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雄 >

第292部分

北雄-第292部分

小说: 北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不管哪个选择,弃掉雀鼠谷和介休都是前提条件。

    这样的战略要地,适合唐军固守,却并不适合此时的并代大军来进行防守。

    而以他在军中的威望,说服众将其实也很简单。

    李破的声音严厉了起来,“你们担心什么?担心唐军占据要害之处,便不来与我交战?十余万大军北上,就重夺西河郡?”

    说到这里,李破不由冷笑了一声,“若是那般,十余万大军能几时?一个月还是两个月?不说粮草,就说唐军身后空虚至此,窦建德,王世充,李密等人难道会放过如此良机?”

    “想要速战速决者,非是我等,而是唐军无疑,若非我等有南向之志,此时只需回军晋阳,便可让唐军进退失措,在晋阳城下破之不难……”

    “若唐军回军,呵呵,我即能在介休灭唐军三万,他又得留下多少兵力驻守西河?”

    “所以不需多想,唐军必然北来,我选在哪里与其决战,他便要来此处与我相会,而若在介休与平遥之间一战,唐军虽据介休,雀鼠谷要隘,却优势尽失,雀鼠谷,介休皆乃偏狭之地,唐军一败之下,便是万劫不复之局。”

    “有此地利,若不用之,这一仗不打也罢。”

    说的已经足够清楚了,众将虽还心有不甘,可很多人脸上却已露出了钦佩之色,能取敢弃,又都有着令人信服的理由,这样的胸襟和决断,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吧?

    总管还是以前的总管,将主还是以前的将主,奇谋百出,谋无不中,能跟随在这样一个人身后,还真是幸运啊。

    张伦居于众人之后,静静的听着。

    他这样的新降之人,本没有参与军议的资格,也怕他有所反复,暗通消息给唐军。

    此次与会,还是李破特准。

    李破对张伦其实不算了解,可俘获的唐军众多,李仲文,姜宝谊之类降俘议之寥寥,评价都不很高,可唯独张伦,即便反出介休在先,算是介休失陷的罪魁祸首,可唐军军卒们说他坏话的却很少。

    由此可见其人在军中之威望了。

    而李破麾下步军将领不多,实际上,无论是宇文镬,陈圆,还是尉迟信,在李破眼中皆非大将之才。

    只是这些人经历的战事多了,也就渐渐有了经验,行军打仗也就有了章法,换句话说吧,这些人都缺少了些天赋,重用可以,可让他们独当一面儿,却有所欠缺。

    这样的缺点在攻打介休城池的时候,就已经隐约暴露了出来。

    像陈圆就是,一着急竟然拎着大斧子亲自冲了上去,这在李破看来,简直是领大兵作战时不可饶恕的错误,身先士卒绝对不应该是这么来表现的。

    所以张伦这样的降将便很快到了李破视野之内,这人出身不高,却能在唐军之中占据高位,据闻战功卓著不说,还能得士卒敬服,这就很不容易了。

    虽说张伦他那简陋至极的名将谱里面,却已他打算要重用之人的名单里了。

    降将不怕,他麾下的降将多了,就怕这人恋栈旧主,不肯出力。

    所以,在此战当中张伦的表现尤为,参加军议只是开始而已。

    而此时,还处于适应期的张伦一直默默无语,却已经感受到了并代大军将领们的求战**到底有多强烈。

    这些军将们都很年轻,而他们的主帅更年轻,可这些人从上到下,身上都带着若有若无的杀气,不用眼睛看,用鼻子闻都能闻出来,面目长的再和善,这些家伙也必然都是百战之士。

    而统领他们的这个人……听到他毫无犹豫的说着要弃掉介休,雀鼠谷重地的时候,张伦心中悚然,有这样决断的领兵之人,委实可怖可畏。

    他头一个想到的其实是当初守介休的时候,建议李仲文放弃介休去守雀鼠谷,和这位之言,多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要隘,多数会成为必争之地,可在一些时候,却也是大军征战之枷锁,能够破开枷锁的人,需要的不光是魄力和勇气,还需要更加长远而又准确的目光和判断。

    张伦深深吸了一口气,听着那些传入耳朵的话语,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介休丢的真是不冤啊……

    像李仲文,姜宝谊之流,就算不排挤于他,若是在这样一个人领大兵到来之际,还能守得住城池,也就不是他们了。

    在此人麾下效力,应该不会错了,在他心目中唯一可虑之处,恐怕就是这人门第之见到底有多深呢,其人可也是关西人呢。

    这其实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结果了。

    张伦瞄着那一张张各形各色的面庞,开始不停的琢磨他们的出身……

    而在李破逼视之下,只罗士信不满意的嘟囔了一句,U看书(w。uuknshu“一退再退人好生气闷,士气还要不要了?”

