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9部分

天宋武功-第9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过一段日子,正好孩子也快满一个月了,于是乎赵府上下开始为孩子准备满月宴席,一派忙碌的样子。

    何为满月?度娘曰:满月又称弥月,此乃汉族传统礼仪。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有婴儿出生对家里人来说乃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儿,表示家庭中有着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的意义,且婴儿出生后至周岁期间,都有相关的民俗礼仪来为这个家庭新成员庆祝,为婴儿祈福、消灾,希望婴儿能够平平安安、充满喜悦的成长,祈求婴儿将来做大官,发大财,一生顺遂,光宗耀祖。所以说满月这个日子是相当重要的。

    鉴于赵家赵弘殷父子是当今圣上身边的红人,为郭氏江山的建立立下了一些汗马功劳,这让赵家在汴梁城,大周朝中颇受关注。

    “赵安,这里有份单子,你叫一些手脚勤快的人下去,购买一批宴会用的食材!务必要做好!千万不要出现什么纰漏!听明白了没?”赵府管家李义康递给赵安一份菜单。

    “是!管家!”赵安接过单子,只看到上面写着:

    野猪二十只,腊猪二十只,青羊二十只,鳇鱼二十条,各色杂鱼二百斤,鳖二十只,海参十斤,活鸡、鸭、鹅各二十只,鸡子一百斤,猪舌二十条,牛舌二十条,榛、松、桃、杏瓤各色干果各一口袋,干虾一百斤,胭脂米二担,干菜一车,陈年佳酿五十坛。

    “赵信,赵威,赵严,你们叄儿去老爷那把请柬给各府发送下去!这样事情就交代你们了!务必要做好!不准偷懒!”管家李义康吩咐道。

    “是!”叄人齐声应道,去拿请柬发送各个亲戚好友府上。

    ……

    在府内的后面,赵小昭的房间里,此时下人遵古礼给”满月”的赵小昭剃胎发。

    “不要不要!”赵小昭扭捏着身子,摆摆小手,非常不情愿的样子,吵着闹着,旁边的下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德昭乖,娘给抱抱!宝贝乖乖,不闹不闹了哦!”还好当母亲的眼力劲好,马上从奶娘手里抱起孩子。

    此时赵小昭也挺难为的配合着,任由熟练的剃发匠操着刀具,当然剃胎发不是全部剃光的,还留着前额一绺头发,用公鹅头冠瘤开荤,意谓儿童跌跤时会像鹅头一样昂起,不伤头面。剃好之后,就成了一个鸡冠头了!

    还是自己的娘知道自己心中在想什么,“春兰,给小郎君照个面儿。”

    嗯的一声,那婢女拿着铜镜过去了,

    “为什么剃成这个样子啊,好幼稚啊!”在自己娘怀里的赵小昭扭过头去,看看铜镜里的小儿,瘪瘪嘴闹着,一副极为委屈的样儿。

    此时一旁的人看到了,都捂着嘴巴……

    接着便是准备其他的事情了——

    剃完后,紧接着下人们便给赵小昭戴狗头帽,穿一口钟、虎头鞋,穿戴完毕又把孩子放到床上。

    “呦!孙儿长的这般秀气,出落!双眉俊朗,鼻梁挺直,唇形清晰,天庭饱满,让人爱不释手啊!”这时候杜氏从外面跨进门来,嘴里夸着。

    只见赵小昭冲着奶奶浅浅一笑,脸颊之上露出两个小小的酒窝,模样煞是可爱极了,表示非常赞成奶奶的话。

    “是啊,是啊!夫人说得极是!”旁边的丫鬟下人应声道。

    有什么好笑的啊!都不准笑!赵小昭无语到,嘿嘿,也不知道家里为自己准备了什么惊喜?有哪些好吃的好喝的,好期待啊!赵小昭脑海之中浮想联翩,口水都流出来了。

    给赵小昭剃头这件事情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应付好,接着——

    原本按照礼仪,由赵家长辈托着,撑着画着蝙蝠的凉伞,串街走巷兜一圈,由左邻右舍互抱相看。

    谁让他现在是赵老爷子现唯一的爱孙呢,可是“捧在手心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安心地呆在府内,由下人们照料着。

    这几天都有自家的亲戚朋友们上门来看望赵家出生的孩子,一批批的都要来看个究竟,赵小昭这个平时不怕生人的孩子,见到生人都觉得自己不好意思。

    我不就是一个小屁孩,有什么好看的。

    古人的繁文缛节,什么事情都是要讲究牌面的,这个现代人也是如此——

    闹腾了几天,赵府的孙儿的满月喜宴终于如期举行,那日赵府大门门楹上贴着一副对联,却是写着上联:今朝同饮满月酒,下联:他日共贺耀祖孙。十分的应景儿!

