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夫子 >

第105部分

曹夫子-第105部分

小说: 曹夫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耀说道:

    “那么,你愿意为了那样的世界,为我们在拼一把吗?”

    此时,赵云、扎里、太史慈、荀彧等人站在曹耀的背后,对徐晃点了点头。

    曹耀对他伸出了右手……

    徐晃望了望真诚的曹耀,又望了望他背后,为了这个梦想而追逐他的人,是啊,人都到了这个地步,又有什么不可的呢?

    况且,这又是他想要的!

    于是,徐晃也伸出了右手,紧紧的握住了曹耀。这一次握手,可能对日后的将来,影响甚远……

    这次攻打长安,有收获了八十万人口,对于将来诸侯争霸的年代极其重要。

    这也是曹耀战略目地的关键一步。除了收获几十万人口之外,曹耀还等到了一批不错的贤臣,值得一提的便是徐晃和贾诩。此二人都是顶尖武将与谋士。

    长安城外,杨奉带着天子逃走,途中却杀出一位人高马大的壮士拦住了去了。

    “逆贼你往哪走?”

    杨奉大惊,实在想不到这里居然也中了埋伏。

    原来,拦住去路的便是曹操大将曹洪。起先,曹仁与曹耀商议,恐担心他逃脱,便唆使曹仁在这里设了埋伏……

第一百六十一章 黄雀在后() 
一此时,他也有两个选择,一个,交出天子,一个,死!

    随着曹洪的出现,大军便一拥而出,把杨奉带的人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如果你选择不对,那就只有死!”

    曹洪不会多言,当机立断地对杨奉说道。即使,他杨奉没有一面之缘。

    杨奉知道,即使交出天子,或许,只能暂时保住性命罢了,但要以后有所作为,那等于痴人说梦。

    “我想试试!”

    杨奉不在多言,险中求富贵,便是如此。

    曹洪终究只是个猛夫,即使他知道如果在规劝一下他,他便放下武器,但是,他却没有。

    “既然你自己做好了决定,那就不要怪我了!”

    他大手一挥,对将士们说道:

    “救出天子,赏金百两!”

    对于难得的利益渴望,虎军便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杨奉终究不是初入军场的愤青,眼看敌军势不可挡,他对他的部说道:

    “集中兵力,朝右路进攻,护送天子,突破重围!”

    但是,曹洪带了一两千人马,而杨奉只有几百人。

    数量与质量上的差距,其结果便是突围不成,反而伤亡更大。杨奉终究低估了曹操。

    看拜势已经很明显,杨奉知道即将命悬一线,便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他终究不是那王侯将相的种!

    此时,曹洪杀翻一个敌军,提刀走了过来,他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给杨奉一个尊严的死法,毕竟,他依旧是一军头目。

    杨奉知也看出了他的意图,便提枪而来,或许,他还有反转的机会,便是杀了他,曹洪!

    “看招!”

    第一个回便由此打开!

    杨奉与曹洪的武艺相差无几,双方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分出胜负。

    过了许久,曹洪终究在气势上更胜一筹,杨奉依旧要轰然倒下。

    这下,他才看得清楚明白,在他以为他算计了曹耀、曹仁的同时,其实,他却自作聪明的以为,他们的确被他算计了

    杨奉走神,露出破绽。曹洪几次机会,长枪直入,刺向敌人咽喉,杨奉轰然倒下

    突然,待到曹洪旗开得胜之际,后路又杀出来一批人马。这一批,是两三千人

    曹洪大惊,他实在想不到,究竟会是谁,还敢对他动手?他怀疑是曹耀,目前看来,也只有曹耀。

    由于起先曹洪与杨奉混战一场,早已冲乱了阵脚,而敌军的突然杀入,即使曹洪军队素质再好,也挡不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败相。

    “谁?究竟是谁来犯?”

    曹洪在大军之中,四处询问。有人看得清楚的,便匆忙对他说道:

    “启禀将军,我认得那两位敌将,他们正是挟持天子数月的李傕、郭汜”

    曹洪看了一眼长相欠抽的李傕、郭汜二人,很快也猜出个他们是带着逃军正巧撞上他们的。

    “大胆逆贼,你还不快走,等我大军追来,你可就走不了了!”

