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107部分

天宋武功-第107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黑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叫我大哥就行了。”郭荣见到黑衣十分高兴,说完就剧烈得咳嗽了起来,黑衣人的年纪比郭荣小七岁,而两人自小就认识了。

    “大——大哥。你现在如何?小黑收到大哥的情报就立即赶来。”

    “小黑,我招你前来是有事情相求?”

    “大哥但说无妨。”

    接着郭荣就把事情都说给了黑衣探花听,黑衣听了频频点头,然后信誓旦旦道:“小黑听从大哥吩咐,一定护得大哥家人的平安。”

    “小黑,刚才我说的话,你千万要记住,现在你立马连夜回京!”

    “是,大哥!小黑告退!”说完黑衣探花就退出军帐,随后如鬼魅一般消失在黑夜之中。

    黑衣探花消失之后,郭荣的神情才舒展开来,小黑是他最值得信任的朋友,两人认识已经二十多年了。郭荣一想完翻转过身,继续昏昏沉沉地入睡了,今夜梦中稍微安稳了一刻。

    次日,郭荣大军再次出发。如今已五月,天气开始炎热,雨水不断,道路泥泞,南归的路开始并不好走,而此刻郭荣大军一路走陆路,过官道;另外郭荣主军改坐了船,沿河南下。

    郭荣最近几日,病情是好点了,而刘翰觉得皇帝的病十分蹊跷,不是绝症就是貌似被人暗中下了毒,可是究竟是谁,刘翰并不关心,他在意的是如何给皇帝看病。

    不过这件事情他一下子也解释不清楚,而这个时候他想到了远在开封城中的赵德昭。赵德昭知道一些医理,他总能出其不意,所以刘翰一下子就想到了赵德昭,或许求助一下赵德昭也是个好方法。

    而他身边恰好有当初赵德昭送给他的一只鸽子,恰好可以褫夺消息,来得时候他一直呆在身边,所幸未有人发现,所以他不假思索就把消息传回了东京赵府上。

    而一日半载之后,鸽子出现在了赵府之上,赵德昭从刘翰的书信中知道了郭荣生病的消息,但是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因为历史上郭荣也是病死的,而不久之后郭荣大军即将回京。只是今日他看到刘翰的信时,大吃了一惊。

    甚么?皇帝被人下毒了,这怎么可能,历史上不是说是病死的么,还是历史已经被掩盖了许多。他再次看信的时候,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自己只是大概地了解一些毒物,若是精通此物的,义父手下刚好有一个研究百毒之人,所以赵德昭当下不再思考,直接坐了马车去了城北凉城客栈。

    不久终于到了,然后问了杨濛关于解毒的方法,杨濛一想到赵德昭这样问,他疑惑道:“是何人中毒了?”

    赵德昭虚了一口,然后小声道:“义父,是当今天子,此事是从刘大哥那里传来的。”

    “你说的刘大哥是刘太医么?”

    “嗯,对!刘大哥方才在书信中指出了皇帝中毒的事情,然后让我帮忙找出是何种毒物,可以慢慢地侵蚀一个人的身体,而不让其他人察觉到,这样子几年之后人的身体就会垮掉。”

    “为父现在也没办法啊,鬼医柳贺归精通岐黄之术,医术相当高明,可是他如今正在西域边陲之地,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而为父确只知道他人在西域,其行踪飘忽不定,要找到此人是相当困难的。不过为父这里有一颗暂时能压制毒物的丹药,是当年鬼医赠给为父的,你先拿去用吧。”

    杨濛随即从袖口之中拿出一颗丹药,然后说道:“此丹药只能缓解一下病情,但是彻底痊愈是不可能的。”

    赵德昭推辞道:“义父,此丹药如此珍贵,我拿走了,义父不就没了。”

    “无碍,只要是昭儿的事情就是义父的事情,而且当今天子南下攻唐,也为为父报了一箭之仇,虽然徐逆仍旧握有江东,但是为父知道此仇已经报得差不多了,而他徐家后代子孙定然是守不住这江东的,所以这个是欠他的。昭儿你放心,为父这边还是有一颗的。”

