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225部分

天宋武功-第225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鸭绿江畔,王昭军队一万精锐兵马过了鸭绿江,便往东去,高丽人一直心心念念的辽东以及高句丽统治时期的疆域,势必想将整个辽东半岛以及渤海国旧地划入自己的国家疆域中。

    十一月初,辽阳城外建州的那一处庄园内,便出现了一支急行军,自乌库部灭辽军主力后,杨赞带人便绕了远路,已经出现了石重贵庄园外。

    ……

    而在东京开封府,城外的大宋司隶医官院已经建造完工,准备工作也了尾声,而朝廷也招收了不少的学医子弟,教授医术的医官,韩匡嗣、韩保升、孟昶以及从各国各地前来的杏林高手以及翰林医官院的太医们被授予教授医术的先生,给大宋司隶医官院注入了一股生机,这个新出现的不断地在循序渐进之中,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城南汴水码头,从流州而来的船只也在码头上卸下货物,货物转入几个码头仓库中,码头正在紧锣密鼓地搬卸装运中……

    城西金明池,杨信依旧在训练水师,为南征南唐做准备……

    这日晚上,福宁殿赵匡胤突然问内侍行首张德钧,魏王赵德昭现如今几岁了。

    当得知赵德昭的生辰之时,赵匡胤忽然间觉得自己的嫡子赵德昭如今都已经十六岁了,他素知赵德昭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赵匡胤非常重视这个二儿子;对他寄予厚望,打算让他从底层做起,多一些历练,循序渐进。

    既然已经封王,接下来便是……

    ……

第八十四章 藩邸与冠礼() 
出就外第与冠礼篇

    ………………………

    第二日,晨曦朝阳初露,东方升起了光芒,从殿角琉璃檐上射下来,而在庭院中,赵德昭一身白衣,手里提着一柄锃亮的铜剑,在寝宫外面练习剑术。

    赵德昭如一个剑客一般,他白衣似雪,如那漫天鸿羽,墨发纷飞,与白衣相称,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美,如雪似歌。脖子上的玉佩,在光照下熠熠生辉。他灵动地舞动着手中长剑,不时地变换着动作,如灵猿长蛇飞鹤……步履轻快。

    这时候,内侍行首张德钧走了过来,见魏王正在庭院中练剑,他站在一旁候着。

    赵德昭眼角瞥见张德钧过来了,便停下练剑,道:“张大官【宋代对宦官的尊称】,有事找小王?”

    赵匡胤命内侍张德钧去后宫寝殿将魏王赵德昭唤入自己的宫殿中,这个时候他入了魏王寝宫,便忙不迭道:“殿下,官家传召殿下速去福宁殿。”

    赵德昭擦着汗水,将手中长剑交给小贵子,拿过小贵子手中的干汗巾擦脸,随即问道:“张大官,父皇说是何事么?”

    张德钧便道:“官家方才问了老奴关于殿下的生辰,其他倒也没说甚么?”

    赵德昭暗想父皇无缘无故为何为传召自己,想必也是事情,今日无早朝,他原本是要出宫的,既然父皇传召,他便应道:“原来如此,张大官待我换身衣服,便去见驾。”

    赵德昭脱下满身是汗水的衣服,从宫女翠儿那儿,草草地用热毛巾擦了一下身子,宫女翠儿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去。赵德昭不太喜欢人服侍,就自己动手,换了一身黑色圆领窄袖袍衫,头戴幞头纱帽,这套衣服穿起来也更加合身,是唐朝时候男子的穿着打扮。换衣之后,赵德昭便急匆匆地跟在张德钧身后,去了福宁殿。

    赵德昭也不是自己的父皇为何第一时间召见自己,他问张德钧,张德钧也只是说官家提到了魏王千岁的年纪,赵德昭倒是有些知道发生甚么事了,也就急匆匆赶去福宁殿中。

    一路上赵德昭都在想着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宋代皇子出阁时,需皇帝颁发诏令,举行仪式,事实上赵德昭封王的时候,就已经形同于出阁了,只不过当时赵德昭还年幼,皇帝仍留他宫中居住,如今御史等官员倒是时时刻刻提醒皇帝,赵德昭这般年纪在宫中居住倒是不合礼法,差不多也就出就外第了,接着开府置属,名正言顺地出班外廷了。

