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夫子 >

第131部分

曹夫子-第131部分

小说: 曹夫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令军中诈称主将中箭身死,军中举哀,拔寨齐起,薛礼听知孙策已死,连夜起城内之军,与骁将张英、陈横杀出城来追之。

    忽然伏兵四起,孙策当先出马,高声大叫曰:“孙郎在此!”

    众军皆惊,尽弃枪刀,拜于地下,策令休杀一人。张英拨马回走,被陈武一枪刺死;陈横被蒋钦一箭射死;薛礼死于乱军中。

    孙策入秣陵,安辑居民,移兵至泾县,来捉甘宁。

    甘宁招得精壮二千馀人,并所部兵,正要来与刘繇报仇。孙策与周瑜商议活捉甘宁

    周瑜令三面攻县,只留东门放走;离城二十五里,三路各伏一军,甘宁到那里,人困马乏,必然被擒。

    原来甘宁所招军大半是山野之民,不谙纪律,泾县城头苦不甚高。当夜孙策命陈武短衣持刀,首先爬上城放火。

    甘宁见城上火起,上马投东门走,背后孙策引军赶来。甘宁正走,后军赶至三十里,却不赶了。

    甘宁走了五十里,人困马乏,芦苇之中喊声忽起。急待走,两下里绊马索齐来,将马绊翻了,生擒甘宁,解投大寨。

    却策听说甘宁被擒到此,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说道:

    “我知子义真丈夫也。刘繇蠢辈,不能用为大将,以致此败。”

    甘宁见孙策待之甚厚,遂请降。策执甘宁手笑道:

    “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

    甘宁笑道:“未可知也。”

    孙策大笑,请入帐,邀之上坐,设宴款待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东尽归孙策() 
    甘宁说道:“刘君新破,士卒离心。某欲自往收拾馀众,以助明公。不识能相信否?”

    孙策起,谢道:

    “此诚我所愿也。今与公约:明日日中,望公来还。”

    甘宁应诺而去,诸将却说道:“甘宁此去必不来矣。”

    孙策说道:

    “子义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

    众皆未信,次日,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恰将日中,甘宁引一千馀众到寨,孙策大喜,众皆服孙策的知人善用。

    于是,孙策聚数万之众,下江东,安民恤众,投者无数,江东之民,皆呼策为“孙郎”,但闻孙郎兵至,皆丧胆而走。

    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人民皆悦,赍牛酒到寨劳军,孙策以金帛答之,欢声遍野。

    其刘繇旧军,愿从军者听从,不愿为军者给赏归农,江南之民,无不仰颂,由是兵势大盛。孙策乃迎母、叔、诸弟俱归曲阿,使弟孙权守宣城,策领兵南取吴郡。

    时有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据吴郡,遣部将守住乌程、嘉兴。

    当日白虎闻策兵至,令弟严舆出兵,会于枫桥。舆横刀立马于桥上。

    有人报入中军,孙策便欲出,黄忠说道:

    “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

    孙策说道:

    “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

    于是,遣韩当出马,比及韩当到桥上时,陈武早驾小舟从河岸边杀过桥里,乱箭射倒岸上军,二人飞身上岸砍杀,严舆退走。

    韩当引军直杀到阊门下,贼退入城里去了。孙策分兵水陆并进,围住吴城。一困三日,无人出战。

    孙策引众军到阊门外招谕,城上一员裨将左手托定护梁,右手指着城下大骂。甘宁就马上拈弓取箭,顾军将说道:“看我射中这厮左手。”

    说声未绝,弓弦响处,果然射个正中,把那将的左手射透,反牢钉在护梁上,城上城下人见者,无不喝采,众人救了这人下城。

    白虎大惊:“彼军有如此人,安能敌乎!”

    遂商量求和,次日,使严舆出城,来见孙策。

    孙策请严舆入帐饮酒,酒酣,问舆曰:“令兄意欲如何?”

    严舆说道:“欲与将军平分江东。”

    孙策大怒:“鼠辈安敢与吾相等!”

