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360部分

天宋武功-第360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一个将领也应承道:“留守,高相公,水泼上去根本就灭不了,而且这粮草已经全部烧没了。”

    萧思温一听,他怒道:“这是谁下的手老夫查到一定让你碎尸万段。”萧思温说完这句话就晕了过去,一旁的高勋立即命人将萧思温送回府衙。

    次日一大早的时候,粮仓以及粮仓附近的大火已经熄灭,周围的余温却还不减,火场

    到处都是断壁残垣,那粮食以及辎重已经全部被烧毁了,而在断壁残垣间只搜寻到一些类似尸体的痕迹的影子,在这些痕迹当中,残留了不少的白砾,此刻一个将士从白砾中找到一块铜牌,上面刻着一些契丹文字。

    “这是萧林牙的铜牌!”那将领从白砾以及铁片堆里捡起铜牌,高声呼道,而那白砾却被风一吹,扬了起来,吹进那将领的口中,“呸,老子真当是晦气,吃死人的骨灰。”

    他吐掉口中的骨灰,然后拍了一下铠甲上面的骨灰,将铜牌收入自己的衣兜内,这一枚铜牌是萧阿不底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遗物,至于那白砾中的牛皮铠甲只留下了一些铁片而已。

    萧阿不底已经找到了,他和其余士兵的骨灰已经分批收殓起来,萧思温见到铜牌以及噩耗后,一直在病榻上捶足顿胸,眼下一切都已经化作了灰烬,萧思温到现在都不知道对方是怎么进的关,不过萧思温觉得辽军当中估计有宋军的奸细,否则又是怎么入得关,又是怎么焚烧粮草呢。

    如今粮草不济,而宋军又在易州虎视眈眈,萧思温都不知道该如何,而要从最近的飞狐以及涿州调粮食,分别需要一二日的样子,可眼下的情况是整个北方都没有粮草,他们无从下手,若再拖延在金坡关,恐怕会引起哗变。

    萧思温心里一想,有些挣扎,他忽然想起他原本打算退军回幽州的,可是如今粮草没了不说,还将自己的心腹与亲人都丧生在了金坡关内,萧思温一想起就有些心疼。

    此刻屋外高勋来了,他一副悲戚的样子,入了屋内,高勋见萧思温躺在床上,他急忙问道:“萧留守。”

    萧思温见高勋而来,他抬起眼睛,忙问道:“高相公,现在关内的情况如何了?”

    高勋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如今这等情况,说出来跟不说出来又有甚么不同呢。

    萧思温也明白高勋的意思,他从床榻上面直起身子,然后道:“高相公,现在你有何对策,是从北边调集粮草还是弃关北还?”

    高勋思考了一下子,他道:“若北还,留守可要记得咱们陛下是怎样一个人?”

    “陛下。”萧思温苦笑连连,“北还可以保存我们的实力,可是却过不了他的那一关,我也知道你的意思,只是如今我们能怎么做?”

    高勋道:“没有粮草我们能支撑几日,不妨撤去飞狐,静观其变。宋军这边,他们自然以为我们落荒而逃,也会派军占领此处的,到时候我们也可依靠飞狐,到时候再行计议。”

    “如今也只有这么做了。”萧思温一听,点点头。

    ……

    本书来自  html/28/28616/iml

第二十七章 西撤飞狐() 
金坡关一场大火让城内一片废墟,一把火烧掉了辽军整个后方的粮草,如今辽军缺少粮草,对于行军打战而言极其不利。○

    辽军也因为粮草一事,出现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辽军的主将也是感到头疼。

    此刻萧思温房间内,高勋盘腿而坐,而床榻上的萧思温则眉头紧锁,萧阿不底的死让他悲伤,同时却让他更加愤怒,虽然他并不知道这把火是谁放的,但他确信这火八。九不离十就是宋人奸细放的。

    萧思温对奸诈的宋人有些恨意,萧阿不底的死让他茶饭不思,如坐针毡。

    一旁高勋这个时候终于开口了,他婉言劝道:“人已死,萧留守还是节哀顺变,至于我大辽军的粮草问题则是眼下要解决的,今夜老夫前来,可为的就是此事。”

    萧思温抬起头,二人的目光碰在一起,萧思温徐徐道:“我也知道北还是行不通的,就依高相公所言,就去飞狐罢!”

