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90部分

天宋武功-第90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此大修开封之城,将城中之道路扳直拓宽,道宽三十步,整个开封焕然一新,容纳的百姓就更加多了。

    一系列的新政之后

    六月,天子郭荣诏东西两京、诸道州府留守判官、两使判官、少尹、防御团练军事判官,今后不得举荐他人;以前跟随前任官僚的,听朝廷的奏疏调度。其他如防御团练刺史州各置推官一员。

    此番郭荣这诏令,削弱了藩镇节度使的用人权,将权力归拢中央。

    苗训就知道这天下大势尽在周国这边,所以呆在开封城。

    赵德昭知道显德二年的动静大,所以老老实实地呆在开封,好好操持自己的商业,其他有关政治的坚决不碰。

    这几个月,他手下的教育事业仍旧进行之中,其他事情赵德昭打算慢慢布局之中,如今他业已六岁,陈桥之变后,那个舞台就更加精彩了。

    这段时间,赵德昭通过长春堂跟踪的密探,一直掌握着前方的动态,而根据前世的经验也能得出一些有用的价值。

    七月中旬,西北战场上,蜀国派人联络汉、唐,合约以共同出兵拑制周国,此战一下牵涉到了三个国家利益之上,但还远远不止这三国。

    自从赵匡胤领军出征之日起,开封朝廷,蜀国成都,唐国,已经关注天下大势之人,都在注视着这场战争。

    开封朝廷自然是非常关注这场战场的,天子郭荣每日都在祈祷军队的胜利,而那些反对西征的大臣们则是在担心战争的失败,大周国禁不起这么折腾。

    蜀国成都,皇宫内,孟昶与花蕊夫人在御花园内花架下下棋,随后侍从入内,说道大军此时正在武威城,整军待发。

    孟昶对李延珪非常有信心,所以头也不抬,赞道:“爱妃,你的棋子我吃定了。”随后挥挥手直接让侍从出去了。

    唐国江宁府,皇帝李璟收到蜀国结盟书,称与唐国一起出兵,两线夹攻,到时候定灭周国,争霸中原。李璟收到此国书自然是得意洋洋,先前攻灭楚国和闽国,已经让唐国啃不下这块骨头,虽然两国灭国,可是被武将割据,唐国的心思付了东海,所以朝廷上也分成了好几派,李璟十分头痛,只好处一些兵力,用作骚扰之用。必要时再做打算,等鹬蚌相争,唐国这渔翁才能从周国的背后咬下一块肉,遂让大军骚扰周国南边。

    汉国晋阳,去年因为高平之败、晋阳被周国大军围攻,十一月汉主刘旻驾崩,刘钧即位,自此汉国国力大不如前,一直原地,占据十一二州,在夹缝之中生存,此刻也受到蜀国的诏令。刘钧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打算出兵南下,骚扰周国北境。

    辽国之内,因为内乱所以暂时未能南下。

    ……

    半月后,时间辗转入了八月,八月天气依旧炎热,尤其是故秦之地,中原腹地。

    烈日炙烤,大地龟裂,热浪吹过,尘土飞扬,干旱遍地。

    周国大军浩浩汤汤,旌旗蔽风,一万禁军挥师西行,此刻已经到了城外。

    蜀国李廷圭大军此番正在武威城内,枕戈达旦。

    两军交战,大战一触即发。

    城外的周军大营之内,时任西南行营都招讨使王景认为时机成熟,就率军出击威武城。

    王景身边的裨将万松随军于阵前,见其武威之城,其高三丈,合围几公里,乃一座坚城。算是一座高城。武威更是连通长安和西域通道的必经之路,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之地。

    武威,一个战争之地。

    自古兵家多在此处燃起大战。

    六朝,前凉、后凉、南凉、北凉,以及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历为郡、州、府治,乃是西北重镇,所以地位十分重要。

    今日大军之站开启,呜咽的军号响声,城门上,军中的擂鼓之声,霎时间满战场,苍茫大地上主沉浮之战,当今国力之间的对决,在拉响着。

    战士们都在挥洒鲜血,万松坐上战马,手持长枪,奔走乱军之中,遇见一个敌人,顺刀收割鲜血。身上溅满了鲜血,昏天黑地地厮杀,战场充满了血腥之味。

    收割着、战斗者……

    倒下又爬起、倒下不再起身,

    血一地,日头毒辣,凶残。

    战场如炼狱,厮杀,终结——

    ……

    战争必将是有胜负的,一场战斗以蜀军失败而告终,周蜀两国大军丢下的死尸更是无数。此战周军胜利,将士们更是振奋,万松此番的表现非常淋漓尽致。周军经此小捷,自发的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那边蜀**队溃逃,业已支撑不住周军如潮水般攻击。万松率领的这支营队的将士们,这时候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招讨使王景,经过奋战,成功地攻破了威武城,蜀军弃城逃跑,俘下蜀军校姜晖以下300余人。

