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世帝唐 >

第27部分

永世帝唐-第27部分

小说: 永世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杨文干原是李建成的宿卫,担任庆州都督,驻地距离长安只有六七百里地。

    第二,不管当时的朱焕、桥公山、杜风举是主动告发,还是李世民收买的,都说明这里面是有机可趁的。

    “如果只有一个将领起兵造反,还不足以让圣人震怒的话,那就两个、三个。关键是,在平叛之后,能不能把这事情坐实了。”

    李世民闭上眼睛,细细推敲着这两个建议到底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又要选哪一个进行。

    许久之后,李世民睁开眼睛,“若两策同时进行呢?”

    这个问题殷清风也想过,“不管叔叔如何进行,普通百姓是不会知道的。但是,长安城里的百官是看在眼里的。

    如果采用武力逼迫,就算叔叔最终。。。有些人的心里是不服的。他们会认为,这些都是叔叔的阴谋,太子只是为了保命不得已而为之的。所以,小侄的倾向是采用第二种办法。”

    李世民先是“嗯”了一声,“你也劳累了一夜,你那些婶婶就改日再去拜见吧。”

    殷清风见李世民下逐客令了,他浑身不由得一轻,“小侄拜别叔叔,望叔叔身体早日康复。”

第40章 此去城南() 
出了弘义宫,殷清风才真正的放松下来。

    以他的脑袋瓜,也只能想到这么多了。李世民是采用他的建议,还是按照老路子去走,他也算是尽力了。

    如果采用他的建议,具体的细化和实施,相信有那些个什么长孙无忌啊、房玄龄啊、杜如晦的谋士去想了。

    如果说,正了八经的去管理政事,长孙无忌连二把刀都不算的话,阴谋诡计这套他肯定行。

    看到月眉和她身后的白马,殷清风的心更是踏实了。他对着月眉身边的李晋安深鞠了一躬,“小子承蒙总管细心照顾,心中感恩铭记。”

    李晋安又露出那慈祥的笑容,“月丽郡主很是和善,对咱家甚是尊敬。小郎君以后尚了郡主,可要好好待她。”一边说着,一边看了月眉一眼。

    殷清风窘了一下,这媳妇儿长啥样儿还没见到呢,这娘家人先不放心了,“请总管放心。”

    “昨日,王妃已经派人去国公府上通报了,小郎君和小娘子不归的事儿了。王妃说,小郎君也劳累了一夜,改日再请小郎君过来说说话。”

    殷清风心说,“好嘛,这两口子的说法都一样。”

    “那小子就向总管辞别了。”

    那一边,月眉也说了声,“月眉向总管辞别。”

    等出了西禁苑,月眉和殷清风上了马,“郎君,你想不想知道郡主是何般模样啊?”

    月眉也不问殷清风昨晚做了什么,反而调皮的调侃起殷清风。

    殷清风爱怜的用下巴顶了顶她的小脑袋,这要是放到现代女孩儿的身上,早就往祖坟上刨了。

    回到国公府后,殷清风和月眉去和殷元、裴氏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借口回去补觉离开了。

    月眉哼着歌,去清点长孙王妃昨天送来的回礼,殷清风则闷头想他的心事。所谓的心事,就是判断李世民到底要怎么做。

    还是不可阻挡的出现了玄武门之变,殷清风也不可能撂挑子不干,无非是他多花一些心思去补救李世民的形象;如果李世民听了他的建议,估计李世民也等不到两年后再去解决李世民那伙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还得找机会和李世民说一下,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处理,既要温和,又不能留下后患。不能为了成全孝悌,而再起纠葛。

    对于李建成来说,只能算他倒霉,遇到这么一个比他有能力有野心的弟弟;但是如果史书对李元吉的记载没有太大出入的话,那殷清风对他是一点儿同情心也没有。

    当天晚上,殷清风向殷元以及裴氏、闻氏正式提及他要去梧桐山庄的事情。

    “。。。。。。所以孩儿只能离府居住一段时间,待其走上正轨再回来。孩儿在这里向三位至亲请罪,原谅孩儿不能每日早晚问安了。”

    对于这个庶子能得到李世民的重用,殷元是最开心的那个人,“既然秦王信任风儿,将如此重要之事托付于你,你自当竭力行事。

    为父与你两位阿娘都还健壮,你在外不用担心。”

