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61部分

天宋武功-第61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滞后,军士丝毫不知皇帝驾崩之事,然军情严峻,自己一刻不停也要送达帝都。

    几日几夜,累死了好几批马,终于到了开封。但是此刻飞驰的马之前呆呆地站着双眼呆视、迷茫着并哭泣着的孩童,军士慌乱无措,欲拉住马,可是此马竟然不受自己摆布,发现马上就要撞上了。

    这时候赵德昭忽闻孩童的哭声,欲跳下车子救孩子,然而此刻另外一架马车之上,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从车上跳下,朝着飞驰的骏马跑去。

    ps。四月,先帝郭威葬在新郑县郭店西南高家村北,庙号为太祖。

第二章 误入埋伏周军败() 
但听得蹄声答答,青骢健马并辔而来;马上之人面色惶恐,马前一孩童,军士欲要拉马绳子,但是马却受了惊吓,眼看要撞上孩童了。说时迟那时快,一个闪身,一个黑影,魁梧汉子魑魅身影已过,双手勒住缰绳,一个过肩摔,马被掀翻在地,马上的军士也被掀翻在了路中央。

    孩子惊慌失措,依旧哭声顿天,黑衣汉子不顾地上的人马,走到孩子面前安慰道:“小哥儿,不哭!”

    而这时候孩子的娘亲一直在路边亲眼目睹,一脸惊恐之色,她从路边冲过来,抱紧浑身瑟瑟发抖,哭泣的孩子,连忙拉着孩子,跪在路上,磕着头,谢道:“多谢这位义士救我的孩子,谢谢……义士。”

    “这位小娘子赶紧起来,适才路过此地,不过是见了马狂奔路上,就出手了!”黑衣汉子扶起地上的那对母子,正准备离开上车。

    那孩子脱离了危险,那军士拍拍身上的尘土,然后从地上站了起来,赵德昭以为那个军士正欲发火,却见那个军士一脸欣慰之色,追上黑衣汉子,双手拱着,道:“多谢壮士刚才将此马弄翻,今日若不是壮士在此,恐怕……不然我就要造孽了。只不过现下我有军务在身,多有不便,请见谅。改日我做东,邀请壮士。不知壮士姓甚名谁?居何处?”

    黑衣汉子要准备上车了,也就回道:“兄台客气了,今日我有事情!而且天大地大,名字不过是个代号。”

    “哦!既然如此,壮士还请相告!”军士追问道。

    “客气了,某乃江宁府万松!”

    “哦?!你是唐国人士。万壮士,不知道现居何处?”

    万松的眼睛看着车上之人,车上那中年人拉开车帘子,示意万松可行了。万松道:“京城客栈之中!”

    军士听了无奈的笑了笑,道:“我先行,改日有机会能够遇上万壮士,再谢谢壮士。”

    驴车之上,车帘子拉开,出现一张脸,正是那个中年人。那个中年人催道:“松儿,好上车了,别耽误行程。”

    万松道:“今日有事,对了这位衙内,下次不要在如此莽撞了。”

    军士点了点头,想起还有军报要送,耽误不得,也就拉起地上之马,绝尘而去。立刻赶往皇宫。

    赵德昭见到那个汉子,武功十分不弱,行事行侠仗义,出手相助,若能认识此人,对自己也会有相当大的助力。赵德昭遂招呼马车夫停下车,从车上下来,手里拿着几颗糖。

    他也上前去,拉住汉子的衣角,一脸正色,拱拱手说道:“今日多亏这位大哥了,若非这位大哥相救,恐怕那位大娘要亲眼目睹孩子命丧疯马,承受丧子之痛了。”

    “这位小哥儿太夸赞了!”万松客气道。

    赵德昭忽然想起手上还拿着糖,就赶过去把糖塞在孩子的手中,然后哄着那个孩子,说道:“小哥儿,不要哭,这是糖,刚才那个马上的哥哥是唬你的,不要怕!”

