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310部分

天宋武功-第310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个时辰过后,唐军先锋马步军四千士卒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丢盔卸甲,狼狈仓皇逃回了唐军大营之内,龟缩不出。

    及至中午,宋军汉军两军的步骑追击至采石军寨,北方左翼整军待发的伏兵也奔腾过来。

    宋汉两军便靠近了唐军大营。只是军寨大门紧闭,无论是南唐国败兵还是宋汉两军都不得其门而入。

    唐军军营内,唐军也没想到宋汉两国联军在这个时候靠近了敌营,见宋汉军来袭,唐**队即刻出了战马以及步兵,此刻双方都在战斗着。

    不远处的采石岸上,宋军的另外一支步骑兵正与唐国一支步骑兵正在对仗。

    旷野之上,马蹄声顿时轰轰一片,大群骑兵开始出动,逐渐慢跑状态。

    乱哄哄的人马、如同遭遇了洪水的灾民在逃难一般,到处都是人。

    宋军步骑兵以及汉军的植廷晓军队,此刻黑压压的一片,如同潮水一般向南唐军北侧涌去,很快就靠近了敌营偏门的一角。

    只要占据了此处,就能从这儿撕开一个口子,宋汉两军也可趁机攻入军寨内。

    军寨内的唐军士兵见了,他们的侧翼开始用弓箭乱射。

    马的嘶鸣在空中回荡,时不时就有骑士从马背上摔落下去。

    宋汉军队这边即刻派出了举盾的士兵,围成一个圆弧形的坚固物体。

    箭矢在盾牌上发出一阵闷响,宋汉的马步军已经缓缓地朝着军寨北侧而去。

    但这点杀伤无法阻止宋军马兵的冲锋,最前面的马兵冲得非常快,两军之间的无人地带以看得见的速度在迅速被吞噬。

    唐军孤城一座,半个时辰过后,军寨内的一些武器已经不足了,箭矢也快消耗殆尽。

    怎奈宋汉两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唐军甚惧。北侧的防护已经成为一个薄弱之处。

    宋汉两军已经攻入了军寨中,大部分的唐军已经投降了宋汉两军,其余一侧的唐军则从东门窜逃而出,那个方向就是去金陵城的方向了。

    穷寇莫追,这是上司下的命令,如今的要务就是采石的浮桥。

    等消灭了采石守军过后,宋汉两军便开始在采石铺设浮桥。

    采石附近大部分的唐国守军被消灭了,如今只余下叛逃的溃军以及来自唐国水面上那些神卫水军的威胁了。

    缓缓流淌的江水,是因这个地方整个江面很宽,却又分成了三条水路,造成局部江面狭窄……江面窄,江水缓,有深水港。

    这些因素全部齐备,整个长江下游都难找这么恰当的地方,难怪采石老是发生渡江战争。

    此刻,后头部队,潘美等热人骑马沿着锁溪河马鞍山市雨山区的一条河,向北深入,便能看到长江了。

    长江对面的大片陆地是江心洲,从这里肉眼观察,很容易误以为对岸就是江畔;按照宋军事先在掌握的地形,若是往北走,就能看到江心洲的北头。

    当初赵匡胤让李煜贡献南唐的十九州的地图,就是存了有朝一日要攻下唐国的准备战役。

    前几个月,樊若水也是在采石附近勘探水文等情况,又仪仗大宋水部官吏等多人的辅助,才得以迅速完成采石到北岸的水系测绘。

    此刻的江面上

    能够铺设浮桥的材料全部都运来了,南北两岸的士卒已经开始在水中铺设浮桥了,一些小船便也成了浮桥的一部分,士兵们忙活着铺设浮桥。

    浮桥很长,因为一些地方河面狭窄,宋军便拿船只来架设,而这道浮桥也构成了宋军通往采石的一道补给线、出兵线,对宋军而言至关。

    从宋国境内衍生至采石这一带的浮桥,已经全部架设成功,此刻远远望去,浮

    桥如同一个庞然大物盘亘在江面之上,宋军船只在江水上巡查,目标就是保护这座

    浮桥存在的合理性,防止唐军忽然间搞破坏。

    ……

    唐军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郑彦华,天德都虞侯杜真,今日正分率水步军各一万迎战宋军。