    此时敌军势大,曹洪处于下风,为了保全自己,曹洪对李傕、郭汜二人说道。

    李傕、郭汜二人面带嘲讽,郭汜对曹洪说道:

    “快速把你杀了,我依旧可以走!”

    李傕又补充到:

    “我看你还是不要费尽心思想要拖延时间了,你所期待的援军,还在长安城外,跟敌人厮杀呢,你现在的路只有一条,天子归我等,而你死”

    于是,变无话可说,混战了起来。

    大军当中,天子随从的文武大臣们已经所剩无几,又被乱军误杀了许多,而天子也造雷池,并不好受。

    这一场夜,天子经历了很多,先是被李傕的压迫,待到夜深人静,又听说来救驾他的人来了,于是,他便大喜。

    即使知道长安城在里应外合之中被轻易攻破,而曹耀更是势不可挡,他觉得,曹耀与曹操的确是一个忠臣。

    不久,一直暗中在他身边的杨奉对汉献帝说,此时长安城打乱,恐敌人狗急跳墙,拉他来做人质,便叫他悄悄的跟杨奉离开。

    于是,汉献帝信了。等离开了长安城在知道,原来他依旧被劫持了,只是劫持的人换了一个罢了。

    他心灰意冷,途中接到来救驾的消息数不胜数,汉献帝的内心起起伏伏,早已麻木,任人宰割

    大战持续了半个时辰,即使曹洪军比较优秀,但是也抵挡不住前期就占尽优势的李傕、郭汜。

    于是,在最后一刻,终究是熬不住了。

    曹洪眼泪一挥,大叹了一口气吼道:

    “我愧对主公啊!”

    见大势已去。自己无力回天,愧对曹操,便拔出佩剑,准备自刎当场

    “谁敢伤吾弟?”

    突然,战场之外,有人大吼一声,众人应声望去,那人便是曹仁。

    曹洪长剑落地,由忧转喜,大笑不止,原来是援军来了

    曹洪再次拿起长枪,对极度恐惧的将士们说道:

    “将士们,给我杀啊!援军到了,我们有救了!”

    众人听到自己的将军这样说道,原本士气低落的千余人士气大涨,奋勇杀敌!

    李傕、郭汜二人大惊,他实在想不到,曹仁会来的那么早,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按照他们的计划,曹仁即使快速的解决了徐晃的事情,他们也不可能反应那么快,知道这里要出事情吧?

    他们在这里埋伏起来,应该是觉得胜券在握才对。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他们不得不信了。

    “给我杀了这些叛贼!”

    曹仁带来了四五千人马,于是一拥而上,面对敌军区区一两千人,灭杀他们,信手拈来。

    这次,转喜为悲的李傕、郭汜,知道大势已去,如今不但拿不到天子,恐怕自己大多数也要命丧于此。

    他们没有杨奉的骨气,郭汜立马对曹仁说道:

    “将军,我愿归降!”

    李傕听到郭汜说归降,为了谋一条活路,便也跟着说起来:

    “我愿归降!”

    李傕、郭汜带来的将士听到将领已经归降,也都放下了武器,任人宰割。

    曹仁命人把李傕、郭汜绑起来,缴获了他们士兵的兵器,然后在开决定李傕、郭汜的去留

第一百六十二章 制度() 
一  就这样,俘虏以及李、郭二人被曹仁派人送给了曹耀,二自己带这天子等人回去复命去了。

    曹耀拿李、郭二人并无用多大用处,他们称王惯了,如果留着他们,日后恐怕很难控制。

    于是曹耀做出了一个决定,当街杀了他二人,以泄民愤。

    他们在长安的所作所为,百姓早已恨之入骨,而曹耀当街杀了他们,自然初入长安的威望便瞬间提高。

    而当时李、郭二人税收严重,百姓疾苦,曹耀的首要任务就是实行宽松的政发,让百姓们感受到切身的利益。

    如今,拥有两座人口顶尖的城池,曹耀也似乎有事可做了许多……

    “王允啊王允,我也许该谢谢你。”曹耀走到了堂外,看向了远方。王允这个史上的名臣,之所以被称为名臣,是因为他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用美人计除去了董卓,但是在那之后他的表现完全不符合一个忠臣的表现,其实他也只是一个有着野心的男人罢了。