    在大宋,出就外第开府置属出班外廷是皇子出阁后的三种政治权利。

    出就外第就是办理内宫到自己的府邸居住,这一点赵德昭早就非常希望这么做了,虽然他有时候白天可以离宫,可是日头落下必须回宫,否则夜晚宫禁一闭,入宫则要惊动皇帝了,搞不好第二日御史的一封奏疏就会出现在御史台上,有了出就外第,做一些事情也就容易多了。

    开府置属也就是设置属僚,这一点自己当初只能在暗地中培植亲信,豢养死士,通过长春堂飞雀暗线来操作办事,如今到可以光明正大地招收几个位列朝廷官身的僚属。

    出班外廷也就是自己可以参加朝会,这点赵德昭早就享受到了,在大宋建国初年就已经在朝廷上了,不过在历史上赵匡胤并未封自己为藩王,也没有多少让自己与赵德芳参与政务,也导致赵德昭势单力薄,在赵匡胤驾崩后,面对羽翼,主政开封府十五年,并且野心勃勃的皇叔晋王赵光义,根本毫无反击之力。如今自己位于十二等爵位【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第一等亲王之列,倒是有些让自己惊讶。

    出就外第开府置属之后就能名正言顺地享受到出班外廷的权利。

    赵德昭这样想着,已经随张德钧到了福宁殿内。

    福宁殿中,赵匡胤昨夜问起赵德昭的生辰,便想了一夜,如今赵德昭已经十五岁了,从建隆年间封为梁王,乾德二年封为魏王,这时候也应该出宫赐府第,开府置官,拥有自己的仪仗了赵德昭历史上为964年出阁。

    今日一早没有朝会,赵匡胤便急令张德钧去魏王寝宫传召,因为他知道赵德昭一旦没有朝会,便会在卯时离宫,去晚了,倒是要去宫外找人了。

    赵匡胤坐在龙榻上,见到张德钧身后跟着魏王,他抬起头德昭,发现他明显比之前又高了不少,远远跟二十岁的青年一样高,他高兴道:“昭儿,这几日不见,为父见你长高了不少。”

    “爹爹,说笑了。”赵德昭伸出腿与胳膊,下,倒也没有发现,只不过比往日的更加茁壮了。

    赵匡胤这时候从榻上起身,走到赵德昭面前,见到儿子的这番身量已经与自己差不多高了。

    “昭儿都长这么高了。”赵匡胤见到与自己身量一样高的赵德昭,心里甚是高兴,可随即便叹了口气,“昭儿,爹爹如你这般年纪的时候,便出外巡游,欲投往天下一方势力,如今却已成为一国之君,好教人难以置信啊。昭儿如今你已十六,这些年为父也是一点点长大,在政务以及军务上皆有自己独到见解建树。”

    “多谢爹爹夸赞,如今天下未一,儿臣作为大宋子民,愿为大宋贡献自己的一方智慧。”

    “这……”赵匡胤抚须沉吟起来,他这个儿子做事稳重,办事得体,为人勤勉,恪守本分,而且这些年做得事情都为大宋未来考虑,在地方以及朝廷都有贤王的名声,原本按照他现在该有的功绩,太子之位非他莫属,可是赵匡胤知道人生在世,必须要经历大风大浪之后方可行,而且自己正当春秋鼎盛,天下尚未统一,凡事也须亲力亲为,自己也需要树立开创者的标杆,为后世称颂。

    赵匡胤想了许久,终于说道:“昭儿既已长大,为父须当按照朝廷法度以及宗室礼制,昭儿如今则须出就外第,不知昭儿理解为父?”

    赵德昭拱手而立,“昭儿如今年已十六,早就封王,按照封王礼仪则该移居宫外藩邸,如今长居宫内确实于礼不合,御史台的官员想必也会上奏为难爹爹,爹爹当年因为孩儿年幼,不得已让孩儿住在宫内,这样安排也是孩儿考虑。只是我大宋初立,天下尚未一统,五礼【吉凶军宾嘉】衰微,正是百废待兴,匡正礼法之时,也可为天下庶民立标榜。”

    赵匡胤欣慰地己的儿子,儿子能够理解他的用心,也让自己有些羞愧,他道:“昭儿能这么想,为父惭愧,明日朝会上朕会向朝廷大臣宣布此事。”

    “一切听从父皇诏令。”出就外第本就是皇子封王的义务,赵德昭怕行事麻烦,赵匡胤今日所为正是他要的。

    ……

    接下来,赵匡胤便让知制诰官员起草魏王出外就邸诏书,由皇帝亲自御览后送呈御史台官员,再送至宗正寺……加盖各章。

    次日朝会上,赵匡胤当庭宣召,命将作监【北宋皇子府邸建造由将作监负责,南宋由临安府转运司负责】在内城外修建魏王府,与秦王府晋王府等诸宗室其他府邸杂居,并称“睦亲”宅【李心传概述:东都故事,宗室子皆筑大室聚居之,太祖太宗九王后曰睦亲】。