    李破哼了一声,直接镇压,“军卒士气如何,看的是如何安抚,不然的话,要你何用?”

    和之前很多次一样,李破一锤定音。

    之后再行商议,已经没人去说雀鼠谷,介休就这么扔掉有多可惜了,大家的议题直接来到了怎么才能让这个过程进行的更加完美一些。

    很快,在众人努力之下,就为李破的战略找到了另外的优点,可以骄敌之心外,也许还能打乱唐军的谋划。

    唐军过雀鼠谷,介休的时间点,更是被众人一推再推,当然,七拼八凑的唐军会在迟疑之下,以多快的速度来到大军面前进行决战,真的不太好预测。

    而大军退兵的过程,也不会是一退了之……

    月票月票,这个月北雄估计就能进精品了,如果标准是均定三千的话,阿草多谢大家的,哈哈。(。)<;!……fgqbq520……>;

第四百四十八章大将() 
唐武德二年五月间。

    绛州唐军北上,兵势甚盛,但行军速度可绝对称不上有多快,四天之后,前锋所部才到达临汾,和临汾守军汇合在一起。

    大军齐集临汾的时候,已经是八天之后了。

    行军如此拖沓,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个呢,唐军成军不久,各部之间没什么默契可言,要不是各部在绛州驻扎了一段日子,内部进行了一次整合,大军的行进速度还要慢上许多呢。

    再一个呢,并代大军的将领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战,唐军同样如此。

    就像晋州道行军总管李神通,就非常缺乏带领大军作战的经验,实际上,他成名之战也就是起兵的时候,随着李秀宁平灭了长安县左近的匪患,接着又带兵攻打了一下长安旧城。

    他没经历过太激烈的战事,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举荐贤才想要取而代之。

    其实呢,无论是屈突通,还是刘文静,甚或是内史令唐俭,在带领大军征战方面的能力,皆非李神通可比。

    可话说回来了,瞅瞅唐军各路领兵人物也就知道,李渊信不过外人领兵。

    蜀中是李渊的侄儿李孝恭在带兵,西北是李世民,潼关是李建成,其余人等再有才能,也不会居于主位,只是在辅佐着李氏宗亲而已。

    而辅佐李神通的,却还是裴寂,姜宝谊之流,这些人不给李神通添乱就得了,哪里还能指望他们在十余万大军整合当中,

    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和举措?

    再者呢,唐军也在提防并代骑兵的骚扰和攻击,八千骑兵被李神通死死握在手里,就等并代骑兵出现,好能瞅准时机,挫挫贼军锋芒呢。

    而这八千骑兵可是唐军的宝贝,东拼西凑而来,又向潼关借了一些,才成军八千。

    这不但是缺少良马的问题,也是缺少优秀的骑兵的缘故,唐军骑兵主力,都在西北和薛举对阵,晋地唐军能凑出八千骑来,实在是不容易。

    而这也是李神通打算对抗并代骑兵最有力的一件武器,轻易不会这些骑兵出击,做那无谓的损耗。

    如此一来,加上大军后勤辎重运送不便等缘故,唐军行进缓慢才是正理。

    实际上,从这里也能看的出来,隋末战乱到了现在,天下已是大伤元气,在战乱时节,天下是涌现出了很多精锐之师,普通军伍的战斗力也非平常岁月可比。

    无论人力物力,还是兵员素质人数,却都已失去了隋朝盛时的赫赫之威,形之于外的便是虚弱的本质。

    迤逦而行的大军当中,一杆大旗之下,徐世勣高踞马上,随着滚滚洪流缓缓前行。

    这是个很年轻的人,岁数不超过三十,身体看上去有些单薄,个头却不矮,皮肤黝黑粗糙,在加上沉肃而又坚毅的目光,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老的多。

    他当年是个读书人,可现在再瞧,身上已经没有半点书香气了,七八年行伍生涯,彻彻底底的改变了他整个人的气质。

    当年那个投笔而去,毅然决然的上了瓦岗山,入了贼伙,满腔热血只为保乡梓平安的年轻人,早已没了踪影。

    现在的徐世勣,已经是个杀人如麻,双手染满了鲜血的领兵大将了,多年过去,他心中的仁慈之念还能剩下多少呢?

