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303部分

天宋武功-第303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宁府金陵城内也不知是何人散布神卫水军战败的消息,整个金陵百姓听了惶惶不安,与此同时官员也不得金陵城内忙活着,消除战败的影响。

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 
厅堂内,韩熙载注意到自己说话有些……

    “不好意思,这话题有点偏了。。。”韩熙载拿起手上的茶壶,冲了一杯,热气在茶杯上温蔼着,一股清香愈发扑鼻而来,他转而接着道,“不知子乔老弟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呃。”陈乔道,“此话还得慢慢说,不知道叔言兄可曾听过前国主只言片语啊?”

    “嗯?”韩熙载忽然间警觉了一下,陈乔他们今日所来,应该与那件事情有挂钩,只是他道,“略有耳闻,不过也不知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这新皇还真是……不知子乔兄能与老夫再说一遍么?”

    听韩熙载这么问,陈乔道:“此事我也只是耳闻,不过我这位远方亲戚却亲自,荆门,你给韩尚书讲讲。”

    “是,伯父。”

    陈乔的余光瞥向一旁的林荆门,林荆门乔的目光往这边来,他拱了拱手,遂起身了。

    “贤侄坐着说。”

    林荆门立马坐回原地,然后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一字一句有板有眼,一旁的韩熙载听了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口中稍有几个污秽之语,又时而拍着桌子故作愤怒,惹得说话的林荆门以及一旁坐着不说话的陈乔也骇然了。

    陈乔熙载一眼,出言安慰道:“叔言兄切莫激动。”

    “不好意思,子乔老弟,老夫失态了。”韩熙载挤出几滴眼泪,拍着桌子惋惜道,“唉,这……如何不让人血液澎湃?如今国主蒙尘,国器不宁,当初先皇是如何嘱咐老夫的,老夫这耳边还时常想起先皇嘱托给我们顾命大臣的话我们匡扶国主,匡扶大唐社稷,如今这……我大唐内乱不休,战火连绵,皆因乱臣贼子而起。”

    陈乔与那林荆门听了也是感慨,屋内的气氛也一下子肃然起来。

    韩熙载问道:“那国主现今又在何处?”

    林荆门插嘴道:“这个,听说据闻在宋国扬州。”

    “扬州?离润州不远啊。”韩熙载似有所悟,继而又道,“眼下你们如何打算?”

    陈乔觉得韩熙载还是可信的,而且现今他也没有其他人可以相信,毕竟他是兵部尚书,掌管部分兵权的,另外韩熙载在仕途上还算马马虎虎,就是为人有些清高自傲,陈乔相信若是给了他这个机会,韩熙载在仕途上还能更近一步的,于是乎他道:“这个,如今我已经辞官,而我的这个远亲他是林帅手下的副将,林帅这边自然有任务安排给他,他手上就有一封林帅的信函。”

    “哦?”

    林荆门赶紧从衣兜内掏出一份拆开了的信函,递给韩熙载。

    片刻过后,韩熙载见之,道:“林帅的这个计划不错,到时候只要里应外合,林帅就能立即这金陵城中,这李从庆到时候也会无路可走,乖乖逊位。”

    “咳咳。”陈乔咳嗽了一下,接着他提醒道,“这个计划虽好,可是还需要我们共同保密,若是泄露出去,到时候可失了信义,也是我大唐的罪人。”

    林荆门也道:“确实如此,只不过此计若要成功,还需要韩尚书的配合了。”

    “这点老夫也会尽力所为。”韩熙载点点头道。

    “那就多谢尚书了。”林荆门拱手道,只是他心中尚存一丝疑虑,这韩熙载的反应也太让人意外了。

    “子乔老弟,此事还有其他人知道么?”韩熙载警惕道。

    陈乔忽然被问起,他想了想只好道:“金陵城内,除了我三人外,还有一个张洎,只是张洎此人宁可相信信函中所说的话,但也不肯助力。”

    “张洎。”韩熙载似有所悟道,“张洎的性情我知道,他是不会告密的。”

    陈乔他们还有事情,这时候忽然起身道:“叔言兄,今日时日不早了,我俩便不再叨扰了,就此别过,还望叔言兄不要忘了。”

    “你们放心,能做的老夫会尽量配合,至于结果如何,老夫也不好估计。”

