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功盖三分国 >

第275部分

功盖三分国-第275部分

小说: 功盖三分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礼品,诸如五谷绸缎黄金什么的,曹操并不感到意外。

    外臣,或者说,诸侯向天子朝贡,这些礼品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礼品清单中的大象和孔雀,又是什么鬼?

    “文若可知道,这大象和孔雀是何物么?”曹操向一旁的荀彧问道。

    不怪曹操没有见识。大象和孔雀,都是南疆特产。而南疆距离中原,特别是距离帝都,迢迢上万里,中原汉人很少有见到过大象和孔雀的,听闻这两种生物的汉人,也不是很多。

    反正,曹操是从未见过大象和孔雀的。

    (嗯,史有曹冲称象,但是现在才建安五年,曹冲还没有被播种呢!)

第514章 大朝会,请封,调停(1)() 
“咱们连夜撤走。”孟获猛然道。

    汉军都打到眼前来了,再不撤走的话,难道等着再成为汉军的俘虏么?

    如果,他孟获帐下有十几二十万勇士的话,他倒敢依仗着银坑山,与汉人战一场再说。问题是,现在他们银坑山的勇士,顶多只有三五千人,是挡不住汉军的兵锋的。

    所以,这个时候,按照中原汉人的兵法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只是有点可惜了这银坑山。

    而且,放弃银坑山之后,他孟获可就从此失去巢穴矣!

    翌日,当赵子龙带着五千轻骑,抵达银坑山时,银坑山已经是人去巢空。

    嗯,准确的说,是孟获他们已经逃之夭夭。

    反倒是那些逃之不及的蛮人老弱,都还在银坑山。这些老蛮人,大多眼神麻木,似乎等死一般;倒是有不少老蛮人,殊死抵抗汉军进入银坑山的步伐,最终却只能成为汉军的战功。

    异族,都该杀,并不存在老幼之分!

    傍晚时分,诸葛亮带着大军,姗姗抵达银坑山。

    看着眼前的银坑山,诸葛亮倍感熟悉而又陌生。

    前世,原主南征时,银坑山也曾被汉军占领过。

    只不过,那时的银坑山,又叫做三江城,是一座城池,属于蛮人建造的城池。

    在十万丛林外围生活的蛮人,是熟蛮,与边地的汉人接触较多,连他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接近汉人的生活方式了。譬如这建造城池,就是蛮人向汉人生活方式靠拢的第一步。

    从原主的记忆中,诸葛亮知道,三江城是孟获建造的。

    自从孟获执掌银坑山的部落之后,他就在慢慢建造三江城,到了蜀汉建兴四年的时候,三江城早已成为南疆蛮族的第一大城池,足以媲美中原的一些郡城。

    前世,原主三擒孟获的时候,攻打三江城,也曾感到过棘手的。

    只不过,眼下的银坑山,却还并没有三江城。

    嗯,准确的说,银坑山四周已经有些土围子,却还远远达不到城池的模样。

    这却是孟获执掌银坑山以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建造城池的缘故。

    只可惜,孟获执掌银坑山的时间并不长,这三江城看起来,才像是刚刚破土动工的样子。

    。。。。。。

    “咱们连夜撤走。”孟获猛然道。

    汉军都打到眼前来了,再不撤走的话,难道等着再成为汉军的俘虏么?

    如果,他孟获帐下有十几二十万勇士的话,他倒敢依仗着银坑山,与汉人战一场再说。问题是,现在他们银坑山的勇士,顶多只有三五千人,是挡不住汉军的兵锋的。

    所以,这个时候,按照中原汉人的兵法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只是有点可惜了这银坑山。

    而且,放弃银坑山之后,他孟获可就从此失去巢穴矣!

    翌日,当赵子龙带着五千轻骑,抵达银坑山时,银坑山已经是人去巢空。

    嗯,准确的说,是孟获他们已经逃之夭夭。

    反倒是那些逃之不及的蛮人老弱,都还在银坑山。这些老蛮人,大多眼神麻木,似乎等死一般;倒是有不少老蛮人,殊死抵抗汉军进入银坑山的步伐,最终却只能成为汉军的战功。

    异族,都该杀,并不存在老幼之分!

