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80部分

天宋武功-第80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此刻屋外雨势已经停止,太阳出来了,原本闷热无比的天气,此刻呼吸起来十分舒畅,看样子今日是个好日子,赵德昭认了个义父和义兄,杨濛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找了个不错的继承人,而万松也多了个贤弟。

    见到太阳出来了,赵德昭非常开心,手舞足蹈,道:“这是自然!那我们马上出发吧!”

    杨濛随即吩咐万松把停在后面的马车驾了过来,车子到了门口,杨濛三人皆上了马车,他此刻的心情十分激动万分,问道赵德昭,刚才是怎么过来的,赵德昭答曰:“驴车在城南汴河附近停下,自己是一个人走路过来的。”

    杨濛又道:“好好的车子不走,为何步行?”

    “上次小叔叔被绑架,他说目标是我,我觉得一个大活人还是走在路上安全,这样子人人们就会在街上看到过你,绑匪也不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绑架于你。而且我听我小叔叔说了一些,就认定此行安全,即使不小心着了道,也不会有性命之忧。”赵德昭说完,看了一下杨濛。

    杨濛听了赵德昭所说的,也就眉头一笑,道:“你这么说让义父情何以堪,还好你认我做了义父,若不然按照老九那个脾气,你就吃大亏了。”

    “义父口中的老九,是哪位前辈?”

    杨濛愕然了一下,道:“却也不是甚么前辈,不过你见了之后,一定要称呼他一声叔叔,当年为父之性命就是他解救的,老九是为父身边的侍卫随从,若不是老九,恐怕你义父早就死了,此时还会坐在昭儿的身边叫我一声‘义父’么?”

    “义父,昭儿知道了,这些年义父身上又背负血海深仇,又操持长春堂,实在是受尽了委屈。而义父一家皆死于徐逆手中,我发誓将来一定手刃义父的仇人,为义父报仇!”赵德昭知道过了几年之中,南唐就会亡于南唐词帝李煜手中,而且最终还是被一杯鸩酒给毒死的。

    杨濛听了十分开心,虽然到如今他未曾亲眼见到伪唐的覆灭,徐逆子孙为当年一事付出代价,可是当赵德昭说了这些,他感到十分欣慰。

    马车外,万松正在驱赶马车,马车已经离开城南小树林,经过冗长的泥土道路,终于到了城门口,随即沿着御街和汴河,驶向广味楼。

    如今先帝郭威已经入葬皇陵,出了国丧,那生意是好得不得了,广味楼门口,宾客盈门,来自各地的客人都想要一睹广味楼的美食,他们自然是疯狂如潮。

    杨濛他们的马车一路之上,沿着御街,穿过街巷闹市,一路来到了汴河南边的热闹地段,右手边矗立着一幢三层高的酒楼,上面招牌上写着“广味楼”三个字,没错这就是广味楼了。

    “吁——”

    马车停下,赵德昭扶着杨濛从车子上走了下来,他当即热情介绍了一番。

    广味楼门口惠如秋和慕容芷月,正身着正穿着赵德昭亲自设计的衣装。杨濛曾经在进入开封城的当头,从马车上瞥见这一奇特的地方,当时他觉得这个感觉很怪异,让人感觉像是到了青楼一样,可是今日就没这种感觉了,毕竟是自己的义子开的酒楼,他不适应也得适应。

    这两人见到东家来了,款款相迎,随后赵德昭领着父兄二人,进入了酒楼之内。初次见到酒楼的陈设,杨濛眼前一亮,问了赵德昭许多,赵德昭就热情地介绍了一番,杨濛边听便点头,看向赵德昭的目光又不一样了,而万松亦是如此。

    赵德昭领着父兄二人,走上了三楼,全酒楼最贵的地方,天字号包厢,然后拿出菜单。

    杨濛、万松对那份菜单上的菜名非常感兴趣,甚么杏仁酪、蛤蟆鱼、扒带鱼、海鲫鱼、黄花鱼、扒海参、扒燕窝、扒鸡腿儿、龙门面筋、酱泼肉、熘蟹黄儿、翅子汤、卤斑鸠、烩腰丁儿等的,看到这样的菜名都想一饱口福了。

    “昭儿的这份菜单,菜名甚是奇特,好多都没听说过,有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不知道这广味楼的菜肴如何?”

