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363部分

天宋武功-第363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军西撤退往飞狐陉,这样子宋军攻打辽军就困难不少了,宋军拖在北方的日子也多了不少,不过敌人有张良计,赵德昭却有过桥的梯子,眼下他已经让杨赞前去幽州,骚扰辽军的后方。

    在敌人的背后放火,这种事情赵德昭干过不少,后院起火,辽军到时候就会腹背受敌,他们的粮道被截断,到时候谅敌人不撤,不过赵德昭还是期望事情办得越快越顺利才好,眼下攻打北汉才是最的。

    汉国内,最近一段日子倒是风平浪静,赵德昭也在密切着北方的局势。

    就在这个时候,小贵子急匆匆地从王府外面跑了进来。

第三十一章 这是我们的时代() 
东方地平线上,繁华的东京开封府,这一个时代,却开始繁华起来。√∟,

    魏王府赵德昭书房内,赵德昭一见小贵子这么急匆匆的样子,他立即转过身子,急切道:“小贵子出了何事,为何如此慌慌张张的?”

    小贵子微微躬身,然后急切从自己的袖口抽出一封信函,禀告道:“殿下,黑石岭军报殿下速阅。”

    “原来是黑石岭的密报!”赵德昭非常在意北方的奏报,哪怕是一丁点都让他精神紧绷,因为眼下萧思温就驻扎在黑石岭,与飞狐陉的耶律休哥、耶律斜轸以及蔚州的其余辽军形成多角的局面,而宋军不过就是在辽军西撤的时候占据了金坡关,不过是太行山附近的一角罢了。

    莽莽太行山内,更有崇山峻岭相隔,雄关险道,彪悍辽军镇守,赵德昭担心的就是宋军与辽军在太行山中争执,更何况,赵德昭的表哥贺令图眼下就混入了辽军当中,对于贺令图而言是危险重重,随时可能都会丢了性命,是以赵德昭还是有些担心的。

    眼下来说,这一份信函虽然不是贺令图亲自所书,却也是另外潜伏在群山中的武学特种兵的奏报,不过奏报内其余部分倒让赵德昭放下心来,在莽莽太行山中,这些武学生他们隐藏了他们的踪迹,在探查辽军的一举一动。

    小贵子一直站在一旁,看着自家殿下眉头紧锁,他一直站着不出声,他知道自家殿下最近一段日子,正事以及琐事加起来,多得一下子让他忙不过来了,自家主人自从成为魏王以来,就将整个广味集团全部托付给了白孤城,他不过是听取其中的建议罢了,眼下广味集团已经开遍了整个江南,江南的文人士子、达官贵人们也品尝到了与众不同的菜肴,自家主人在开酒楼的同时,酒楼既给了魏王府源源不断的财力,与此同时也充盈了国库。

    自家主人成为长春堂主上之后,他在长春堂内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杨濛则退居幕后,在人事方面还帮衬着居中协调。自家主人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至于长春堂一事,自家主人又让武陵清、商浩斌以及段小楼分担了一部分,长春堂在整个天底下,乃是第一大势力,大部分做的都是情报的探查。

    而飞雀则是自家主人直接过问,飞雀大部分的职责都是刺杀一些敌国的官员这些当权者,也是自家主人手上的利器,是以不容有失。

    而在对方,魏王赵德昭忽然间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小贵子,他缓缓道:“小贵子,你跑一趟腿,去城外西山那里。”

    小贵子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现实中来,他明白自家殿下的意思,立即躬身退了下去。

    正午过后,阳光有些猛烈。武凌清和商浩斌二人正色而来,在魏王府的后院墙角之处,那李子花此刻已经开了,花色为纯白,花蕊中心已经绽放了一些,引得四周的蜜蜂与蝴蝶开始围绕院墙飞舞着,这一株李子花来自南国,如今却给魏王府增添了一抹生机。

    微风袭来,一股淡淡的李子花香味飘了过来武凌清和商浩斌二人有些陶醉。

    “好热闹的李子花,开的如此这般热闹,阿嚏——”武凌清抬起头,那头顶的花瓣忽然间飘落他的脖颈上,好似天女撒花一般,他打了一个喷嚏。

    商浩斌立即打趣道:“武疯子,看样子今年你要走桃花运啊!不知哪家的小娘子已经相中你了。”商浩斌说这句话的时候,整张脸笑得跟朵皱了的菊花似的,毕竟四人当中,武凌清与段小楼二人却还单身。

    武凌清又打了一个喷嚏,然后扯着粗嗓门道:“呸,老子今年还打算单身呢,家里吃穿不愁,又有香车宝马,哪像你们这么早熟?”