    傍晚时分,诸葛亮带着大军,姗姗抵达银坑山。

    看着眼前的银坑山,诸葛亮倍感熟悉而又陌生。

    前世,原主南征时,银坑山也曾被汉军占领过。

    只不过,那时的银坑山,又叫做三江城,是一座城池,属于蛮人建造的城池。

    在十万丛林外围生活的蛮人,是熟蛮,与边地的汉人接触较多,连他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接近汉人的生活方式了。譬如这建造城池,就是蛮人向汉人生活方式靠拢的第一步。

    从原主的记忆中,诸葛亮知道,三江城是孟获建造的。

    自从孟获执掌银坑山的部落之后,他就在慢慢建造三江城,到了蜀汉建兴四年的时候,三江城早已成为南疆蛮族的第一大城池,足以媲美中原的一些郡城。

    前世,原主三擒孟获的时候,攻打三江城,也曾感到过棘手的。

    只不过,眼下的银坑山,却还并没有三江城。

    嗯,准确的说,银坑山四周已经有些土围子,却还远远达不到城池的模样。

    这却是孟获执掌银坑山以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建造城池的缘故。

    只可惜,孟获执掌银坑山的时间并不长,这三江城看起来,才像是刚刚破土动工的样子。

    。。。。。。

    “咱们连夜撤走。”孟获猛然道。

    汉军都打到眼前来了,再不撤走的话,难道等着再成为汉军的俘虏么?

    如果,他孟获帐下有十几二十万勇士的话,他倒敢依仗着银坑山,与汉人战一场再说。问题是,现在他们银坑山的勇士,顶多只有三五千人,是挡不住汉军的兵锋的。

    所以,这个时候,按照中原汉人的兵法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只是有点可惜了这银坑山。

    而且,放弃银坑山之后,他孟获可就从此失去巢穴矣!

    翌日,当赵子龙带着五千轻骑,抵达银坑山时,银坑山已经是人去巢空。

    嗯,准确的说,是孟获他们已经逃之夭夭。

    反倒是那些逃之不及的蛮人老弱,都还在银坑山。这些老蛮人,大多眼神麻木,似乎等死一般;倒是有不少老蛮人,殊死抵抗汉军进入银坑山的步伐,最终却只能成为汉军的战功。

    异族,都该杀,并不存在老幼之分!

    傍晚时分,诸葛亮带着大军,姗姗抵达银坑山。

    看着眼前的银坑山,诸葛亮倍感熟悉而又陌生。

    前世,原主南征时,银坑山也曾被汉军占领过。

    只不过,那时的银坑山,又叫做三江城,是一座城池,属于蛮人建造的城池。

    在十万丛林外围生活的蛮人,是熟蛮,与边地的汉人接触较多,连他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接近汉人的生活方式了。譬如这建造城池,就是蛮人向汉人生活方式靠拢的第一步。

    从原主的记忆中,诸葛亮知道,三江城是孟获建造的。

    自从孟获执掌银坑山的部落之后,他就在慢慢建造三江城,到了蜀汉建兴四年的时候,三江城早已成为南疆蛮族的第一大

第515章 大朝会,请封,调停(2)() 
临近年关,大雪再次纷飞洒扬,大地很快就成为茫茫的一片白色原野。道路不通,商旅鲜有,唯有城中方才有些人气,在城外的世界中,百姓们早已猫在家中过冬了。

    上庸城外,大竹乡,渎水里,却有一支庞大的队伍,踏着风雪而来。

    里长霍仁杰,带着二十多名青壮,迎上了这支冒雪而来的队伍。

    “在下霍元杰,恬为渎水里里长,不知哪位将军驾到,有失远迎矣。”霍元杰在村口,拦住了这支跋涉而来的队伍,挡在最前面,问询道。虽然是问询,却更像是质疑。

    这支队伍,只有五百人左右,却有近百辆马车。

    而且,这些马车还都是双马拉车。

    除此之外,车队中还混着十几只庞然大物,仿佛传闻中的异兽。

    这样的一支车队,即便打着主公刘皇叔的旗号,霍元杰也必须要盘问。

    万一,这是敌人冒充的呢?

    这样的事情,不得不防。

    要知道,这两年来,他们渎水里可是截获了好几波、他势力的探子细作呢。

    安定小康的生活,来之不易,霍元杰不允许敌对势力渗透进来高破坏!