    如此大的动静之后,一份奏疏飞马入东京开封,奏疏曰:至八月,周王景等小胜蜀军,武威城下。

    消息传回开封,天子郭荣一片欣喜,朝中大臣开始站在天子阵营之内,坚持对蜀国,夺回中原腹地的秦、凤、阶、成四州,胜券在握。

    赵德昭早就知道了结果,所以也只是笑了笑,而杨濛此刻非常开心,义子在禁军之中的表现不错,按照这种态势,义子前途无量。

    赵德昭依旧在计划,三味书屋的孩子们学得不错,已然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知识,接下来赵德昭就开始继续实施教育。

    而那一百老兵也暂时安置在如家,当做看护百姓的护院和开荒的劳动力,而赵德昭约束他们不得侵犯百姓的利益。

    沃万家也开始初步的运营了,广味集团在洛阳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阶段。

    ……

    西北前线,时间过去了几日。

    蜀国李廷圭先前已然吃了周军的败仗,此刻军中正在商量对策,按照部署,李廷圭负责调兵遣将,实行分兵之策,合围周军,此番他一定要一举击败周军,一雪前耻。

    九月,凤州战事紧急,周蜀两国拉开了战斗。

    蜀国李廷圭一番长远计划,决定派兵占据马岭寨,又派奇兵出斜谷屯于白涧,分兵于凤州之北的唐仓镇及黄花谷,另遣染院使王峦率五千兵,出唐仓镇。

    黄花谷,一小小山谷,位于凤州东北,谷虽小,但不可小觑。此地地势平坦,却易守难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此地也是设伏的好去处。

    蜀国斥候得到的消息称,此番周军运粮之道从此路过,蜀**中商量着打算从这里入手,占领此道,切断周军粮道,介时必定一招制敌,周军不溃即亡。

    周军这边也派出了斥候。

    但是蜀国李廷圭之策略已然被向训和王景派出的斥候侦探到了,于是乎二人命排阵使张建雄领兵二千直抵黄花谷,抢占黄花谷口,勿让蜀**队先行占领此地,随即又遣别将万松等劲卒千人出敌后,扼蜀军归路。

    蜀**队到了黄花谷,未能先达,被有所准备的周军张建雄部三面设伏,扼去归路,杀个大败。

    蜀国王峦败奔唐仓,又遭伏击,战死,孙韬所部皆被俘。

    周军继而又率军至马岭、白涧。马岭、白涧蜀军闻黄花谷大军业已败,如多米诺骨牌一样,马岭、白涧军亦溃,李廷圭、高彦俦等诸将退保青泥岭。

    但是这个消息来的已经很晚了,秦州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了。

    雄武节度使韩继勋以秦州孤立无援,留观察判官赵砒守城,自奔成都。

    秦州观察判官赵砒见后蜀军勇将精兵皆非死即逃,畏后周军势盛兵强,与成、阶二州相继出降。

    黄花谷之役大捷,周军又收复了关中故地,威慑了蜀国,为郭荣下一步打算征唐解除了翼侧威胁。

    十月,蜀主急遣使致书请和,被郭荣拒绝,乃聚兵屯粮于剑门、白帝,以防后周军深入。

    一切按照历史上的进程那样——

    十一月,王景等连营围凤州,分兵于固镇阻援。未几,破凤州,俘威武节度使王环及都监赵崇溥以下五千人。

    郭荣又诏赦秦、凤、阶、成四州两税征科,及后蜀所立诸色科徭。所俘蜀国将士,自愿遣返。由是剑门之下,州邑营砦,蜀国残余势力望风宵遁,而后不久秦、凤、阶、成平。

    周又复后汉所失四州。

    西北大捷,自此周国攻打蜀国之战告一段落。

第三十六章 苗训问策、大军封赏() 
(支持正版,其他网站的都是盗版,《天宋武功》纵横首发,届时还要修改一番文章,请大家支持,为体验更好的,所以建议读者支持正版。)