    但殷元的说法并安慰到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闻氏,毕竟殷清风是她的儿子。只是向来没什么发言权的她,此时只能忧心的看着殷清风。

    “听说那处庄园是前隋某官员消夏的地方,风景自是不错。阿耶和两位母亲大人可带兄妹不时的前往小住几日。”

    裴氏点了点头“。。。七十里也不算太远,不用三个时辰就能到的”

    “孩儿要带一些人手过去的,大概需要一个外宅管家和几个杂役;殷良还有一些家将孩儿也想过去,请嫡母帮安排一下。”

    对于殷清风这个要求,裴氏是十分高兴的。殷清风愿意带着府里的人出去,而不是使用他自己的人,这说明殷清风没有和府里离心离德,所她很痛快的答应了。

    通过殷良,殷清风了解这郧国公府里还有四十余位家将,都是当初殷峤留下来的部曲。

    殷元接受国公府的时候,即使在财政不充裕的情况下,也没有裁撤遣散这些家将,因为这涉及到面子问题。

    唐朝人出行的时候,不像现代那样是看你开什么车,而是看你家里的家将的数量。作为国公级别的人物,殷元如果出门时没几个家将在身边围着,绝对是个笑话,所以殷元当初才咬着牙将这些家将们养在府里。

    殷清风也想将王雄涎等人带去山庄,毕竟相比较之下,他更熟悉杜伏威身边的那帮人。可是殷清风又怕李世民那边会有什么猜疑,所以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由于单云英的身子日重,殷清风在上元节这一天没有和月眉去长安街看热闹,而是去了杜伏威那里。

    武德七年正月十八,宜出行、宜开张、宜嫁娶。

    这一天,殷清风要开始离群索居了。

    巳时一刻的郧国公府门外,殷清风、月眉和殷良等十几个人跪在地上。

    “阿耶、嫡母、阿娘请多保重!孩儿去了。阿兄、阿姐、小妹替我多照顾三位亲长!”说完,殷清风又磕了几个头才起身。

    他旁边的月眉和殷良等家将也齐声的辞别:“请阿郎、裴娘子、闻娘子放心,月眉(殷良)会照顾好郎君的。”

    闻氏拉着殷清风的手,哭啼啼的对他说:“风儿,多多爱护自己。”

    “阿娘,你放心吧。有月眉服侍孩儿、有良叔看护孩儿,孩儿冻不到饿不到的。要是下次孩儿回来变得高大威武,阿娘不要不认识孩儿才好啊!”

    闻氏被逗笑了:“你这孩子,就知道耍嘴逗阿娘开心。”

    殷清风继续安慰的说:“阿娘就放心吧,孩儿又不是不能回来。三位亲长如果想孩儿了,就让人赶着马车带你们去看孩儿就好了。孩儿骑马回来,都不用一个时辰的。”

    殷元看到闻氏止住了哭啼,说道:“风儿这次去了好好为秦王效力。家中有为父和你嫡母照看生意、你阿娘照顾府里事物,有什么拿不准的我再遣人询问你的。你且放心去吧。”

    裴氏接着说:“风儿此去一切当心,府里之事就不要牵挂了。”

    “风弟。。。”“小弟。。。。”“阿兄。。。。”

    与家人话别后,殷清风带着小丫头和殷良纵马而去。

    殷良在前面引路,走的不是城门外一直向南的大路,而是向西拐向安化门之后再向偏西南方向前进。

    初次走这路的殷清风问道:“良叔,刚才那明德门外的大路是通向哪里的?”

    “郎君,那路通向子午道的出口,进了子午道可以去荆楚也可以去巴蜀。”

    殷清风说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古栈道啊,以后有机会去看看。”

    此刻的殷清风有种好似离开笼子的般的心情,大喊道:“妞儿,跑起来,看看车队走多远了,咱们追上去。”说着,殷清风用脚跟磕了磕身下的白雪。

    白雪瞬间将速度提升得飞快。即使这路况很烂,也不耽误她的速度。只可怜殷良等家将赶紧催马直追,但也只有在后面吃灰的份儿了。

    三十多辆马车组成的车队,由一个三十来岁叫殷寒来管事带队。衣服被褥、锅碗瓢盆、床具书桌、笔墨纸砚等等一应用品,昨天已经派人先运过去。现在车上装的是,给那些佃户准备的布料和生活用具。

    车队在城门开了之后就出发了,六七十里地又是大队人马,不早些出发是不行的了。

    等一马双骑越过一座一百多米宽的木桥后就追上车队。殷清风在车队边放慢了马速,“寒来管事,我听说咱府里在这附近有一个庄子,你可知道在哪里?”

