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152部分

天宋武功-第152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武凌清就随着赵德昭的脚步走出二姑台。

    “殿下,这人是谁?”小贵子见到一个陌生小孩子跟在赵德昭的身边,起了警惕之心,虽然今日赵德昭跟他说了要见的也是一个小孩,可是还是有一丝防备之心,这不怪赵德昭,谁让他是堂堂梁王殿下呢。

    “小贵子,不得无礼,这是本王的贵客。”

    听到赵德昭训斥,小贵子抱歉道:“不好意思,小贵子唐突了,还请宾客见谅。”

    “哈哈,没事儿。”武凌清知道这是赵德昭身边的亲随,所以也没丝毫怪罪他的意思,说完他还打算跟这个可爱的小孩子握个手呢。

    小贵子看到他没有怪罪,反而友好地伸出手,他错愕了一阵,幸好他从赵德昭那里知道这是个握手礼节,所以犹豫了一刻,之后也伸出了手去。

    武凌清依旧是哈哈一笑,两只手紧紧相握。在赵德昭的催促之下,两人都上了马车。

    车子到了酒楼面前,武凌清从车子上面下来,他对赵德昭的酒楼经营方式已经不感冒了,上午他刚刚见到酒楼的模式发展也是惊叹了一番,若不是穿越之人,哪会懂得这么多后世的经营方式呢,所以他就更加确定这家酒楼的少东家就是自己的军校的同学。

    而今日他终于见到了赵德昭,所以他的一颗心也放下了,至于其他两个同伴,也只能慢慢寻找了,他和赵德昭相信总有一天他们四人还是会见面的。

    “小凌,你怎么了?”

    “没怎么啊。”

    “进去吧,咋们兄弟两个今晚可要好好聚聚,好些年不见了。”

    “唔!”

    一桌丰盛的酒席上来之后,也惊呆了武凌清,虽然这些菜式前世吃过,但是这辈子能够再次品尝到,他觉得十分欣慰,虽然他是个吃货,但是他不善于烹饪,在军校生涯好几次出去野炊之时,均是赵德昭这个厨艺高手烧制美食给他们吃的,所以吃到赵德昭亲自烧的食物的时候,他的眼睛湿润了,好似回到了前世,四人一起嘻嘻哈哈,一起在宿舍里生活,然后一起……

    “怎么了?”现如今这个包厢之内,只剩下赵德昭与武凌清两个人,看到武凌清眼睛湿润的样子,赵德昭也不知道怎么办,这个汉子以前可不是那样的,他还记得他是班里最要强的,从来都没见到他哭泣的样子。

    “没什么,没想到我还能吃到你做的食物。”

    “唔!瞧把你感动的,这以后还有吃的呢。”

    “唔!好吃……这是我一辈子都记得的美食,小昭,多亏找到你了……这几年我可是吃了好几年的穷苦菜式,要不是有你在……”武凌清边吃边说,听得赵德昭心里也塞塞的。

    “唉——这几年你都吃到是啥食物啊……唔也对,这个时代怎会能满足你这一口呢。”

    “小昭,等我在京城站稳脚跟了,我一定要把这一世的父母全部接送到京城中来住,让他们也品尝美食,我前世是个孤儿,前世能有你们兄弟相陪也是福气,今生今世再遇到你们在跟你做兄弟,是几生几世修来的福分。”

    “你现在就去把伯父伯母接到京城来住吧,反正我在京城之中还有空置的宅子。”

    “唔!多谢兄弟了。”

    “好嘞——今晚不醉不归!小贵子让人跟父皇说一下,今晚我就不回宫了。”

    “诺!”小贵子掉头就让马夫去宫里送信。

    “来——现在我们不能喝酒,就把肚子吃得饱饱的。”

    “这么一大桌子菜,我虽然是个吃货,可是你也太为难我了,哥们——”

    “……”