    不过,没有王允的曾经,便不会有现在的长安。

    “主人,荀彧和荀攸两位大人求见。”护卫出现在了曹耀身后。

    “让他们来这里见我吧。”

    曹耀笑了起来,看起来他们是忍不住了,的确也是时候给自己这些麾下一个正统名分的时候了。

    “主公!”不多时,护卫便引着两人进来了。

    “不必多礼,坐下讲吧。”曹耀招呼着两人坐了下来。

    “主公!”只是荀彧和荀攸刚想说话,护卫又来了:

    “鲁肃大人和郭嘉大人也来了!”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都来了。”曹耀摇着头笑了起来,果不其然,郭嘉与鲁肃刚进来,戏志才也来了。

    这下,曹耀麾下的顶尖谋士全到齐了,看来这重新建立官僚制度,让他们真正运作起来的诱惑不小啊。

    “主公,如今我们占据讲座大汉重镇,也算是大势力了,这正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候了!”

    戏志才在这个新势力建立一项上最是积极。

    “那么大家觉得我们应当如何?诸位,我们这片天地,还需要大家做守护!”曹耀淡淡地说道。

    “臣等一定竭尽所能。”荀彧和荀攸等人一起伏在地上道。

    “诸公请起,我一向以公平为先,以后这跪礼就废了。”

    曹耀就这样直接把跪礼给废了,但是荀彧和荀攸他们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长久在曹耀身边,他们明白曹耀对于虚礼并不喜欢。

    “诸公,坐下说吧!”

    虽然曹耀仍旧让荀彧和荀攸等人坐下,但是无形中荀彧和荀攸他们还是拘谨了很多,毕竟今非昔比。

    “现在,当务之要便是抵定我们日后的制度。”

    曹耀没有犹豫,直接看向了荀彧:

    “文若,你说一下。”

    “是,主公,根据您所讲的,我与公达商量之后,又做了一些改动。”

    荀彧行礼道。

    “那么把你们商量得出来的结果说一下。”

    “是!”荀彧大声答道,然后兴奋地讲了起来。

    听着荀彧讲的,曹耀露出了沉思的神色,显然荀彧和荀攸这草拟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是在他所抛出的一些理念上将内阁与三省制度结合在了一起。

    首先是内阁,在荀彧和荀攸的草拟中,内阁成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自然是六部,另一部则是由他们所提出的学士制度,即设立五名大学士。

    从科举中选拔,并且具有一定的行政经验后,才有资格进入内阁,其职责便是为曹耀提供咨询建议,以便后世没有经验的人在处理政事时不会被六部阁臣欺瞒,而且学士每隔五年便要换人。

    最后在内阁制中,荀彧和荀攸还想出了一个票拟的制度:所谓票拟便是关于六部、百司各类政务奏请文书的批答,也就是说内阁可以先与曹耀共同讨论,作出决定后再草拟成文字。

    但也可以是内阁先拟好批答文字,连同原奏请文书一起送曹耀审批,其实就是各类文书可全归于内阁票拟,疑难者由曹耀召阁臣一起商议决定。

    但必要时曹耀也可在禁中主动提出自己关于政事和用人的意见,通过手诏、中旨(传口谕)下内阁票拟,对于这类手诏等,内阁可以奉行,也可以拒绝。

    而荀彧和荀攸显然只是把内阁当成一个决策机构,并不打算让它具备太大的权力,所以他们在内阁后又设立了两个部门,门下省和尚书省:其中门下省负责审核内阁政令,有不可行的可以驳回,交由内阁重审,等于是为国家最高决策又加了一把锁,不至于让内阁权力失控,尚书省负责具体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有监责六部的权力。

    这三个部门处于平级,全都直属于曹耀管辖,互相之间权力相等但职责各异。

    在这三大部门之下,才是六部,但是这六部的名字与曹耀原来想的不同,荀彧和荀攸是这样为六部定性的:

    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商业,宪部主管国家礼仪制度,军部主管军队人员升迁、军籍、补给、调令、武备之类,具体如遇有战事由军部会同内阁一同向曹耀负责,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