    此刻江面上,一艘战舰船首,郑彦华迎风站着,发丝剧烈地抖动着,吹向宋军那头。

    在他远处的江面之上就是宋军铺设的浮桥以及宋军的龙骨战船,远处的宋军楼船、火油船只……密密麻麻地充斥整个江面上,只是此刻它们并没有行动。

    一旁的一个将士,目视前方,抛下手中的一柄刀,扔向江水中,随即转身,对着郑彦华道:“郑节使,看这江水如此湍急,只要我大唐神卫水军在江面上侵扰宋军铺设的浮桥,只待浮桥被阻断,北岸的宋军就不能安然渡过江面了。”

    郑彦华看了看落在江水中的刀,又望了望前头的浮桥,看了看旗帜吹去的方向,一个计划已经在郑彦华的心中萌生了。

    火攻,这是最有利的。

    此刻他抚须而笑,一旁的将士也乐得开花了。

    隔了片刻,唐军这边便已经刚开始下令进攻了。

    对面江面上的宋军、汉军已经看到了对面的南唐军出现了动静。

    唐军的船只也地朝着浮桥这头而来。东侧江面之上,在唐军陆地上马步军再续来的一支部队的配合之下,唐国神卫水军这次调集了六百艘大小战舰,意图直接捣毁宋军千辛万苦铺设的浮桥。

    首战已经开始了,宋汉两军见南唐军队涌了上来,即刻发兵阻击。

    江水上面,盘亘了许多大小战船,对面唐军也派出了五六十艘战舰,欲要拆毁江面上的那座浮桥。

    宋军自然不会让唐军得逞。

    待唐军靠近宋军水域之时,宋军将士便开始拉弓引箭,一支支火箭朝着对面船上飞去。

    唐军战船上,唐军士卒举盾阻挡。

    隔了一阵,唐军又令人抛射石块,飞箭、猛火油等物。

    最终唐军被打败,宋军占据了从和州到采石矶江面的控制权。而在西线与宋汉联军的对阵之中,由于李从庆派去西线的兵少力单,互不协同,郑、杜两军先后被宋军击败。

    潘美率步骑从江北由浮桥过江,与曹彬会合,而采石只离金陵一百二十里,拿下了采石,他们打算从北岸调集军队从浮桥而过,合力进逼金陵。

    采石矶的守军已经被曹彬、潘美轻易地消灭了,此刻曹彬等人在船头翘首以望长江。

    江面上风帆点点,水面上溅起了一阵阵白色的浪花,在波涛怒吼着。

    船只已经靠岸,此刻在采石矶附近下船。

    曹彬命士卒们将船舷上的风帆撤下。

    一二日天后,曹彬等人率部于新寨大败南唐军,缴获战舰三十艘。杜真、郑彦华部与宋军相遇,杜真率部陷阵,郑彦华按兵不救,导致杜真部全军溃败。宋军顺势攻向金陵。

    采石一战,宋汉联军取胜。

    “如今采石渡口已经被我宋军攻占,我军又出了独一无二的浮桥,接下来我军就可渡江。”

    紧接着,从北岸和州那里,源源不断地宋国士兵便沿着江水上的那座浮桥,轻而易举地渡过了长江。

    ……

    如今已经四月,宋汉联军在采石登陆后,大部队便开始朝着金陵西南之新林寨、白鹭州和新林港口攻去。

    不久之后,金陵西南之新林寨、白鹭州和新林港口相继被攻下。

    而在金陵——钟山——句容一带,林仁肇带领润州军猛攻钟山西南一侧,林仁肇的背后还受着与金陵成掎角之势的重镇溧水兵力的攻击,林仁肇已经明显压不住对方的攻击。

    ps。采石之战,发生于北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对阵双方为北宋和南唐,爆发于开宝七年闰十月,结束于当年十一月。最后以宋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9??9??9??W??X。;sj。9??9??9??w??x。;。9??9??9??w??x。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有不测风云() 
如今采石一役后,曹彬率领的水师逐步控制了采石附近的长江水面,奏报直接渡江传达和州中军,潘美等人正马不停蹄进逼采石。请大家!更新最快的

    和州的宋军已经安然渡过长江,此刻采石一役后,他们的军队击溃了唐国守军,之后在宋汉联军合作之下,新林寨白鹭州和新林港口相继被攻下,金陵西侧的门户大开。

    紧接着西线的奏报通过快马已经传回了一百二十里外的金陵城内。

    ……

    四月的金陵,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满城飘着柳絮,在这个战争的节骨眼上,这样的场景无非给他们增添了一抹凄惨的格调。

