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247部分

天宋武功-第247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郴州刺史这心中也是有些为难,他看着魏王的眉头紧锁,一直都没有怎么说话,以为是自己的待客之道准备不足还是怎么了,所以他也一直干等着,看着这不知道魏王眼中过意地去的菜肴还是过意不去的,他也一直犯苦中。

    赵德昭心中一直在想郴州粮食短缺一事,看来这个时候粮食的产粮还是提不上去,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粮食消耗总是有缺口的,他并没有责怪刺史招待不周或是救灾不力,看着郴州城以及一些地方如此,他这心里头总是有些悲戚。如今郴州粮食短缺,各地因为灾害田地一片干涸,快要成熟的稻谷都枯死了一大片,老百姓颗粒无收,各县的官吏也不知如何收取粮税,今年的秋收都是一个问题了。

    不过他初来郴州不知郴州这儿的情况,等过会儿他再问刺史他们。

    刺史以及郴州一些地方官员一直都在干等着,堂堂的魏王没有开口说话,他们自然也不好随口说话,这是官场规矩,而且官员见魏王依旧是眉头紧皱,不知接下来该如何做。

    就在此刻,伶俐的小贵子假装倒酒,然hòu经过赵德昭的跟前,小声地提醒着,赵德昭适才见屋内人都在等着吃饭,便苦笑道:“开宴吧。”

    宴会已然开始,赵德昭与刺史以及一干官员随便叨扰了几句,拉了拉郴州城内的军民以及治安等情况,又聊到了郴州的风土人情,倒是并没有提到灾荒。

    这大宋的官场他还是知道一些的,在大庭广众下有些事情是提不上来的,如今对面又坐着唐国的使臣,毕竟有些话只能对着家里人说,一些丑事说出去只会让外人笑话,因此一切等宴会结束之后,赵德昭再去找刺史他们叙话。

    赵德昭啜了一口酒,此酒十分浑浊,而且度数很低,想必是土法所制造的酒,不过他忽然想起当前郴州的情况,也就将酒给饮下了。

    赵德昭并不介yì,这反而说明这郴州刺史是个识大体之人、知百姓疾苦之人,若是换了别人估计早就趁机机huì巴结上了,好吃好喝地供着你,而这些酒菜全部都是从百姓那儿压榨你的,你却放心地吃将下去,到时候你若是吃个甚是痛快,那么百姓也被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给压榨地痛苦不堪。而且这恰恰是因为统治者的喜好那些官员也迎合你的喜好,做一些媚上欺下之事,到最后吃苦的还是百姓。

    赵德昭对着郴州刺史微微一笑,那刺史不知为何也只好尴尬地抱之一笑。

    宴会已经结束,刺史也已经安排好了住宿,唐国使臣便去歇息去了,董仲彦几人则在等候着魏王的话,赵德昭让他们先去歇息。

    屋外,知了因为天气燥热还在叫着皓月是农村人,我住的房间靠着一棵柳树,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知了还在叫,真是蛋疼啊!,听得人这心中也有一些烦躁不安。

    待他们走远了,赵德昭适才吩咐郴州刺史、都监二人在刺史府内厅堂讲话。

    刺史让魏王上座,自己与都监二人则坐于一旁,垂训魏王讲话。

    厅堂内的气氛一下子严肃起来,三人却只听见屋外知了苦不堪言地叫着。

    “你们二人切莫拘束,本王又不会吃了你俩。”赵德昭见气氛如此凛然,便笑着说道。

    刺史、都监二人听魏王如此道,便松了一口气,二人也不再那么拘谨了。

    从郴州刺史口中可知,大宋朝廷正从淮南江北、江陵等地各粮仓内调集粮秣物资运往南方,现如今还在半道之上,可能还得等个七八日的样子。可是按照郴州当下的粮食情况,大概三四日的工夫就要断粮了,然而市面上的粮食的价格却同时也在上扬当中。

    郴州刺史与郴州地方官员也想尽了办法,向富户征集粮食,通过买卖手段购粮,可还是不能填补粮食的缺口。而且官员上门从粮商手中收取的粮食价格虽然比市面上低个十几文,可郴州这几年财政基本上都处于亏损中,这也是一笔不小的价格啊。

    刺史、都监二人都摇着头,可赵德昭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七八日,当赵德昭听闻这个日子的时候也为郴州百姓捏了一把汗。

    屋内气氛越发凛然了,这三人陷入了沉默中。

    都监陈琄也在一旁道:“不知魏王千岁有甚么好的法子?”

