面上为官清廉,但这次抄家所得15万两纹银,看见史谨宸藏在官衙中,藏在私宅中成箱成箱的白银,钱邦芑感到颇为震怒。

    推行新政之后,顺庆府一年税赋收入也不过26万两白银,这还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能够收上来20万两已经顶天了。

    而从苟家史家查抄的白银就足足超过25万两之数,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看着史谨宸、苟伟怡一干人犯被装上囚车游街示众,听到史谨宸咆哮不休,口口声声因为政见不同,杨轩借钱邦芑之手打击自己,污蔑自己。

    声言杨轩嚣张跋扈,行为乖张,即便未来平定大西军之乱,恐怕也成为朝廷的祸患。

    史谨宸、苟伟怡坐在囚车里面被押到刑场,看到老百姓疯狂的将各种杂碎扔在囚车上,看到史谨宸、苟伟怡等一干人犯人头落地,杨轩感到自己手心冒汗。

    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说的是任凭你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但三年知府任上也可以贪污十余万两白花银。

    在明朝时期贪污横行,就像前世贪官动辄以亿计算那样,史谨宸贪污,苟伟怡官商勾结也许不算严重,但因为政治需要,或者看重其丰厚家底而遭到审判,最后落得砍头的下场。

    虽然按照这个时代的法律,史谨宸、苟伟怡罪有应得,也许按照这个时代法律,杨轩没有冤枉对方。

    但未来看不见的政治对手,也会这样讲究游戏规则吗?

    还有,自己言行,可能在前世算正常的,但在这个时代人看来没有问题吗?

    杨轩感到好怕,感到自己在黑夜中,不知道来路在何方?

    史谨宸、苟伟怡伏法之后,杨轩最初会以为自己会变得好过一点,但有的时候感到自己好冷,完全没有过去那份激昂。

    钱邦芑坐在下首一直在盯着杨轩,杨轩感到内心颇为慌张,挤出一丝笑容,摇头道:“钱御史,你,你怎么这样看着我,有问题吗?”

    钱邦芑摇了摇头,叹息道:“大人,你,你早已经知道苟伟怡贩卖私盐之事,更知道前任知府史谨宸贪污受贿之事?”

    大家都是明白人,这种事情也不需要隐瞒,杨轩重重的点了点头,长叹道:“是又如何,但对方一直批评我施政,若是没有像钱御史这样的人来主持审判,一些宵小又要污蔑我,说我打击政敌。”

    钱邦芑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突然反问道:“大人,新政虽然成绩迥然,但是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炜疾忌医啊。”

    想了想,杨轩点头说道:“是啊,我需要客观公正的批评指正,而不是毫无根由的指责。

    白雪洁白无瑕,但如果熔化了里面也许有很多瑕疵,太阳普照大地,也有遮挡不到地方。

    大家都说三皇五帝,孔夫子是圣人,但道家也会编排孔子见南子等绯闻来打击孔圣人的清誉。

    任何东西,如果我们认为对的,如果最终获益的是普罗大众,我们就应该做,虽然其中有很多瑕疵,但我们还是要做,当然,在做的时候,我们要将危害降低到最低。”

    钱邦芑点了点头,挤出一丝笑容,回答道:“大人,下官是读书人,是孔门弟子,将来不论大人高兴还是什么的,新政执行中出现的弊端,下官都会指出来。”

    杨轩显得颇为高兴,点头道:“钱御史,这,我不但不反对,而且还支持大人这种做法。

    论年龄你比我年长,论社会经历你比我丰富,我希望将来我们能够坦诚相待,希望你能够指出我的不足。”

    钱邦芑拱了拱手,站起来说道:“大人,那么下官就给你提问题了。现在川东战事正起,下官风闻大人将各营最好的将领全部集合在顺庆府,开办什么军官教导营。

    大人,如此做法,恐怕不太好吧?”

    杨轩露出一丝笑容,解释道:“钱监军,确实如此。

    自古以来,练兵在于练将,这几年下来忠义军虽然发展颇为迅猛,各级将领不但文化素质低,战术素养也非常差。

    我大明最初施行卫所兵,自嘉靖朝以来开始募兵,募兵与卫所兵不同,是施行精兵策略,但各级将领素养参差不齐,如此在剿匪过程中,在对抗北方鞑子战斗中虽有辉煌战例,但未能尽全功。”

    钱邦芑显得颇不理解道:“大人,我大明军队素质参差不齐,自高皇帝建国以来皆然,难道大人想解决这个问题,想建立一支无敌天下的雄师?”