    时日不早了,陈乔与林荆门便起身告辞,出了厅堂,屋外一阵冰寒。

    “陈学士,这韩熙载果真可以托付么?”林荆门方才心中一直憋着话,一出来就问陈乔道。

    “此事已无他法,不相信也得相信,你不必担心他会向李从庆高密,这韩熙载虽然清高自大,可也不会这点背叛旧主的。只是我如今无官一身轻,倒是没帮上多大的忙。”

    林荆门饱含深情地作了一揖“陈学士的大恩大德,相信百姓林帅与国主会记得的。”

    陈乔笑道:“林副将,你别揶揄我了,成了再说,眼下最要紧的是林帅能够这金陵城内。”

    二人坐上驴车,立即返回了陈府。

    ……

    驴车开走后半刻钟后,此时另外一辆驴车已经驶入了韩府的侧门,似乎有急事。

    这时候厅堂大门已经打开,韩四急急忙忙地进来了,然后在韩熙载的耳边一阵叨叨。

    “快。”韩熙载心内一阵激动,他提起衣衫的下摆,即刻起身出厅堂相迎去了。

    侧门小花园处,一个穿着黑色圆领袍服的十七岁少年从驴车上下来了,英气逼人,在仆役韩四的领路下,一直走到韩府厅堂门口。

    “韩四,今日这天气不错,一路上都能闻见梅花开放的香气,这好事也近了。”这个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魏王赵德昭。

    “下官见过魏王千岁。”韩熙载从厅堂门口立即小跑了过来,施了一礼。

    “见过韩夫子。”赵德昭也回了一礼,随即他韩熙载的面庞,见到一副略带喜悦的面色,他继而揶揄道,“今日见韩夫子面带春风,可是有好事。”

    韩熙载一副喜不自禁的样子,说道:“千岁请往里面走,下官过会儿有要事要禀告千岁,是关于城外的。”

    “哦。”关于城外,想必是林仁肇军队的,赵德昭立即不含糊地提起衣衫下摆进门了。

    及了厅堂内,一阵暖意袭来,而桌子上则有三个杯子列在那儿,赵德昭见了道:“方才是有贵客来么?”

    “是,是陈乔与他的远亲。”韩熙载道。

    赵德昭反问道:“哦,这个陈乔不是辞官了么,怎么有空来你这儿坐?”

    “千岁,先请入座,容下官相告。”韩熙载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做出一个请的动作。

    韩四立即端走了桌上的两只茶杯,接着又端来一个茶杯,已经泡好了热茶,恭敬端给赵德昭,“千岁。”

    “多谢。”赵德昭接过茶杯,呷了一口,顿时一股寒意驱除了,那龙井茶的淡淡清香已经沁入他的鼻腔与心窝,“这小王送你的龙井茶,韩夫子喝的可还习惯?”

    “习惯,千岁这茶果真不错,闻之清香,入口香甜,老夫一辈子也没喝过这样的茶。”

    “行了,还是说正事吧。”赵德昭放下茶杯,他非常想知道陈乔来此的用意。

    韩熙载苦笑了一下,随即他将方才的陈乔来此的意思告诉给了赵德昭,说完又从口袋里面掏出那封信函。

    赵德昭递过信函,来,转而道:“这林仁肇果真是个衷心之主,只是不知道他会不会效忠我大宋?”

    对面坐着的韩熙载道:“千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下官就不信这林仁肇果真是块顽石,到时候大唐都内附大宋了,林仁肇该效忠的是谁,而且李煜根本就不是值得效忠的仁主,纵观天下,大宋才是他效忠之地。”

    赵德昭听了韩熙载的这句话,还是很高兴的,只是现实并不如此,历史上林仁肇却是个愚忠之人,只是现在李煜都在大宋国都了,还愁林仁肇如何,当今李从庆乱政,篡权登基,这大唐也被搅得乌烟瘴气的,李从庆的这一番折腾,唐国离灭亡也不远了。

    他点点头道:“韩夫子,没想到陈乔也是个忠心之人,只是效忠的那个人却未必成气候。”赵德昭哀叹一声,自古愚忠之人的确多,事实上,愚忠只是封建帝王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将“忠”发展到极端,使个人的美德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不过也正是有这份忠心,才让百姓铭记在心。

    “千岁,现今该如何做?”韩熙载反问道。

    “不久之后,我大宋即将联合吴越国南汉国泉州陈洪进共同讨伐李从庆。不过城内这块,事实上也准备的差不多了,禁军那边小王也安插了不少武士,那几个禁军将领也被小王以利收服;林仁肇那边,小王会派人助你一臂之力的。”

    韩熙载道:“林仁肇兴兵攻打金陵,不过是为李煜讨回一个公道,可是这李煜就在大宋国都,谅林仁肇知道了也会大吃一惊的,千岁的这步棋下的可真妙啊!”

