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364部分

天宋武功-第364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比不上火。枪,但是对于弩而言,它也是猎杀的工具,它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臂弓机。“臂”一般为木制;“弓”横于臂前部;“机”装在臂偏后的地方。弩最的部分是“机”,弩机一般为铜制,装在弩“郭”匣状内,前方是用于挂弦的“牙”挂钩,“牙”后连有“望山”用于瞄准的准星。

    赵普对此十分满意,他将手。弩给拿了下来,然后轻轻地放在了桌面上,“此弩甚好,殿下,臣曾记得在《考工记》中记载,弓分六种,为王弓弧弓夹弓臾弓唐弓以及大弓,王弓弧弓用于守城与车战,夹弓臾弓用于田猎,唐弓以及大弓用于习射。我大宋弓弩院去岁造角把弓等凡一千六百五十余万张,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弓弩院以及军器监这几年造的弓弩等物改良了不少,加上改进的火药,我大宋军队的实力增强了不少。日后若是步兵骑兵当中运用了此物,对敌大有裨益啊!”

    “赵先生所言极是。”赵德昭道,“此弓比之先前的弩,它的优良性增加了不少,它的弓体轻巧而强劲,此其一也;开弓容易且弹性好,此其二也;弓弦的韧带乃是用牛羊等韧带经过胶汤浸煮和梳理,使之伸缩自如方能用于制弓;其次在制造弓体之时,将弓干材向开弓相反的方向弯曲,而后再贴上牛角片与筋丝,使得弓之‘节’的长短适中,这样弓才会强劲有力;要制这样的弓时胶要涂得薄,以免太阳一暴晒导致胶的变化而影响弓的弹力。而这个望山,又用了千里镜的镜片,这样可以更加精准地对准目标后发射,以提高命中率。”

    赵普似有所悟,他听魏王赵德昭侃侃而谈,对于弓弩制作十分上道,他佩服之极,“殿下一番话让臣佩服至极。这一次我大宋北征,禁军中所配长弓角弓稍弓格弓也是极多,而且这次战事一触即发,军中所需此物也是供不应求,臣收到官家奏疏,要求从京城军器监造甲坊以及将作监调集一些工匠去北方,眼下战事临近,虽然烧了辽军的粮草,可敌人西撤太行,此战要从长计议了。是以今日臣来王府也是要求军器监造甲坊弓弩院等调拨兵甲弓弩火药等武器。”

    赵德昭普道:“这次北方事关重大,父皇也是想一举攻下晋阳城,他就是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宋不想在汉国的问题上浪费更多的时间了,此事既然是父皇下的旨意,我等自然是要马不停蹄地操劳,军器监。弓弩院等我会让各监长官快些安排下去。昨日军器监魏丕曾跟我说过,军器监弓弩院还有臂张弩一万余张角弓弩三千八百张木车弩一百一十余张大木车弩有八百余张,竹竿弩大竹竿弩则有一万六千余张,伏远弩有一千余张。。。。。。这次北上通过粮道运输至易州等地。。。。。。若有可能,这次我宋军要向太行山中切开一条口子,很可能要占据整条飞狐陉,进发蔚州应州寰州朔州等附近,然后打通去往晋阳的通道。。。。。。不过这个倒是要费力不少了。”

    赵普听了,有些目瞪口呆,又有一些高兴,这次宋军北上的主要目的就是攻灭汉国,不过赵普又有一些担忧,他还是直言不讳道:“殿下,你觉得陛下这是不是太过冒险了。”

    “不,赵先生,此时是北上最好的机会了,若是从应州南下,攻取代州,然后南进晋阳,不知道赵先生觉得如何?”

    “应州以龙首雁门而山南北相应,辽军在此地置彰**节度使,而应州也驻扎了不少的辽军,乃是三岗四镇之地,而寰州在朔州与应州中间。。。。。。朔州为顺义军节度使,朔州南扼忻州雁门关,北距云州二百里,而云州则是北方之王都,其地位更加险要,。。。。。。是以云应寰朔四州若是被我大宋占领,我军则可北取幽蓟,而这四州的民风彪悍,多出悍将,我军此番西去,先占据飞狐陉以及其余太行七陉。。。。。。才可南下代州忻州太原府。。。。。。”赵普说着一双眼睛中露出了精芒。

    “赵先生,你是幽州冀人罢。”

    “臣是。”

    “如今幽州我大宋志在必得,来日一定收复被侵占之地。”

    赵普满怀欣喜,随即探口气期待道:“待我宋师北上,则平日后灵柩也可归还故土了。”

    “赵先生,现在说的是喜事,怎么说到那件事情上去了。”

    “臣杀风景了。”

    接着赵普又道:“殿下,最近有一人臣觉得年轻有为,特向殿下。”

    赵德昭问道:“哦,此人品行如何?”