    杨轩站起来,向钱邦芑提起戚家军,谈起其辉煌战绩,谈起练兵纪实兵书,谈起自己准备借鉴戚继光的练兵纪实、纪效新书与鸳鸯阵,在忠君爱民教育、阵法、军械、战术等方面进行统一训练,以提高中下级军官的战斗素养,在战场上克敌制胜。

    钱邦芑认真听着,特别是听到忠君爱民教育,更是颇有兴趣,连连追问。

第115章 监军是妈;主将是爹() 
杨轩一一作答,看着钱邦芑这个样子,杨轩突然笑道:“钱御史,钱监军,你乃饱学之士,所读书籍甚多。

    你想想,从古到今,监军非常之多,但真正在青史中留名的监军不多,你,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钱邦芑脸马上垮下来,憋着嘴道:“这,这,下官才疏学浅,这次也是奉四省总督王应熊王大人之令到你忠义军作监军,不当之处,还望将军明说。”

    看对方这个样子,杨轩笑了笑,问道:“大人,自古以来朝廷有的时候设置监军,有的时候又不设置监军,实在是不明白监军之奥妙,如此才造成监军被污名化。

    就像在本朝,自永乐年间之后,军中监军居然大多数是太监,除了索要贿赂,干扰主将之外,实在百无益处。”

    钱邦芑哈哈大笑,指着自己说道:“将军,我钱邦芑乃御史出身,堂堂正正的读书人,你,你拿太监来类比,看来在你帐下作为监军,真的是受气啊。”

    杨轩笑了笑,摇头道:“钱御史,在下根本没有侮辱大人的意思,在下只是想说他们没有明了监军的意义呢?

    任何家庭,都由男人都由女人组成,但在军中,基本上是男人的天堂,主将一般性格太过暴躁,做起事情也过急躁,这些需要监军鼎立调停。

    还有,很多主将打仗可能是一套一套,但主要精力放在打仗,没有关注将士们士气变化,也没有时间鼓励将士们士气,更没有时间管军需,管伤兵救治,帮将士们誊写家信,报平安。

    。

    钱先生,这些事情都需要做,但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主将根本没有做,这才是监军应该做的事情啊。”

    钱邦芑一听乐呵呵笑道:“老夫最初以为你这个杨子修排斥监军,原来居然这样一套套。

    自己要当男的,让监军当女的,将军主外,监军主内。

    你说说,这是不是你的意思?”

    杨轩笑道:“通俗的来讲是这个意思,吃喝拉撒睡,样样事情都需要管,但不可能事事都需要主将负责。

    忠义军自建立以来,大队有设司务长,营(司)有设帮办,这些虽未明言,但实际上就是军中监军,只是他们协助主将管理的不过一个大队,一个营而已。

    过去我一直对那些司务长、帮办说军中吃喝拉撒吹,军队教育,军中账目,军中战斗动员,救死护伤全部都是他们的事情,他们主要是辅佐主将。

    而主将在司务长、帮办这类监军协助下,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部队训练演练上面,放在指挥作战打仗行军方面,而不需要事事操心,事事混乱不堪。

    若军中发生贪渎,吃空饷这类事情,我也不责问主将,只责问司务长、帮办这种监军。

    将领提拔,若司务长、帮办这类监军与主将意见一致,直接提拔。若意见向左,上官调解处理。”

    正如杨轩所说的那样,大明朝很多监军都是太监,监军在军中名声极差,生怕杨轩不接受监军这个职务。

    现在听其介绍,这监军职权实在太大了,在军中几乎是毫无争议的二把手。

    杨轩现在要搞军官教导营,这个让他去搞,只要能够保证忠义军能够支援明军各部,只要保证这支军队绝对忠于朝廷就可以。

    四月二十九日晚上,陈怀西率领水军沿嘉陵江而下,在午夜时分突然对钓鱼古城发动攻势。

    此前,在攻打广安州的时候,忠义军就制定计划,那就是偷袭钓鱼古城偷袭合州以迫使张广才退兵,如此忠义军对钓鱼古城、合川城兵力部署有所了解。

    钓鱼古城乃嘉陵江、渠江交汇之所,若是攻占钓鱼古城,广安州各县多能够与顺庆府河道相同,快捷货物运输。

    相比陆运,船运顺流而下一天一夜可以达到两百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