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115部分

天宋武功-第115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月十七日,开封使臣终于到达潞州李府。而此刻李筠的一番作态已经入了使臣眼中。

    而随行使臣身边之人,乃是赵德昭亲自派去的,他化妆一番,潜入使臣的车队之中,然后暗中夜探李府,将此事禀告给开封中的赵德昭。

    赵德昭得知此事之后,默不声张,暗中继续派人打听李府的消息,同时从晋阳城中老八的来信之中,得知刘钧派遣使臣去了潞州一事,此事必定是联合一事。

    而赵德昭现在担心的不是李筠,而是符彦卿,毕竟符彦卿是郭宗训的外祖父,符太后的父亲,只不过历史上符彦卿最终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事实上也是三叔赵光义符氏的父亲,所以与周宋皆有外戚之谊。

    而符彦卿才是此次的重点,不过符彦卿也不好出面表态,之后赵德昭就将此事禀告给了赵匡胤,让他拿主意。

    赵匡胤闻之,遂下旨安抚符彦卿,然后让武德司之密探前去潞州调查李筠一事,若真如自己儿子所说那般,他一定会毫不情面,将李筠关小黑屋。

    ……

    十八日,昨夜逗留一日之后,使臣与李守节等人一同去了开封。

    而二月底,李守节随使臣已经到达开封,去皇宫面圣。

    李守节入了皇宫,接见了天子。而使臣之前已经将奏折传递天子桌前,赵匡胤从奏折之中,看出了李筠的不臣之心。

    之后,赵匡胤下旨让李筠之子进殿拜见。

    李守节及见,赵匡胤单枪匹马,直截了当,忽然出口道:“太子,何事来京城?”

    李守节一听,当今天子称呼自己为“太子”,他面色慌张,神情恐惧,跪倒在地上,连连磕头道:“陛下何出此言,想必是有人从中作梗,离间陛下与李家之间君臣的情谊。陛下——”

    赵匡胤大手一挥,龙袍呼呼作响,整个殿堂之上,一下子就静谧起来,只有李守节汗滴淋漓之声。

    赵匡胤见李守节不答,他反诘道:“朕从使臣那里听闻汝父不臣之心,可有此事?若是此贼执意不听,休怪朕大兵出京,踏破潞州李府,届时李家上下,可都丧生于汝父之手。”

    “陛下,臣——”

    “昔年朕未作天子,汝父一派胡作非为,随心所欲,今朕初登大宝,汝父之行为,非人臣之为,你且去潞州,转告汝父,节度使好做,活人难当啊!!!”

    赵匡胤一句话,重重地敲在李守节的心上,随后赵匡胤下诏授予李守节为皇城使,以此为牵制李筠。

    三月中旬,李守节返并以实相告,而李筠从自己儿子那里听说了此事,他知道自己在赵匡胤的心目之中,自己如同叛臣一般,索性不如联合汉国,一同反叛。

    而潞州,早就混进赵德昭的密探,不过事情远不如赵德昭所想的那么简单。

    潞州城中,残留着飞雀组织的人马,他们听闻周臣李筠已经勾结汉主刘钧打算南下,起兵叛宋,于是乎在暗地之中又加了一把火。

    只不过这把火未曾燃烧起来,因为符彦卿的态度,他在中间左右摇摆不定,而他索性不出兵,持着观望的心态,不帮助任何一方。

    自己身为两国的外戚,又是魏王、太尉、天平军节度使,手握重兵。若是谁胜利了,他才会出兵支持谁。

    之后,开封城南,飞雀组织的人马一直在暗地里行动,他们在寻找机会,一个刺杀的机会,若是成功了,则复国有望。

    而城南一处农户之家,黑衣探花在照顾自己的小主子。

    潞州城,李筠坚持自己的主意,他不思改悔,联络汉国,发布檄文,下令正式起兵反抗宋廷。

    四月间,李筠正式起兵反宋,首夺泽州,李筠叛乱的消息传回了开封,群臣皆惊。

第四章 亲征出兵、李筠乱止 并章节() 
(感谢谜独白的打赏~)

    《花千骨》的异朽阁好牛逼,我的长春堂也要牛逼哄哄。

    ——————————————

    从建隆元年(960)正月初五到三月底,朝廷之上,宋帝赵匡胤观之各地一片祥和;袁彦不反,向拱不反,张永德不反,符彦卿也不反,而他李筠如今已经得到了汉主刘钧的相约,只要李筠起兵,汉国就派军队南下。