    赵普道:“此人饭量极大,极其喜好肉食,曾在臣面前直言,分别是下并汾;封建;孝悌;敦孝;举贤;太学;籍田;选良吏;慎刑;惩奸等。。。。。。”

    “吃饭多少不管,只要有才干,我都会收入麾下,赵先生,不知此人姓甚名谁?”

    赵普微微拱手道:“此人叫张齐贤。现暂居臣府邸上,若是殿下感兴趣,可以去往一视。”

    “张齐贤?”赵德昭惊讶地叫了起来。张齐贤在历史上也是一代宰执之才,在历史上张齐贤先后担任通判枢密使副史分司西京洛阳太常寺卿等官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前后为相二十一年,在政治军事外交上面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张齐贤在为政上也是宽刑减罚,主张与民休养生息。

    对面的赵普一脸狐疑之色,问道:“殿下认识?”

    赵德昭恢复了面色,平静道:“哦?不,赵先生,我一时唐突了,不过既然是赵先生,我一二日内自会叨扰过府一视。”

    赵普摇摇头道:“殿下,臣还是让他来王府罢。”

    “不了,人才难得,何况年轻人总有一股自傲的意气,我也打算亲自”

    “殿下如此,也是我大宋的福泽,天下的表率。”

    。。。。。。

    ps。感谢神冷舞,书友1052873的打赏!

    本书来自  html/28/28616/iml

第三十三章 试验品神机弩() 
这一日,赵德昭又从长春堂那里收到了北方不少的信函,而在太原府晋阳城内,一切却是非常平静,汉主刘钧的身子也好了不少,而太原府尹刘继元也恭敬如常,事事表现出来一个合格储君的样子,郭无为他们也在暗中准备着。。。。。。表面上这一切平浪静,实则赵德昭心底也清楚晋阳城内的局势。。

    在另外一边,赵德昭也收到了杨赞的书函,黑衣黑甲骑兵已经到了幽州蓟州附近,而杨赞他们也在北上的路途中,他们并不走官道,而走了山道,也是怕辽军发现,在路上也要耽搁不少日子了。

    至于飞狐陉一带,倒是攻守兼备,辽军那里也是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宋辽间的守势倒是让赵德昭有些头疼。

    自古北方劫掠边关,已有千年,而今赵德昭正打算结束这种局面,眼下河北战乱,又值春耕时节,辽人虽然没有实力南下深入,但是这种不痛不痒的骚扰却让人有些捉急。

    易州宋军那边也是做好了长期准备,下午的时候,在长春殿内,赵德昭作为东京留守,将朝中的重臣官吏全部召至长春殿内,商议了北上押送军辎粮秣,禁军长期作战,痛击辽军之事。

    朝中诸臣,例如赵匡胤薛居正吕余庆等臣子也是皇帝出战。

    重臣商议了片刻,也是同意了赵匡胤的旨意,朝廷也开始通过各司征调粮草等物。

    在开封的水泥驰道上,奔驰了不少的四轮马车,上面满载了大宋各州各地抽调的粮草兵甲等,随军的士兵,排成一条长龙。

    。。。。。。

    到了夜晚的时候,开封街市上,万家灯火依次点亮,整个东京城内开始显现出另外一种繁华,赵德昭按照约定去了城南的广味酒楼,酒楼门口宾客盈门,进进出出的客人也是不少,若是不提前预定酒楼的位置,估计你得等个几日了。

    夜晚是个难得放松的日子,赵德昭上了天字的房间,武凌清与商浩斌二人正等着他来。

    “哟,这不是魏王千岁么,怎么被一阵风吹来了。”调侃之人乃是武凌清。

    一旁的商浩斌刚刚拿起一个酥油饼正打算啃,一口气将饼渣子给喷了出来。

    “哟,有那么好笑么?”