    那孩子见了这个哥哥手上拿着的五颜六色的糖果,也就止住了哭声,破涕为笑,方才的惊恐也就烟消云散。

    此中年人为杨濛,见到一个孩童模样的,对自己的义子感谢,又哄着被马惊吓的孩子,内心感觉很奇怪的,但是也不知道为何,也就不再去想了,遂催促义子赶紧上车,北去城北。

    赵德昭见了车子已经离去,也就不再言语,心里头却十分落寞,登时突突突也就上了车子,往城南赶去。

    车上的杨濛静下心来思考着,他今日刚到开封,不知道现下该如何行事,自己呆在开封能够见到那个人么,还有能不能与之结交,这还是一个问题。不过随即也就不再深思,随着车子一路往北,如果让杨濛知道今日见到的那人正是自己欲结交之人,第一面相见即是如此,何况匆匆一相遇。缘分有时候就是这样子,杨濛和义子万松,两个人在异国他乡,虽然长春堂勉强能在开封立足,可是自己的国仇和家恨不知道何事候能报。

    不多想车子就停在了城北一处客栈前。此客栈名为悦来客栈,南北客人云集此处,再往北去,离开周境,就是契丹了。杨濛从车子上下来,一身文士服,素雅,和义子万松的服饰,一白一黑,前后两人,在小二哥的招呼下,入驻了此间。

    那边道路之上,军士战马送至皇宫,郭荣正在殿上上朝,忽听北方战报,汉辽两国陈兵北境。遂问道满殿堂大臣,左右文武大臣都陷入沉思之中,这时候龙座之上,郭荣神色不自然,汉与周的恩恩怨怨三四年,广顺元年十月,契丹发兵五万和汉联军南下,围攻晋州。年底,周的援军逼近,契丹军先撤退,汉军队撤退不及,遭到追击,损失很大。这一战,使得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南下。可是三年后,先皇驾崩,郭荣继位后不久,汉主认为郭威已经死去,大好机会已经来临,于是联合辽国乘机南下,打算乘周内部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打击周的力量。

    郭荣收到前方奏报,称:契丹派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万余骑兵和汉会师晋阳,北汉主亲自统帅三万人马,和契丹合兵南下。

    郭荣获知奏报,见大臣们都在下面嘈杂声一片,如一锅乱粥,不高兴地问道:“先皇驾崩,朝中大事尽托付于我,然我根基未稳,伪汉欺我太甚,联合契丹攻击我北境,现两国大军集结,诸位大臣们,你们皆为国之栋梁,先皇倚仗的重臣,如今先皇尸骨未寒,梓宫尚在宫中大殿,汉辽这般形势,谁堪为重任?为国家战!”

    这时候昭宁节度使李筠【初名荣,避周世宗讳,改名筠】出列道:“臣亲自率军,迎战联军!”

    郭荣见到李筠出列了,当即答应李筠的请求,于是乎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汉军队,自己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二月,契丹派杨衮率骑兵万余及步兵五万余人,到达晋阳,两军会师晋阳,一路攻上潞州(今长治)。北汉主刘旻亲领中军,张元徽领左军,杨衮为右军,阵容严整。

    北汉前锋左军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设下埋伏,自己佯败诱敌。结果穆令均中伏被杀,士卒折损了上千。李筠退回潞州,凭城固守,周军初战告负。

第三章 新帝亲征战汉辽() 
【今日第二章献上,依旧是求吐槽和收藏!】

    前线传来紧急军报:北汉前锋左军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设下埋伏,自己佯败诱敌。结果穆令均中伏被杀,士卒折损了上千。李筠退回潞州,凭城固守,周军初战告负。

    现如今李筠大军败,汉主趁机入寇,攻打上党。消息传至京师开封,大周国朝堂顿时大乱,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整个朝堂如菜市场一般。

    龙座之上的郭荣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先帝驾崩,局势动荡,风雨变换,自己登基不过几日,而周军初战告负对于郭荣来说影响不好。事实上,郭荣心知肚明,这场战争无论对于刚刚登基的自己还是对于动荡之中的大周国都是生死之战。

    郭荣瞧见殿下的诸位大臣,他们此时的心思真是多啊,不知道自己能否倚仗他们。此外殿外忽然下起了大雨,雨势大,盖过议论纷纷的大臣们,郭荣思绪万千,听着大雨,自己心中一片纠结难当。

    赌博有输有赢,那也就罢了,如果拿性命相博,自然是得掂量一番,只不过如今自己刚刚登基,皇位未坐稳,汉国就乘乱来袭,算的是好时机,但是自己不是一个吃亏的人,鹰击一搏才有出路。

    胜,自己的皇位就此稳固,国家的威望也将大幅提升,对于其他明里暗里窥伺之国会起到强大的威慑作用;败,自己的威信将会跌至谷底,牵一发动全身到,连皇位岌岌可危,自己的性命恐怕也会危急,周边的豺狼虎豹都会觊觎大周国的这肥肉,大周如砧板之上的肥肉,等待宰割,大周国土沦丧不可避免。自己父皇打下的江山怎么能够拱手相让,大周国好不容易让中原百姓稳定下来,民心所向,正是百废待兴之机。