    到了那日天气也配合着良辰美景,气温十分的宜人。那日来此为孩子祝贺的人还是挺多的,也怪赵家正处于圣眷日隆的“蜜月期”。

    赵府门前车水马龙,一大清早就有各家的亲戚朋友从四面八方都赶来祝贺着,赵家的门槛几乎都快被踏破了。

    几乎大半个汴京城的达官贵人们都拿着请柬,带着贺礼前来祝贺。

    作为家里的代表,赵弘殷、赵匡胤一大早就站在门口接送来往的宾客。

    “恭喜赵兄喜得孙子!”

    “赵兄,天大的喜事儿啊!哎呀,恭喜恭喜咯!”

    “哎呀!多谢潘大人道喜!里边请!”赵弘殷道,又看到朝中几位同僚。

    “赵大人,恭喜恭喜了!”

    “多谢各位大人,李大人,王大人,楚大人,石大人……多谢赴宴,来——里边请!”

    “诸位,里边儿请!”

    。。。。。。

    霎时身后才传来一阵马蹄声,赵氏父子回过头来看着。视角里那辆褐色马车在移动着,这车里的贵人怕是个什么王侯世家,马车虽然很素调,但四周在阳光的映照下雅气十足。转眼间就这样近了、更近了。

    马车在府前停下,里面走出来一位器貌英奇、身材伟岸的年轻公子。

    “恭喜赵伯父,赵贤弟喜得麟儿!”那年轻身材伟岸的年轻公子道,然后让下人们拿着贺礼送往里面。

    “多谢太原郡侯大驾光临,郡侯里面请!”赵弘殷、赵匡胤毕恭毕敬地朝着那个年轻人躬身道,由此可以看到此人的身份是如此的尊贵了。要说这位年轻人,便是当今大周皇帝郭威的养子柴荣了。当今大周初立,柴荣旋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今河南濮阳)刺史、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

    “恭喜大哥喜得儿子!”

    “恭喜赵大哥喜得儿子!”

    “恭喜赵大人了!”

    “多谢!多谢!诸位往里边请!”

    ……

    在后院内的一片空地上,一座座酒桌上摆满了菜品。皆是羞人可口的珍馐美食,看得人都要留口水了。

    众位宾客皆说说笑笑地坐在席位上,宴会开始了。

    首先便是今日主家发言的时刻。

    赵弘殷从主位上端了一杯酒,走到了宾客的席位中央,随后清了清嗓子。

    “诸位今日是我老赵家的喜事,多谢诸位亲朋好友前来祝贺!这区区一杯薄酒,不成敬意!老朽我敬给大家了!”

    “恭贺!”座位上的客人们都站了起来,朝着赵弘殷敬了一杯,霎时间一阵觥筹交错的声音。

    尔后在全场的祝贺声中宴会正式开始。

    “来来来,吃红鸡蛋!”赵府的下人们开始分发红鸡蛋了。

    宴会之上,众亲戚朋友们都朝着主家敬酒,一时之间,宾客满座。

    之后,赵弘殷便招呼下人们把赵小昭抱出来“遛”了一下,以示亲见,而主人公也笑着应承着,手舞足蹈,开开心心地过着自己的满月酒席。

    酒宴之后,众人散场。

    而此时在洛阳的夜色中,一个中年文士打扮的人走在街头,朝着汴梁方向而来……

第十三章 稚子惊动汴梁城() 
因赵家在汴梁的朋友圈还算广,赵家迁到汴梁之后,生活还算安定。

    赵小昭满三个月,赵家为小孩子举办百日宴会,同样这宴会和满月那个时候也相差无几,其热闹程度和之前的相差不大。

    不过这些事情都过去了。

    光阴似水,赵小昭在古代日子过得这般没着落的,七八个月就匆匆地过去了,转眼到了秋天。

    那日的大清早杜氏都要去佛堂礼诵经书,对赵家来说这是赵氏子孙是独苗,礼完佛后就去后院看孩子去了,谁都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怪事。

    房间的门被打开了,一缕阳光射入里面。听到推门的声音,赵小昭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也许眼睛被光线刺到了,他一下子睁开眼。