    商浩斌拿起一碗茶抿嘴喝了起来,“没事,你们。我先喝口水。”

    三人在包厢内畅快地吃喝玩乐许久。

    赵德昭不喜自己身上长肉,这一段日子因为忙碌以及成天办公似的坐在那儿,他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肚子上的肌肉有些松弛了,却长了一些柔软蓬松的肉,这一点确实让他十分郁闷,他才十九岁,而且他反而觉得自己体重增加了不少,总觉得干事情都没有以前那般轻松灵活,此刻他调侃道:“肉吃的多很容易长胖的,若是天天大鱼大肉的,这样成天下去就要发福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成天生活优越,长肥肉也是难免的,眼下北方战事未平,天下尚未统一,还是以大局为重。所以今日除了吃,更的还是国事。”

    武凌清与商浩斌二人自然明白赵德昭话中的意思,如今他们正在做的那些事情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在这个时代就好比开拓者,也是实践者,他们要做就要做好,否则强大的历史惯性还是会将他们的努力冲散个一干二净的。

    赵德昭道:“武疯子,如今可能要征用一些武家的四轮马车运送货物去北方了。”

    武凌清道:“此事包在我身上,这一次打算运送哪一些?只是这次不是送了一批过去了么?”

    “弓弩甲胄等武器,七日内要送去易州,已经有一批送去了,而且你要送的这一批并不是寻常的武器,它们大多是热武器,如今北方不宁,则我大宋不宁;北方不安,则百姓也不安,眼下河东河北才是关键,我大宋要提前收复北方失地。”

    商浩斌敲着桌子,他的酒劲有些上来了,面色也如猪肝一样红,他吼着,“也是,十六州的位置十分,眼下大部分在辽人手上,历史上的辽国人也是仗着把持这燕山山脉与太行山山脉,南下侵扰大宋,大宋这才受敌,澶渊之盟不过是保了大宋一段时期的和平,可是后来的金国还是能够轻易南下,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将背脊拱手让人的结果么?终宋一代,兵力是一个朝代最多的,可是这败局却多于胜局。”

    幸好包厢的隔音效果不差,包厢外也有小贵子等人守着,是以这机要不会让其他人知道。

    武凌清醉酒的商浩斌,笑道:“若不收复,而是在宋辽边境屯兵,这得让多少大宋将士北上戍守啊,我大宋若是收复了北方,祸水西引,然后打破这个世界的平衡。。。。。。”

    夜已经很深了,三人从酒楼出来后,就沿着汴水河畔走着,春日的和风吹过来,使人舒畅,而且眼下虽然北方战事吃紧,但是开封却好像甚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开封的百姓心底里都认为宋皇会凯旋而归。

    三人沿着汴河逛了一会儿就各回自家。

    。。。。。。

    第二日一大早,清晨的薄雾已经消散开去,赵德昭从魏王府出来后,就坐着辆四轮马车赶去了城外汴河一带,汴水河畔,一片建筑群在厚重的墙体掩映下显得十分紧密,这一片建筑群就是开封的作坊区了,此刻的作坊,已经形成了一座小城,这里的四周皆是设置了高大的墙体,这里都不允许平民百姓靠近。

    在此地,四周都把守着禁军将士,门口则立着一块皇帝亲笔所书的石碑,上书:大宋重地,闲人免进。

    军器监弓弩院造甲坊将作监等等都位于此地,在里面还有分开的作坊区驻军区匠户居住区军校校场演武场水田耕地以及试验地等。。。。。。整个大宋帝国的工业核心都在此地,这里的一切就是大宋的血液。

    还没到里面,赵德昭就听见一声轰隆的响声,震得墙体地面有些震动,他的耳朵也感到一阵震耳欲聋的感觉,而那一匹马也是感到一阵不舒服,长嘶一声,差点脱缰而去。

    “这是龙啸炮。”赵德昭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其实名字也是无所谓的,关键是此物原本就是一个火炮,按照这个声音的力度,也就是改进后的火炮,比之先前的威力要大一些。

    赵德昭望着高大的墙体,这一座密不透风的小城就是一个试验基地,而在天空上面,则有一个球体在天空中飘荡,此物正是军用热气球,如今也盘旋空中,如同鹞鹰一般在空中监视着地面,这样做也是更好地守护着一座重地。

    赵德昭从马车上下来,这个时候一队禁军士兵从里面急匆匆地跑了出来,鱼贯而出,正在沿着汴水河岸跑着,见到魏王赵德昭从马车上面下来,这一队禁军士兵立即停下了脚步,然后为首的一个士兵朝着赵德昭做了一个军礼。

    赵德昭也立即回了一个军礼,那个虎头虎脑的士兵立即带领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