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宋武功 >

第96部分

天宋武功-第96部分

小说: 天宋武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你感觉如何?”赵德昭试着问道。

    “好多了,昭儿。”赵弘殷觉得自己这一病,让赵匡胤他们父子担心了,此时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昨日夜晚若是让赵匡胤破了军规,定是让人为难。

    “爷爷,待会儿还要给你降温了。”

    “恩……”

    因为赵弘殷身上的高烧不退,所以赵德昭打算用物理退烧法解决。

    首先他让下人端来热水,然后让下人解开赵弘殷身上的衣服,然后用毛巾不断地擦拭,促进血液循环。

    一番热水擦拭之后,赵德昭又取出一些酒精,涂在一些位置,如腋下、颈部、足底,手臂位置。

    有让人端来脚盆,给赵弘殷泡热水脚。

    一番折腾之后,赵弘殷额头上已经沁出了一些汗珠,脸颊之上显得非常红润。看来此方法奏效了一大半。

    弄完这些之后,就给赵弘殷盖上了被子,免得这个天气受冻了。

    这个时候赵弘殷已经醒了过来,他摸了摸头上的温度,然后笑着道:“没想到阵前没杀敌,却被发热给打败了。”

    赵匡胤、赵德昭父子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随即大夫来了,给赵弘殷看了一下病情,他说:“老将军,没什么大碍,不过是受了风寒,待老朽开了药材之后,一切就能药到病除了。”

    赵匡胤随大夫出了门,又问道:“多谢大夫了,我父亲的病情还好吧!”

    “老将军没甚么大碍,如今年纪大了,又受了箭伤,刚才老朽见过老将军手臂上的上,发下已经被处理过了,不过要好好调养一番。”

    “多谢大夫了。”赵匡胤付完了诊金,送出了大门。

    多亏了赵德昭的消毒,没过几日之后,赵弘殷又开始生龙活虎的。

    ……

    三月二十五日,滁州城破的消息,已经传回了江宁府。

    唐国,江宁府。

    自从滁州城下,李璟就在打算求和了。

    李璟萎靡不振得地坐于朝堂之上,他的目光涣散,耳边听到的都是唐国大军败亡的消息,这样的心情谁能够理解啊,毕竟这些将士都是自己每年花费大批财力打造起来的。

    而如今前方的奏报都是败绩。守将死的死,降的降,唐国几个州都掌握在周国手中,而滁州城已经被周国大军给围攻下,江宁府就像个脱了衣服的少女,被看个精光。

    李璟无甚么法子,此时此刻他心中惶恐,派遣自己的亲信,泗州牙将王知朗带着自己的信函赶往徐州。

    泗州牙将王知朗领着皇帝李璟的诏令出了京城,赶去前线郭荣大军那边,王知朗持有皇帝的书信,一路上过五关,终于赶到了前线。

    几日之后,到了月末,三月三十一日。

    此时此刻,周国天子大军之中,郭荣正在打算攻取寿州城,寿州的刘仁儋此人并不好对付,他依旧据城不出,确是棘手啊。

    郭荣正在思考之余,忽然听得账外将士们禀告,说有唐国之臣前来周军这边。

    郭荣道此时怎么有唐国之人到了自己营中,不知道李璟打的是甚么算盘,问道:“哦,甚么唐国?唐国之臣,对了,是独自前来,还是大军来此?”

    军侯道:“启禀陛下,他随身带了几个侍卫,何况他身边还有有徐州本地的唐国官员陪同。”

    郭荣哦了一下,然后挥手下去,让唐国的泗州牙将王知郎前来觐见。

    “陛下有旨,宣泗州牙将王知郎前来觐见。”

    之后泗州牙将王知朗被引路至大帐之内

    郭荣见这官儿,一身肥嘟嘟的肉,两颊的肉都快挤出油来了,先前听说是个牙将,皇帝身边的亲随,他心中一副鄙夷之色,感情李璟如此儿戏,派遣之人如此荒唐。

    郭荣这么一想,此时那官儿开口了,他拱了拱手,欠着身子,道:“下官唐国皇帝驾下王知郎参见周国皇帝”。

    唐国的王知郎不过只是行了个拱手之礼节,但是郭荣身边的亲随侍卫就受不住了,所谓主辱臣死,如今你唐国大军几次三番败在我大周军队之下,败军如何有尊严,且你的这个礼节完全是看不起我大周。

    此时此刻,郭荣身旁的内侍官张德钧立刻大声呵斥:“大胆,王知郎,见我们大周陛下为何不跪?”

