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259部分

天宋武功-第259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红遍了整个山头,正是秋高气爽欣赏枫叶之时。

    九月十五日,这一日天气晴朗,李煜的车马已经备齐,只不过今日的车架之上,周嘉敏也在此处,不过当她见了赵德昭之后,便别着头,当赵德昭望去车架之上的周嘉敏之时,前头车马上的李煜也转过头来,恶狠狠地瞪着赵德昭。

    李煜今日顺便也邀请了周嘉敏,趁此良机,李煜也打算向周嘉敏表白。只不过周嘉敏这心头一直放不下那日圆寂寺中西厢的一晚,虽然二人并无更近一步的肌肤之亲,可是周嘉敏这心头还是有些不安,一是李煜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她心头亦是非常担心,而是她这几日内忽然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宋国的魏王赵德昭,只不过二人身份有别,又是两国,不知这……

    赵德昭一直想着周嘉敏见他的情形,不过当见到自己的时候,一直躲躲闪闪,躲着自己的目光,也不知周嘉敏心中怎么想,是不是在责怪自己的轻薄之意。

    不过今日正事要紧,他便对小贵子道:“事情办得如何?能否一击必中?”

    “殿下放心,辰护卫他们已经在栖霞山安排了人马,到时候会按照殿下的计划施行的。”

    “唔!”赵德昭想着这件事情的时候,心头莫名紧张,栖霞山上的计划若是成功了,那么接下来的行动就会顺利不少。

    ……

    车马到了栖霞寺山门口,古寺钟声荡气回肠。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如今已经快五百年的历史了,是江南数一数二的名刹。

    今日驰名江南的明*慧禅师在此讲经,李煜素来崇信佛学,坐在台下听的如痴如醉。

    坐下几人也在安静地听着明*慧禅师讲究佛学之道。

    明*慧禅师讲究完佛学后,李煜几人便打算登高观赏秋叶。登高看远,吹山风,看美景,听着的笑声,也算是一种享受。

    不过今日纯属游玩,这护卫倒是比平时少了不少,赵德昭左思右计,暗暗观察山上的情形。

    几人攀上旗下山已经是中午时分,九月十五的阳光还有几分炙热的余威,加上登山运动量大,两位美人已经香汗淋漓了。

    尤其是窅娘,三寸金莲登山,当真不容易。这栖霞山算是山高风凉,也算舒爽,而在半山腰上竟然还有一个庭院,据说是李煜早年游玩时修筑的,此刻恰好给他们了一个休憩之地。

    此庭院,乃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四合院,院子前面栽种着一片竹林,前居乃是侍婢的住所,后面则是三间房子,成品字形筑造。

    中间靠前一点的是客厅,是宴饮之所,后面两侧则是卧房,也有兼书房的作用,与厅堂连通。三个房间并不大,却也小巧玲珑。

    李煜、赵德昭几人到了这别院之中,赵德昭连连赞道:“国主,这山上的风景果然是美不胜收,这亭台别院甚是雅致,小王回京后一定也建造这么一所别院。”

    李煜笑道:“这江南的景色自然是美不胜收,魏王若是喜欢,孤就将这别院赐给魏王了。”

    赵德昭抬头看着李煜,摇摇手道:“多谢国主隆恩,只是小王一直住在北方,若是国主将其赐给小王,小王可没有闲工夫打扫院落,这庭院恐怕就要荒废了,国主你说是不是呢?”

    李煜面露尴尬,干笑着不说话,此刻他的目光又不经意间看着周嘉敏,似乎周嘉敏那里并没有看向他与赵德昭二人。

    赵德昭在宫女的带领下,到了西厢房的一间房屋内。

    而他也在不经意间抬头看着周嘉敏的房间安排在何处,不过不凑巧的是,周嘉敏并没有住在西厢,而是住在离李煜不远的东厢房那头,中间还隔着一道土墙。

    赵德昭有些失望,因为他心思所见,李煜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丝丝情敌的火*药味儿,故此如此安排。

    赵德昭在屋内待着,见屋内装饰的甚是豪华,赵德昭心道:山坡之上修造这么一个雅致的庭院,当真是不容易……还有诸多的用具和装饰品,那床被子都是用上好的丝绸制作,前后下来也会花费不少钱。见微知著,从这些细小的方面便看得出,他们是何等奢靡。

    赵德昭站在窗户前,推开窗户,但见栖霞山美景尽收眼底,而在窗边的案几上还摆着颜料笔墨,临窗作画倒也算一件美事……空闲来此小住两日,也当真不错,不过这里是唐国,他还在访唐期间。

    李煜真是会享受啊,赵德昭感慨的同时,心中也浮现出一个词汇——奢侈。

    赵德昭感觉有些累了,便来到床前,侧着身子在床上躺着。

    一盏茶后,小贵子从屋外推门而入,见到自家殿下歪歪斜斜地躺在床上。

    赵德昭听见脚步声已经醒了过来,“小贵子,山上有没有消息?”