    赵德昭把金六福叫了上来,然后吩咐他上了几道全酒楼最美味的,最招牌的菜肴。菜被端了上来,真是色香味俱全,三人开动筷子,将餐桌上的菜肴吃了个精光,那边杨濛边吃边感叹,道:“这个义子真是没认错!”搞的赵德昭都不好意思了。

    “义父,义兄,这个菜肴满意乎?”

    吃完之后,杨濛忽然间想起一件事情,就对赵德昭说道:“昭儿,为父今日想带你去认识一下长春堂在开封府地分布地点,你以后就是长春堂的少主了,有必要熟悉堂内事务。择日不如撞日,今日离开酒楼之后,你随我们一起去城北。”

    赵德昭说道:“义父,昭儿愿意为义父分担忧愁。”

    “那好,我们现在就出发,去老九那里。有些事情,义父要慢慢告诉你,此地人多嘴杂,不是很好的地方,但你要记住,如今你是长春堂的少主,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长春堂的荣辱。”

    赵德昭听到杨濛十分郑定的样子,就点点头,道:“义父所言,昭儿谨记!我不会让义父失望的,义父放心。孩儿知道怎么做了。”

    “那就好。”杨濛点点头。

    “义父,我最近有种感觉,好似还有人在跟踪,那如何做?是不是我的锋芒太露,俗话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还有句话说的好,未雨绸缪,以待天时。如今昭儿年幼,应该避其锋芒,蓄势待发,暗潜风云。至于背后有无跟踪之人,你且暂时不要去管,放开手脚,做好你自己之事。”

    “好吧!”

    ……

    此刻开封西北,遥远的黄河边上

    周国大军南渡黄河口,如今大军到了孟津,在孟津待了一宿之后,大军继续出发,沿着官道,浩浩荡荡。

    一月半旬之前,京师驰来快马,报大行皇帝山陵已经竣工,奉大行皇帝遗柩入葬蒿陵,郭荣那时候正在晋阳城外,听闻此事,南向伏地痛哭,泪满衣襟。郭荣心中无奈,因为前线战事较紧,没有回去奉葬养父,他心中有些歉疚。

    他先让大军回师东京开封府,自己带领一支亲兵,绕道去了新郑,于陵墓前拜祭先皇郭威。

    那日郭荣伏在陵墓前痛哭涕流,说道自己不孝,未能亲自扶灵;此去汉国,未能灭了汉国,实在是一大遗憾……他随即又说道军中之事,叹了口气,如今五代十国时期,将士拥兵自重,不遵上令者比比皆是,而王朝的动荡都跟军队有关系,郭荣心下道回去军中要革兴一番,去除冗兵等。

    等到大周兵强马壮之日,汉国、唐国、蜀国,即使是契丹,又能如何?

    他这么想到,身边的张永德走了上去,道:“官家,如今大军主力在开封西北三十里处等候皇驾,请官家回朝。”

    郭荣从地上起身,目光犀利,随后盯着张永德看了许久。

    张永德此人,早年随先皇郭威起兵,屡建战功。后又娶了先皇的寿安公主为妻,受封驸马都尉,和自己为姻亲。前段时间随自己征讨汉国时,与赵匡胤打败汉军,如今已经是自己亲随,殿前都点检,可以信任。

    所以还是堪为重任的,他心中想到,不免多看了几眼。而张永德看到郭荣的目光,不敢迎接上他的目光,只得低下头。

    一日之后,一番祭拜。郭荣带领亲军,沿着官道,快马向前,跟在大军后面。

第二十一章 各方势力之反应() 
饭饱之后,赵德昭陪杨濛二人,登上马车,去了城北;方才在酒楼内杨濛的意思是,如果静候赵德昭遇到甚么麻烦;比如说有人暗中监视;那么长春堂为了复国大业而出面保护赵德昭,为他扫清前方道路之上的障碍物。

    马车到了城北,赵德昭在杨濛、万松带领下,进入了一间客栈中,此客栈名为凉城客栈,赵德昭抬头一看,差点亮瞎眼睛,在后世的时候,自己的大学女同桌,就喜欢看一本书叫做《凉城客栈》,作者好像叫甚么安东野,故事讲述了北宋末年,奸相蔡京当权,江湖第一大邪教“青龙会”趁势崛起,一代杀手之王冷北城失意归隐凉城客栈,然后赵德昭忘记了其他内容……

    杨濛见到赵德昭出神了,就问道:“昭儿,怎么了?以前来过这里么?”