    确是面前出现了一张慈眉善目的脸。

    这是奶奶了吧!忽然之间,想到了前世的奶奶,在前世赵小昭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去世了,所以很少体会那种隔代亲人的爱。但这并不阻碍他继续体会爷爷奶奶的爱。

    赵小昭的喉咙动了几动,貌似能发出点儿声音了。这时候只见我们的赵小昭同志开始咿呀咿呀发声了。

    “奶……阿奶……抱……抱……”

    “我终于可以说话了!”禁不住喜悦之情,甜甜地笑着。这几个月心中仿佛都有一口气憋在心里,吐都吐不出来。

    杜氏满怀诧异,手里的佛珠都差点跌落,隔了好一会儿,才猛然想起。

    “春兰,快去把小郎君的消息带给老爷!”

    “是,夫人!”

    春兰从房间退出,一路上直接往老爷的房间小跑过去。

    “老爷,老爷!”顾不得上气不接下气,来不及擦脸上的汗,把这个消息告诉赵弘殷。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老爷!小郎君会说话了!”

    “你说的是真的嘛!昭儿开口说话了?赶紧带我去瞧瞧?”

    当听到府里下人告诉的消息之后,赵弘殷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听到消息后,马上叫上赵匡胤一起去孩子的房间。

    “是的,奴婢不敢欺骗小郎君,刚刚夫人和奴婢都听到小郎君说话了。小郎君如若不信,可以亲自去看看!”

    而后赵匡胤和那个奴婢一起去了。

    “乖孙儿,来,叫爷爷!”

    “爷—爷!”

    “好好好!乖~~来昭儿,爷爷抱抱!”

    或许是抱的姿势不对,赵小昭幼小的身子不停地在爷爷的怀里扭动着,好不舒服!为了表示抗议,然后一把扯住赵弘殷的胡子。

    “哈哈哈!你这个小鬼,敢在爷爷太岁头上动土。再这样爷爷可要生气了哦!”赵弘殷哈哈大笑,浑然不顾下巴胡子被抓的疼痛感,笑骂道,一副宠爱的脸色。

    “嘿嘿!”

    “昭儿,叫爹爹!”身旁的赵匡胤看到孩子叫祖父了,也要求着叫爹爹。

    “爹~”一个甜甜的,嗲嗲的声音,然后冲着老赵调皮地摆了个鬼脸。

    “这孩子小时候比他爹更鬼机灵。”杜氏在旁边说道。

    “娘,你怎么这么说孩儿呢?我小时候敢情这样不乖啊!”

    “孩子他爹,你说是吧!”

    “都一样的!二郎小时侯也挺调皮的,不过还是我这乖孙儿更机灵。你们看啊,适才三个月便能说得一口言语。试问这天底下有几人能得如此神迹,自古至今恐怕只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能有这份功力了,这大概就是上天眷顾我老赵家的缘故,你们娘儿俩说是吗?”

    “昭儿,谢谢爷爷夸赞!嘻嘻~~”

    听到赵弘殷这么夸奖,原本赵小昭还想学古人作揖的,想着还是算了,出口能讲话就已经被惊为天人了。

    一语言毕,一屋子的人都惊得直呆了,如果不是赵弘殷手中还抱着赵小昭,恐怕又要上演三国演义里刘备摔刘褝的戏码了,否则赵小昭不知道会不会变成刘后主那样的人物了。

    “昭儿小小年纪就这么厉害!哈哈哈!”赵弘殷这几个在场的大人心里同时都这么想。

    “哈哈,果然是我赵家的种!”赵弘殷说道,心里又在想,幼苗要好好的浇灌啊。

    “既如此,不如去民间为昭儿择一学腹满纶、经纬之才的师傅,早早地栽培为妙。”于是开口说道。

    “爹说的极是,不过此事,不知爹有何打算。”

    “我心中现在还未有此打算,不过此事不宜操之过急,慢慢来!这样吧,我们还得多观察观察!早晚这件事还得拿到台面上讲。”

    “好的!”

    就这样汴梁赵家孙儿三个月就能开口说话这件事就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的,成为当地士绅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家家户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够像赵德昭那样,不过也都是幻想罢了。

    到了孩子百日时(出生满一百天),赵府又为孩子举办了小小的宴會。

    现在赵小昭的名声在汴梁城也是响当当的。

    或许是躺在床上太久的缘故,不甘于整日的大把好时光都在床上度过。

    “我这小胳膊小腿的,什么时候能够长大啊!”赵小昭心里也只能发发牢骚,在床上爬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