    之后赵德昭与武凌清就开始扯东扯西,从后世军校生活一直聊到现在的生活,以及今后的打算,至于找到其他两人,还得靠赵德昭手中的长春堂以及飞雀来帮忙了。

    之后,赵德昭就派人送信去凉城客栈,委托义父杨濛按照书信上所描述找两个人。

第四十七章 老人心思、妥当安排() 
赵德昭与武凌清乃是无话不说、无话不谈,两人聊得非常亢奋,直至夜深三更半多点,才熄灭蜡烛,抵足而眠。

    次日,赵德昭吩咐之后,将武凌清的家搬到了城外的一间别墅之内。

    这间别墅靠山而建,里面的一切都是按照后世建造的,设施大部分齐全,除了电器,这个物件儿除非让赵德昭找到其他两人之后再行打算,他们四个人之中,也只有他大学是学习机械电器这方面的专业的,而且他从小就是个狂热的机器机械电器热爱家,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哇塞——亿万富翁的待遇啊,傍上你个梁王爷殿下真tm的值啊,我有钱都不好意思显摆啊!”自武凌清被赵德昭带到山涧别墅时,武凌清的眼睛已经看呆呆的了,他虽然也富裕,但是在古代身为不是上层阶级之人,是不可以随便僭越的,要不然被发现就“咔嚓”了。

    “呃……傍上我个王爷如何,今后让你吃香的喝辣的,过瘾不?嘻嘻——本王夸下海口,日后这栋别墅就小小地赏赐给你了,哈哈——”赵德昭戏谑道。

    “多谢王爷殿下——”武凌清也学着一个古人的作揖方式,朝赵德昭拜去。

    “哎呦喂——咋们谁是谁啊,还用着酱紫哇,什么王爷不王爷的,别搞阶级对立啊。”赵德昭听到武凌清的这句戏言,咳嗽了一下。

    “哈哈——”武凌清用力拍了拍赵德昭的胸口,激动道,“今生今世,永生永世,有你这个兄弟,俺小凌子值得了。”

    “唔!好感动!“赵德昭揉揉被武凌清拍得很痛的胸口,感动至深,道,“哦,对了,现在我还住在宫中,所以也就白天才能出宫,而且你知道作为大宋的王爷,担子可沉重拉,现如今天下尚未统一,什么事情都要操劳,而且你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我赵德昭可是没能坐上那个位置啊,而且我也知道若是一下子历史被改变得很多,或许会适得其反,所以我现在就很头疼,不过遇上兄弟你了,我这担子就减轻了不少,日后你就不要偷懒了。”

    武凌清听闻赵德昭日理万机,很受拘束,因此也十分同情他的“遭遇”,拍着胸脯道:“喂,小昭……我可不是个懒惰之人,事关我华夏民族的未来,这个我自然会帮你的,有什么事情尽管让我去做,只要不是坏事就行。”

    赵德昭翘起二郎腿,将武凌清从凳子上拉了过来,道:“哈哈——有你这话就够了。对了我下午要回宫一趟,你先住在这里,若是有什么需要,就问李源昌好了。”

    “唔!这个你就不要操心了,有事情就快去做吧。”

    “okay,readygo!”

    待一切就绪之后,赵德昭就辞别武凌清,回宫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德昭去了福宁殿,赵匡胤恰好批阅奏折完成,打算出宫视察一番,顺便活动活动筋骨。

    “昭儿拜见爹爹。”

    “昨儿,内侍说你一夜没回宫,还好吧。”赵匡胤担心得看着赵德昭,关心道。

    “爹爹放心,孩儿是个有分寸之人,昨夜是去会故友去了,所以一夜未归。”

    “不打紧,只要不被那些御史大夫知道,爹爹就不会头疼了。”

    赵德昭故意提高了嗓门,脸上展现出夸张的表情,道:“啊——爹爹你头疼啊,哪里疼,御医——”

    赵匡胤被儿子的一番表情逗笑了,他笑道:“哈哈——你个皮孩子又拿爹爹开心了,唔!对了,爹爹又要出宫一趟,你去将你爷爷叫来,咋们祖孙三人一同出游视察水稻。”

    “唔,如此甚好!”赵德昭去了后宫叫来了赵弘殷。

    三人换下华服,一身普通装束,一道出宫私访视察,身边乃是赵府老人赵信陪同。

    四人出宫了,先去了水稻田视察。

    在城外如家地段,一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田野,微风吹来,水稻在田野间摇曳着,散发出一股清甜的气息。

    “唔!不错,这些水稻可比其他的水稻要长得快多了。”赵弘殷见到这些长势喜人的水稻,发出一声赞叹,同时也期待今年来个大丰收,然后将收获的占城水稻种子用作来年推广之用。

    “这水稻种子远比我大宋国内其他水稻种子好多了,爹爹你看。”赵匡胤站在田陇上,顺手拉过一根穗儿,“这穗儿都比其他的粗壮、结实,我看用不了多久就开花结果了。”

    赵弘殷抬起头,望着四野的水稻,对着苍天,又对着自家的孙儿,道:“真是没想到世界上还有其他水稻种子更加优良,真是多亏了昭儿啊,昭儿真是我大宋的大功臣啊!”