    “回郎君,刚才郎君已经路过那庄子的田地了,只是那庄子的所在,距离大路向西几里地,所以郎君没留意到。”

    殷清风回头望了望,“原来如此。“那处庄子的田地不知有多少亩,寒来管事可是知道?”

    “小的之前就是负责管理那处庄子。那处庄子的田地有十二万亩。”

    听完殷寒来的简单介绍,殷清风在心里快速的盘算起来:“十二万加上山庄的十八万,正好三十万亩。

    如果按照自己改进后的种植技术来算的话,单纯种植高粱一年是两万四千吨左右、大豆和小麦会多一些、新鲜的紫花苜蓿将是十三万吨。

    幼牛期每天吃五公斤、育肥期每天十公斤、追肥期每天十二公斤;成熟期每天二十公斤。现在是三百四十头牛,每天吃就得吃近七吨。一年下来就得两千五百多吨。再加上几匹马,一年下来有三千吨就够了。

    再加上青草、秸秆等青饲料,这土地是大有富裕啊,看来要好好规划一下这些土地了。”

    殷寒来看殷清风看天没说话,也不知自己哪里没说对,正忐忑呢。

    从深思中醒过来的殷清风接着问:“寒来管事,那十二万亩土地,之前都种的什么?”

    “回郎君,去年那里种了九万亩的黍和菽、一千亩的各种果树,剩下的都种的是蔬菜。”

    “听说那庄子靠近沣河?”

    “回郎君,距离西面的沣河能有十五、六里的样子,倒是东面临近潏水。”

    “那寒来管事可知周围哪里种大麦和高粱的?”

    “回郎君,沣河对面的土地上,去年种了少许的高粱。”

    殷清风盘算了一下,“等山庄这面安顿好了,麻烦寒来管事辛苦一下,把周围百里之内的庄子、农户都摸查一边。回来告诉我他们各自有多少亩,然后当时就签协议。

    协议的内容就是让他们都种上高粱、大麦和菽,至于收购的价格嘛,按秋收时的粮价高一成计算。如果有种苜蓿的,你也收购。”

第41章 梧桐山庄(一)() 
正月十四下午,殷清风又去了一趟秦王府。经过几天的静养,李世民的身体虽然还有些虚弱,但看起来恢复得还不错。

    土地、佃户和苜蓿种子的问题都不大,但只凑到了三百头母牛和四十头公牛。另外,在殷清风的建议下,李世民还给殷清风准备了几匹大宛马。

    杨广当年亲征吐谷浑,虽然最终吐谷浑又死灰复燃,但当时却极大的震动了西域诸国。

    西征结束后,杨广带回了大量的宝马良驹。这些马和他收集到的良马,都配给了骁果卫。以至于在骁果卫消散后,唐朝立国到现在,竟然找不出多少的顶级的良马。

    在殷清风的计划里,山庄未来的发展,还要囊括家禽养殖业、畜牧养殖业、果树种植业和渔业养殖。

    几千年来的中国人都吃不饱,除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主要的还是副业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和发展。

    不管是再精细的种植和一年两熟、三熟,总有人口达到极限的时候。如果不趁着现在人口少的时候,先培养起人们对副业的认识,只是依靠扩充领土面积是没用的。

    后世的东北三省能养活四亿人,可是曾经占领过那片土地的王朝重视过那里吗?更不要说向南、向西扩张了。

    对于家禽、家畜和果树,殷清风都算计好了,刚才问殷寒来,就是要确定沣河水能不能利用上。

    其实,搞养殖这一套,殷清风完全可以在杜伏威的庄园上去做,也可以在自家的农庄去弄。他向李世民提出要土地要人,完全是找借口远离长安。

    穿越到了古代,或许在知识面的广度上,殷清风自认能占点儿上风,但在政治智慧上他敢小瞧古人,他就得趴下。

    在殷清风的计划里,可不没想过要给李世民当女婿。但一想到这驸马都尉的身份时,他觉得这样更有利展开他的计划。但那是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