    这几日陈琄与刺史等郴州地方官吏商量了几日都没有商量出解决问题的法子,如今干旱还在持续,百姓的肚子也正需要填饱中,他与刺史商议之后,也想不出如何解决粮食危机。如今见魏王殿下前来郴州,自然想让他一起出谋划策解决问题,而且他也听说魏王才识绝伦,能解不可能的问题,因此也有些想依赖这位魏王爷解决问题了。

    从北方尚未运来,可是从南方呢?

    赵德昭灵机一动,既然大宋这边来不及运粮过来,可是从汉国那边倒是可行,他道:“远水解不了近渴,没成想这老天爷一日不下雨,一日不能耕种,不过本王倒是有法子,可能需要从汉国那儿弄些粮食过来了。”

    “殿下这是?”刺史与都监二人不知为何魏王会这么说,汉国皇帝那头肯么。

    而在这个时候,赵德昭却道:“你们放心,此事交给本王,三四日光景应该能暂shí解决粮食危机。”

    接着赵德昭又把汉国刘鋹献八州率土称臣之事跟这二人一说,这二人一听,倒是觉得事情可行,同时觉得身上的担子也减轻不少。

    三人已经聊了一个半时辰,这屋内的气氛始zhōng严肃。

    历朝历代粮食都是一个敏感性的话题,如今宋国还要防备北方诸国,大宋要预防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必须得训liàn的士卒,而训liàn士卒则需粮食,士卒训liàn越多,粮食消耗也越多。而如今宋国虽然推广了占城水稻,可毕竟一方水土难解八方困境,粮食问题近年来一直都是一个大大的缺口。

    即使到了后世,世界上存在粮食危机的国家还很多,粮食消耗量远远要超过粮食的生产量,即使称“世界粮仓”的美国也未能幸免,何况是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呢。

    二人遂辞别魏王殿下,起身各回府邸。

    夜幕下,屋外的知了仍jiù在叫着,赵德昭的心情稍微显得有些舒畅,可他依旧不得不提起十二万分准备、精神。

    当夜,赵德昭立即令人书信几封,缚在鸽子腿上,待鸽子飞出鸽笼后,赵德昭适才松了一口气,为防万一他又连夜派人骑马南下去南方雄州等地收购粮食。

    从第二日一早到日暮时分,长春堂在南汉各地的联络者已经陆续收到赵德昭的飞鸽传书,而在陈洪进的泉南二州境内也有联络者收到了来信。

    ……这几日收到来信的地方一直都在准备调集粮食中,而在北方从宋国江淮运来的粮食也到了郎州这里,正准备调运到南方郴州等地。

    在郴州休养了一日后,唐国龚慎仪使臣遂辞别魏王赵德昭,先行返回江宁府去了。

    而赵德昭也在从南方来的粮食。

    又过了三日,赵德昭在郴州待的第五日,翘首以盼的粮食终于从南方运过来了,大概有二十来车的样子,虽然数量上还是不多,可也能缓解几日了。

    郴州刺史见粮食运到了城门口,两目发光,顺手撩起自己的衣衫下摆,亲自在后头动手,推着粮车,又大喊大叫地让府衙内短工、衙役将人粮食运回粮仓,又派人登记造册,安排分发粮食等。

    既然粮食已经差不多运到了,赵德昭等人于次日启程离开郴州,往郎州方向而去。

    ……

    Ps。本书纵*横首发,若有疑问可以直接找本人,在书的简介处加的书友群120663594以及U…one,想要龙套的也可以在群内跟说明。

    思︽路︽客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无弹窗!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技术() 
七日光景,赵德昭一行人已经到达郎州,潘美等人也事先得知魏王的行程,今日特意从西山军营内回来接见魏王。

    这一次让潘美、尹崇珂等人意想不到的是刘鋹居然已经献土称臣。不过潘美、尹崇珂二人心知肚明,自己二人还得镇守郎州此地,以待朝廷命令。

    按照皇帝赵匡胤的国策,南方这几个国家最终还得真正并入大宋版图中,而他们届时也可会因为战功而升职加官,因此他们心中毫无怨言,反而希望这一日早一些到来。

    赵德昭等遣汉使入了郎州之后,却见这天气悄然间发生了变化,晚膳用后不久,如今已是申时时刻,屋外的空气依旧沉闷,只不过迎面而来已经有一股冷暖风了。

    而在郎州南方的天际中,却于此刻忽然间一道惨白的光亮闪起,倏忽间滚滚云层翻滚而来,大风吹着树木,树木剧烈地摇晃着,看着天色,干旱几个月的老天爷终于要布云施雨了。

    “这雨终于下了。”赵德昭开着窗户,见树叶从天空中飘落吹进房间内,少顷,硕大的雨滴扑面而来,溅落在屋檐瓦片上,丁丁直响,赵德昭登时关上门窗,而此时屋内的温度也低了不少。

    小贵子则从屋外耷拉着身子,甩着身上湿漉漉的衣服埋怨着:“殿下,这雨真是贼大!”

