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国手 >

第84部分

大汉国手-第84部分

小说: 大汉国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羌人不会,汉人不会,其他部落也不会!

    “撤!撤!突围出去!”

    单于本部的人马如今已不足一半…

    栾提羌渠强忍着冲动和悔恨,带着仅余的部下朝着一个方向撤退,奈何入眼之处尽皆汉军。

    栾提羌渠知道,此战过后,原本是二流部落的匈奴部会跌落尘埃,最好的结果是跌入三流。

    最坏的结果是…身死族灭!

    战场最后方,原本和呼厨泉厮杀胶着的於夫罗部在初闻单于本部被四方汉军包围住后就心生退意。

    此时,於夫罗若是退回匈奴部族领地,依靠手里的这些兵马他会当仁不让的登上单于之位。

    没有必要在此陪着所有人殉葬。

    于是,於夫罗领兵击退了呼厨泉后,带着仍有八千余众的部下一路奔驰而去。

    呼厨泉重新整军布阵后,於夫罗已经领兵跑出了三里地外。

    “可恶!”

    呼厨泉无奈,只得调转马蹄,配合汉军猛攻栾提羌渠。

    造反是一条不归路,既然踏上来了,不是干死单于栾提羌渠就是自己折戬沉沙。

    自己人杀起自己人来更是凶狠。

    呼厨泉砍死他的叔父表亲时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一切为了权势!为了单于宝座!

    栾提羌渠最终还是没能逃出生天,被他的亲儿子呼厨一刀割喉而死。

    自栾提羌渠以下六千匈奴铁骑乞降,葛鴻亲至城外受降,对一旁急欲想接受这六千人的呼厨泉和须卜视而不见。

    如今匈奴单于部或战死或乞降或逃逸,仅剩的呼厨泉部三四千人和须卜部的三四千人,即便联手也已无法撼动仍保守估计有接近三万人的汉军。

    仅仅两日。

    羌人撤走,匈奴单于身死,匈奴部或降或逃…

    冀县再次大捷!

    汉军士气如虹,看着呼厨泉和须卜两部的眼睛都是红的。

    若不是军纪严明,他们都想诛了这不到一万人的匈奴人来邀功…

    如此情形下,呼厨泉和须卜也不敢再有异议,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汉人将军受降单于本部的人马。

    呼厨泉部和须卜部人马被勒令不得进入冀县,于冀县外扎营。

    呼厨泉和须卜各带护卫于是入冀县觐见冀州刺史华安。

    冀县北门外,大胜的汉军一边打扫战场一边对龟缩在营帐内不敢轻易外出的匈奴两部人马虎视眈眈。

    汉军诸将站在北门城头,看着城外士气大振的汉军,纷纷安心。

    “数次大捷,使诸部士气如虹,勇武有加,终成悍军!”

    “钟校尉此言极是。”

    “诸位将军,刺史大人有令到!”

    钟庹,岑旭,袁誉等人忙单膝跪地。

    古月朗声说道:“刺史大人说:此战大捷,然叛军仍有卷土重来可能,诸部当厉兵秣马,不可懈怠丝毫。待冀县事平,还需仰仗诸位荡平冀州之内不臣之心。”

    “喏!”

    三人起身,袁誉笑呵呵的看着古月:“古统领,匈奴已降,如今正是清点战果分润功勋之时,古统领可有子侄亲信需要照拂?”

    钟庹忙拉了拉袁誉的衣袖,“袁校尉,冀州不比洛阳,刺史大人赏罚分明,今后不可再言此话。”

    袁誉微愣,后尴尬不已。

    古月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诸位将军奋勇杀敌,劳苦功高,我一介侍卫焉敢分润军功。我敢要家主得剁了我,以后可不敢再言此事。诸位将军且忙,某告退。”

    古月拱手退去。

    袁誉尴尬摇头道,“是某孟浪了。”

    岑旭拍了拍袁誉的肩膀,“袁兄,此处不比洛阳,军功分润全凭各自本事,刺史大人常言:能者上庸者下。如今冀州治内也在依此行事,古统领虽为刺史亲信心腹亦不敢愈矩。”

    袁誉拱手道受教了。

    如此,才是他袁誉应该待的地方!

    不因不贿而罢黜,不因出身而受制。

    一切以真本事说话!

    冀县内,刺史别院。

    须卜和呼厨泉联秧而来,在别院门口乖乖的下了兵器后被带进院内。

    华安已站在厅前,负手而立。

    “拜见刺史大人!”