    接着便由太史局选择良辰吉日,由宗室中正任以上者送至府邸,赐御筵,及赐银绢钱五千匹两贯,本府官吏等第支赐;

    魏王于宫外府邸居住,由将作监负责,按照亲王建制,待魏王府建造完成之后,再搬去魏王府邸。

    移居魏王府,从此,赵德昭将不能再住在皇宫大内。不过这样一来,他办事情就方便多了,在宫内反而会受制约,除非他是太子,不过太子也有太子的难处,时时刻刻受朝廷官员监督,其他藩王也会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的位置,想必晋王赵光义是其一。

    ……

    这几日,自从知道皇帝下诏令魏王出就外第后,朝廷的一些士大夫则因为冠礼之废久矣,外佛入侵,礼法不复当年,近世以来,人情尤为轻薄,生子犹饮乳……礼当追三代,适今之意,而宋为中原华邦,一切依礼而行,主张在大宋复兴冠婚丧祭等礼仪。

    最后皇帝赵匡胤同意了加盖冠礼,在冠礼当日,赵匡胤御文德殿,百官在位,按照次序站立,皇帝命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掌冠赞冠者就位。

    赵德昭站立在主殿,随后双膝跪地,行驶礼仪的官员分次加冠。一进折上巾,再加七梁冠,三加九旒冕,

    行三加礼毕,赵德昭至东房,换上朝服就位。礼直官等引掌冠者至赵德昭就位处宣读诏书:岁日云吉,威仪孔时,昭告厥字,君子攸宜,顺尔成德,永言保之,奉敕字某。

    当命字,以“日新”作为赵德昭的字,为赵德昭加了冠礼【宋代冠礼最早记载始于宋真宗时期】,冠礼之后,赵德昭也顺应礼法,待府邸建成后,再移居藩邸。

第八十五章 探病() 
read_tent_up;

    思…路…客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无弹窗!

    十一月初十,甘州回鹘可汗派遣和尚进献佛牙、宝器。十二月二十二日,甘州回鹘可汗、于阗国王等派遣使臣来朝拜,进贡一千匹马、五百头骆驼、五百团玉、五百斤琥珀。

    因为年近过年,皇帝赵匡胤便让各国使臣住在馆驿【后来有班荆馆、都亭驿、来远驿、怀远驿】。

    ……

    辽国东境内,高丽军队过了鸭绿江后,便突袭辽东,与建州军马相互为掎角之势,攻击驻守辽东的辽军,正处于相持阶段。

    辽国上京城,耶律璟一直防着城内,这几月上京倒是安宁。

    上京道以西北的乌库部以及北方的室韦这段日子偃旗息鼓,吸收叛辽的残余兵马,建互市,与来往商人交易。

    ……

    时间转眼便到了十二月底,在皇宫内城外的魏王府邸最终营建好了,赵匡胤便打算让魏王赵德昭在上元节后便移居宫外。又过了几日,转眼之间便到了乾德四年966年正月十日日,正月十日,皇帝派遣使臣分赴江陵、凤翔,赐给官员家庭钱帛。

    这几日赵德昭便在皇宫逗留了几日,陪着家人过节。正月初九日一早,赵德昭便出宫采办一些物事器具,顺便逛街看看节日的风景。

    赵德昭与小贵子走走停停,不时地看看这个,瞧瞧那个,节日的东京城分外繁华,街市上都是人。

    赵德昭与小贵子逛着街,此刻已经走到了潘楼那边,这里倒是能闻到一些药材的味道,眼前就是一家药市了。

    赵德昭望着药市,还在打量着这边,一个不防,赵德昭差点被撞,随即他看到青衣小厮手上的三四包药材便洒在地上。

    “对不住了,这位小哥儿。”青衣小厮带着歉意道。

    小贵子见到自家魏王千岁被一个小跑过来的小厮,差点给撞到在地上,他便大声呵斥道:“你这厮好不长眼,走路都不看前方么。”

    赵德昭看到三四包药材洒在地上,便摆手道:“没事儿,你的药囊撒了一地儿。”

    说完,赵德昭蹲下身便去帮青衣小厮拾掇药材。

    “还是我自己来吧。”青衣小厮坚持道。

    “你这药材都撒了,沾染了尘土可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