    命人斩严舆,严舆拔剑起身,孙策飞剑砍之,应手而倒,割下首级,令人送入城中。

    严白虎料敌不过,弃城而走,孙策进兵追袭。黄盖攻取嘉兴,甘宁攻取乌程,数州皆平。

    严白虎奔馀杭,于路劫掠,被土人凌操领乡人杀败,望会稽而走。

    凌操父子二人来接孙策,策使为从征校尉,遂同引兵渡江。严白虎聚寇,分布于西津渡口。程普与战,复大败之,连夜赶到会稽。

    会稽太守王朗欲引兵救白虎,忽一人出说道:

    “不可。孙策用仁义之师,白虎乃暴虐之众,还宜擒白虎以献孙策。”

    王朗怒叱之,其人长叹而出,王朗遂引兵会合白虎,同陈兵于山阴之野。两阵对圆,孙策出马,对王朗说道:

    “吾兴仁义之兵,来安浙江,汝何故助贼?”

    王朗骂道:

    “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今日特与严氏雪仇。”

    孙策大怒,正待交战,甘宁早出。王朗拍马舞刀,与甘宁战不数合,王朗将周昕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昕交锋。

    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忽王朗阵后先乱,一彪军从背后抄,王。朗大惊,急回马来迎。

    原来是周瑜与程普引军刺斜杀来,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与白虎、周昕杀条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桥,坚闭城门。

    孙策大军乘势赶到城下,分布众军,四门攻打。王朗在城中见孙策攻城甚急,欲再出兵决一死战。

    严白虎说道:

    “孙策兵势强大,足下只宜深沟高垒,坚壁勿出。不消一月,彼军粮尽,自然退走。那时乘虚掩之,可不战而破也。”

    王朗依其议,乃固守会稽城而不出。

    孙策一连攻了数日,不能成功,乃与众将计议。

    孙静说道:

    “王朗负固守城,难可卒拔。会稽钱粮大半屯于查渎,其地离此数十里,莫若以兵先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

    孙策大喜:“叔父妙用,足破贼人矣。”

    即下令于各门燃火,虚张旗号,设为疑兵,连夜撤围南去。周瑜进言:

    “主公大兵一起,王朗必然出城来赶,可用奇兵胜之。”

    孙策说道:“吾今准备下了,取城只在今夜。”

    遂令军马起行。

    王朗闻报孙策军马退去,自引众人来敌楼上观望,见城下烟火并起,旌旗不杂,心下迟疑。

    周昕说道:“孙策走矣,特设此计以疑我耳。可出兵袭之。”

    严白虎又说道:“孙策此去,莫非要去查渎?我令部兵与周将军追之。”

    王朗道:“查渎是我屯粮之所,正须提防。汝引兵先行,吾随后接应。”

    严白虎与周昕领五千兵出城追赶。将近初更,离城二十馀里,忽密林里一声鼓响,火把齐明。

    严白虎大惊,便勒马回走。一将当先拦住,火光中视之,乃孙策也。

    周昕舞刀来迎,被孙策一枪刺死。馀众皆降。白虎杀条血路,望馀杭而走。王朗听知前军已败,不敢入城,引部下奔逃海隅去了。

    孙策复回大军,乘势取了城池,安定人民。不隔一日,只见一人将着严白虎首级,来孙策军前投献。策视其人,身长八尺,面方口阔。问其姓名,乃会稽馀姚人,姓董名袭,字元代。

    孙策喜,命为别部司马。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令朱治为吴郡太守,收军回江东。

    孙策分拨将士,守把各处隘口;一面写表申奏朝廷;一面结交曹操;一面使人致书与袁术取玉玺。

    袁术暗有称帝之心,乃回书推托不还。急聚长史杨大将,都督张勋、纪灵、桥蕤,上将雷薄、陈兰等三十馀人商议,说道:

    “孙策借我军马起事,今日尽得江东地面,乃不思报本,而反来索玺,殊为无礼。当以何策图之?”

