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232部分

天宋武功-第232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d1;”

    吕余庆道:“臣恭贺陛下,我大宋若将此军器用于军队作战中,则可让敌军闻风丧胆,驱十里外啊。”

    赵匡胤龙颜大悦地点点头,其他中书、枢密、三司等官员倒也脸上觉得光彩。

    过了几日,五月初一日,朝廷已派魏王使团出使南汉,官船一路南下,亲奉皇帝诏书,谴责刘鋹,沿途官员一路招待,车马一路行至南方。

    五月十二日,魏王使团已经到了江陵府,自南平归顺之后,江陵府在宋军的治理下已经再度繁华起来,街市上大小道路如阡陌,店铺宅院鳞次栉比,行人络绎不绝,街巷中士卒巡逻,整个江陵府治安康定……随即赵德昭又接见了黄州【湖北黄冈】刺史孙光宪,孙光宪人不高,长得十分精瘦,一双小眼睛依旧明亮,他见到魏王殿下便一直看着他。

    赵德昭也知道此人酷爱收集各种图文书籍,便与他聊了一番经史子义、天文地理等,寒暄了一阵后,孙光宪便道自己家中藏书颇丰,引魏王赵德昭去了藏书楼。

    藏书楼上,数千典籍分列其中,被有序地分门别类地放着,赵德昭突发奇想,便对孙光宪说要开藏书楼,广收天下书籍于其中天下人都能其中,同时也让孙光宪收集流亡民间的著作。孙光宪听罢后便觉得不可思议,若是按照魏王的想法,天底下人都能看见前人的书籍了。

    十四日一早,薄雾笼罩,魏王使团离开江陵府,坐上船只准备渡江,在使团面前的是一条长江天堑,水流破涛,湍急务必,赵德昭忽然记起了远在江宁府的樊若水以及日后他在长江上架设的一座浮桥,正是因为有他断然北归宋廷,又献计《横江图说》,为日后灭南唐建立了不可磨灭之功,樊若水现如今在别院,也不知他心中有何想法。

    整条江面上都是船只,原来是荆湖水军正在日夜操练,教习水战。

    Ad2;沿着长江一岸都是大小艋胛战舰,千余搜战船沿江分布一字排开,江面水流湍急,布控着楼船、车轮舟、大小船舰、冲锋小舟、沟槽船、海鳅船……晨雾渐渐散去,整个江面上显露出来的都是大小战船,蔚为壮观。

    赵德昭望着大宋的水军,他心潮澎湃,这比京城的神卫水军要好多了。

    使团过了江,一路向南,于六日后,五月二十日抵达郎州,此刻驻守郎州的有潘美、尹崇珂等诸将,使团同时又传递了皇帝的旨意,命郎州军队严阵以待,准备粮秣军资,训练士卒,以待伺机而动。

    潘美、尹崇珂自知皇帝心中的计划,他们也觉得宋军南征似乎要提前了,而赵德昭也安慰他们下次出征,宋军一定一举灭了南汉。

    离开郎州后,宋军出郴州,沿途一路峡谷、山林,所见的人烟也越来越少了,如今要穿越五岭,他们自然带了一些骡子驮着物品,往昭州方向走。

    昭州,可谓是南汉北边的重镇,在赵德昭的印象中,这里是南汉建造船只的地方,而且既然是督造船只,也驻扎着南汉大部分的军力,只是自吴怀恩死后,昭州虽然防守严密,可是南汉朝廷缺乏军饷以及军力,因此此处看似坚固,却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

    南汉地界,赵德昭看到的是瘦骨嶙峋、四处逃荒的饥民,四处残破的屋舍、无人耕种的田地,那些饥民眼中迫切的求生**,饥饿的眼神,当饥民见到宋使的仪仗队伍之时,他们全部涌向宋使这边,赵德昭见饥民涌了上来,便将吃的食物全部给这些饥民。

    当赵德昭一行人入了城,到处可见地方官员以及一干衙役、士兵去百姓家催逼粮饷、强征兵丁入伍,城中的征兵布告栏,在风中摇曳着,在它的面前并没有围拢多少百姓,百姓早就对征兵之事非常恐惧,恨不得拖家带口逃离此处。

    一路南下,在南汉各处驿站停歇,宋国使团已经好多年没有见到了这种情形了,恐怕当年契丹人攻破开封城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吧。

    Ad3;