    赵德昭并没有高兴,他道:“前不久,小王担心的就是扬州那边,这李煜已经逃过一次,决计不能让他再逃一次,是以小王直接奏报父皇开封直接将李煜家人接走,小王这才心中安心,而林仁肇那边,到时候没了李煜这一步,小王到时候自然有办法对付,也不会伤害他的性命,至于这大唐江山,我大宋势在必得。”

    “下官提前恭贺千岁旗开得胜。”

    赵德昭小声道:“你这话也只能这里说说,说不得开去,若是在开封,被开封的有心人听见了,你知道的,小王也担待不起。”

    “是。”韩熙载点点头,他知道自己的性格,有时候难免会在君王以及上级面前说大话,只是眼前的这个魏王千岁并不喜欢听好话,却也没有责怪他,反而还提醒他注意说话的分寸,是以韩熙载心中还是有些感动的。

    赵德昭转身起来,道:“眼下,城外还未动作,但是肇的样子,大事也不会远了……我们不能在环节上出差池。”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攻句容() 
开春时节,正午时分,这样的日头算猛烈了。

    秦淮河水上游之地的水花在阳光下拍打着,显得十分欢畅活泼,林仁肇大军驻扎离句容城外不远的地方,如今这里还有积雪,两旁有高低起伏的山丘,在阳光下如同臂膀一般护卫着他们,是以这里还算安全。

    积雪在阳光下融化得也快,地上已经渐渐地露出了枯草覆盖的大地,黄秃秃的一片,其间夹杂着几抹绿色。

    此刻军营内的将士行军操练过后,在炊更做饭,营地内升起了烟尘。

    中军大帐之内,林仁肇已经用过午膳,此刻正在大帐内听前方斥候的传报。

    斥候正在禀告前方军情,据他所知就是如此,此刻他一五一十道:“林帅,自前几日我军夜袭之后,句容这一方已经驻扎了不少军队,西侧河岸也加紧了操练兵马,金陵城头据说也立起了火药军器监等作坊运送来的物事儿。”

    林仁肇一针见血道:“句容这次要偷袭没那么容易,看这兵力,唯有溧水马承俊大营的兵力最多,也最难打,何况那儿还驻扎着水军,要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现在就是要灭掉其中一支,虽然那夜我们偷袭句容大营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却也只是杯水车薪。故此,对于我军要进攻金陵还有许多阻力。”

    摊开行军地图,斥候对着林仁肇道:“林帅,拱卫金陵最后的一道屏障就是金陵守将呙彦,他领兵二万,驻扎在钟山一带,他们中大部分兵力基本上是骑兵,来去自如。不如我们放弃攻打句容以及溧水,直接往钟山那边去?”

    林荆城道:“钟山?钟山虽然兵力不多,可是若是我们直接放弃围攻句容,转而攻打金陵外围的钟山,这样子是最难打的,我们还要面对金陵附近几个州县的兵力。还不如稳扎稳打。”

    林仁肇脑海中有思路,他摇摇头道:“不,若是我们要攻打钟山,恐怕要先攻骑兵,若是我们率部去攻马诚信部,呙彦也一定会以骑兵相助,到时候我方要受马步兵共同阻击的危险。从句容到钟山要花一天的工夫。”

    斥候一听觉得有理,而且他已经汇报完了,打算直起身子立即退下了。

    林仁肇忽道:“你去操场将将领统统叫到大帐来,本帅有事要商议。”

    “是。”斥候已经退下。

    不到半盏茶的工夫,其余几个将领会操之后立即赶去中军大帐。

    “林帅,今日天气不错,地上的积雪也融化得差不多了,正好可以出发。”

    “方才弟兄们都在讨论,看士卒的士气高昂,今日便要一战。”

    “是啊,机会就在今日了。”

    “……”

    军帐内外忽然来了几个叫叫嚷嚷的将领,大家你一言我一言的,林仁肇看在眼中,这些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甚么样的脾性他都摸个一清二楚,是以林仁肇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