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63部分

天宋武功-第63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箍松保缘略辏954年)三月十一日,汉军与周军在高平遭遇,史上轰轰烈烈的高平之战正式拉开了大幕。

    巴公原上,高低不平,两军呈南北对峙之势。烈日之下,军队如巨浪一般,层层叠进,涌动的浪潮下,遍布血腥之气息,死亡、受伤等惨烈行径上演。

    周**队将士们见到汉军共有精兵三万,列成东西两阵,旁边还有一万契丹铁骑,可谓规模浩大。反观自己军中,由于前锋前进过快,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军被落在后面。如此,敌众我寡的局面,周军将士开始产生畏惧心理。

    郭荣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情况,亲自披坚执锐,上马迎击敌人,鼓舞士气,坚定克敌,大声地喊道:“大周的将士们,今日是你们保家卫国的时刻,对面的敌人并不可怕,我们要拿出百倍的斗志来战胜敌人,众将士听令,杀!”

    “杀杀杀!”将士们从嗓子中嘶吼出非人的声音,如之前军营之中议定的战前布局一致,白重赞与侍卫马军都虞侯李重进统率左军在西;樊爱能、何徽统率右军在东;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骑在中间列阵;在禁军的护卫下,郭荣带领中间军力,亲自跨马到阵前督战。

    战鼓擂动,响彻云霄;令旗前指,双方冲杀;马蹄轰鸣,十面埋伏;交战双方,数万人瞪红了双眼,疯狂地冲向敌方阵营。杀声中,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杀来了一般,叫人心惊胆寒、不寒而栗。

    可战斗刚一打响,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就突然出现了。

    汉主带领中军,见到周国右翼似乎有破绽而出,就让汉军左翼左军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阵前出列,迎击周国右翼主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

    张元徽,此人为北汉第一悍将,尤其擅长重骑兵冲锋,接到汉主出兵的军令,他身先士卒,刹那间率领四千名铁甲骑兵鼓噪着逆风而进,如浪潮一般冲向周军的右翼。

    “啊——杀啊——”战场之上难免死人,经过长时间的杀敌,双方的战斗力皆在下降。而此刻汉军猛将张元徽杀向周国右翼主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这里,正杀的昏天暗地的,樊爱能和何徽本来正在为风向有利而窃喜,正猜测敌军要不战而逃了,没想到对方却气势汹汹地朝自己冲来,被吓得不轻。何况此人正是汉军猛将张元徽,擅长重骑兵冲锋,这下子可怎么才好。

    樊、何这二人见形势不妙,且二人先前都是都是后汉的老将,对如今的大周国,尤其是新即位不久的郭荣谈不上什么忠诚,面对张元徽的雷霆重击,更不可能奋死血战,一番心思就活动开来,眼见这猛将朝这边赶来。

    这二人心思万千,鬼主意颇多,且周国的骑兵尚弱,樊爱能的骑兵自然挡不住热血澎湃的张元徽,很快被冲散。樊爱能的骑兵败下阵来,导致周国的骑兵打乱,也把何徽的步兵方阵也冲乱了。樊、何这二人见势不妙,又心怀异志,又见到自己周国的皇帝也在阵列之中,认定此战是汉国必胜,郭荣必死无疑,二人仿佛天生就是通晓彼此的心意,也就一个眼神交换了一下,就心有灵犀地撇下自己的部众不管,临阵脱逃,飞马逃离战场。右军将士们见到自己的主帅都临阵脱逃,其麾下的上千名步兵干脆就地倒戈,投降了汉国。

    汉国皇帝大喜,接受了降将的投敌。其余汉军见威武的张将军击溃了敌军一翼,遂士气大振,纷纷顶着风沙,向周军阵营发起猛烈的冲击。

    汉军攻势猛烈,一溃周国的右翼军队,周国将士抵挡不住,兵力捉襟见肘,刹那间,周阵脚大乱,全军陷入危局之中,好似千钧一发。

    大风依旧在巴公原上刮着,血腥味弥漫在风中,令人作呕。此刻右翼已经败了,皆投降了汉国,郭荣见了大为恼怒,亲自上阵,只是敌人兵力太甚,郭荣此刻已经被困在重围之中,脱身不得。

    ……

    此刻开封城中,朝中大臣忧心忡忡,担心北方的战局,他们尚且不知道交战双方谁胜谁负,只是担心自己这一方如果败了,那么契丹的铁蹄一下,开封之中又要经历战火的洗礼。

    赵德昭虽今日在府上等候消息,却坐立不安,生怕自己的蝴蝶效应改变了现在历史的发展,眉头紧皱,府上下人们见到自家的小郎君今日一天都在书房内呆坐,都认为是自家大郎君出征在外,担心父亲罢了。

    “昭儿——”贺氏推开赵德昭的书房门,关心的问道。

    “娘,你怎么来了?”

