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394部分

天宋武功-第394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知耶律璟一事,冷舞立即吩咐一品居内的厨子送信到城外。

    才过傍晚的时辰,解利与解牛二人赶到了一品居。

    一品居内,二人站在冷舞的身侧。

    冷舞一来二去,已经将接下来的事情娓娓道来。

    解利与解牛听着,眉头忽而紧锁,忽而又舒展开来,门外则一直把守那些长春堂的守卫,严防里面的机密要事泄露出去。

    “如此一来,就要有劳你们高丽军队了。”

    他们已经事先知晓了上京城内发生的事情,如今则是一副非常兴奋的样子,冷舞也告诉了他们在辽东京的计划。

    “冷娘子放心,我解牛定当行之。”也就是他们要控制这一座城池,但要在辽国人看来是高丽人占领了此处,所以这次要用解利的军队来实施这个计划。

    “那就好,现在你们就可以走了,南城虽然松懈,可还是有辽国人的密探,若是被发现了就不好了。”

    “是。”

    解利与解牛一听,自然是非常乐意,若是占领此处,也算是加入长春堂后第一次行动,日后主上那边也会看重自己。

    “这是计划,你们看看。”冷舞掏出一份计划书给二人看。

    “今天后半夜行之,好的。”

    冷舞送走二人之后,立即联络城中其他人员。

    子夜过后,城头上的风一如既往地大,辽军旗帜在风中被吹的烈烈直响。

    天气骤然降低,整条河流已经全部被封冻起来,这也就为解利的高丽军队渡江便利。

    城中戍守的辽军将士并不多,他们在年前就已经被调往北方,镇压各部族间的反叛。

    解利已经集结了高丽三万人马的军队,然后朝着城池进发。

    辽河的风忽然间大了起来,军旗在烈烈作响,的一切都像是有预谋一般正在发生。

    而在今夜,一场战斗即将开始】的!有;;您随时随地看!

第七十五章 夺城门() 
第七十五章

    辽河的水面已经被封冻上了,三万铁骑在冰雪中Щщш。。lā

    远处皎白的雪原,与寒风一般渐渐相互作用。

    三万铁骑,一刻不停地行进中。

    他们跨过了冰原。

    铁马冰河。

    寒风吹来,城头上的旗帜猎猎作响,而在城头,那些辽军士兵正缩着脖子,在搓着手。+

    “该死的鬼天气,这么冷的天气还让我们来城头戍守,前段日子不过就是死了一个将军而已,还提防个屁。”

    “都怪那些高丽人,要不是他们,我们这么还守在这儿,还不搂着婆娘,在炕上活计。”士兵呵了一口气,然后朝着那双冻得发紫的手吹去,在寒冷的夜晚,一阵暖风瞬间变做寒风,那些水蒸气则瞬间化作晶莹剔透一般的冰晶。

    “哎呀,该死,这打一壶酒的时间都没有,俺们现在就想喝一口烫好来的酒,来驱驱这身体的寒气。”

    “将军吩咐俺们不是不能喝酒么,你还是不要想喝酒了。”

    “瓜娃子的契丹狗,俺们要不是世代住在这儿,早就南下去大宋了,何必待在这里。”

    “你这话说说可以,但是不要说出去,否则,按照耶律那个脾气,打得皮开肉绽那是小事。”

    “那我不管,我现在就要喝酒,你可以给我喝一壶么?”

    二人正说着的时候,直觉脚下一片动荡。

    二人直起身子,然后视线朝着远处张望。

    城楼不远处的冰河大原地上,三万骑兵奔袭在原野上,他们这一队士兵正冲去城门。

    队列在地行进之中,冰原上的残余雪花被马蹄高高地扬起,然后甩去后头。

    后行的路依旧被冻了起来,只是前面的路却慢慢融化中。

    此刻在城内,

    在寒风中,人的影子已经绝迹,

    在数九寒天中,只有冰冷的风吹在这些黑衣人的面色。他们的神情严肃,然后朝着先前制定的目标而去。

    此刻,这一座城池完全成为他们眼中的战利品。

    辽阳这一座城池,长春堂已经在这里经营了数年之久。

    一动就牵动了全身,可想而知,长春堂的厉害之处了。

    子夜过后,天气越发寒冷,此刻一行黑衣人正在城中。

    杨赞骑着一匹契丹士兵的马匹,穿着契丹士兵的兵甲,然后操着一口流利的契丹语,正对着一个契丹将军模样的人道:“将军,这么冷的天气,末将是否可以回一趟,然后下半夜的时候再来。”