    “启禀殿下,暂无,其他状况倒是没有出现。”

    “好戏开始了。”赵德昭从床上起身,坐在床上。

    ……

    山西侧的虎山枫岭,成片的枫叶如娥皇一般,满山红遍,景色十分。秋风袭来,便有枫叶从树上飘逸地落下。

    地面上已经落下了一些枫叶,辰源已经抖落身上一些枫叶,其余几人则是趴在干草丛中着消息。

    “辰护卫,怎么人还没来呢?”这些人都是当初赵德昭从特种部队之中抽调派给辰源的,也就是“山鹰”特种部队。

    此刻埋伏在山西侧的他们已经等得急不可耐,他们吃完干粮之后,便一直埋伏此地,着猎物入口。

    ……

    晌午过后,李煜便带着窅娘,周嘉敏以及其余齐王李景达、郑王李从善,韩熙载、龚慎仪等几个文官去山上欣赏虎山的红枫。

    到了虎山一侧,但见山石林立,一整片的枫树林黄?色一片,李煜已经登上了顶端,身旁齐王李景达、郑王李从善也在同样欣赏着美景。

    “魏王啊,霜叶红于二月花,虽然这眼下并不是最适合欣赏红叶之时,不过魏王有幸见到这满山的红叶,也实在是一种享受。”

    赵德昭点点头,并无多说甚么,而是走到一块石头旁边,然后望着四周。

    就在此刻,从山石缝隙内蹦出一伙黑衣人,迎头砍向赵德昭,赵德昭一个急身体闪躲,便窜到了齐王李景达跟前。

    那伙黑衣蒙面人忽然间齐齐地将刀砍向李景达。李景达到底是在军旅中待过的,也是现今唐国?军中第一人,自然身法轻快,一下子挡住了对面黑衣人蒙面人的刀。

    而黑衣人不过是试探一下李景达的工夫如何,刚开始的搏斗也只是粗浅样子,身旁的李煜、赵德昭以及其他人也都待在一旁。

    忽在此刻,对面大石头下面又蹿出一支黑衣人蒙面人的队伍,手中挥舞着大刀朝着李景达那边砍去,而身旁的禁军将士也分散地守护在李景达四周,其他几人则是待在李煜、赵德昭等人的身边。

    黑色的面巾下,那双犀利的眼神,朝着赵德昭地瞥了一眼,而火红的枫叶也渐渐地落在地上,被风吹得满地都是。

    赵德昭亦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蒙面的辰源便飞速转身,手里头拿着刀剑,刺向李煜,而此时李煜一个大惊,见刺客过来了,他将身体往右侧倒去,一个踉跄,身体与石块触碰了一下,李煜的右手被锋利的石块划出一个口子,鲜血从口子中汨汨流出,赵德昭见李煜伤了手,便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飞快去往李煜身旁,缠着李煜的手,绕了好几层。

    一瞬间,李景达的目光也一并望向李煜这边,他怔怔地看着,想飞身上去护主,却不料一支暗箭从破空而出,“扑哧”一声射穿李景达的右边胸膛口。

    李景达忽然间觉得眼前一片空白,周围一切也静止一般,他直直地到了下去,一支箭矢已经插在他的右边胸膛口上。

    “四叔——”郑王李从善立即跑向李景达身旁,见李景达双目紧闭、气若游丝,整个人一动不动地躺着,鲜血从伤口处淌了出来,他哀嚎地叫着,“来人啊——”

    辰源见李景达受伤,李煜的手上也受了伤,赵德昭这时候地示意了一下辰源,辰源立即领命,带着人马从石阶旁的草丛中撤走了。

    赵德昭刚想故作追敌的样子去追,周嘉敏立即从旁边一把拉住了赵德昭,战战兢兢地拉着赵德昭的袖口,哀求地摇头。

    地上,李景达躺着一动不动的,李煜也不顾伤口的疼痛,神情紧张地看了一眼赵德昭,他当即命禁军护送受伤的李景达下山。

    李景达受了这么重的伤,估计神仙也难挽回了,赵德昭这么一想,也随着人群下山了。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山雨欲来() 
从栖霞山归来后,齐王李景达最终在半道上失血过多而亡,李煜命禁军将士左右开道,通知了各府各部,准备辍朝三日哀悼齐王,并令刑部大理寺官员彻底彻查刺客之事。