    从采石而来传递奏报的军士入了宫,急匆匆赶去了枢密院。

    “报,我军郑节使杜虞侯在采石一带败给了宋军,死伤无数,如今只剩下二千兵马……这金陵西侧的军寨已经所剩无几了”

    “不——”

    枢密院收到战报之后,枢密院的大臣怎么也没想到西线居然是这个结局,如今西线差不多是个崩盘的局面,若是拱卫金陵的最后一道城墙都被宋汉两军攻破,那么大唐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此时此刻,对于枢密院而言,这个大唐的军事中枢而言,枢密院内的大臣已经措手无措,之前掌管军务的陈乔以及张洎先后辞官,如今李从庆所仪仗的臣子也没几个了。

    这些大臣这些时候才发现人才是多么的,可惜现在也没有甚么好的方法了。

    枢密院这边商议来商议去也没有商议出个结论,最后也只得将这个烂摊子交给李从庆来处理。

    当昭庆殿内的李从庆一听西线战报,他感觉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此刻他躺在床上剧烈地咳嗽着,一旁侍候的宫女也拍打着他的胸口以及背部。

    “你们这些臣子是如何办事的,朕要你们有何用?你们这是要朕当个亡国之君么?”

    李从庆扔掉奏疏,如今他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在亡国的惊吓中度日如年,现在当他得知采石被宋军攻打,心里越发激动了,他又是故伎重演,直接伸出脚来,一脚踢翻了身前的桌子。

    “陛下稍安勿躁,臣……臣觉得调兵增援采石,能拖一阵就是一阵了。”那个刚刚新任的枢密院枢相两股战战,哆哆嗦嗦的样子,可是真的不敢抬头从庆。

    “哼——稍安勿躁个屁……宋国汉国。吴越国还有林仁肇他们都是心怀叵测,要夺走我大唐江山……他们一日一日步步紧逼,朕……”宋军过了采石,那么金陵城池被攻破的机会就更大了,李从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如今他只有听从枢密院的吩咐。

    猛然间,李从庆感觉自己的胸口就如一支利剑一般对着,也如坐针毡,金陵城内他听宫内的内侍以及宫女也听了一些,那不知是谁在朝野散布一些不利于朝廷的言论。

    “噗——”一口嫣红的血吐了出来,撒得整个地面都是,刚好了一半的身体又垮了。

    “陛下——”身侧的宫女立马上前扶住李从庆朝后倒去的身子。

    此刻李从庆已经晕了过去,他便趁机去叫御医去了。

    这座唐宫内已经安排了长春堂的飞羽势力,当此李从庆的一举一动以及朝堂上的行动也全部通过那些人手送出宫去。

    宫外,赵德昭也已经知道了这一切,这一切对他来说,早就掌握在手上,有的只是时间问题,而他最终还是要出场的。

    一日半后,如铅一般重的乌云密布金陵上空,随即几声炸雷滚滚从天边而来,一场暴风雨突然袭击了金陵城。

    厚重的雨点从空中落下,伴随雷声,急促如兵戈,带了点杀伐之气,震颤了每个人的心。

    金陵的军民见此,不知高兴还是哀伤。

    此时,整个南方此刻开始下起了绵绵大雨,长江水位也开始一点一点地上涨了,宋军马步军以及南汉的军队心里头也是庆幸在雨季前安然渡过了河水,不然这桃花汛一来,不知道又要选择什么时候渡江了,何况今年的气候也比往常要来得有些干燥。

    不过大雨一来,这入金陵城恐怕要延误一些日子,幸亏宋军军中粮草足够,最近之地也能从江北募集,只是这金陵近在咫尺,倒是让宋军多费一番功夫了。

    如今,江南的地方都在下雨,一连几日,秦淮河的河水也随着雨季而暴涨,一条天然的屏障忽然间横亘在林仁肇军队以及金陵守军之间,对于金陵守军而言,此刻已经给了金陵一个喘息的时机。

    而金陵麾下的水军也可随意地秦淮河,自然地构成一道东部水上的屏障。

    他们的目的就是钟山附近的林仁肇。

    钟山过去有大湖玄武湖前身,东枕钟山,乃是皇家禁地,如今一道湖水以及河水挡住了林仁肇军队的去路,他们军中根本就没有渡河的工具。

    湖水连绵几十里,而林仁肇一边缺少的是战船,如今天降大雨,河水上涨,湖面变得越发宽阔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