    长史杨大将说道:“孙策据长江之险,兵精粮广,未可图也。今当先伐刘备,以报前日无故相攻之恨,然后图取孙策未迟。某献一计,使备即日就擒。”

第两百一十三章 一年的发展() 
    待孙策从柴桑一路向东,统一江东,占领吴郡、会稽等,定都建业,威震天下,已经差不多快一年了。

    这一年,曹耀已经成年,荀彧等人为他主持了加冠之礼,便有了自己的字。字名国望。

    本来字是要父母长辈取的,但曹耀父母不知所踪,便自己代劳,曹耀喜欢凭借自己的努力,能让这个华夏名族看到希望。

    也只有曹耀敢取这样的表字了

    一年多的时间里,曹耀势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政府官职空缺人手,便从翰林大学里选取了大量的学员,分配到各个乡镇以及县城,组成了首批官僚制度。

    这些官员在读大学的时候接受了曹耀现代主义思想理论,非常具有前沿性,所以从政方面比较具有创新。

    随着政府制度的完善,曹耀定都长安便迎来了非常大的发展,这些发展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

    首先,国防方面,除了郭嘉担任的国防部部长之外,副部长便是张紘已经贾诩,这些只是在方针和战略上做指导,练兵方面,就要靠武将了。

    除了曹耀要求训练的特种部队,曹耀还向国防部下达了一项命令,特种部队扩充到两万人,在保证军队素质的情况下,军队总规模达到二十万上线。

    这样的军队规模就凭长安与洛阳两郡之地可以说是空前的,历史洛阳与长安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但也耗不起这样的军队人口。

    第一,洛阳与长安加起来的人口大约有一百六十万,按照十抽一的原则,军队的最大规模也只有十六万左右,更别说曹耀曾经就下过命令,为的减轻人口压力,避免军阀太过严重,把这样的标准提升到了十五抽一。

    也就是说,在政策允许内的情况下,长安与洛阳加起来的军队总规模是十万上线,多了便要解甲归田,以减轻百姓的压力。

    曹耀提出这样的要求,即使是郭嘉等在这个世界上智力最顶尖的人,也一时想不出对策。

    曹耀看他们无从下手,便提点道:

    “长安、洛阳招兵不可以,但其他地方”

    郭嘉这才恍然大悟,然后无需曹耀多言,便着手操办。

    首先,郭嘉组织一千人的宣传部队,分散到全国各地民间开始做招兵宣传。

    宣传开出的条件便是,只要能去洛阳从军,便可以带上一家老小定居洛阳活长安,并得到一定的安家费以及给家人包分配工作。

    这样的条件放在后世也是诱人的,更何况是民不聊生,饿死千千万的三国。于是,长安招兵变在全国各地火了。甚至传到了军阀们的耳朵。

    “主公,听民间消息,曹耀居然在全国各地到处征兵,响应者无数,许都岌岌可危啊!”

    刘晔向曹操禀报道。

    曹操一怔,大惊道:

    “曹耀安干如此,你叫许褚带人前去,把他们给我们镇压了!”

    刘晔摇了摇头说道:

    “他并没有派人来这里招募,而是散播消息,说只要在长安当兵有何好处,然后部分百姓便举家搬迁到那里去了,百姓们去往哪里,我们也不好阻止啊”

    曹操一脸茫然,他实在不解,这曹耀还有这种操作?只是现在与他交好,而北方袁绍虎视眈眈,不宜大动干戈。

    曹操于是推出了一系列限出令,用来留住本来就稀缺的人口。

    就这样,各路诸侯纷纷效仿曹操,出台了限出令,来遏制人口朝长安流动。

    只是等到他们政策有所成效的时候,长安的人口早就达到了上线。

    如今,长安与洛阳加起来便有两百多万人口,二十万的军队随即建立起来,对凉州虎视眈眈。

    一年里,外交部在鲁肃得带领下,奉行远交近攻的战略不属,与公孙瓒,袁绍,刘备,刘璋等人建立起来外交关系,为军事战略以及外贸关系建立了非常好的平台。

    一年里,科技部在马钧的带领下,重点研发军事武器个改变农业生产的工具,硕果累累,就连曹耀也不经感叹,他是与生俱来的天才。

    只要曹耀把理论知识告诉他,经费随他挥霍,他便能让曹耀震惊。

    司法部这一年的工作重点便是有法可依,健全法律的完善。一年后,宪法,刑法,税法等等一一完善,可谓是开创了一个起点。

    教育部一年的工作便是健全个个县城的学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九年过后,通过科举考试,便可以上翰林大学。

    公安部吕蒙的工作便是降低犯罪率,在洛阳以及长安各县建立公安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