    “如果你实在有事情,倒是无妨。”那个契丹将军看到自己的下属似乎有事,只是随即他却道,“军中有军中的规矩,我也有我的规矩,我希望你能够明白。”

    “将军,这可以么?”杨赞从胸口掏出一个黄白之物,然后递给那个契丹将军。

    那个契丹将军见到这个黄白之物,登时一脸欣喜万分的神情,只是稍瞬即逝,随即故作道:“这怎么好意思呢,而且规矩明摆着不是这样的。”

    “将军如果还嫌不够,我这里。”杨赞话还没有说完,转瞬间又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黄白之物,神情甚是恭敬万分。

    那契丹将军的眼睛都瞪大了,他没想到他的这个属下,诚意可真够真诚的,这个时候他手一伸,然后从杨赞的手上取走这个可爱万分的物件儿。

    “这,你太客气了。如果你实在有事情,今天的守城防务就全部交给你了。”

    “多谢将军。”杨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阵鄙夷。

    那契丹将军取走了钱财之后,然后挎着宝马离开了。

    当他骑着宝马,转向拐角处的时候,忽然出现一堆士兵,然后这些契丹士兵的手上全部都拿武器,身穿铠甲,在见到这个契丹将军后,登时提起手上的刀剑。

    “你,你们——”契丹将军话未说完,一个士兵提起长剑,直接了当的砍去。

    登时,一颗头颅飞身而下。

    血花四溅,直接化作血红色的冰晶。

    头颅滚落地上,杨赞赶到那儿的时候,几个士兵正脚踩着那颗头颅,在当蹴鞠用。

    “杨统领,你现在那边如何了?”

    “一切都差不多了。今夜是麻痹敌人大意的时候了,现在听我令,可以出发了。”

    那些伪装在契丹士兵中的长春堂武士都在其中。

    空旷的大街上,静悄悄的,忽然间从远处传来一阵粗重的马蹄声,马蹄声渐渐而来。

    只见此人正是一身红装素裹的冷舞,正而来。

    在黑暗中,冷舞的手已经抚上了杨赞的额头,她轻轻地在杨赞耳边道:“他们已经准备妥当了,现在到城外了,差不多这个时辰,他们就该来了。”

    杨赞轻描淡写一般,其中的艰险他还是知道的,“这次是冒险行事,若城中没有处理好,他们攻打辽阳要费一番功夫的。”

    “这一切还多亏你了。”

    “不,时间要紧,现在就走。”

    城楼上的契丹士兵怎么也想不到,远处地平线上忽然出现一支骑兵。

    厚重的盔甲、铁骨一般的马蹄声,以及越来越近的蚂蚁一般的阵列,此刻像是一座山一样压在辽军士兵的心中,寒风如同一把把钢针,刺去他们心头。

    隔了七丈的样子,解利已经吩咐大军停了下来,然后对峙着城楼上的契丹士兵。

    就这么争执。

    契丹士兵见到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队列,惊恐万分。

    “快去搬运救兵,就说东城门出现了敌军。”城楼上,一个士兵刚刚转身想要去通风报信的时候,忽然一柄寒光闪闪的剑刺去那个士兵的喉咙。

    一丝血浆不要命地喷薄而出,然后在空气中失去温度,在地上的冻成冰渣子。

    身体如同一条抛物线倒去。

    城楼上的士兵在惊恐中已经被渐渐控制住了,他们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迎接他们的居然是被俘虏。

    丑时,东城门在寒风中吱呀一声,缓缓打开。

    粗重的大门渐渐露出一条缝隙。

    长春堂的人与解利的人马隔了一座城门,在门缝中已经渐渐看清楚了对方。

    城门洞开,解利率领高丽的部卒了翁城中。

    翁城高耸,如同一只口袋。

    火把被渐渐点燃,然后这一座城楼被照得大亮。

    “解牛见过杨统领。”