    于此同时,大帐之内的所有禁军侍卫都用眼神锐利的盯着王知郎,仿佛要把他撕成碎片。

    王知郎义装作一派正经样,道:“下官并不是周国的属官,下官代表的是我唐国的皇帝天颜,所以下官不必下跪。而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所以下官不惧。”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此为常例,幸而王知郎赌对了。

    郭荣也是摆摆手,这礼节上的事情,他是毫无在乎,不过他真的是想知道他为什么来这里。对于唐国这个小,他怎会在乎失礼呢,他把话转到正题上来。

    “既然如此,不知道唐国的这位王将军,来我周军大帐,此来何为呢?”

    王知郎抽身从袖口之中,拿出一封信函,他双手递过去,道:“启禀大周皇帝,小官奉我们陛下的诏令,送上我们陛下的亲笔书信。”

    郭荣身边的张德钧弓着身子就接过信,恭敬地递给郭荣。

    郭荣打开信函,抽出李璟的信件,读了起来。

    落在郭荣龙目之中的信函之上,皆是端正华丽的小楷,郭荣惊叹道,这个李璟的书法还是不错的。

    随即他继续看着信,信件之开首为:

    “大唐皇帝李璟问候大周皇帝圣安!”这“圣安”一词,他还是头糟听说,不过看上去十分舒服,郭荣心情也不错。

    接着信函之上又言之:

    大周皇帝龙威,如今李璟臣服。周国大军挥师南下,战果非凡。而今唐国百姓求安宁。

    子曰:和为贵。勿造杀戮,两国之利,源于财。

    ……

    若使两国能和平共存,止戈于兵。李璟愿年年奉送上金银锱铢、绸粮瓷贡,于大周朝廷相安无事。

    大军劳师动众,军中辎重不济,何不罢兵,北还中原。

    吾李璟愿于陛下结为兄弟之国,以周国为长,以尊周国之号令,天下太平始于陛下也。

    李璟书

    ……

    郭荣读罢李璟的信,心中十分好笑,这个李璟居然为了不打仗,居然还想奉自己为兄长,这也太搞笑了,按照年龄,李璟比自己还大了五岁。

    居然为小,这不感到耻辱吗,李璟就能干出来,这还是一国皇帝之尊么。

    皇帝乞和,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国君,还有那样的朝臣,唐国此刻离灭亡不远了。郭荣这么一想心中高兴起来,柿子一般的国家,他是灭之图后快。

    此时此刻,“儿皇帝”石敬瑭浮现在郭荣的脑海之中。石敬瑭卖国求荣,割让燕云十六州给了契丹,而后尊契丹主为父皇帝,自己屈尊儿皇帝,此等卖国行径,难消国民心头之恨。

    郭荣此生,最看不起这类人。

    随即郭荣哈哈大笑,大声谴责了李璟的无知懦弱行为,然后没有任何

    没有任何的答复就礼送王知郎离开了。

    郭荣此番南下就是要打个唐国一阕不振,最好能灭了唐国,怎么可以答应李璟呢。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要退兵,他要的是土地,天下统一。

    王知郎此番未能履行皇明,他悻悻而归。

    ……

第四十三章 再遇赵普、寿州相持() 
(马上要加快剧情了。)

    那边滁州城内,因为赵匡胤大军刚刚攻下城池,而原先滁州城是唐国的,被周军攻下之后,盗匪一直猖狂,而赵匡胤每天都要应对如此多的事情,头都大了。他只知道打仗,其他一概事情他都不过问。

    随即不久,赵匡胤上疏遂要求天子派遣得力之人管理滁州城的事务。

    郭荣收到赵匡胤的奏报之后,开始思考由谁来担当。

    而范质跟随天子郭荣征伐淮南,诏令多由他起草,吴中文士们没有不惊服的。范质每次下制敕,从未不合律令,命令刺史县令,一定以户口版籍为头等政事,郭荣一向对范质的工作是赞不绝口。

    如今范质恰好在自己座位下方起草诏令,他抬起头,看见范质兢兢业业地起草文书和诏令,

    郭荣遂征求问范质的意见,道:“文素,滁州城已下,不知派遣何人调任管理一职务?”