    “你这个孩子!”

    赵德昭好无奈,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是知道历史的发展趋势的,也就期盼自己的蝴蝶效应没有改变这次的战斗。

    城北客栈之中,杨濛、独眼老九正在屋内聊着天,这二人时刻关注着北方战场发生的事情,此刻间都是眉目紧皱。

    独眼老九“主上,我们的人马已经混进了周国的军队之中,主上还在为那件事情担忧吗?”

    杨濛道:“老九,我这也就庸人自扰啊,你说这个汉辽两国的联军虽然实力很大,但是周国郭荣取胜的机会也很大,只不过这战场的形势风云变幻,机会稍纵即逝,若是让汉国取胜,这辽国的大军势力就变得更加强大,到时候北方又要被外族统治,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

    独眼老九朝着北方望去,心中早已安排好事情,道:“主上所言极是,相信我们的人马到时候见机行事,能够实现主上的计划的。”(伏笔)

    “希望我们的计划能够成功,否则……”杨濛忧心忡忡般的样子,眼神茫然道。

    “主上放心!”独眼老九道。

    ……

第五章 高平胜北击汉境() 
(本月坚持一下,每日5000字,总字数希望达到30万字。这一章码的好辛苦,找了好多资料,找了大家多多支持!)

    此刻周军右翼差不多已经全军覆没,樊、何二将投敌。这边周军阵营之内,郭荣见到右翼领军之人投靠汉国,愤恨不已,心中热血沸腾,怒发冲冠,身为一国皇帝,虽然右翼的主将已经逃窜流亡,郭荣却依旧在军中从容地指挥大军战斗。

    汉主见到周国新帝从容指挥大军,而此刻张元徽在另外一处战斗,自己这边的大军人手不够,布防接不上,如果战至最终,兵力不够,不能消灭周军有生力量,那么自己就一败涂地,何况虽然周军右翼已经溃散,但是却不能见缝插针,从那个地方撕开一个口子。

    “弓箭手上,务必给朕射死那周国小皇帝——”

    汉主就命周围众将士紧急调拨弓箭手,朝郭荣那边一停不停地放着箭矢,企图上演一幕擒贼先擒王的闹剧,如果射死了周国皇帝,整个战场的局面瞬间就会朝自己这一方倒戈。

    “哈哈哈——谅你也逃不出朕的手掌心!”汉主抚须大笑,浑然不顾,登时“嗖嗖嗖”破空之声想起,箭矢优美地在空气中擦出火花,一个方向朝着郭荣那边射去。

    “护驾——”禁军统领赵匡胤见到汉国弓箭手的箭矢都朝着皇帝的面前射去,喊了一声,招呼皇帝亲兵护卫皇帝。郭荣麾下之亲兵将士就用圆盾四面遮蔽,护住皇帝,护成一道坚固的防护线。随着箭矢的增多和空隙射入,那些盾牌的重量也增加了不少。拿盾牌挡箭的亲兵们一个个倒下了,盾牌上插满了几十枝箭,远观就像一只大刺猬,随着箭矢的增多,稍有不慎,他们光荣地战死沙场,不就是为了护卫皇帝,死后家里能够得到皇帝的照顾。

    “官家——”那边张永德见到情况危急,喊了一声,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他望了望开封城的方向,那里似乎有人在盯着他。

    然郭荣毕竟是从军过的,此刻依然坚守岗位,见到亲兵一个个都倒在血泊之中,心内也是震撼的,为他们的行为感到自豪,遂拔剑出鞘,拨开敌军射来的箭支,朝着军队之中的众位将士们大喊道:";大周的儿郎们,如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正是诸军建功立业的时刻!大家不要怕,奋勇杀敌,都给我杀!杀光这些汉国狗,那么我们今日就值得了,回去后朕定会重重封赏!";

    大周的将士们见到自己的皇帝都如此,自己确实怕的要命,开封城中还有自己的亲人儿女,如果汉国大胜,挥师南下,恐怕自己的家人们都难以幸免。皇帝如此英勇,作为将士如此退缩,不就是瓜怂么,遂一个个也就热情高涨,全军将士们的心都集中到了一起,此间才稍稍稳住了阵脚,但形势依然非常危急,一着不慎,大局就倒在汉军一方,这边周军的情况非常混沌。

