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217部分

天宋武功-第217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寅尼吉身上已经负了伤,手臂上,背后都已经血淋淋一片,寅尼吉部族军中大小将士,已经死伤无数,满地的尸首,引来了天空中的苍鹰秃鹫。

    寅尼吉转过头,忽然空中飞过一只大鸟。

    “海东青,海东青来了。”随着寅尼吉的一声大叫,整个战场上寅尼吉这边人马好像在绝处束光芒,随着海东青的盘旋飞翔。

    不远处草原上响起了一股骑兵的声响,大地瞬间抖动的更加厉害了,雅里克斯也不知也不知为何,心中有股恐惧。

    “不好——”雅里克斯大叫一声,可是周围那些大辽的勇士们已经杀红了眼睛,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

    杨赞的黑衣黑甲骑兵转眼间已经到达一个高高的山岗上,杨赞这次携带了一些火药而来,自然是有恃无恐。

    从千里镜中所见,雅里克斯这一方压制了寅尼吉一方的人马,柴河流域的另外一支队伍也加入了杨赞的队伍中。

    德寽勒部酋长乌斯率领柴河上游的部落牧兵,与杨赞的兵马汇合。德寽勒部,这支部落追逐草原而不定期迁徙,此刻正驻扎在柴河上游,而在酋长获知雅里克斯悍然出兵大小室韦部落驻军之地,德寽勒部也一同出纳了一些兵马,援助寅尼吉。

    德寽勒部酋长先前已经暗中收到了杨赞手下的一些盐铁以及宋国淘汰的武器,这些都是通过商队运输而来。杨赞给他们粮秣辎重,德寽勒部自然感恩,这次出兵也是感恩。

    柴河下游,雅里克斯虽感不妙,可是胜利的天平已经朝向大辽的勇士这一边,而大小室韦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

    杨赞携骑兵,德寽勒部酋长乌斯以六千牧兵步兵一千牧兵骑兵,到达柴河下游。

    雅里克斯忽然觉得四面八方都是人马,而且那黑衣黑甲骑兵给天生勇武的大辽勇士一股震撼人心的感觉,战场上尘土飞扬,一个个倒下了……

    雅里克斯转过头来,外一支牧兵也加入了战斗,此人赫然是德寽勒部的乌斯,“乌斯,你这个大辽的叛徒,居然出兵相助寅尼吉。”

    “我乌斯信奉的是武力,谁胜利了谁就是王者,大辽待我如何,他们待我如何,只要我德寽勒部的利益,我就帮谁。”乌斯策动战马,他已经雅里克斯兵败的下场,与强悍的大辽契丹勇士队伍,是他的荣幸,而要打败雅里克斯这个神话,如同在契丹人的胸口插上一把刀,是他乐意不过的事情。

    双方人马对战,雅里克斯这边已经精疲力竭,他亲自辽的勇士一个个在面前倒下,他的心在滴血。

    出乎杨赞意料的是,他并没有用上火药。

    ……柴河一战后,雅里克斯人马所剩无几,夺里本骑兵的士兵阵亡大半,京州军与属**战斗力稍显不足,其中一些兵马溃逃,雅里克斯仰天长啸,但是大辽的勇士岂敢如此逊色,他依旧战斗中,直到身上负了大大小小伤口后……雅里克斯刀掉落在地上,他被生擒,跪倒在寅尼吉面前,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咆哮着。

    寅尼吉苦笑走着,他身上也负了伤,被底下一个牧兵将士给扶着,来到雅里克斯面前,寅尼吉见到雅里克斯被擒,笑得伤口都不疼了,“雅里克斯,你们契丹人就这点能耐么,哈哈哈——”

    雅里克斯被左右室韦士兵控制住了,士兵一抬腿,雅里克斯就跪倒在地上,他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咆哮道:“汉人有句话,叫士可杀不可辱,你还是杀了我吧。”

    “杀你,先留着你的命再说。”

    寅尼吉笑着被扶着走回了营帐内,他见到杨赞,立马道:“多谢贵人相助,若不是贵人,今日寅尼吉恐怕是个死人了。”

    站在寅尼吉身边的一个会中原汉话的小将,将寅尼吉的话告诉给了杨赞。

    杨赞面色十分平静,那半副鬼面具戴在脸上,反而并无多大波澜,“莫贺弗不必如此,我家少主与莫贺弗不过是各取所需,我们需要的是马匹,而莫贺弗需要的盐铁粮秣兵甲等辎重。”