    范质思考了一阵,忽然间想起原先刘词推荐的赵普,他道:“永兴节度使刘词死后,上遗表向朝廷推荐赵普。赵普刚毅果断、性情沉着。可堪此任。奏请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

    刘词死后,曾经向自己推荐过赵普,而如今范质也推荐了赵普。

    对于赵普一人,他不是很清楚。但是范质推荐之人是不会错的,所以后来郭荣就下诏让赵普担任了滁州城的军军事判官。

    其实那日自从赵德昭离开村庄之后,赵普也去了滁州。然后诏令下达之后,赵普在接到命令之后,从滁州城外的村庄出发,去了滁州城内报到。

    四月六日,滁州内,已入了正午时分,赵家人此刻正在用午膳。

    经过七天的调养,赵弘殷的身子骨好了许多,赵德昭祖孙三人皆在城中,此时他们正在屋内。

    赵德昭看见赵弘殷能够吃得下,睡得着,而且精神抖擞的样子,就问道:“爷爷,身子觉得如何?”

    “好了不少了,再过段日子就又可以出战了。”赵弘殷回道。

    赵德昭知道历史上赵弘殷于今年去世,所以他仍旧不放心。

    一刻钟前,赵普在滁州城东,而昨日赵匡胤也收到了天子郭荣的诏令,赵普出任滁州的军事判官。

    一刻钟后,赵普逢人打听滁州城赵匡胤的住处后,听随军将士们的禀告,赵匡胤从屋内出来,随即他见到了面前之人,他依旧穿着一身旧衣,但是精神抖擞。

    那人不正是……

    当赵普出现在赵匡胤的面前时候,两人都惊呆了。

    赵普道:“赵将军我们又见面了。”

    赵匡胤笑道:“是啊!当日若没有先生的献策,恐怕清流关不能攻下,而滁州城也不能到大周手中。”

    “赵将军谬赞了,则平身为大周之臣,定当为大周效力!”

    “先生不知道用过膳否?不如一起进去,用膳。”

    “多谢赵将军了,则平恭敬不如从命。”

    之后两人入了屋,赵德昭听说有人来,于是乎抬起头也见到了面前之人,那日夜晚见到的则平先生。

    赵德昭一副惊讶的样子,道:“则平先生怎么来了?”

    赵普也是吃了一惊,不过随即收起了惊叹之色,说:“原来是小兄弟。我们又见面了,这次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来滁州继任军事判官一职务。”

    “恭喜则平先生了。”

    “小兄弟不敢当。”

    赵德昭见到自己忘记问赵普用过膳否,他觉得非常失态,说:

    “先生请坐!先生与我们一同用膳。”

    ……

    饭桌之上,几人交谈甚欢,赵弘殷父子二人认为赵普此人不同寻常,而赵德昭自然是知道赵普的为人和才干的,所以他只是听赵普他们三个人说话,此刻也不表态。

    而当日,有下面的官吏报告说最近滁州城抓了一批一百多人的盗贼,赵匡胤却道这些抓到之人全部斩首示众,而此刻正在用膳的赵普听闻了此事,他就让赵匡胤暂时不要讲这些人斩首,说不定其中是有一些无辜的人。

    而赵匡胤觉得赵普说这番话的时候,应该是有他的考虑的,所以暂时先把这些盗匪给关押在牢中,随即赵普说道:“赵将军,则平作为滁州的新任军事判官,这件事情就交给则平审理。”

    赵匡胤道:“那也好,毕竟我对这一方面不是很擅长,这件事情就交给则平先生了。”

    赵德昭知道赵普的能力不错,最后这些本来是要改判死罪之盗匪,经过赵普决定先审讯后判决之后,结果审讯出来十有七八的强盗都活了下来。

    而赵德昭如今在滁州城内,九叔他们已经也在城内吧,那么他们看到自己暗中留的记号了没有。

    当夜子时,赵德昭还未睡着,他在院子中散步,忽然间有人潜入了府邸。

    “属下参见少主!”黑衣人拱手道。

    赵德昭最近都没有收到老九他们的行踪,而自己一直都呆在滁州府邸之内,这几日一直陪着自己的祖父,他忙问道:“快起来吧,你们如今都在滁州城内么?九叔还好吧。’

    “多谢少主关心,如今都在滁州城内。”

    “现居何处?我明日去那儿吧。”

    “滁州的集合客栈之中,就在城东。”

    “你先下去吧,明日就在那里见面。”

    “是,属下告退!”说完,黑衣人就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