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118部分

天宋武功-第118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员悍将,当年我曾于他交过手,此人勇武,一下子也是不能除去的,若是扬州那边有动乱,也好及时防御!”

    “大军移师滁州乃是一个好机会,只是此事只能是在暗中调动,不能让李重进发觉,若是此贼闻之朝廷派遣忠正军前往滁州,可能会收敛,狐狸尾巴也不会露出来。而寿州离扬州甚远,滁州倒是一个好地方。只不过此事若是从李重进内部进行斗争,将敌人内部肃清之后,也是一个方法,不知道刘老认为如何?”

    “殿下此计甚妙?只是我们既要让李重进叛乱,又要让他在短时间内溃军,这个难度确实有些大,而李重进那些部下忠于李重进,不知道殿下打算从何处着手?”

    “我这里有封任命李重进为青州刺史的圣旨,当时朝廷商议之后,打算将此旨意让我亲自颁布给李重进,而让韩令坤出任扬州刺史,领淮南节度使。若是李重进闻此,估计也会猜忌陛下已经查知了他的狼子野心,只不过这还不算,这里还有一份给翟守珣的朝廷任命,若是颁布下去,会引起怎样的效果,恐怕刘老应该清楚!如今天下四分五裂,若是用少量的兵马即能平定叛乱,那么也是一桩美事。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勿动刘老手中的兵马。”

    “殿下仁义,老臣佩服!“

    忽然之间赵德昭忽然记起了一件事情,然后他把义父杨濛的书信交给刘仁瞻。

    “殿下,这是?”刘仁瞻拿着一封信,不知道是谁的。

    “刘老这一份给您的信函!”

    刘仁瞻翻转国信函,因为表面没任何字体,所以不知道是谁写的,不过这也是杨濛的细心之处,这是给刘仁瞻制造神秘之处。

    刘仁瞻撕开信,然后展开信函,不过他的眼睛忽然一下子直了。

    “这,殿下怎么会有他的信?”

    “这个刘老你还是先将信函看完,我再说!”

    信中只是问道最近都好的一些事情,最后他又提起,送信之人乃是他的义子,有机会还是会见面的,而且又言明当年淮南一事,不过是杨濛授权,赵德昭行事的。

    刘仁瞻看完此信,心潮澎湃,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而他面前之人竟然是昔日朋友的义子。

    “殿下,是真的么?”

    赵德昭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老臣多谢少主的救命之恩,多谢殿下厚爱!我刘家今后一定效忠朝廷。”刘仁瞻铿锵道。

    “刘老,既然是义父吩咐的,为人子的就要出手相救,这是孝;为刘老当年以一己之力,护国家周全,百姓平安,乃是仁义;为国家准备抛头颅,洒热血,此乃忠;当年刘老之子,献出城池,此为顺势顺天下万民,德昭钦佩刘老之高义,所以出手相救。刘老不必多谢德昭,此为分内之事。”

    “殿下——”

    “刘老,我们还是商议一下事情该如何做?”

    “对,殿下,老臣方才太过激动了,忘记了……”

    之后,刘仁瞻与赵德昭两个人就可是谈论起了关于策反李重进,然后迅速扑灭一事,可怜的李重进此时仍被自己多年的幕僚翟守珣所欺骗,李重进当真是该死啊!

    ……

    如今已经八月,八月天气尚热,热得人虚脱。

    而此刻扬州城内,李重进从朝廷的邸报中得知当今天子的皇长子梁郡王已经作为此次的钦差,巡视淮南各州县,兴许过段日子就该到达扬州城了。

    李重进或许不知道,已经有人把刀磨光了,将刀架在他脖子上等着砍。李重进的内心十分不安,亦不知如何,最近老是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而此种感觉越之越深,自从李筠之乱被平定,他请求上表天子一事亦被拒绝,而近日他一直都呆在府上,从未离开,怕是有人暗中找他的空子。