    一间不大的军帐内,杨赞与寅尼吉在军帐内,筹划着事情……一切完成后,杨赞率领黑衣黑甲骑兵,离开了大小室韦部落,朝着辽东进发。

    ……

第七十四章 赵德昭的用意() 
农历七月,正是大夏天,辽东辽阳建州城外,阡陌深深,一个普通去油不普通的小村庄,小村庄山水田园都有,地里的庄稼已经长得齐腰深了。

    一眼望过去,碧绿碧绿的,而在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正在田间除草,他挥起锄头,他身边也有好几个“农夫”正在帮忙除草。

    似乎许多人都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如同被遗忘一般,静静地在辽东的黑土地上耕耘着,而烈日炎炎之下,老农也已经淌着汗水,背后粗布衣衫也已经湿透了,他粗喘着气,拿下头顶的草帽扇着风,与此同时他的眼睛时不时地朝着远处被收拾地干干净净的坟头看去,有些哀伤,一丝愧疚,但是心头也有一丝庆幸。

    “主公歇一歇吧。”身边之人极其努力地劝导,连忙跑过去从他手中抢过锄头,“主公,如今二位公子俱在上京城,帮助长春堂做事,若有一日,我大晋能够东山再起,以主公的尊贵之躯,还需干腌臜下人做的事么。”

    “小石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晋国不过是往事烟尘,何须再次提起,既然我儿在长春堂手下做事,就应该兢兢业业,以后切莫提起复国大业。”人生的大起大落,已经让老翁看清楚了许多事情,自己并不适合当一个统治者,当年开封一战,辽国人攻入开封,在开封烧杀劫掠……老翁以及老翁的家人就成为辽国的阶下囚,他的姬妾、女儿成为辽国贵族胯下的宠物,又先后惨死他们手中,因此对于辽国人,老翁心中隐藏着仇恨,不过对于复国大业,他倒是看开了,去年他差点因为一场病而死,幸好有人出手援救。

    “是……主公。”被唤作小石头的一个中年汉子,低下头去,又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

    ——

    “停——”这时候,庄园外来了一对黑衣黑甲的骑兵,大概二十人,为首之人就是杨赞。整座庄园的守卫都是长春堂的人马,自从长春堂意外在辽阳建州找到晋朝后人之时,杨濛就派了长春堂人马与这些人接洽,当年杨濛也是一个亡国的皇子,他暗中发展长春堂势力也是复国大业着想,可是后来遇上赵德昭之后,杨濛将毕生的心血都交给了赵德昭,后来也告诉他一桩秘辛。

    赵德昭没想到建州城外庄园内那个老者居然就是晋朝皇帝石重贵,对于石重贵赵德昭自然不陌生,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帝,他敢于同契丹开战,可惜他身边却无可用之人。历史上石重贵亡国后,就被辽国皇帝幽居至辽东,此后他的行踪也成秘密,也只有当事人记得往事,而他们所说的复国大业就是复兴晋朝。

    杨赞已经了庄园内,当他见到那个老翁,也就是石重贵的时候,石重贵眼中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他拱手道:“多谢杨副统领的救命之恩,若不是你,老朽早就成为冢中枯骨了。”

    杨赞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位老人,杨赞兄弟的父亲也在晋朝当过官,此人当年乃是父亲口中的“陛下”,他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这么叫了,“石……石老。”

    石重贵无奈地笑着:“往事如过眼云烟,不提也罢。”

    接着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杨副统领此番前来,是否有大事发生。”

    杨赞道:“上个月寅尼吉再败耶律璟军队,就好比在耶律璟的胸口上刺了一把剪刀,令他动弹不得,想必此事也是石老所期望的。”

    石重贵听了杨赞的一番话,饱经沧桑的脸上难道见到一丝笑容,只是下一刻,他道:“不知杨副统领这次前来,有何事相托?”

    “无事不登三宝殿,自然是有要事相商,我这里有一封少主来时写的信函,相信石老看了之后,就明白你要合作之人是谁。”杨赞说完,立马从兜里拿出信函,给石重贵看。

    石重贵听得杨赞一番话,当下就拿过信函,看之……石重贵面上十分惊讶,原来长春堂的少主乃是宋国的魏王千岁,而且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在长春堂做事,长春堂称天下第一大势力,那么,魏王拥有这恐怖的势力,想要捏死一只蚂蚁也是十分容易……他抬起头看着杨赞的脸面,满眼尽是恐惧。

    石重贵长长地叹了口气。

    杨赞道:“现在石老知道少主的身份了吧!”

