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夫子 >

第99部分

曹夫子-第99部分

小说: 曹夫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悄悄在其耳边说道,

    “报仇,怎么能少了我?”

    曹耀不能动弹。而貂蝉擦拭完血迹,在曹耀额头上亲了一下,便把曹耀轻轻放在地上,起身,对吕布说道:

    “我们走吧!”

    于是,吕布挥了挥手,军队开始撤军,转眼之间,把曹耀与周泰围得水泄不通的士兵散去。

    貂蝉再次望了望躺在地上的曹耀,然后上了马车,马车缓缓离去。

    “曹兄,我们就比别过!”

    吕布上马,跟着马车而去。吕布身旁,有一位将领说道,

    “将军,我们怎么能放了曹耀?这样怎么交差?”

    吕布深吸了一口气,如今董卓正需要他,料他也不会怎么为难自己,于是,说道:

    “高顺,你跟了我那么多年了,该知道我的脾气……”

    貂蝉坐在马车里,她没有哭泣,而是眼睛闪烁着光芒,或许,这便是祸国殃民的前兆。

    从此,貂蝉再也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王诗,而是那个,掌控天下迷惑众生的娇人……

    过了半个月,此时的吕布依旧是吕布,而此时,曹耀的踪迹便随着那件事而消失不见。

    这时,貂蝉起于窗下梳头,见窗外池中照一人影,极长大,头戴束发冠;偷眼视之,正是吕布。

    貂蝉故蹙双眉,做忧愁不乐之态,复以香罗频拭眼泪。

    吕布窥视良久,乃出;少顷,又入。卓己坐于中堂,见吕布来,问:

    “外面无事?”

    吕布说:“无事。”

    侍立董卓旁侧。董卓开始吃食,吕布偷目窃望,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

    吕布知是貂蝉,神魂飘荡。董卓见吕布如此光景,心中疑忌,说道:

    “奉先无事且退。”

    布怏怏而出……

    董卓自从把貂蝉带来以后,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董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曲意逢迎,他心意喜。

    吕布入内问安,正值董卓睡了。貂蝉偷偷见吕布,挥泪不止。

    吕布心如碎。卓朦胧双目,见吕布与貂蝉私会,大怒,骂路布说:

    “你敢戏吾爱姬耶!”

    唤左右人手把他逐出,今后不许入堂。吕布怒恨而归,路遇李儒,告知其故。

    李儒急入见董卓:

    “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倘彼心变,大事去矣。”

    董卓说:“那怎么办?”

    李儒回答:“来朝唤入,赐以金帛,好言安慰他,自然无事。”卓依言。

    次日,使人唤布入堂,安慰之说:

    “我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误言伤了你,你别记心。”

    随赐金十斤,锦二十匹。吕布谢归,然身虽在董卓左右,心实挂念貂蝉。

    董卓疾病好了,入朝议事。吕布执戟相随,见董卓与献帝共谈,便乘此时机提戟出内门,上马径来相府;系马府前,提戟入后堂,寻见貂蝉。

    貂蝉曰:“你可以去后园中凤仪亭边等我。”

    吕布提戟径往,站在亭下曲栏之傍。

    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哭着对吕布说:

    “我虽非王司徒亲女,然待之如已出。自见将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今幸得见,妾愿毕矣!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

    言讫,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吕布慌忙抱住,哭着说:

    “我知你心久了!只恨不能共同说话!”

    貂蝉手扯吕布说:“妾今生不能与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

    吕布说:“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

    貂蝉继续说道:“妾度日如年,愿君怜而救之。”

    吕布说道:“我今愉空而来,恐老贼见疑,必当速去。”

    貂蝉牵其衣:“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日之期矣!”

    吕布立住一怔:“容我徐图良策。”语罢,提戟欲去。

    貂蝉转了转眼睛:

    “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灌耳,以为当世一人而已;谁想反受他人之制乎!”