    而扬州城内的广味楼,生意十分红火,日日日进斗金,夜夜笙歌子夜,百味荟萃,文人士子官僚百姓等人皆品尝这美味珍馐。而这广味楼也恰如其名,广味广味。

    入了夜,酒楼已经打烊,今日忙活了一整天没睡,而此刻酒楼之内,一个厢房中,一个人影起身离去,他穿戴后夜行衣,然后去了扬州城内李重进府上打探消息。

    夜,已经很深,这几日蛙鸣声不断,所以还是很热闹的,李重进府上一片灯火辉煌,在很深的夜晚一眼便能看清楚。

    而那人是长春堂的探子,他奉命于此,特来调查李重进,然后伺机摸清楚李重进军队中的秘密,各种人事之间的联系,然后从中突破。

第七章 意外发现、打蛇七寸() 
(发文统一或是中午或是下午,求个票,给个收藏!回签晚上10点改为次日,10点前的当日回访~)

    (感谢极光之极北、花轮血刃的打赏~)

    ————————————————————————

    李重进睡不安稳,如今已经过了子时,最近他心神不宁,老觉得有事情要发生,那种强烈的不安吞噬着他的内心,恐惧如地狱般的催命符,自当李筠被平定之后,他觉得赵匡胤下一步就是动他了,可没曾想,他的猜测是对的,只不过他自从听从幕僚翟守珣的劝告,就按兵不动,伺机等待时机,一举发动叛乱。

    “天干夜燥,小心火烛!”府外‘游弋’的更夫敲响了更鼓,李重进闻之忽然觉得就像是黑白无常来人间催命一般,白天有人送来一封信,信中提起一件事情,而他觉得疑惑,打算亲自前往。

    过了子时,即是相面之时,李重进于是乎披起一件衣衫,出了李府。

    而黑衣人来到一处李府十分不明显的地方,灵活地爬上墙头,顺手来到面对着李重进屋子对面的屋檐之上。他暗中潜伏于此,静候夜晚的时机,前几日他收到信函,少主赵德昭给他的命令是盗取李重进的兵符。

    而盗取兵符一事,赵德昭已经派了一名新来之人,虽是新人,可是此人并不新,他名唤巫小五,这几日李府招工,他化作一名小厮,成功混入李重进府上,当上了一名使唤小厮。

    巫小五,别看他个头小巧,可是他的身手亦不错,过去曾是一名偷儿,但他从不做亏心事,劫富济贫,救助灾民,被百姓人称“五仙儿”,官府曾经派出大量衙役、捕头去抓捕他,亦是很难,而他最擅长的是易容术,这点不知道混过多少行家的眼睛,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他还是栽在了一个道长的手中,而这个道长人称“无庸子”,好疯癫,他几次三番地捉弄巫小五,但是巫小五始终败在他下面,最后巫小五无奈就拜了他为师傅,从此听命于无庸子。

    无庸子前段日子给赵德昭来信中提到的即是此人,而赵德昭知道此人的绝佳技术,也就想出了日探李府、夜盗兵符的方法,让李重进防不胜防。

    巫小五通过这几日的观察,他发现李府虽然同表面上一样平静,可是背地里李重进似乎在别处训练兵马,而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找出李重进的兵符,配合长春堂的其他密探一起行动。

    李府的建筑布局十分精妙,乃是按照阴阳五行之排列建造的,若是换做其他人可能会迷路,可是对于精通此术的巫小五,还不在话下。

    巫小五的家叔是个风水先生,从小巫小五就在他家叔的指点之下,学习一二,虽不精通,可是也能打杀一方,而他除了这点之外,还有一种忽悠人的本领。

    不过李重进此人虽然是个武夫,但是心思极其缜密,通过这几日,巫小五的观察发现,李的兵符一直都是带在身上,从不离身,连睡觉都把兵符压在身下。

    巫小五只是白天行动,晚上的任务即交给了黑衣人,黑衣人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代号:斩蛇。

    斩蛇此人出入长春堂多年,比老九他们的资历稍微年轻,却比巫小五资历老多了。

    这当下,斩蛇见李重进忽然间踏出李府,不知何事,说不定有其他不可见人的事情,所以斩蛇当下就悄悄尾随其后,一步一谨慎,不让李重进发觉。

    而李重进似乎未曾察觉,他摸到一户不起眼的民居,然后在民居的门口敲了三声。

    “床前明月光!”里头的人听闻敲门之声,未探出头,而是说了一句唐诗,不过听起来像是暗语。

    “木子千里井上走,重阳之日遍地行。”李重进从喉咙里吐出一句不是唐诗,看样子是密语。

    不过此密语却乍一听,却没甚么,仔细一听,斩蛇就明白其中的意思。

    李重进往四周瞧了瞧,周围似乎没人,他放心地走入了此户民居。

    “李节度使好!我们又见面了,不知道李节度使还记住在下吗?”