    “。。。。。。”

    赵德昭听见屋外二人打趣着,他立即从房间里面小跑出来,随即调侃道:“若是武疯子还没对象,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女眷可等不及了。”

    “连你也取笑我。”武凌清张开双臂,如同一只孔雀一般,朝着赵德昭扑去。

    “。。。。。。”

    三人闲聊了片刻,赵德昭三人便入屋商量正事。

    屋外,李子花香的味道随风入屋,三人开始镇定下来。

    赵德昭摆着一副正经的面色道:“这段日子你们在长春堂内也见到了北方密报,不知道你们现在是怎么想的?”

    武凌清抖抖肩膀,道:“自打入了长春堂之后,总有忙不完的事务,这一段日子以来北方战事不断,又要派人刺探军报,又要保证信息通畅,把我们都忙坏了,小昭,宋辽之争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眼下他们西撤太行以西,就是打算避其宋军锋芒,然后趁着宋军南归再从太行山内杀出来,这敌人的鬼点子无非就是这些,据说这次在金坡关内死的一个将领就是萧思温的亲随,也是他的亲人,萧思温是怎样一个人你们应该知晓罢,而且那个高勋也不是一个善茬,在辽国朝廷内担任高官,这二人在一起总有些放心不下。”

    “武疯子还是能够一针见血的,眼下辽军在太行山内,据关自守,萧思温的才干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而且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正当年轻,日后也是我大宋的劲敌,这次我们若是降服或者暗杀他们也许能减轻未来大宋的压力。”

    赵德昭双手扣在桌子上,一朵李子花瓣飘进了屋内,正好落在屋子内的桌上,“敌人虽然在历史上十分有名,但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他们总有他们强悍的地方,却有些一些弱点,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我们不应该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

    商浩斌舒了一口气,随即他正色道:“是啊,我大宋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弱小的宋国了,只要我们采用一些适用于这个时代的先进制度,以及一些理念,用之与整个时代,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也会比原来的那个时代更加灿烂,我们要为这个时代奋斗了。”

    武凌清捏紧了拳头,目光正色道:“北方战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长春堂,整个宋军乃至整个宋国的事情,也是我们要奋斗的事情,我就不信他们辽军能够插上翅膀,当年鬼子在中国都侵略了这么多年,最后还不是将他们赶出了中国。”

    “农耕王朝对付辽军这种游牧民族,不是国力不如,而是国力、人口。难以转换城武力,所以大宋若是不走老路,必须训练精兵强将,增强每个人的体魄他们从小就开始训练。”

    “。。。。。。”

    赵德昭的屋子墙角之处躺着一张弩,赵德昭是一名神射手,但平时一般不用弩,而是用弓。。。。。。对于弓箭来说,弩的缺点之一就是制造成本有些高,需要手艺精湛的工匠;二就是有些重,且容易损坏,动物皮角所制弩怕潮,若要装备一支军队,则很费钱,还需要跟上后勤,所以有些得不偿失,一般的弩的体型都是比较大的,单手操作的很少,毕竟不是很实用。

    可是赵德昭屋子墙角处的那把弩却不是先前的弩,这是一把短弩,经过了军器监的改进,又加上了一些神臂弓的优良特性,虽然不如神臂弓,但倒是可以射杀一百五十步内近距离的敌人,且质量也减轻了不少,这次武学生中就配备了一些这样的弩。

    武凌清拿着弩试了一试,感觉不错。

    赵德昭指着那把小弩道:“不错罢,眼下只有缩小到这么一步了,暂时也凑合用罢。”

    武凌清掂量了一下,左瞧右看,道:“这小弩倒是不错,缺陷也不少,不过这个时代也算不错了,往后再改进就是了。”

    商浩斌从武凌清手上接过小弩,然后试了一下此弩的弹性,此弩上的鹿皮弩弦的弹性不错。

    “不错,若是此弩的支架再轻些,弓弦的弹性再足了,不过弓弦的弹性可以用弹簧解决部分,下次不妨加上一些弹簧试试看。”