    说完,泪下如雨。

    吕布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两个偎偎倚倚,不忍相离。

    董卓在殿上,回头不见吕布,心中怀疑,连忙辞了献帝,登车回府;见布马系于府前;问门吏,吏答曰:

    “温侯入后堂去了。”

    卓叱退左右,径入后堂中,寻觅不见;唤貂蝉,蝉亦不见。

    急问侍妾,侍妾曰:“貂蝉在后园看花。”

    董卓寻入后园,正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卓怒,大喝一声。

    吕布见董卓至,大惊,回身便走。董卓抢了画戟,挺着赶来。

    吕布走得快,董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吕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射,吕布已走远。

    董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董卓倒于地。

    那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

    当下李儒扶起董卓,至书院中坐定,董卓曰:

    “你为何来此?”

    李儒说:“我适至府门,知太师怒入后园,寻问吕布。因急走来,正遇吕布奔走,云:‘太师杀我!’李儒慌赶入园中劝解,不意误撞恩相。死罪!死罪!”

    董卓说:“叵耐逆贼!戏吾爱姬,誓必杀之!”

    李儒劝说道:

    “恩相差矣。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把貂蝉赐吕布,吕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

    董卓沈吟良久:“你说的也是,我当考虑之。”李儒谢而出。

    卓入后堂,唤貂蝉问:“你为何与吕布私通耶?”

    貂蝉哭泣说道:“妾在后园看花,吕布突至。妾方惊避,布曰:‘我乃太师之子,何必相避?’提戟赶妾至凤仪亭。妾见其心不良,恐为所逼,欲投荷池自尽,却被这厮抱住。正在生死之间,得太师来,救了性命。”

    董卓继续说道:“我今将你赐与吕布,何如?”

    貂蝉大惊,哭曰:“我已经答应嫁给你了,今突然又要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

    遂掣壁间宝剑欲自刎……

第一百五十章 回到洛阳() 
董卓慌忙夺剑,拥抱住她说:

    “我骗你的!”

    貂蝉倒于董卓怀中,掩面大哭说:

    “这必李儒之计也!李儒与吕布交厚,故设此计;却不顾惜太师体面与贱妾性命。妾当生噬其肉!”

    董卓说:“吾安忍舍汝耶?”

    貂蝉再次说道:

    “虽蒙太师怜爱,但恐此处不宜久居,必被吕布所害。”

    董卓想了想:“我明日和你归郿坞去,同受快乐,慎勿忧疑。”

    貂蝉收泪,拜谢……

    自从那日,貂蝉以性命相逼,使吕布放了曹耀与周泰的性命。之后,曹耀与周泰便不被人提起。甚至,就仿佛整个长安城忘却了这件事般。

    长安城城门不在紧闭,长安城内外,也没有了通缉曹耀的告示。

    但是,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却在长安贵族阶级开始被人知晓,那就是,他们的才女蔡文姬逃婚失踪了。

    蔡文姬的父母早就为蔡文姬安排了婚事,又感觉到蔡文姬对曹耀心有好感,那时,曹耀正在被四处通缉,为了稳定她的心情,她的父母决定提前完婚。

    后来,蔡文姬便消失了……

    赶往洛阳城的路上,有一辆不算太小的马车正在赶路,车夫正疲劳之极的驾驭着马车,旁边有一位女子,马车内,不知是什么。

    “我们这是到哪儿了?”

    马车内,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听其声音,显得及其虚弱。

    “曹……公子……我们快到洛阳了。”

    一位女子的声音从马车内传了出来,那声音很熟悉,正是蔡文姬。

    而躺在马车内的男子,有两个人,一个是曹耀,另一个便是周泰。

    当初,周泰与吕布大战,非常拼命,比曹耀受更加严重,如今躺在车上,昏迷不醒。

    说话的,便是蔡文姬与曹耀。

    曹耀点了点头,又望了望蔡文姬,许久,才吐出两个字,

    “其实,你不应该来的……”

    蔡文姬摇了摇头,平静的说道,

    “我愿意……”

    经过好些天的修整,曹耀伤势得到了愈合,望了望车顶,说道,

    “你愿意,但是,这恩情,我却还不起……我欠了很多人,只怕一辈子都还不过来了。”

    蔡文姬深情的望着她,再次说道,

    “我不要你还什么,其实,曹公子,我喜欢……”

    蔡文姬刚要说出口,却被曹耀挥了挥手,打断了她,然后,面无表情的说:

    “蔡姑娘,我累了,想睡……”

    蔡文姬刚到嘴里的话,并没有说出口,然后,强忍住眼角的泪花,说道,

    “好!”