    每到各处驿站,早就有长春堂的各处暗哨接洽,传递消息。

    赵德昭这几日也从长春堂一二传书飞信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南汉这驾马车已经是越来越腐朽不堪了,又如风中摇摇欲坠的破屋,只待宋军一战而下,将其击倒。

    六月上旬,宋国使团加紧马力,催促前行,黄昏时分,车马已经到达离京城十里外的一个驿站——清明驿。

    车马停在驿站门口,也只有几个年老的驿官接待了宋国使臣,那些驿官的身上全部打了补丁,脸上面黄肌瘦的,看样子油水并不丰富。

    使臣中其余官员看了这副样子,倒也嗤之以鼻。

    下马威?或许是刘鋹的故意戏弄,又或许是南汉**至此,连驿站都懒得修葺,钱粮全部花在了享受上面。

    赵德昭倒不是很在意,他直接迈着步子走入驿站,后面跟随之人也一并入内。

    或许是这个名字还是天气的缘故,这一日晚上天忽然下起了大雨,风也很大,整个周围一片动荡。

    清明驿虽然是个驿站,可是看起来非常残破,到处漏着风,如今天又下着大雨,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了,短时间的倾盆大雨,驿站内的地上已经积满了水,残破的屋檐上一个洞一个洞的,雨水正欢快地从洞口往下跳跃。

    更可恶的是屋子内一股发霉的气味,连床上的被子也有一股霉味,随行的几个官员也愤愤不平地发着牢骚。

    这雨说来的快、急,说去的也快,已经不再下了。

    第二日一大早,天气已经放晴,太阳也出来了。宋国使臣中大部分人一夜未睡,心中早就将刘鋹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赵德昭不知道的是,昨天刘鋹的这种做派也激起了宋人心中的愤怒,也为日后灭南汉埋下了种子。

    正午时分,兴王府这座城池已经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兴王府城高三丈,虽然比不得开封城,但是看上去也算是一座坚城了。

    “噜噜噜——”赵德昭忽然间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原来是大象的声音,他立马转过头去,在城外不远处已经缓缓走来三只大象,周身披挂着厚重的铠甲,这种铠甲应该是以厚牛皮为内衬,形同鱼鳞一般,大象的腹部以及胸部由整块钢板给护卫起来,就连象腿上也被包裹地严严实实地,俨然一个钢铁侠。

    在大象的背上拴着三层高的塔楼,这上面坐着几个指挥的弓箭手以及一个驭手。

    宋国使臣中其他几个没有见到过象兵,也都一齐紧紧盯着披着战甲的大象,而在这个时候,忽然从城门内出来一队士兵,随即身后又来了一支绯衣圆领官袍的礼宾院官员以及鸿胪寺官员,他们正整理着装,亲自出城迎接。

    “欢迎天使来临,有失远迎了。”这句话从那个官员口中说出来之时带着一股娘娘腔的味道。

    南汉国国如今大部分为官的基本上都是被阉割过的,宋国几个官吏见了倒是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在宋国为官。

    见此情形,这时候宋国使臣一个官员呵斥道:“昨夜为何不见汉国官员迎接,我大宋堂堂中原礼仪之邦,最甚重的就是礼仪之本,却没想到你国君王如此不慎礼仪,与那蛮夷小国有何两样呢?”

    汉国官员已经有人憋红了脸色,而赵德昭站立一旁,倒也没有干涉,而是道:“汉国就是这么待我中原大国的么,恐怕是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失职吧,本王这次倒是长见识了,稍后见了你王,倒也好好说说。”

    汉国官员见此并无说话,因为身为礼仪的掌管,面前的魏王殿下说得不错,而他们也不过是遵照了刘鋹的旨意,所以当下十分尴尬,若是传到宋皇口中,恐怕直接会来兴兵南犯。

    南汉国那些官吏听了魏王的一番话,面面相觑,居然好半天都没有说出来一句。

    “天使请——”

    ……(重庆书厂)《天宋武功》仅代表夏侯皓月的观点,如发现其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健康绿色的平台。

    【】,谢谢大家!