    赵德昭摇摇头,用手摸着一下额头,莫名其妙地收回脸上的苦笑,道:“不是,义父,我最近忙酒楼的生意,有些时候精神有些恍惚,没事儿的。”

    杨濛也觉得赵德昭如今才五岁,却要忙大人们的事情,这对他来说确实不公平,也容易消耗他的心神,他道:“怎么?如今酒楼都是你一个人操作么?怎么不让得心应手之辈辅助你。”

    赵德昭道:“确实是有的,当初我让他负责广味集团大事,不过那人如今去了洛阳,我交代他要在洛阳开设广味楼的分店,打进洛阳城的市场。”

    杨濛虽然听不懂甚么是“市场”,但是他知道赵德昭心中有更大的宏图计划,也很赞同他的观点,对于赵德昭来说,广味集团就是他的孩子,而对于杨濛来说,赵德昭有这样的野心,他未必觉得不是坏事。

    三个人说说笑笑,走进了凉城客栈。

    杨濛把赵德昭带到一个房间,吩咐万松把老九请到这间屋内。赵德昭等了片刻,就见到一个脸上瞎了一只眼睛,用长条形的黑布蒙着,步履稳健,先前听义父说老九是他的侍卫,估计他是个练家子,而且比义父年长几岁,跟随在义父身边已经四十多年。

    “昭儿,这是九叔。”

    “昭儿见过九叔!九叔有礼了。”

    老九看到赵德昭一副彬彬有礼的姿势,又从杨濛的脸上看到了欣慰的表情,他当下猜测面前的小孩子应该就是赵德昭,如今理当是他的少主了。

    “老九见过少主!”

    “九叔不要这样,昭儿当不起如此大礼,何况我只是个小孩子,您老折煞我了,您是义父身边的老人,我应该敬重您,称您为一声‘九叔’,您为义父殚精竭虑四十多年,在这里晚辈替义父给您鞠一躬了。”赵德昭说完恭敬地回了一个礼。

    “少主礼重了,老朽何德何能!少主一片好意,老朽心领了。”

    老九当初落难淮南之地,幸亏遇上了当时吴王杨行密的军队,被吴王看中,然后当了杨濛的侍卫。辗转四十多载,出生入死,当初瞎了一只眼睛就是誓死护卫杨濛而瞎掉的,这份大恩,杨濛此生都难报,而赵德昭作为杨濛的义子,理应如此。

    何况赵德昭对于这种忠心护主的英雄事迹十分推崇,杨濛有子如此,也是他的造化。

    在一旁的杨濛见此情形,心中亦是回忆往事,不知不觉间一颗浑浊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滑落,无声无息,他怕让在场之人看到,就转过头,待脸上泪水干了,才又回过头来。

    “老九,昭儿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以后不管在人前还是人后,你都是昭儿的九叔,你也是我杨濛敬重的汉子,我们一直都是朋友。”杨濛这么说,当是报答老九这些的哦你功劳和苦劳,还有生死相随。

    “主上,少主!”独眼老九听到杨濛和赵德昭这么说,心中觉得这些年受的苦受的累都是值得的。

    “老九啊,好了,你就不要这样了,我今天带昭儿来这边,是为了让他熟悉我们长春堂的一切,好早日承担起长春堂的下一任传承。”杨濛回到话题上来。

    “好的,主上,少主我就把我们长春堂的一切都说给你听,至于少主现在要做的,就是慢慢熟悉和掌握长春堂的事务!少主你有这个信心么?”

    “九叔,我都说了不要叫我少主,你可以称呼我为昭儿,而且我有信心让长春堂发扬光大,亦为义父报了血海深仇,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

    “好,少……昭儿,主上没有看错你,老九以后跟着昭儿。”老九随即把长春堂的一些事情都跟赵德昭说了,赵德昭感觉自己的脑袋不够用,在听的时候,时而点头,时而皱眉。

    当九叔说完一切事情之后,他说道:“九叔,长春堂的来龙去脉,以及当初你们为何创立长春堂的初衷我都懂了,可是现在天下尚且都在分裂之中,而长春堂身处各国州县、城镇,人员庞杂,鱼目混珠,难免是有一些人利用长春堂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秘密的,而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剔除大腿上的腐肉,保证能活下去。”

    “剔除腐肉?这如何处理,才能不保证长春堂久而久之不产生混乱之局面。”

    赵德昭一时间没想到如何做?他摇头道:“九叔,义父,你们其实都想错了,我打算温水煮青蛙,步步剔除,步步为营,若是一下子就剔除了,对方就会反应过来,剪不断,理还乱,难保不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