    寒风还在呼啸,鹅毛大雪还在飞洒,车队被堵在渎水里村口,车队中的将士们却并没有什么怨言。类似的情况,自从这支车队踏入汉中地界以来,经常就会遇到。

    在汉中,且不说那些城池,就是城外的众多乡里,也防范甚严。各乡里都有退役的老兵,还有组织起来的青壮,任何别有用心之人,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中间的马车,门帘掀起,李严一身冬衣,钻出马车来。

    “霍里长,久违啦!”李严跳下马车,对霍元杰笑道。

    当初,李严揣着诸葛军师的招揽信,前来汉中投奔刘皇叔的时候,就曾在这渎水里停歇过一夜。当时,他就认识了渎水里的这位残疾里长,还在这里认识了关平、甘宁等人。

    看到来人,霍元杰一愣,然后大喜道:“原来是正方先生!”

    李严还记得渎水里里长霍元杰,而霍元杰自然也不会忘记李严。

    要知道,当初李严他们下榻于渎水里时,可是恰逢其会,一下就是好几个投奔主公的人才呢,这样的大事情,霍元杰怎么可能忘记?

    大喜之后,霍元杰招手,对身边一位青壮吩咐道:“赶紧回去,通知乡亲们烧热汤,做饭。”

    青壮领命,转身就准备回村安排,却被霍元杰一把拉住。

    “还有,告诉乡亲们,准备好床铺,今晚每家每户,最少要安排两人借宿。”

    霍元杰继续交代道。

    眼下,天色已经快黑了,李严他们这支车队,多半是要在渎水里夜宿的。

    五百多人,还有一百多辆马车,这么大一支队伍,村里面可没有什么地方容纳得下的。只能安排这些人,借宿在乡亲们的家中了。好在,经过一年多的流民、移民安置,渎水里已经有两百户人家,安置五百多人借宿,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当然,这支车队的主将李严,霍元杰自然是要亲自招待的。

    在霍元杰的安排下,在二十多名青壮的东奔西走下,车队中的五百多将士,很快就安排到各家各户中就餐、歇息去了。那一百多辆马车,就停在村口的空地上,自有随队的将士轮流看护。马匹和那十多只庞然大物,却安置在村中的牛棚马厩中。

    各种安排,在霍元杰的打理下,井井有条。

    霍元杰家中,其家人也正在忙碌着。煮饭的煮饭,烧水的烧水,还有整理房间,安置床铺什么的,这些事情,让这个比较空旷的家院,瞬间就热闹起来。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霍元杰的兄长和嫂子在操持,霍元杰正陪着李严闲聊着呢。

    去岁,兄长一家,被霍元杰劝动,全家远赴上庸来安顿。然后,霍元杰又疏通了一下关系,兄长一家就被安置在渎水里,算是全家团聚了。

    “这就是你兄长一家人?”

    前堂中,烤着炉火,看着忙碌的几人,李严有些好奇的向霍元杰问道。

    前岁,他们夜宿渎水里的时候,里长霍元杰就曾说过,准备将他兄长一家也迁到汉中来。如今看来,这正在忙碌的几人,就是霍元杰的兄长和嫂嫂了。

    “不错,正是家兄他们一家子人。”

    “那年岁较大的,就是家兄家嫂。忙进忙出的那傻小子,是家兄的长子,已经十五岁了,正随着标下组织的青壮们操练着,等明年,就将他送入军中。”

    “趴在门框边偷看咱们的,是家兄的小儿子,七岁多,在村中进学。”

    “家兄膝下还有一闺女,十三岁,已经定亲了。现在正在后院,给先生整理下榻的房间。”

    说道兄长一家子,霍元杰就忍不住的高兴着。

    当初在荆州,他们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真的很艰难。大哥大嫂他们,不仅要赡养老人,膝下还有子女要养,并且对他这位年幼的兄弟,也要养着。

    好在,随着他霍元杰进入军中,兄长他们的负担总算减轻了一些。

    到如今,他们这一家子人,也总算过上了好日子。

    每天能吃饱饭,每年还能置办一身新衣服,隔三差五还能吃肉。

    这样的日子,说实话,此前霍元杰是想都不敢想的。

    当时,迁到渎水里来时,兄长他们一家子可都面黄肌瘦呢,现在却都长壮了不少。

    自然的,这样的好日子,更需要维护。所以,平日里,霍元杰积极组织村中青壮操练,就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