    PrintChapterError;

    ←→

    新书:、、、、、、、、、、、

第九十四章 出使 三() 
城内的礼宾院内,禁军依旧把守着此处,这段日子以来一直软禁并监视南唐使臣龚慎仪等一干使臣,前几日龚慎仪已经从其他人口中得知宋国魏王殿下来临,他倒是非常想见见这个传说中的魏王赵德昭。←,

    说曹操到曹操就到,“蹚蹚蹚”一阵一阵马蹄声已经传遍了整个围墙外,

    一辆辆车舆车架已经停靠在礼宾院前,赵德昭从马上跳下来,落在地上,打量着这座建筑,据他所知,南汉的礼宾院在兴王府的中心地带,距离皇宫并不远,从外面看规模想必也是宏大,建筑风格倒是与中原不一般,应该是藩汉结合的,旁边还有一条小河经过,昨夜因为下了一场暴雨,河水倒是上涨了不少,还夹带这不少被打落的叶子。

    “天使远道而来,如今已至正午,陛下特令我等在礼宾院安排午宴,为宋使接风洗尘,天使有何吩咐可以跟下官说。”为首的鸿胪寺少卿拱手便道,身旁其他几位官员也在一旁点头哈腰说道。

    连日连夜的赶路,赵德昭心中憋着一股气,昨夜的不接待以及驿站的破落,倒是让他心中不满,而且方才自己使团一行人到了兴王府城门口时,居然没有见到随行接待的使臣,这个时候这些官吏倒是开始“嘘寒问暖”起来,他语气中带着一股恼怒,便问道:“不知你国国主何时接待我大宋使臣?”

    大宋使臣团中的几个随行官吏听魏王这么说,也不约而同地看着面前这几个接待的南汉官吏。只是如此一来,气氛有些尴尬,周围几个南汉官员情知理亏,便也没有多说甚么,气氛一下子收不回来,只见宋国使团这边,宋国随行官员都如狼似虎地盯着面前的汉国官吏。

    片刻后

    “这……”这名接待官员自知理亏,已经被魏王堵地说不出来话了,他们也不知该说甚么,只是看着另外几个同僚,其他几个同僚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早在刘鋹扣押唐国使臣一干人之时,便已经与预料到了这个后果。事实上他们几个都知道刘鋹暂时还不想接见大宋使团,否则也不会扣留唐国使臣,“天使请在礼宾院歇息,陛下改日设宴,欢迎贵使!”

    赵德昭心中十分不快,但他还是忍住了,南汉刘鋹的这个态度明显是对大宋的极度不尊重,直接关系到了国家的尊严,有辱大宋国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从昨夜清明驿接待来看,这估计是刘鋹的下马威,大宋作为天朝上国,岂能与番邦一样,而且这明显就是不打算接见自己使团,打算晾几天再说。

    “你家国主好歹也是一国之君,莫非连礼仪都置之不理了,我大宋乃堂堂上国,礼仪不可废,威仪不可失!”赵德昭对着这几位接待的鸿胪寺一干官吏,他质问着。

    南汉官吏意识到有辱汉国接待上国天使的礼节,便略带歉意地说道:“天使,陛下现正于宫中饮宴,下官即会去禀告的。”

    这时候宋使团中鸿胪寺丞董仲彦道:“烦请贵国有关官吏尽快知会你家国主,何时能见你家国主,传达我家陛下旨意?”

    董仲彦对礼仪以及邦交方面之事十分在行,且有经验,事情交给他打理倒是让赵德昭十分放心。

    “天使稍等片刻,下官自会禀告陛下。”说完那官儿便回过头,然后与其他几个官儿切切错措的一会儿,随即招呼了其他接待的官吏,命人好好伺候宋国使臣。

    既然如此,赵德昭便也作罢,他抬头看着礼宾院的匾额,随即又想起一件的事情,便问那个官员道:“你就是鸿胪寺少卿么?可曾知道你家国主扣留的唐使现在何处?”

    “下官即是鸿胪寺少卿。”那官员回应又反驳道:“天使,我国未曾扣押唐使,唐国使臣就在里面呢。”

    “哦?”赵德昭明知故问,他早就收到消息,确实如他所说。

    汉国官员见人都已经妥善安置好了,便散去了……

    “殿下,他们……”董仲彦指着那些离去的汉国官员的背影,愤愤不平道,刘汉不过是个南方小国,这一次是大宋大规模出使南汉,而且这个国家一直也来也不与大宋建立邦交。董仲彦的心中也是憋着一口气,昨夜被漏雨淋了个透,昨日若不是喝了碗姜汤驱寒,今早儿恐怕是要得热疾的,何况如今汉国官吏的这般接见……

    “董卿这事暂时别去计较了,等面见刘鋹那厮后再说,本王倒是想知道那刘鋹究竟能够忍几日?”

    “殿下,惭愧了。”董仲彦觉得刘鋹怠慢了自己等大宋使团,这是失礼的表现,可是后来仔细一想,这毕竟是在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