    潞州,昭义军节度使李筠终于扯起反叛的旗帜。

    ……

    开封,朝会之上,李筠反叛一事终于传回京城。

    赵德昭闻此,心道:如历史上一样,李筠终于叛乱,而要早日结束这场叛乱,则是一个难点,如今北方的战事再起,而南边的李重进不知道有何打算。

    若是李重进聪明,他就会趁着李筠北方叛乱之机,率领军队前往开封,到时开封就是另外一番情况,而事实上证明李重进也不足为虑。

    李筠反叛一事,朝廷上下皆知,此战为大宋建国之后的第一场战役,而此刻多亏赵匡胤的安抚得当,朝中的局势还算稳当。

    而朝廷之上,对于军队一事,认为若是李筠叛军率大军向西南方向挺进,越过太行山,占住虎牢关,据守洛阳,则开封危矣。

    对此朝廷上下,众位文武大臣皆忧心忡忡,而坐于龙椅之上的赵匡胤则在懊悔为何不将李筠之子李守节扣留在京师,这样也能将局势稍微缓和一下。

    不过如今李筠已反,朝廷该派兵进行镇压才是上策。

    于是乎,建隆元年(960)四月十九日,赵匡胤命令侍卫军石守信、殿前军高怀德率军从西路进军,讨伐李筠,与北面与慕容延钊和王全斌等人汇合,一同率军平叛。

    当日,军队集整,平叛大军出了开封城,往西向潞州进发。

    ……

    而此刻南方扬州之地

    潞州李筠反叛宋廷一事,传入李重进的耳朵,他听说了此事非常高兴。

    一夜,李重进遂命人派自己的幕僚翟守珣前来商议重事。

    翟守珣在来时的路上听说了李筠反叛宋廷一事,而翟守珣反水,是因为曾与赵匡胤是朋友,有很不错的交情。当时在淮南攻打唐国之时,若不是赵匡胤军队护送翟守珣一家,恐怕翟守珣一家都会在战场上死去。翟守珣听闻李重进有要事相商,他连忙赶去扬州节度使府上。

    夜幕之下,翟守珣入了扬州节度使李筠府上。

    “属下翟守珣见过李将军。”

    李重进道:“守珣,今日这么晚了叫你前来,是有事情相谈。”

    “不知将军有何重要之事,我守珣定当为将军解答。”

    “如今潞州李筠起事,我打算让守珣你出使一趟潞州,与李筠相谈南北攻打宋廷一事。”

    翟守珣听闻李重进要勾结李筠,叛宋,他心里是不希望李重进成功的,这天下方才安稳,又要起战火,李重进此人心思一直都在开封的那个皇位,翟守珣心里苦笑连连,不过脸上也不好表现,毕竟自己是李重进的幕僚。

    他思考一阵,良久,翟守珣则道:“将军的计策不错,翟守珣愿往。”

    “哈哈,守珣辛苦你了!我就将此事托付给你。”

    翟守珣辞别李重进,于次日正式踏上北上之路,而他半道之上,催马车,调转方向,则是去往了开封。

    四月中旬,翟守珣到达开封,向宋帝赵匡胤禀告说李重进有不臣之心,要与李筠相商南北相攻,赵匡胤一听,因为应付李筠之事,为避免分散兵力南北作战,他让翟守珣回去设法拖延李重进起兵的时间。

    五月初,翟守珣回去后施展巧舌,诋毁李筠不足与谋大事,劝李重进不要轻举妄动。

    志大才疏的李重进果然中计,没有及时起兵,错失了良机。

    ——————————————————————

    五月初,开封城一片暗流涌动,

    而二月份,自从曹王失踪一案之后,武德司的密探与长春堂的密探皆在暗地之中着手调查此事,只不过从目前的蛛丝马迹等情况看来,说不定是前朝旧臣,拥护周国之人,可是为什么不是郭宗训被掳走,而是曹王郭熙让呢,这让赵德昭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当务之急,找出曹王之所在也是一件难事,赵德昭可不希望有其他势力插手东京城的局势,若是不明不暗的势力一直存在开封之中,那么自己家人的性命就如同交到别人手中一样,而此刻赵德昭出了宫门,去往凉城客栈去见杨濛。

    赵德昭自从陈桥兵变之后,许久未曾去过凉城客栈,而他也抽不出空去城南广味楼,以及城外的如家等地方,最近一段日子他在枢密院参知政事,操劳政务上面的事情,所以未曾亲自去往凉城客栈。

    如今已经五月初,赵德昭抽空去了一趟。

    杨濛见到赵德昭,他调侃道:“老朽何德何能,让殿下抬爱了。”

    “义父,你又拿昭儿寻开心了。”赵德昭嘟哝道。

    “昭儿,如今贵为皇子,可是忘了义父啦。”

    “义父,怎么会呢?我最近一直都呆在枢密院,与几位大臣商议政务上面的事情,好些日子未来,请义父见谅!”