    “不用感谢!为天下黎民百姓,我赵德昭愿意去做。”

    而视察完水稻之后,四人又回了开封城内的赵府旧邸。

    赵府门前,现如今有士兵把守在府门口。

    “末将参见太上皇、官家、梁王千岁。”一个守护府门口的执戟郎见到大宋朝最有权力的三位男子走了过来,拜道。

    “起来吧。”

    “好久没回赵府了。”赵弘殷感叹道,如今身为太上皇,乃是天底下最尊贵之人,万万人之上,而今站在赵府门口,往事全部回忆了起来。

    “爹爹。”赵匡胤见到赵弘殷久久地站在门口,怕老人家太过于怀旧而伤情。

    “没事儿,触景生情啊,想当初我效忠多朝皇帝,身为一个小小的禁军将士,后来又成为征战沙场的将领,如今成为了万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人生啊,真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听到自己爹爹这么感慨人生,赵匡胤心中也升起对人生往事的感慨,“爹爹,孩儿也是这么想的,这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如今孩儿掌管大宋,这天下的子民就在孩儿的统治之下,这人生太奇妙了,只是这人生也很苦。”

    赵弘殷转过头来,看着自己的孩子,如今身为九五之尊,日理万机,掌管天下万民,确实是挺累的,劝道:“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对了还有昭儿,日后你可要担负起天下黎民的大业。”

    “是孩儿(孙儿)谨遵教诲。”

    “走吧,进去看看,这里很久没住人了,也不知道那些人打理得如何。”

    “官家——”赵府原来的李安宁管家走了出来。

    “安宁啊,你怎么叫我官家啊,这个不好听,还是按照以前的叫。”赵弘殷见到李管家这么叫他,即生气道。

    “唔!老爷,今儿你们怎么回府了?”李安宁问道。

    赵弘殷忽然间觉得自己身为皇帝他老爹,更应该要顺从自己的心思,所以回道:“没甚么,宫里住的不习惯,我啊——打算搬回来住些日子。”

    赵匡胤认为是自己听错了,不过赵弘殷这么一说,他出口道:“爹爹——是宫里住不习惯吗,还是孩儿有事情做得不好,只是这于礼不合,要是让御史大夫知道了,明日朝会之上奏折定如雪花一片涌向奏疏台,说孩儿不孝,这让孩儿如何抬得起头来。”

    赵弘殷苦笑一番,他拍着儿子的肩膀,心平气和道:“二郎啊,爹爹可不是这个意思,我这是想住一段日子,要是你不放心,就派禁军保护我好了。”

    “爹爹——”

    赵弘殷不改变自己的初衷,他望着自己的乖孙儿,或许只有孙子会懂得老人家的心思,会支持他的,因此对赵匡胤说道:“别说了,昭儿也会支持我的。”

    赵德昭明白老人家心意,所以就回道:“是啊,爹爹,你不让爷爷出宫住,也是大不孝啊,所谓长辈之言,就是顺其行,这可是孔老夫子所说,所以孩儿也应该顺从长辈的心思,为此昭儿也打算出宫陪爷爷住段日子。”

    “唉——你们爷孙两个啊,罢了,让我想一下。这……昭儿有你陪爷爷,爹爹也就放心了,只是……”赵匡胤为难地看着这爷孙两个,事实上心里也是赞同他们二人的。

    赵德昭拽起赵匡胤的手,不停地摇摆,边摇边说着:“爹爹就不必顾忌了,当年唐太宗就是因为担心他父亲的身体,所以在城北打算修建大明宫,而爷爷就是因为想过一段之前的日子,所以特意搬回赵府来住几天。爹爹放心,唐太宗为了他父亲都能大兴土木,修建离宫,而爹爹为天下苍生百姓计较,没有修筑离宫,而且顺从长辈心意,事事为长辈操劳,天下人即使知道了,也不会说你的,就算御史大夫一个不开窍,朝野之上说三道四,那也是他们的错,错不在爹爹。”

    方才听了赵德昭这番有理有据的话,赵匡胤的心中也淡定了不少,他低下身子,然后用手拧着赵德昭的小脸蛋儿,道:“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