    ……

    而在北方,赵匡胤又听闻南方各地的干旱危机已经减小不少,他也甚是欣慰。

    此时此刻,各地快马已经将南汉国内发生的事情告知给了赵匡胤,枢密院职方馆掌管地图测绘、军机档案和情报收集,这段日子以来赵匡胤也从中了解到了南汉国内发生的事情,赵匡胤听完了密报后得知兴王府最近一段日子以来发生的各种大事,如今刘鋹内附献土如同唐国一样称臣而归,这让赵匡胤龙颜大悦,他当即兴奋不已。

    随即他又想到此番唐国龚慎仪使臣也已经安然到达江宁府,赵匡胤觉得这次有必要让自己的儿子魏王赵德昭亲自去唐国国都一趟,以天子之名义巡守江南,以表慰问。

    赵匡胤想到赵德昭他们使臣的行程差不多快到郎州的时候,立即知制诰官员起草诏书,随即命人快马邮驿南下,去往江陵府。

    ……

    这几日的东京并不太平,暗流却在涌动。

    此时开封城中,赵普府上的幕僚在暗中却发现赵光义的亲信刘嶅贿赂冯瓒,他立即让官员进行弹劾并将证据呈交给赵匡胤,赵匡胤获知后立即命人前去梓州将冯瓒一干人押送入京。

    夜深了,在赵光义府上,开封府判官刘嶅、押衙程德玄此时正与赵光义商议事情。

    在烛光下,判官刘嶅缩在一旁,满怀忧虑道:“晋王千岁,此事该当如何?”晋王赵光义让他贿赂冯瓒一事已经被赵普察觉,他当下也不知该怎么做。

    赵光义见刘嶅如此,便一脸恻然道:“没想到赵则平先人一步,已经让他手底下官吏弹劾枢密直学士冯瓒等人,纵然是本王也没想料想到,不过你毕竟乃我开封府上人马,本王自然不会让你有事的。”

    “多谢殿下!”判官刘嶅起身直接跪倒在地,赵光义见此立即虚手去扶。

    “你放心,你是本王的人,赵则平这厮打狗还得看主人,若是他死咬不放,本王也不会让他轻易得逞的。”

    而在一旁程德玄始终一言不发,他不过是开封府一个押衙,方才二十来岁,比这些人的经验不足。自己平时掌管出行仪仗事务,恰巧自己也略懂一些医术,曾经只好赵光义的咳嗽之症,因此颇受赵光义的信赖,但是他却干瞪着眼睛在一旁,既然晋王都这么说了,他便应和道:“殿下所言极是,刘判官你且不要庸人自扰了。”

    ……事后刘嶅仅是免职,赵光义又在开封府中扶植了姚恕作为新一任的开封府判官。而此时枢密直学士冯瓒、绫锦副使李美、殿中侍御史李楫也因为此案而备受,赵匡胤到现在还有些头疼,赵普极力劝解以贪赃定其几人为死罪……只是后来到了八月十八日,又遇到大赦,冯瓒等人则是被流放到沙门岛,逢到朝廷施恩时也不得回来。

    赵普这心中有些不快,冯瓒等人虽对大宋有功劳,但是却暗中与晋王等人来往密切,而且赵光义有几次有意无意之间想要拉拢自己,都被赵普拒绝了,想必赵光义的心中也有一丝怨恨。

    因为在前代就有兄终弟及之事发生,赵普这儿隐隐约约间觉得晋王这里头有心怀不轨的心思,只是碍于皇帝还在世,而且魏王殿下那头荣宠不衰,时时刻刻都压着晋王一头,晋王适才不敢有这心思……赵普怎么想就越觉得哪里不对,他这么一想,就越发觉得这里面有阴谋,这是他与赵光义之间的第一次不愉快,同时他心中也翘首以盼魏王能够回到京城。

    这么一想,直至天边鱼肚白,他才睡下。

    十九日一大早,传召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