    一个人背过身子站在过道之上,而夜晚有些雾气,看不清楚,所以李重进不知道那人是谁,只是听声音似乎见过此人,他脑海中搜寻记忆,却未曾记起。

    “不知道阁下为何要在此处见我,不知道阁下是谁?”

    那人转过身子,不过面上戴着一个傀儡面具,十分狰狞,看得人心慌,他忽然间摘下面具,然后露出庐山真面目。

    “啊——你是……你是黑衣探花,飞雀组织的头儿。”李重进忽然记起了此人。

    黑衣探花直截了当就将此行的目的明言,他不是一个绕来绕去之人,“不错,这个世界上除了李节度使之外,知道我身份的不超过三人,而如今先帝驾崩,只有你我知道。显德六年,我受命于先帝,誓死保护先帝的家人,可是奈何我力不从心,只救出曹王一人。我无时无刻不在复国,若是李节度使一声令下,整个淮南以保护周室为名,起义军,杀入开封,解救先帝之子,匡扶大周!不知道李节度使认为此计可行!”

    “此计甚是可行,只是如今我军兵力不足,而且自从李筠败北之后,整个宋廷一片安宁,我若此时兴兵,讨不到任何好处!”

    “你与先帝有血脉关系,为何不兴起义军,讨伐赵贼,你这是贪生怕死吗?”

    “我……”李重进被黑衣探花一番话,惊地说不出话来。

    “郭家待你不薄,你李重进是太祖四姊福庆长公主之子,郭家江山如今被赵贼窃取,你就应该承担起复国大任,拥护曹王,杀入开封。”

    黑衣探花一番话,皆是字字在理,说得李重进面色羞愧,而他虽然勇猛,可是这反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初就应该趁着李筠反叛之时,北上中原,匡扶周室,如今国内算是和平,各地一片祥和。

    “你不如南下唐国,约定唐主李璟一同派兵,自你一起兵,就让唐国北上跟随,我相信唐主李璟不是一个傻子,他会清楚借助你的兵马,届时若是打入开封,收复河山,你且割让江北几个州给唐国作为回礼,我向李璟一定会非常乐意的。”

    “你的计策不错,不过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且让我商议几日,若是可行,就按照你所言施行,若是不行,到时在商议对策,可否?”

    “李节度使,那你就好好商量,不过重阳之际,你一定要起兵,如今赵贼之子尚在淮南,假借巡守之名,暗地里实则受赵贼命令监视于你,这你可要想好,所以起兵是一定的,你如今正是这砧板上的鱼肉,待宰而已。希望李节度使好好考虑,今日即见面,你且归去,一切切莫打草惊蛇。七日之后,再见面。”

    说完,黑衣探花爬上屋檐,一个纵身,就消失了,只剩下李重进一人独自彷徨。

    之后李重进就回了府,而斩蛇埋伏在一处隐蔽之地,已经听清楚此事,而他震撼于此,当夜就送出消息,派人马去了寿州,三日之后,赵德昭收到了此密函,他之后也将密函交给刘仁瞻一看。

    “‘木子千里井上走,重阳之日遍地行。‘这李重进好大的心思,不知道殿下如何应对!”

    “从信函之中,我发现了绑架曹王之人的行踪,此人妄图匡复大周,颠覆江山社稷,置百姓于水火,我若不出手,则天下何安,社稷何宁,百姓何存?”

    他跟刘仁瞻商议了一下,觉得此事要尽快了,按照信函之上所说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是重阳之际,到时候李重进反叛,恐怕淮南之地会再起兵戈,而他就是要把李重进反叛的种子扼杀在摇篮之中。

    赵德昭于是乎,先让刘仁瞻调集五千兵力,以卫戍之名,实则监视,先去滁州,再至**,而唐国那边,他自信李璟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出兵助李重进的。

    不过对于黑衣人暗中听到的黑衣探花掳走曹王一事,他倒是觉得不可小觑,看来自己是遇上一个强势的对手了,而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出李重进的兵符所在,瓦解分化李重进的兵马,最好能够收复李重进麾下的几个将士,这样在李重进起兵之际,彻底瓦解李贼的内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