    赵德昭听完,勉强接受了杨濛手中的那颗丹药,随即他告辞,急匆匆地去了府上,将丹药绑在鸽子的腿上,告知了一些事情,随即放出鸽子。

    之后刘翰收到了赵德昭馈赠的药丸,然后他就悄悄地在看病之时,喂送给了郭荣,待郭荣服下之后,他的病情才稍微缓解了一会儿。

    几个时辰后,郭荣觉得浑身有力,他从床榻之上醒了过来,之后披了件衣服,走出船舱。此刻他们正在回东京路途之上,而船已行至东段黄河,相信不久之后就会到达黄河南岸。

    十日后,郭荣的大船已经停靠在黄河南岸,郭荣下了船,踏上这片土地,他的心中感慨万分。

    这土地依旧是大周的,只是如今自己这样子的身体,不知道何时有个好歹,这身后只有一个年纪七岁的长子,可是他能守护住这片江山吗,当今天下仍旧处于分裂之中,而周国各地的节度使手握重兵,难保不会上演先皇那样的戏码。

    时间,如果多给自己几年时间,这天下就会统一,这段时间他心中一直都在想,昔年他曾经跟王朴说过这样一句话:“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可是如今……

    所以他一下子就想到了王朴,他召集身旁武德司之人急行,将消息褫夺给枢密使王朴等重臣,对于王朴,郭荣是十分信任的,他相信王朴的人格,然后让王朴暗地里监视东京城的一举一动,若是发现有人不轨,立即调动禁军,将不轨之人关押于牢中。

    因此这段时间东京城一些地痞无赖,外国游人,以及其他一些形迹可疑之人皆被关押在了牢中。

    之后郭荣大军继续南下,经过了陈桥驿,而在陈桥驿,郭荣的病情忽然间恶化了,那颗丹药保得住他一时,却不能保护很长时间。太医刘翰给郭荣看了病,暂时稳定了郭荣的病情。

    五月底,郭荣返回大梁。当时开封的风刮得甚是厉害,子夜时分,月影朦胧,奇怪的是赵府的月季花提前开了。

    而东京城内一片暗流,入了夜,有巡城的禁军一刻不停地在街道之上巡逻,预防皇帝生病期间有人欲行不轨之事。而这段时间,赵德昭也暂时呆在府内,静候时机。

    六月,周国昭义节度使李筠拔汉辽州(山西左权),郭荣听此消息,只是淡然一笑,就下诏封获李筠为辽州刺史。

    郭荣回京这段时间,唐国的清源节度使留从效派遣使者入朝进贡,请求在京城设置进奏院,直接隶属中央朝廷。

    皇宫滋德殿内,郭荣不从,诏书曰:卿远修职贡,足表忠勤,勉事旧君,且宜如故。如此,则于卿笃始终之义,于朕尽柔远之宜,惟乃通方,谅达予意。

    过了几日,唐主李璟派遣他的儿子纪公李从善与钟谟一道入朝进贡。郭荣在大殿之内接见了唐国使者,他听闻最近江南在操练军队,心中也觉得若是自己驾崩之后,汉国和辽国南下,而江南之地恐怕也会遭受涂炭。

    钟谟一听,两股战战,道:“唐国既已臣事大周,日后不敢再这样了,回去之后下臣即跟我主说说。”

    郭荣道:“周唐两国昔年乃是仇敌,如今已成一家,既然唐国已经臣服我中原上国,国家间的名义大份已经定了。可惜世事难料,至于后世,不可预知,回去告诉你家唐主,尽管修筑城池,加高城墙,修缮武器,据守金陵要塞,以全后世子孙。”

    郭荣这么一想也是从国家大义上考虑,毕竟周唐皆为汉人,而如今北方雄踞辽国番国,随时可是趁着自己一死,发兵南下,届时中原恐怕再起战火。

    之后钟谟归江南,将郭荣之言原原本本地禀告唐主。李璟于是乎修筑江宁府城池,增加募兵的数量。

    之后,郭荣下诏立立符氏为皇后。

    任用枢密使王朴为宰相

    王溥加官门下侍郎,与范质都参预主持枢密使院事务

    任命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之职照旧

    任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左骁卫上…将军,充任枢密使

    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与镇宁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张永德都加官同平章事