    此时的徐世勣信马由缰,有些出神的望着滚滚前行的大军。

    当了多年的瓦岗匪,以前朝思暮想的都是脱此泥潭翟让,李密等人都见鬼去吧。

    可如今投唐,也算是一尝所愿了,然而心里却总是不踏实,从潼关到晋地,唐军中那种无所的排斥感他心中悚然,他麾下的士卒同样和唐军格格不入。

    总的来说,不管是他徐世勣还是他部下的将领们,都没怎么做好融入唐军的准备,种种的不适应也在所难免。

    也没谁给他们一段适应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整编他们变得和唐军契合一些。

    从太子李建成的潼关守军,随后归于李神通辖制,他们就像做梦一样,一觉醒来,就已经离开了驻扎多年的河南故土,来到了陌生的晋地。

    这让这支李密降军上下,都有了一种独特的孤独感。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全军上下建功立业的心思都不多,几年的战争,他们差不多已经迷失在了那一场场残酷的杀伐当中。

    他们的雄心壮志早已在河南地面上的鲜血和厮杀之中消磨殆尽,即便是徐世勣自己,也每每都在庆幸,他还能在那一连串的战事当中活下来。

    当年许多的老面孔早已不见,剩下来的都是满身血腥的混世魔王。

    他们不再谈什么忠义,因为忠义的人都已死在了一场场的内讧当中,他们不再谈什么正统,因为他们早已站在了正统的对立面儿上,他们不再谈洛阳该如何如何,因为他们从来不曾有希望走进那里。

    他们也不再谈什么高官厚禄,因为再大的官儿到了如今也只能吃粟米饭,他们同样也不再谈论将来,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死去。

    他们只知道死死握住兵权,绝不给人窥伺之机,他们只知道攥紧粮草,绝对不能让人抢夺了去,因为他们只剩下了这两样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

    就像现在,徐世勣眼角眉梢都带着忧色,却还在心中庆幸,这两万多兵马的兵权到底还在他手中。

    对于此战嘛,他到没觉出什么危机感,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什么样的凶险他都已经见识过了,他也觉得什么样的对手想要吞下他这两万人马,都得崩掉了牙齿。

    这无疑是他非常自信的地方,百战之士不是说着玩儿的,他们曾经抢夺过运河船只,曾经打败过围剿官军,更围杀了名将张须陀,他们和王世充的各部精兵往来厮杀多年,前不久,他们还击败了宇文化及的关西骁果。

    他们不曾骄傲的告诉唐军将领们,从河南地面上杀出来的他们,战力当冠绝当世,由他所率将没有对手能轻易击败他们,因为那既没有必要,也很得罪人,可他认为事实上就是如此。

    天下强军,当以河南军伍为首。

    这是从战阵当中杀出来的自信,不用多说什么。

    而此战十余万大军云集,虽说各部战力参差不齐,可他不认为晋北那个什么李定安能够挡得住。

    实际上,这个人的名字他之前倒也听说过,好像杀了幽州总管罗艺,和河北悍匪宋金刚的就是此人。

    可罗艺和宋金刚之流,都算得了什么呢。

    而到了潼关不久,他才听说此人占了晋阳,成了一地诸侯了,他也没太在意,只想着此人声名寥寥,也不过是趁着天下纷乱趁势而起的人当中的一个。

    此次随军讨之……只要别让他和他的部下们去攻打晋阳坚城,其他什么都好说。

    说实话,打了洛阳那么多年,他算是落下毛病了,看见坚城大邑腿就有点发软,没办法,估计李密麾下的人马从上到下都有着这样的心理阴影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