    开封这座城在数年前曾经被契丹占领过,这城中的百姓若是听了契丹和汉国南下,必定心慌失措,人心浮动,大周国三年内稳定下来的局面就要被破坏掉,届时开封城内的百姓再次遭受外敌的入侵,自己怎么能够眼睁睁地看着百姓生灵涂炭。

    郭荣拳头捏紧,手指甲都扣紧了肉内,鲜血从龙座上流了下来,望着满殿大臣,沉思许久的郭荣突然露出坚毅无比的目光,自信的对大家说:“汉室宵小,何足惧哉!朕要御驾亲征,剿灭贼匪,扬我大周国威!诸位大臣此番做好抵御外敌之姿。”心里想到,生或死,胜或败,就在此一举了!不过却不能当面和众位大臣直言。

    大臣们听罢郭荣的话,登时一片嘈嘈切切,过后纷纷上书反对。

    郭荣欲御驾亲征,此刻文官之列中,出列了当朝太师、中书令、宰相冯道,冯道腰板挺直,极力进谏。

    郭荣道:“昔日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亲自出征。”

    冯道说道:“陛下不能和唐太宗相比。”

    郭荣一听,虽然心内不是很满意,但是自己刚刚登基,自然是不能和唐太宗想比,但是他自信满满,道:“汉军乃是乌合之众,若遇我军,如泰山压卵。”

    冯道仍道:“陛下不是泰山。”

    冯道等大臣皆认为新皇刚刚即位,人心还未稳定,先帝灵柩还在大内,此时若是皇帝出征,人心浮动,不宜亲征,应该派得力的将帅去抵御,只不过冯道言语之中得罪了郭荣,郭荣大怒,拂袖而去。

    但是郭荣却知道自己若不能战胜汉辽联军,那么国都开封就会沦陷,届时国家动荡,整个大周将万劫不复,自己可不是知难而退的人,只要坚定了一个信念,就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没人可以阻止他。

    在与以宰相冯道为首的众大臣们反复唇枪舌战未果后,郭荣不顾反对之声,从东京开封统帅禁军出发,禁军长官赵匡胤也在征战之列。

    三月,郭荣欲亲征北汉,不让冯道随行,命他担任太祖皇帝山陵使,主持太祖丧事,又让大臣主持开封事宜,待自己凯旋。

    开封赵府内,得知自己的孩子即将出征,赵弘殷连忙给自己的儿子备上出征用的行当,准备送行。杜氏、贺氏,赵匡义,赵匡美,月娘等几人都十分担心,一番嘘寒问暖,赵匡胤安慰道他们不过是出征,自己身经百战,一定会平安回来,随即贺氏给了自己的官人一个平安符,让他时刻戴在身上。当赵匡胤问道赵德昭怎么不说话的时候,赵德昭回道:“爹爹,一定会平安归来的,我可是神仙下凡啊,掐指一算,便知爹爹此番一定能升官……”赵德昭刚要说出发财,就闭口不言了。

    赵匡胤听到自己孩子的话,心中很高兴,虽然这孩子胡话连篇,但是自己现下还只有一子,不过这孩子聪明伶俐,又有范蠡陶朱公之才,自己也就放心了。

    赵德昭知道按照历史的发展,周军先是处于下风的状态,而后是自己的父亲赵匡胤和张永德二人的策略,大周最后胜利了。史载高平之战,后周初战不利,郭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自己的父亲也在这个历史舞台上展示出自己光辉一面。赵德昭只不过是担心自己会不会横插一脚,改变了历史,不过这都是有可能的。

    想想自己之前的一番行为,不知道是否已经扇动了历史的浪潮,自己终究还是太肤浅、太稚嫩……

    ……

    城北客栈之中,独眼老九坐在杨濛的左侧,收到飞鸽传信,连忙向杨濛说道:“主上,收到晋阳老八的线报,称汉主正月从晋阳拔军,如今攻克周国几座城池,朝着开封进发,主上你说周国的新皇能够打败汉国吗?“

    杨濛听着老九这番话,沉思良久,就说道:“伪唐阴险,屡次三番联合契丹南下,那个徐逆还自称甚么李唐皇室,后来还真改为李姓,真是恬不知耻,自认为糊弄百姓就能够了,可是如今如果周国被灭,唐国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