    “昭儿,莫要如此说,在其位谋其政,往后你就要担负起这个天下了。”

    “打江山容易,治理天下难啊!!!对了义父,此次前来是想跟义父说一件要紧事,不知道义父是否知道这京城之中是否有其他势力?”

    “这个昭儿,其实京城中除了长春堂之外,还有一个组织,不过这个组织据说号称“飞雀”,他的首领在江湖上人称“俏面罗刹黑衣探花”,还有一点此势力训练有素,不知道是不会昭儿要找的?”

    “义父,此事非常棘手,因为世宗皇子之子曹王郭熙让的突然失踪,朝廷上下已经排除武德司之人暗中调查,而我之前也派了堂中的弟兄前去调查,可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所以想起这件事情,我认为义父手中必定掌握了一些线索,或许能够解开迷题,只不过训练有素,比我们长春堂强悍吗?”

    不过赵德昭听闻之后,觉得非常棘手,同时他也打算暗中再训练一批现代化的特种兵,日后派上用场。

    杨濛也不好回答这件事情,不过他回道:“这个,其实长春堂才是天下第一大势力,“飞雀”虽然强悍,可是终究不是我长春堂的对手,所以昭儿请放心,或许过段时间,就会有所收获的。”

    赵德昭忽然想起来他今日还打算去视察一下广味集团的工作,就说道:“那好,义父我还有事情,改日再来拜访。”

    “昭儿慢走——”

    “义父保重!”

    ……

    五月汉主刘钧亲自统兵倾国自团柏甫下,与李筠相会于太平驿,

    太平驿,位于潞州西北方四十里,再往北就是汉国的地界了,两人在此见面颇为合适。

    汉主刘钧与李筠商议之后,汉以卢赞监军,李筠留长子李守节守上党(长治),自统三万兵马南下。

    潞州,古称上党,高居太行山之脊,所谓“居天下之肩脊,当河朔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李筠在潞州已经苦心经营了八年,他亲眼目睹武将乱政局面,而他想当一把皇帝瘾。

    而他的手下更加不乏深谋远虑之辈。

    谋臣闾丘仲在起事之前,曾经向李筠提议道:“主公孤军起事,虽有汉主刘钧支援,实际上等同谋逆,并不会有人响应。所谓孤掌难鸣,京城兵甲精锐,难以对抗。主公此番若是起兵,不如率大军向西南方向挺进,越过太行山,占住虎牢关,据守洛阳,先稳住阵脚,然后再从长计议,与赵匡胤并争天下,方为上策啊。”

    然而李筠此人刚愎自用,不听人言。他骄傲的说:“丘仲无须担心,吾有儋珪枪,十分骁勇善战,有吕布之勇。拨汗马,又能日行七百里,有赤免之能。有此爱将与宝马,吾一定胜。而且开封如今乃空城一座,待吾起兵之日,那郭周之臣,淮南李重进随时会给赵匡胤,来个背后致命一击。何忧天下不平哉!哈哈哈——”

    有了爱将和爱马,李筠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只要打到开封,他昔日的朋友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

    谋臣闾丘仲知道李筠的脾气,他也只是摇摇头,祈祷主公李筠此番出兵能够一举攻城略地,早日挥师开封城下。

    李筠的开局不错,他的第一战即夺取了泽州城。

    李筠哈哈大笑,然谋臣闾丘仲此刻依旧摇摇头。

    ……

    此刻北方,李筠首战告捷,之后消息传回了开封,赵匡胤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若是李筠越过太行山,攻打洛阳,洛阳一旦沦陷,自然就成了开封的心腹大患。

    李筠如今以太行之险,一冲而下,直接就可占据黄河上游,进而控制沿岸的永丰、回洛、河阳等几乎所有的重要粮仓,断绝撒送都城开封的漕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