    “既然萧留守想明白了,那我们黄昏前就撤离金坡关,至于粮草飞狐那里到可以支撑数日。”萧思温与高勋商议过后打算撤军去飞狐,在那里他们还有更加稳固的后方。

    这一日黄昏时刻,辽军开始已经收拾完行装,打算撤离金坡关,而眼下据萧思温统计,他们剩余的兵力差不多还有二万人马。

    二万人马每天要消耗不少粮草,而眼下他们只能支撑一二日,与其守着金坡关,倒不如前去飞狐,以崇山峻岭为屏障,这样倒是还可以与宋军隔山而望,宋军除非长了翅膀才能在高山间跨越。

    萧思温坐在一匹黑白色马上,仰头看着撤离的辽军,在他心里依旧愤恨。

    高勋冷笑一声,他了解萧思温的心思,眼下他们不能自主,一切都得听从辽帝耶律璟命令,而自己最纠结的莫过于此,他总是觉得一把刀悬在自己的头上。

    高勋、萧思温、耶律斜zheng以及其余辽军将领各怀心思,他们从辽军斥候那里探得的消息来看,眼下宋军那里有七八万的兵力,他们集结在易州周围诸镇,对着辽军虎视眈眈,高勋也是怕宋军一鼓作气拿下此处,正好粮仓失火,打算撤退去飞狐。

    夕阳下,辽军浩浩荡荡开始收拾行装,他们也是被迫离开此地的,前几日他们还信心满满,依仗那些劫来的粮草度日,可是如今却要赔上老底,撤退去飞狐,辽军的意气也在一瞬间跌入低谷。

    “阿不底的仇我萧思温一定会报,而来日方长总有报仇的机会的。”

    萧思温随着辽军已经撤出了这一座关城,萧思温转过头,目光久久地凝视着这一座关口,它就像一把尖刀横亘在萧思温的心头他难以忘却。

    原本街上都是辽军,显得有些拥挤的金坡关,如今关内却显得有些空荡荡的人难以想象它曾被辽军攻占过一段日子。

    金坡关空了出来,此刻在街道上走着的杨赞以及冷舞二人见辽军有条不紊地撤离此处,他们的心里头也是诧异。

    冷舞道:“没想到昨夜一把火让辽军如此惨重,我绝没想到他们会轻易地弃关而走。”

    杨赞听了冷舞的话却波澜起伏,一副伤感的样子,他道:“那些粮草曾经都是我大宋百姓的,如今被烧掉了确实很可惜,这又能怎么办呢?我们烧掉的不过就是自己的而已,而他们却未伤其根本,他们的撤离倒是让我们很困惑。”

    “不错,赞哥哥所言极是。”冷舞心里头虽然有丝高兴,可是听了杨赞的话,却大感愤怒,“没想到辽军如此狡诈,他们的退却并不是怕敌,而是因为流了不少的血才会如此的乖,我这心里头却觉得他们一定是有阴谋。”

    杨赞道:“冷舞想得也对,不过我们也得防备着,他们将金坡关拱手让人,这当中还是有些匪夷所思,我们如今怕的就是这是辽军设下的一个天大阴谋,这一点我得跟黑衣统领探讨一下。”

    “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萧思温这次死了他的亲信,必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的离去是更大的阴谋。”冷舞转过身子往青浦茶肆而去。

    茶肆内,杨赞与冷舞二人立即说与黑衣探花听,黑衣探花一听,当今命人南下。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四周也吹着风,吹在石壁缝隙中感觉鬼哭狼嚎一般。

    从金坡关向西都是崇山峻岭,这里的山路也是不好走,萧思温与高勋二人虽骑在马上,却也觉得脚下的路颠簸不安。

    淡淡月光下,一条羊肠小道蜿蜿蜒蜒地在前面环绕着,宛如后世一条盘山公路一般,不过却怎能与公路相提并论呢。

    “这就是飞狐陉。”

    萧思温抬起头,只见月光下的山一重一重地连亘着,而在面前,却是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

    此处山形险峻,峰高月冷,高勋长叹一声,喟然道:“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此地乃是上好之地,如今在我辽军手上,宋军若想攻打过来,还得掂量一番,萧留守,你认为呢?”