    于是,便不在多言……

    其实,曹耀又何尝不知道她的心意呢?只是,他欠别人太多了,不想再伤害一个好的女子。他在欺骗自己的内心:她一定能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归宿,至少,我会为她找到。

    当初曹耀与周泰身负重伤,所有人都有了,但是他们依旧不能动弹。

    是貂蝉身边的小柔找到了蔡文姬,求蔡文姬赶去救他。

    此时,蔡文姬父母正在准备婚事,而蔡文姬却偷偷的与小柔溜了出去,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曹耀。

    此时,曹耀一动不动,他并没有昏迷,而是望着远处,那片貂蝉离去的天空,痴迷。

    “曾经有一分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蔡文姬不知道为何,莫名的哭了,她缓慢的扶起曹耀,曹耀咳嗽了两声,依旧仿佛眼前并不存在般,望着那片天际,自言自语的说道: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她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他的眼睛血迹斑斑,渐渐模糊,他却说道:

    “上天既然安排我来到了这里,又怎么能平凡呢?错不了!王诗!有一天我会在一个万众嘱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手握千军万马来救你……”

    于是,昏迷在了蔡文姬的怀中。只留下了蔡文姬在喃喃自语:

    “王诗?”

    …………

    “蔡小姐,洛阳城,到了!”

    小柔在马车外面向屋子里喊道,蔡文姬透过马车窗一看,果然如此。

    这时,洛阳城沸腾了,百姓们都知道,解救他们的曹耀回来了。

    鲁肃在城外迎接,看见马车来临,立即跑了过去,走进马车里,看曹耀有没有大碍。

    “贤弟,你可是吓坏我了!都怪为兄不好,应该多派人手来保护你的。”

    曹耀罢了罢手,对鲁肃说道,

    “兄长严重了,是我的错,这个结果,不必须一个人承担,只是,害苦了周泰。”

    鲁肃与曹耀看了看仍处于昏迷之中的周泰。

    于是,鲁肃吩咐下人把周泰抬了出来,专门派送人保护进了城中,然后对曹耀说道:

    “贤弟放心,我已经安排人去请神医华佗到府中救治,相信用不了多久,周泰便会醒来。”

    曹耀点了点头。

    自从华佗救治了曹耀以后,曹耀自然不能放过这个历史上少有的非常著名的华佗。

    三国科学技术有限,使得医学便无法深入研究,而能够留住华佗的,无疑便是他所不知的医学知识。

    这一点,曹耀恰恰能够满足他。所以,他便对华佗说:

    “请先生赶往洛阳,那里必定有你想要的。”

    曹耀前世是生物学博士,对于医学方面,自然有所涉足,他与华佗相谈甚欢,华佗便相信了他。

    于是,待到曹耀伤势痊愈,便欣然赶往洛阳。

    曹耀休书一封,自然告知了鲁肃与荀彧这件事情,对华佗也更加尊重。

    按照曹耀的要求,鲁肃便取出了曹耀自己编撰的《医学初解》。

    这本书虽然在前世并不算什么,有些地方都描述的非诚笼统,但是,在华佗看来,确实旷古未有。

    他那到这本书时,先是惊奇纸质书的发明,看后,震惊的说道:

    “鲁子敬,这本书是从何而来?敢问著作这这本书的人是谁,我定当拜他为师,登门拜访!”

    鲁肃一脸不自在,对其说道:

    “神医,这……是贤弟曹耀所作。”

    华佗一脸懵逼,当做没有听到,边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