    太阳光照在将士们的脸上都十分刺目,僵持很久的战场上血腥味儿十足,尸体横卧,断肢残腿亦十分常见。秃鹫低飞,时刻都在盯紧地上的目标,而两军之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此刻战斗已经经历白热化的阶段,双方谁都不能把对方怎么样,只是……周军的状况十分不佳,汉国两翼的兵力渐渐地朝郭荣中间兵力围拢,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擒贼先擒王,如果周国这边援军未至,那么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皇帝的处境十分危急,如果皇帝死了,周国国内的形势就乱成一锅粥。

    身为禁军统领的赵匡胤,正紧紧跟随在郭荣的身边,他一边拼死护卫郭荣,敌军都向这边靠拢,如果不能突围,势必会战死沙场,可是家中还有大小要照顾。赵匡胤忽然想起儿子赵德昭的一番话和不同寻常的表现,心中也就高亢起来,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也相信开封街头的那个神仙,今日无论如何要赌一赌自己的气运。

    赵匡胤所幸豁出去了,思定再三,胸中的热血开始沸腾起来,自己看中了这个机会,就等时机来了,唯有另辟蹊径,方能脱困此地。

    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灵光一闪。禁军统领赵匡胤拿着盾牌径直冲到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面前高喊道:";张指挥使大人,如今官家有难,我们为人臣子的应该尽些义务,食君之禄,难道不该担君之忧,浴血奋战到底吗?此刻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既然敌军从两翼包抄而来,我们则从两翼反击,稳住大军的阵型待刘词将军赶到,则可全线反击!到时候战场上的形势也就逆转了。";

    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也是一员猛将,他苦无良策,而开封之中有人又希望他能够救援皇帝,可是自己不过是个将士,胸无点墨,不是孙子在世、诸葛武侯。他听了赵匡胤的一番言谈,虎躯一震,连道:“赵将军的良策不错!”

    当即张永德愿与赵匡胤并肩奋战,杀出重围,将汉军围攻皇帝身边的敌军,一个个地歼灭,到时候就能解救皇帝于危难之中。

    赵匡胤急忙道:";我军右翼已经崩溃,二将投敌,而汉国张元徽势猛,我愿率军前去迎他,张将军可去援助左翼!";

    “好!”

    阵前激烈,赵匡胤跳上一匹战马,随即策马到阵前高喊道:";现在军情紧急,千钧一发,官家尚且浴血奋战,我等将士难道还要贪生怕死吗?都拿出勇气来!开封城的父老乡亲在看着呢!我们还活着干什么,杀呀!";

    诸将士皆是凛烈男子,虽然势单力孤,这边兵力在减少,僵持许久,力气也跟不上了,但是听到此话哪个不是热血沸腾?如打了鸡血似的。

    郭荣看到禁军统领赵匡胤不顾艰险,孤身一人冒着危险解除自己身边的危急,心中感慨道这人不惧艰险,迎难而上,此诚猛将之风,幸运的是他是自己身边的裨将,自己的心腹,自己还是有看人的眼光的。

    此时赵匡胤边说罢,他手执一条通天棍,捣入敌阵,和张永德各率两千精锐骑兵分别向左右两翼发起反击,皇帝郭荣看到这二位将军都十分尽职,胸中一热,尽数将御前禁军尽数增援中军,自己身边仅留五十骑在近身护卫左右!

    周军在禁军统领赵匡胤的喊杀声中,无不舍身奋战,尤其是赵匡胤,手中挥舞着通天棍,一骑绝尘,尘土飞扬,汗水在烈日下蒸腾,手中棍子变化多端,从汉军阵中密集处穿过,如入无人之境,周军将士们看到了都要为他捏一把汗啊,而赵匡胤此刻已经杀红了眼睛,只是知道杀敌立功。

    赵匡胤沿途穿过之处,连斩数名敌将,自己身上负了一点伤,却浑然不顾,那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气势鼓舞了周军将士们的心,他们越发地坚定杀敌之心。

    而战场上的形势已经成势均力敌之态,哪一方都不能将对方如何。

    风更加猛烈,军旗猎猎作响,军旗一改方向,都往北飘扬着,尘土飘扬,天空中的鸟儿惊恐地飞走了,盘旋在上空的秃鹫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