    萧思温这才心中有些高兴,他笑道:“如高相公所言,只要我军背靠此处,拒不出关,依仗山势,结阵自固,再加上足够的粮草,在这里养兵,观瞻四周战局,随意偷袭,估摸宋军那边以为我等怯战弃关也可待宋军已经离开易州之后,出关东去。”

    “我就是这个意思。”高勋点点头,一张脸色显得有些红润,而他的笑容却显得有些渗人,比那月光还要惨白。

    辽军走了一夜,到了后半夜的时候差不多到达了伊家铺附近,众人累得有些精疲力竭。

    萧思温在马上颠簸了许久,感觉自己的身子骨有些酸胀,眼皮也有些重,前方的一条古道旁忽然间出现一个驿站,他问一旁的萧甲道:“萧甲,前方是?”

    萧甲转过头,指着远方的那个驿站的位置道:“启禀留守,前方就是伊家铺了。沿着小道走上七八里就是就是飞狐关了。”

    沿着古道,四周的山势也变得有些陡峭,时而有一边的落石从山上跌落下来,砸在前方的十几个辽军士兵的身上,那些士兵来不及避让,被砸了些许伤口。

    萧甲高喊道:“我们沿小路盘旋上山,飞狐峪四十里峪,此地石山壁立,飞狐陉夹在石屏风般的峡谷之中,曲折蜿蜒。大家伙儿慢慢走,注意脚下的路和头顶的悬崖、落石,不要被砸到。”

    过了这一道坎,远处就是左盘山了,山路与古道分岔,在山上有座堡垒。

    萧思温抬望眼睛,伊家铺已经出现在众人面前,远处这一座简陋的驿站,只把守了几十个契丹士兵,他们见到有人来,立即警觉起来。

    萧甲立即用契丹语回了过去,对面的几个契丹士兵立即赶了过来,放松了警惕,而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地对萧思温一行人行礼。

    萧思温立即让士兵全部围绕伊家铺驻军。

    第二天一早,休整了二三个时辰过后,萧思温立即率领辽军赶去黑石岭堡,这是一座嵌在大山深处的一道险隘。

    道路上面尽是大的碎石,路有些不好走,辽军士兵按照萧思温的的吩咐要在黄昏时候去黑石岭堡,他们连续走了两天,脚上都被磨了好几个水泡。

    而在不久之后,他们终于到了飞狐。

    ……

    黎明的曙光撒下巨大的光幕,此刻在易州城内,宋军斥候立即将契丹士兵的情报告知给赵匡胤,赵匡胤一听,眉头紧皱,萧思温居然主动放弃金坡关,撤去以西飞狐处,打算凭借巨山沟壑与宋军对峙,赵匡胤有些摸不清头脑,与此同时他也获知金坡关辽军粮草被焚一事,辽军撤退也是于此有关,赵匡胤想到这里,满怀兴奋,立即将此事说与众人听。

    曹彬、潘美等人听了也是斗志昂扬,既然金坡关内已经没有辽军,他们打算派一些兵力去镇守此关,北扼易州,西逼飞狐,与辽军对峙。

    只是赵匡胤一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终归还是让萧思温他们西撤去飞狐,这样一来,我们要在易州待得时间长多了,我军若要打战,则必须保证后方粮道的稳固,同时也要防备他们从山里出来,偷袭金坡关以及易州。”

    曹彬道:“官家所言极是,如今他们林中,这样一来,战有些不好打了,在林间打战,则会让人畏手畏脚,长此以往对战局并不好。”

    潘美道:“官家,若在林间,倒也可以作战,如果臣没记错的话,臣的儿子就在武学中任学,他也学过一些林间战斗,而且武学中这样的可有一大把,官家这个时候倒是可以物尽其用了。”

    “这你还记得,也亏得着武学。”

    “既然他们这次北征也在,不妨召他们入内,商议一下后续作战。”

    ……

    ps。多谢书友到网订阅和打赏!

第二十八章 丛林作战是一门作战艺术() 
府衙内,赵匡胤与诸位将领都站在一起,他们正在商议与辽军的作战,如今辽军放弃了金坡关往飞狐关一带而去,这对宋军来说,是一个挑战。不过听曹彬与潘美这么道,赵匡胤心中也有了定义。

    稍后时候,赵匡胤便召集武学生到了府衙内,其中一些亲征北上的将领也将头转向这些武学生当中,这其中也有一些是他们的孩子与亲人,他们也是感到非常开心。

    武学生们虎虎生威地走了进来,赵匡胤在抬头的一瞬间有些错愕,他居然从这些武学生的身姿中似乎自己儿子的身形,而且他忽然间回忆起自己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也是四处征战,不过像他们那个时候打战是生存,倒是曹璨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