    “这倒是可以。”

    “。。。。。。”

    小贵子一直站在屋外,这个时候,屋外忽然间来了一人,正是脱下朝服换上便服的赵普,赵普抬起头看着墙角的李子花,李子花的一些花瓣在微风的吹拂下,点点落在地上,将鹅卵石铺成的道路点缀地十分美丽。

    赵普有时候也抽空去城外看看,这一段日子,春回大地,城外农田内,百姓已经开始了耕种,新式的水轮与水车已经在农田里面运转起来,这些水车完全是靠水力驱动,倒是省去了不少的劳力,城外的田野间,百姓正在翻垦土地,疏松土壤,田地里面也依次放满了水,他们打算在田野内播撒占城的稻谷,还有一些荒芜且没有肥力的土壤内,打算用来种植番薯等新式作物。

    李子花开了,春天来了,赵普怔住了,他一直看着那棵李子树。

    小贵子见到赵普前来,立即拱手道:“小底见过赵相公。”

    “魏王殿下可在,则平有要事求见。”

    “殿下正在屋内,小底这就进去禀告。”

    。。。。。。

第三十二章 一张弩() 
“小昭,我们先走一步,晚上酒楼见。。。¥℉,”

    “慢走,不送了。”赵德昭目送武凌清与商浩斌出了书房,随即让小贵子将赵普进了书房。

    赵普今日穿着素色的圆领长袍,衣衫上沾染了院子内李子花的花瓣,赵普走入书房之后,他的一双小眼睛被墙角的那一张小小的手。弩给吸引住了,他从未见到样式这么小巧的手。弩,他听军器监魏丕说过,这一张小小的手。弩还可以拆卸下来,今日来此的目的之一就是一张手。弩。

    赵普弯下身子,然后从地上捡起这一张手。弩。这一张手。弩不上弓弦之时,呈现的是“c”形,而且它的弓臂之处所用的材料也不是普通的黄桦木,而是是在轻便的木材的外面包浆上一些金属材质,散发出寒光。

    赵普并没有说正事,他的注意力已经被那把小型且有些怪异的手。弩给吸引住了,他没有上弓箭,而是左手拿着手。弩的手柄,右手开始将弓箭弦往钣扣那里拉,他的力气不大,有些费力,他勉强得将弓弦给上了上去。

    赵普指着弓弩强队的那个望山上面设置的一个圆环形的凸透镜,他个镜片道:“殿下,这望山上面的物事是?”

    “哦。”赵德昭山上面的那个物事道,“赵先生,这也是望山,也叫瞄准镜,这镜头上面有十字星刻度,目的就是方便瞄准不至于方向偏离,而这镜片所在,特别是远处的物体,可以通过这个望山瞄准。”西汉开始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当于现代枪械上的表尺,便于按目标距离弩发射的角度,提高射击的命中率,只是赵德昭在望山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现代的镜片,而对于镜片,赵普也就知道千里镜这一物事,如今千里镜在宋军将领当中运用还是比较多的。

    赵普将手。弩抬了起来,然后右眼透过上弓弦的位置,往望山,望山上面的凸透镜十分清晰,将远处的物体也拉大了一些,使之加清楚了些。

    赵德昭边说边打开了窗户,屋外的风吹了进来,那李子花也飘了进来,“赵先生的那棵李子树,然后将望山瞄准镜对准李子树上红绳子系着的风铃。”

    赵普按照赵德昭所说的去做,只是他并没有上箭矢,而是将那镜片对准了那一个风铃,他的眼睛在望山那里远处那个红绳子下一端的风铃。

    “了,殿下。”赵普道,之后赵普又将手。弩给拿了下来,远处的那个风铃在视线内却显得模糊不清,只有那红绳子却还耀眼。

    “此物跟千里镜一般,可以远处的猎物,提高命中的机遇,只是现在这个射程却并没有提高多少,我这一段日子打算让军器监的工匠们再探讨研制一下,将这个手。弩的射程提高百步,只有这个手。弩臂弓机这几个位置也要改进改进。”赵德昭恍惚间忽然觉得此物就跟巴雷特狙击枪一般,因为火。枪的一些性能跟不上,所以他才设计了这样一类弓弩,暂时代替火。枪。

    虽然比不上火。枪,但是对于弩而言,它也是猎杀的工具,它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臂弓机。“臂”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