    “请起。”、++!已经有300万的道友选择了,各种网友经典书单!不用再担心书荒问题!xhsjyd【

第七十六章 居安思危() 
初八过后,已然是。。lā

    清晨的阳光从厚厚的云层中出来的时候,带了一丝神秘。

    随着艳阳不断东升,辽阳城的日子才渐渐步入正轨。

    城中昨夜的战斗已经结束,若是不归降负隅顽抗的敌人,则直接灭之,对于那些归顺之人,采取的则是怀柔的政策。

    所幸这里的处理还算相当快的,菜市悬挂了不少敌人的头颅,地上的血液则被冻成一块一块地,时不时地有一二土狗忽然从这里经过,然后添了几口,随即惊恐狂吠地跑开了。

    到了正午的时候,经过了昨夜的夺城,这里的一切都已经成为宋军的囊中之物了,而解利率领的高丽军队也已入住了城中。

    三万军队分管城中四个城门。

    如今这样安排看来,暂时是可行的。

    只是冷舞与杨赞知道,辽阳与大宋故土相去甚远,在陆地上暂时还不交接,大宋现今也只有从海上才可以对辽阳进行补给,而且冷舞与杨赞也头皮发麻,他们得堤防高丽这三万军队突然哗变。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此刻,一只海东青从辽阳城中飞起,然后飞向南方。

    杨赞与冷舞二人看着天空,直到海东青消失,随即二人相互对望一眼。

    “我希望主上能尽快看到。”

    那是东京开封的位置。

    此刻,开封以北的黄河已被封冻起来,在连接陈桥与开封——黄河的河道上,大宋武学的武学生正在黄河南岸进行考察。

    今日带他们前来的乃是石守信。

    这是一次军事考察,目的就是在寒冷的冬季,时刻预防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若放在以前,这黄河一定会有大宋禁军派重兵看守此处,不过如今,燕云之地已回归中原王朝,现今皇帝赵匡胤便将重兵防守在燕山山脉一带,以防契丹士兵突然发狂。

    武学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方式,而且这样的方式对他们而言就是一次成长、一次经历,此时此刻就有学生对于这次考察黄河南岸一世提出了质疑,那人问道:“石教习,今日的课程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来这里?”

    石守信看着这个学生,然后道:“延昭,如果我大宋未曾收复山南,在这个季节,如果遇上契丹打草谷,你觉得他们会不会趁着黄河封冻的时候,直接借助这一通途,直接南下入侵呢。”

    “教习说的是,如果是在以前,这个确实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呀,我大宋不是收复了山后么?”

    石守信看着杨延昭,再次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向前看的,这个确实如此,但是习惯也是一件苦事,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那么他对危险就时刻堤防着,并且就会向往安定的日子;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安逸生活之中,久而久之就会习惯安逸生活,而忘记了危险,你可记得温水煮青蛙这一比喻。”

    杨延昭忽然间记起魏王千岁的那个温水煮青蛙的著名例子。

    这个例子,当初还被用来实验过了。

    最初的时候,魏王千岁拿了一只青蛙做实验。

    杨延昭那个时候刚入大宋武学中,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在热水中,青蛙直接跳了出来;而在冷水中,青蛙一直赖着不出来。

    然后魏王千岁慢慢地加热了那水。

    后来,那只青蛙不知不觉之中就死在了那水中。

    那一刻,的新生全部屏住呼吸,然后不明所以。

    魏王笑笑,然后说道。

    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人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迷惑,最终导致消沉、放纵和堕落。由于这个过程是一点一点的变化人在不易察觉中完成了整个蜕变,待醒悟过来却为时已晚。

    相反,如果将人突然从“天堂”扔到“地狱”,由于落差极大,人的反应也非常强烈,从而迅速做出选择,不至于最终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这个道理,他懂,可是他从未思考过。

    温水煮青蛙如今已经成为教科书的一个经典,教育这大宋中每一个学子。

    如今,石守信再次提醒杨延昭一下子警醒起来,而且这实地教育更加让他明白这个道理。

    寒风吹来,杨延昭点了点被风冻得通红的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