    “请起,进来吧。”

    走进大厅,华安稳坐主位,须卜和呼厨泉一左一右分而跪坐。

    “骨都侯,右贤王,如今单于身死,左贤王於夫罗逃遁。两位有何打算?”

    须卜和呼厨泉对视一眼。

    呼厨泉先开口说道:“刺史大人,呼厨泉愿归顺于您,我部尚有些人马,单凭驱策!”

    须卜也跟着说道:“刺史大人,须卜也愿效忠于您!”

    华安看了看他俩,笑道:“甚好!本刺史素来直言直去,以二位如今人手在汉军之中只能位居校尉之职,然陛下心胸开阔,待某上书之后,必定会封赏两位,某觉得右贤王可为匈奴新单于!须卜可为匈奴新任左贤王!如何?”

    呼厨泉和须卜闻言惊愕,然后激动不已,两人恭敬趴伏在地。

    “谢刺史大人美言!”

    “不急谢,不急谢,如今冀州不平,还有多郡郡守不愿顺从,呼厨泉单于,须卜左贤王,可愿助本刺史一臂之力?”

    “愿为刺史大人效劳!”

第152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冀县汉军击退了匈奴和羌人十万联军的消息不可避免的传播开来。

    冀州之内那些原本拥兵自重,坐视匈奴和叛军洗劫冀县的郡守无不骇然。

    “冀县仅三万屯兵,缘何可以抵御并击退十万联军的侵袭?”

    不等他们确认到答案,从冀县和信都各出兵万余进犯冀州各不臣郡县,王国。

    凡遇不臣,不降之地,抢攻而破。

    明有冀州刺史明目张胆的武力威胁,暗有呼厨泉和须卜骨都侯部联合近一万的匈奴铁骑滋扰。

    不臣之诸郡郡守无不举旗乞降。

    不愿臣服华安之下的也在大兵压境之前带着麾下兵马离开冀州,前往洛阳,长安两地寻找援手。

    仅月余,冀州之内诸郡皆被华安以强兵占据。

    尽收冀州各郡于羽下后,华安立即调派亲信部将入主各郡县,王国,以震慑监控地方。

    袁誉,钟庹,岑旭等纷纷被任命为郡守或国相,镇守地方。

    其余各有功将士,文谋也纷纷升职调派入地方坐镇。

    月余武力威胁和镇压,月余调兵遣将接手地方。

    至五月末,冀州之地彻底成为华安的领地。

    期间,华安遵守承诺,均田于各郡百姓,凡有功将士无不厚赏田土房屋官职。

    而请功晋爵的奏折也已上报洛阳,静待洛阳圣裁。

    因冀州大定,长安城外的叛军愈加不耐,前有数月不曾攻克的坚城长安,后有已经拥兵五万以上的冀州华安部。

    边章和韩遂夜夜惊醒,不敢深睡。

    ————

    洛阳,皇宫,嘉德殿。

    天子刘宏最快心情很好,冀州平定,长安城未失,叛军已经由主动变为被动,不臣之匈奴主力覆灭。

    他早就按耐不住要给华安封侯了。

    奈何何进和三公九卿坚持以长安战事未毕,不可厚此薄彼为由百般阻挠,让他不胜其烦。

    不过长安城内屯兵十万,刘宏也确实有些忧虑。

    如今,冀州平定,刘宏就有了减少长安屯兵的打算。

    想的心烦,刘宏就吩咐张让摆驾,去裸游宫消消火。

    得益于何进的不配合,刘宏连带对何皇后也有些爱搭不理了。

    闲得发慌的裸游宫美人儿终于迎来了寒冬过后的春天。

    “陛下,裸游宫到了。”

    对于吕亓转投到华安门下,张让并没有为难他,毕竟华安也属于他的人。

    满朝诸公皆知,华安就是宦官集团放出去咬人的一条恶蛟。

    如今,这条恶蛟已经是蛟入大海。雄居冀州一地的华安已经跻身大汉朝一流军阀地位。

    何进和三公九卿自然要极力压制这头恶蛟晋爵。

    十八岁因军功授爵的侯爵…

    已经有资格颠覆他们在军方的统治地位了!

    坐在御撵上的刘宏在张让的虚扶下走了下来。

    看着远处跪倒一片的莺莺燕燕,他仿佛看到了曾经夜御数女的风光。

    “今日谁侍寝?”