    李景达之子李从庆,今年尚且不到二十岁,颇通文采,聪明机灵,与李煜也是堂兄弟,自齐王薨逝过后,就以齐王世子的身份承袭了齐王王衔。

    李景达死后,灵柩一直停放在齐王府邸大堂,大堂也暂时也布置成为灵堂。李从庆这日在亡父灵柩前烧纸,滴水未进,他只知道自己的父亲昨日还是好好的在栖霞山赏秋叶,今日便躺在冰冷的灵柩中,与世长辞了。

    灵堂内烧着纸片祭祀之物,又燃着许许多多的白色蜡烛,一片烟熏火燎的。唐主李煜神色黯然,被烟呛得眼泪都流了下来,郑王李从善也紧紧地站在李煜身后,其余文武大臣也侧立左右,一个一个上前告慰亡灵,安慰死者的家属。魏王赵德昭也以追悼人的身份站在灵柩右侧,观察灵柩前的一切。

    李从庆烧完纸从地上起身,双腿已跪的麻木了,他起身,随即躬身对着李煜便道:“陛下,你一定要替先父报仇,找出刺客!”

    李从庆说完,又回过头堂内的灵柩。

    李煜见此便安慰道:“堂弟请节哀顺变,齐王叔一生戎马倥偬,领兵出战,如今却被刺客刺杀身亡,实乃我唐国的一大遗憾,朕发誓一定会找出刺客,在齐王叔灵柩前告慰亡灵的。”

    李煜说完,擦了擦被烟熏的眼泪,而在对面远处赵德昭却鄙视道:人虽不是你杀的,可是这虚情假意实乃鳄鱼的眼泪。

    李从庆想到这里,此间一股莫名的哀伤弥漫了他的胸口,他一口鲜血从胸口喷了出来,喷的李煜身上都是。

    李煜厌恶的神情一闪而过,却见李从庆已经昏倒在地,他立即上前扶住他,吩咐仆役扶他去房间歇息,又令太医前去照顾。

    过后不久,李煜等人祭拜之后,便回了宫中,赵德昭也回了礼宾院,之后便写书信传去开封。

    ……

    房间内,李从庆双目紧闭,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

    “太医,我家世子这病?”王参将问道。

    “世子乃是急火攻心,又哀伤过度,休养一段日子就会没事的。”太医开了药方之后便退下了。

    过后不久,李从庆悠悠然醒了过来。

    王参将见李从庆刚醒,便道:“世子请勿悲伤,齐王已逝,老夫一想起这些就觉得心痛。”

    “先父已亡,王伯父也节哀。”

    “老夫与齐王在军中相识十几年,袍泽之谊深厚,这份情谊老夫永远铭记在心,只是……”王参将忽然间觉得这一切都有阴谋在背后,他方才在灵柩前细细观察着,此刻他又吞吞吐吐道,“老夫不知有句话该说不该说?”

    李从庆见王参将这小心翼翼有话噎着的样子,他疑惑道:“王伯父,你与先父有八拜之交,还有甚么说不能在小辈面前说的?”

    “那老夫便说了。”王参领娓娓道来,“今日齐王薨逝,老夫这心中越觉得此事蹊跷,不知道世子如何

    “王伯父但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错了侄儿也不会怪罪的。”

    这老将领早年前也曾经与李景达并肩作战,自然是袍泽之谊深厚,此刻他对李从庆谈及了往事,他想起往事便顿觉心血沸腾,眼中一股精芒闪现。

    早在李昇之时,李昇打算传位给四子李景达,可是后来,李昇药中毒突然死去,李璟即位。李璟之时,就在先皇灵柩之前立下誓言,兄终弟及,要将皇位传给弟弟李景遂。之后李璟以弟李景遂为皇太弟;弟李景达为齐王,以子李弘冀为燕王。

    时南唐,军中李弘冀的威望远远超过了叔父李景遂。李弘冀遂与李景遂爆发皇储之争,后李景遂推脱皇太子之位,被改封晋王。李璟以其子燕王李弘冀为太子。李弘冀入主东宫后生怕丢了太子之位,便毒杀叔父李景遂,李璟以其残害亲叔叔而废除其太子之位,李弘冀惊吓而亡……

    如今自己的父亲李景达被刺身亡,也不知这其中究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