    任命韩通充任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

    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加检校太傅,兼忠武军节度使。

    ……

    六月的开封雷雨不断,浇灭了人心头之火,也燃尽了郭荣最后的生命。

    六月十九日,滋德殿内,郭荣病情恶化,召见王朴、范质等人入宫接受遗嘱。

    当夜一个惊雷之后,内侍张德钧见到郭荣缓缓闭上了眼睛。郭荣驾崩,终年三十九岁。之后上谥曰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

    其子柴宗训柩前即位,时年七岁。王朴、范质、王溥、魏仁浦并相,执掌朝政。

第五十六章 暗流汹涌、各方反应() 
(多谢邓氏门徒和商君问天的打赏~)

    显德六年,郭荣于六月十九日驾崩于滋德殿内,之后停灵在宫殿中。

    幼主即位,大臣辅佐,尔后大周国内全国上下禁止一切与国丧无关的活动。

    开封城内皆缟素,时有百姓闻之哭恸。

    皇宫之内,七岁的郭宗训登基为帝,而二十岁出头的符皇后端坐在龙椅后面,用珠帘遮挡住,然后按照先皇遗诏,提拔了各位文臣武将。

    庚寅,立皇弟郭宗让为曹王,更名郭熙让,以此类推,郭熙谨为纪王,郭熙诲为蕲王。

    赵德昭为经筵官。

    ————————————————————————

    秋,七月初,大周朝会之上

    按照先皇郭荣之遗诏,则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领淮南节度使,副都指挥使韩通领天平节度使,赵匡胤领归德节度使。

    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向拱(此时为向拱,避讳郭宗训的名字,向训改为向拱)为西京(洛阳)留守,遂又加拱兼侍中。

    ……

    朝会散去,各个将领按照吩咐,分别赴往各地镇守,之后禁军殿前都检点、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即将被调出京城至宋州,其他如李重进等人皆是如此。

    出了皇宫,赵匡胤急忙去府上。

    赵府内,听闻爹爹赵匡胤要去宋州,他心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历史上的宋朝就是因为归德军所在的驻地而取名的。而赵弘殷此时为儿子而高兴,赵家终于出了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可是位极人臣是好事情么,赵弘殷苦笑着。

    而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此刻也想跟随自己的哥哥去宋州当一位军中的小兵,好随时建功立业。毕竟自己如今已经是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了,自己又会一些武功,所以央求和赵匡胤一起前去。

    之后的事情和历史上的一样,爹爹赵匡胤去了宋州,叔叔赵匡义也随同一道去了那里。

    而赵德昭这几日收到书信,称苗训苗广义即将回京,所以他一直都在等待他的到来。

    六月二十三日,这天,从柳叶镇归来的苗训终于回到了京城,而他也在城外见到了自己爱忽悠、耍流氓的师弟无庸子,说了些事情,随即去了赵府。

    (赵府内)

    夜晚,见到赵德昭,苗训开口就道:“赵小哥儿,好久不见了。”

    “苗先生不在京城的这段日子,德昭甚是挂念,我知道苗先生此番前来定是为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确实如此!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先生请同道去德昭书房,那里僻静。”

    待两人入了书房,苗训开始见山言之:“如今先帝驾崩,朝廷之上,军权大部分皆在殿前都检点令尊之手,恐怕会对令尊有危害。”

    “不知苗先生如此看待此事?”

    “当初先帝将大权委任于三方,第一方自然是自己最亲近之人——外戚。自古皇帝皆要倚仗外戚手中的力量来维持皇位的平衡,而皇帝坐稳其位,也得倚仗他亲族。上月先皇立了天雄军节度使、魏王符彦卿之女为皇后,此举是明显不过了,希望借助当今天子外祖之手,保证当今天子能够顺利即位并且坐稳皇位。而天雄军所在之地,为京畿以北。此地可北御辽国、南向东京开封,一旦朝中起事,天雄军即可南下勤王。”

    苗训说完第一方,顿了顿,他之后继续说道:“这第二个就是任命顾命大臣。在朝中王朴是先皇南征北战之中提出《平边策》之人,而王浦的资历是最老的,他在太祖时候就已经位列宰辅,在汉辽南下攻打大周之际,同时又是支持先皇出兵之人,辅佐先皇迅速稳定了朝中的局面。

    范质是个直性子,确实一个非常忠心之人,奉公廉洁,同样位列宰辅。顾命大臣这一派内,皆为文臣,却没有兵权。而广义素知范质与令尊不和,曾经几次三番想削弱都点检的权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