    白日宣淫是昏君的特有属性。

    刘宏想睡谁从来不用分白日还是夜晚,他是天子,他任性的起。

    张让扭头看向裸游宫管事宦官吕亓。

    吕亓自从冀州归来后性格开朗了许多,尤其是在冀州诸事传入洛阳后,他愈加觉得自己当初的抉择是对的。

    如今就连张让对他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这一切都归功于华安在冀州的雷厉风行和节节胜利。

    他吕亓都懂。

    “回禀陛下,张常侍,今日侍寝的是赵美人,于美人,艳夫人。”

    “艳夫人?”刘宏流连裸游宫这些年还没听过这个名字。

    吕亓忙躬身回道:“艳夫人是新进入宫的美人,姿色无双,其艳舞冠绝洛阳。”

    艳舞无双?

    勾起了刘宏的馋虫。

    “先请这艳夫人给朕舞一曲。”

    “喏!”

    看着愈加沉稳的吕亓,张让也欣慰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吕亓原本是张让最为看好的徒子徒孙,奈何种种原因使自己放弃了他。

    还好,如今被华安接纳的吕亓再度起复。

    张让可以预见,随着华安在冀州的做为和天子刘对他的欣赏,未来三五年内简在帝心几乎已是定局。

    张让还知道,最迟今年内,刘宏一定会给华安晋为侯爵。

    这是天子刘宏向列祖列宗看齐的第一步,不会因为任何人的阻挠而改变。

    一个艳丽无双的女子盈盈扭腰而来,刘宏顿时就被她的姿色吸引。

    “果然美人儿!”

    刘宏搂着艳夫人哈哈大笑着走进了裸游宫大殿。

    殿外,张让笑眯眯的看着姿态谦卑的吕亓,说道:“这艳夫人孤也未曾见过。”

    吕亓忙回道:“不瞒老祖宗,这艳夫人是亓从冀州归来时偶遇,如今呈于陛下,以为解忧。”

    张让点了点头。

    “得空到各常侍处请安,都是一家人。”

    吕亓笑着点头称喏。

    张让错身而过,走进大殿。

    吕亓望着张让的背影,他很想放肆的大笑。

    以前自己只是张让的一条狗,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而今,自己终于由狗晋升到了能让张让刮目相看甚至主动拉拢的地步。

    吕亓清楚,这一切都拜华安所赐。

    如今,坐拥冀州的华安已是宦官集团最为倚重的军方势力和地方势力。

    说句大不敬的话,万一未来某天洛阳失守,那冀州就是他们所有宦官的首选转移之地。

    而在大汉,想堂堂正正的做人,实在大不易!

    ————

    冀州治所,信都。

    几十辆马车从远处缓缓驶来。

    郑怜儿和梅儿坐在其中一辆马车内雀跃不已。

    “梅儿,你说夫君待会见到我会不会开心?”

    梅儿也同样开心。

    在长安的这几个月太压抑了,每天都做噩梦,梦到喊杀声,擂鼓声,城破…

    “小姐,家主肯定开心的。不过这一次咱们能从长安顺利出来还要仰仗董将军的帮忙,小姐记得告诉家主哦。”

    郑怜儿吐了吐舌头,“知道了。董卓嘛,还不是想让我替他向夫君说几句好话。”

    “小姐,信都城到了。”

    另一辆马车中,郑铖和夫人郑赵氏掀开车帘看着巍然的信都城,不禁唏嘘。

    “这才几个月,咱们的女婿就成了坐拥一州的刺史?”

    “妾身也是难以置信啊!”

    这一次,郑氏满门搬家而来,打算跟女婿混了。

第153章:大婚决于父母之命()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而来。

    昨晚和郑怜儿搂着睡了一夜的华安居然啥也没干,真是禽兽不如。

    一大早就起来偷窥女儿女婿的郑赵氏被华安看的脸红,不得已扭头走了。

    “也不知道怜儿得逞没有。”

    在郑赵氏的极力怂恿和郑铖理所应当的撺掇下,华安答应以如今自己刺史的身份明媒正娶郑怜儿过门。

    只是,女方父母长辈尽在,而男方长辈…

    华安思来想去决定请华汶做男方长辈。当然,远在吴地的娘亲和外公也是一定要请的。

    “医者,万万不可,我只是华氏一介老仆,不可造次为主。”已经愈加老迈的华汶这一次随着郑家从长安来到冀州已经筋疲力尽,看着医者如今已经贵为一州刺史,他是既辛酸又欣慰。

    以前总想着能扶持医者匡复华安医馆,而今,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