    十月了,月落乌啼,时间已入深秋,霜满天。

    开封,凉城客栈中,今日赵德昭请了假出来,打算住在客栈之中,那夜赵德昭和杨濛都未睡去。

    老九道:“主上,刚从前线收线报来以及成都的密探道,公子安然无恙,又立下了功劳,而西北战事眼见快要结束了,周国的势头不减。而周国朝廷方面也收到蜀国的国书,要求周国罢兵。如今西北之大势尽在周国手中,相信不久就会有成就的。”

    赵德昭当然知道历史的走向,他自信十足道:“九叔说得没错,估计过了这个月,周国就能攻下四州之地。”

    后来果然不久,杨濛、赵德昭从长春堂的密报获知,西北四州皆已经回到大周的怀抱之中,而此番西北之站中义兄的表现不错,在征战之中,英勇无敌,而父亲赵匡胤也是功劳卓著。

    这期间赵德昭忙于自己的教育事业,他打算再充实一下教育中的知识点,所以未曾注意到,不过西征之后,便是南征,历史上的南征南唐第一次征讨,相信立马就要开启了。

    不过先一步广味集团也要向南边发展,这一点他和白孤城商量了一下,打算慢慢施行此事,而杨濛也觉得义子的这个想法不错,唐国国内正缺少像广味集团的酒楼,而广味集团若是能够在唐国江宁府扎根下来,背后还需要长春堂的支持。

    周国最终收复了四州之地,不久之后,王景、向训等大军,赵匡胤等禁军班师回朝,终于回到了东京城。

    大军得胜归来,早有当今天子、文武大臣候在御街之上,然后周围拉起了警戒,百姓纷纷驻足在街道旁,欢呼着,有些人家还在想若是自己的女儿能嫁给这些将士们,女儿的下半辈子就有依靠了,而且这些军官将士们可是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战役,日后高升还说不定呢,所以那些未嫁女的门户都眼热地看着这些军官将士。

    赵德昭早就得到了消息,他一早就候在御街之上,因为和当今天子熟识,而郭荣也对自己手下兄弟的儿子十分喜爱,所以让赵德昭伴驾在身边。

    赵德昭非常荣幸,毕竟是臣子的家眷,又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郭荣哈哈大笑,随即说道没事儿的。赵德昭也就装出个没事儿人样子了。

    而这时候赵德昭转过头,看见了上次在御街上遇到的老伯王朴,他朝着王朴挥了挥手,王朴站在后头,见到是上次那个孩童,他投以热切的眼神,然后点了点头,继续站在皇帝身后的大臣行列之中。

    大军终于到达,赵德昭看见自己的爹爹,就朝他挥挥手,赵匡胤见到自己的孩子十分高兴,而孩子身边就是当今天子,他当即从马上下来,朝郭荣躬身道:“臣元朗参见陛下!”

    “二哥儿免礼!”郭荣扶起赵匡胤。

    “陛下,昭儿怎么会在御驾旁?”赵匡胤疑惑道。

    郭荣笑道:“哈哈,你家小子一大早就出发到了御街,适才我看见了,就让他一起到我身边。”

    郭荣又拍了拍赵匡胤的肩膀道:“二哥儿辛苦了,改日宫中宴会一定给二哥儿及众位将士接风洗尘,庆祝此次西征。”

    “多谢大哥!”赵匡胤忽然调换称呼,改成以前的称呼了。

    “这就对了,还是大哥爽快!”郭荣喜欢他手下的叫他昔日的称谓。

    大军陆续到达京城,郭荣先让他们休息一天,第二日再论功行赏。

    赵德昭和赵匡胤回了赵府,此刻赵弘殷见到自己的儿子回来了,望见他更加黑黝黝了,就笑道:“胤儿回来了,这次让昭儿那个小子再破费一下,今晚去酒楼庆祝一下。”

    “爷爷,你啊!”

    “好啊,爹爹。”赵德昭爽快地答应了。

    这时候苗训知道赵匡胤回来了,就赶紧去见赵匡胤,在厅内正好见到赵家两父子在絮叨。

    赵匡胤一见到苗训,就说道:“广义,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苗训哈哈大笑,道:“元朗兄别来无恙,我叨扰府上很长时间了,今日终于见到元朗兄了。”

    “哈哈,晚上,广义一起去小儿的酒楼吃食去。”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