    石重贵将信函收好,然后转交回杨赞手中,随即杨赞问他:“只要二位公子尽心尽力为我长春堂做事,今后二位公子以及石老的荣华富贵,我长春堂尽管保证。石老身边可有亲信,可以将此信带给二位公子,希望二位公子踏实做事,勿要存有他念。”

    杨赞说这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咬重读音。

    石重贵明白杨赞所言,既然魏王千岁已经把身份给亮出来,当然不是因为要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将他们视作同盟利益关系,何况他隐隐约约觉得当今宋国的魏王千岁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少年郎,若跟他作对,自己、自家儿子已经几个老部下,也得不到甚么好果子吃,与其阳奉阴违,倒不如精诚合作,合力共赢。

    石重贵当下急匆匆去到门外,将门外的一个魁梧汉子叫了进来,杨赞的目光见到一个汉子进来,他见此人孔武有力,一看就是个练武之人。

    “小的慕容福寿见过主公,不知主公有何事吩咐小的。”慕容福寿拱手道。

    “上京城二位公子可好?”石重贵问道。

    慕容福寿道:“主公安心,两位公子一切安好。”

    “杨副统领这里有份信函,你速去上京,记住一定要将信函交给二位公子,不得有失。”

    “是。”慕容福寿接过杨赞手中信函,立马出去了。

    杨赞则同石重贵交代了许多事情,虽然石重贵对于长春堂而言并不是非常,可是也有一些利用价值,石家兄弟虽然在长春堂手下做事,可是难保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皇子王爷身份而背叛长春堂,今日送信也是警告石家兄弟,长春堂知道他们的底细,而吧长春堂少主是谁这件事情通过信函告知他们,也是希望他们踏实为长春堂刺探辽国内的一举一动。

    杨赞见到石重贵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既然知道了少主的身份,想必也不会轻取妄动。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石重贵也由刚开始的疑虑重重到最后的如释重负,杨赞说得差不多了,即刻起身告辞,率领手底下黑衣黑甲骑兵朝着北方而去……

    ……

    此刻在开封,赵德昭也于近日得知室韦酋长寅尼吉在杨赞的黑衣黑甲以及德寽勒部乌斯的帮助下,成功击退击败并生擒了大辽主帅雅里克斯。

    耶律璟既然没有搞定室韦,那么乌库部那边想必也是搞不定的……赵德昭听了之后,心中也是十分高兴,看样子自己的搅动之后,北方草原上越发的不安稳了,赵德昭觉得草原上的结盟并不是十分稳固,自己也只有用盐铁等厚利满足一些部落的需要。常言道: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赵德昭相信那些草原上其他部族间也会为他所用。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段,大宋缺少马匹,基本上都是靠西北通过榷场以及私底下的买卖而来,可还是远远不够,赵德昭也是希望从那些部落族长、酋长、可汗那里购买一些马匹,自己这边将一些粮食、落后的武器装备、生铁等他们。

    与此同时,在大辽境内,生女真以及其他部落那里也有一些珍贵的药材,人参、鹿茸、雪蛤等,以及其他紫貂等,在高丽与大辽的交界处,长白山中蕴藏着一座珍贵的宝库。

    大宋国内的商人通过贩卖一些布帛、茶叶等商品,贩卖到辽国境内,而商人则将人参、鹿茸、雪蛤、紫貂等物贩卖到宋国内,迢迢千里,各取所需。

    ……

    还有一件事情,也就是将南汉国的情报透露给赵匡胤,而赵匡胤则是通过枢密院那里得知军情机密,枢密院,主要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而枢密院职方馆则是掌管地图测绘、军机档案和情报收集。

    枢密院职方馆的人也各国境内也有一些接线人,赵德昭倒是可以通过长春堂暗中接近那些人,将消息传递给他们。

    果如赵德昭期望的那样,短短三日工夫,枢密院职方馆知道了南汉国内的军力布防情况,立马将此事上奏给赵匡胤。

    赵匡胤将枢密院一干官员以及朝中其他几个重臣,一同召至宫中偏殿内,商议此事,而大臣因为发对现在征伐南汉,认为等大宋应该过个一二年再行征伐之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