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07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107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戎大营迟迟没有动静,姬溪也不急,静静的听着身后十个团的喊话声此起彼伏,不止不休。

    两炷香后,西戎辕门大开,从内走出了二十个人,走在前面的十个自然是各族首领,而走在后面的十个,自然是他们的护卫。

    姬溪大笑着对身后的姬渊说:“瞧瞧,我就说西戎众生,大多生性淳朴,磊落坦荡吧,这不是挺懂规矩的吗。”

    十位首领神色沉重的来至近前,姬溪站起身,对他们说:“在下姬溪,想来我等虽未曾蒙面,但也应该都知道彼此是谁,便不必客套了,来,请入座。”

    是为首领神色犹疑,有些别扭的做到了椅子上。

    姬溪大笑道:“云虎,上酒。”

    姬渊飒然一笑,挺身走到车旁,下一刻,彻底将各首领和他们的护卫惊呆了,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看到姬渊轻舒猿臂,搭在的酒车的车把上,而后,轻喝一声,硬生生的执着把手将这一车子带酒平举起来。

    而后,脸不红气不喘的向前走上两步,将酒车递到了一个护卫身前,那护卫倒吸口凉气,胆战心惊的从酒车上取了坛酒,拍开坛封,递给了自己的首领。

    姬渊绕着圆桌走了一圈,酒车上的酒少了一半,而后,他将酒车放回原地,并且给姬溪拿了坛酒,同样拍开坛封递给了姬溪。

    十位首领看着姬渊的目光,像是在看着一个怪物,他们是在难以相信,这世间竟有如此勇士,他们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姬溪敢只带一人前来叙话,而视己方二十人如无物,确实啊,自家的护卫在这个勇士面前,连个孩子都算不上。

    看着诸首领惊诧的表情,姬溪大为骄傲,却没有故意的显摆,而是豪迈的道:“诸位,今日我姬溪请你们喝酒,来,我先干为敬。”

    说罢,举起酒坛,扬起脖子就往肚子里灌,片刻间,三斤酒下肚,将酒坛往身后一摔,在那碎裂声中大声豪迈:“爽。”

    而后,姬溪野性毕露的盯向了各首领的眼睛,其挑衅的以为十足。

    各首领被激的兴起,不约而同的捧起酒坛,狼吞虎咽,而后,具皆将空坛摔向身后,羌族首领朴胡恶狠狠的盯着姬溪,深沉的问:“姬溪,你意欲何为?”

第151章 千秋功业荡胸怀() 
坦然的承受着来自个首领凶狠的目光,姬溪不急不躁的说:“我意,你等降我。”

    闻言,苗族首领杜濩“嚯”的站起身,怒斥姬溪:“大言不惭,痴心妄想,吾等兵多将广,视死如归,安能降你?勿要多言,你我各自回军,领军再战。”

    姬溪伸手虚压,道:“杜首领稍安勿躁,既然坐也坐了,酒也喝了,何不听姬某把话说完呢?”

    在朴胡的眼神示意下,杜濩神色怏怏的重新坐下,姬溪继续胸有成竹的说:“你们若降我,我会助你们修一条路,一条自阆中起,经剑阁,穿武都,直达天水秦州的康庄大路。”

    什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说的可能便是姬溪这种人,他这话寥寥数语,却无疑于一个响雷在各首领的脑袋上爆炸,他们不由自主的倒吸口气,神色不由的狂热起来,然而那狂热仅仅持续了片刻,便被现实的冰冷无情的浇灭。

    黎族首领袁约嘲讽道:“你莫不是在消遣我等?”

    姬溪笑问:“何出此言呢?”

    杜濩接道:“这条路,纵横八百里,遍布高山峻岭,沼泽瘴气无处不在,想要修成你口中的这条路,无异于痴人说梦,难道还不是消遣我等吗?”

    姬溪傲然答道:“自古蜀道艰难,然,其能难过那万里长城乎?始皇帝伟业在前,尔等却对此区区八百里山路望洋兴叹,可笑可叹。若尔等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吾羞与尔等为伍。”

    闻言,诸首领大怒,却被朴胡起身压制住,他神色犹疑的盯着姬溪的眼睛,郑重的说:“空口白牙,岂能服人?你若果有此念,我等降你心甘情愿,但是,你需要拿出你的诚意。”

    姬溪有些意外的看着这个看似粗鲁的莽汉,不成想,此人竟是这些首领中唯一有大局观的,看来,羌族能成为西戎中的老大,此人居功至伟。

    而姬溪既然敢口出狂言,当然也不会无的放矢,他的诚意早已准备好,于是,他诚恳的道:“我的诚意是,开通关中对尔等的贸易,我们,可以以物易物,互通有无。我会组建一支上万人的商队,终年来往于关中和巴蜀,一直到这条路修建完成,介时,我等将成为真正的一家人。不知我这诚意,可否足够。”

    足够,太足够了,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而不平等的一方,却是完全占据着上风的姬溪。而这,却让朴胡不得不怀疑姬溪的用心,于是,他问:“你这么做,似乎对你没有任何的好处,你的关中,并不需要我们这些山民的东西,那么,你为什么这么做呢?”

    姬溪笑道:“如果说我喜欢山民的淳朴,你们会不会信呢?”

    朴胡坚定的摇头,姬溪无奈的摊手道:“我所求者,天下太平耳。这么说,你信不信呢?”

    朴胡思考了半响,而后,他说:“我信。”

    姬溪在看向其他首领,见诸人面带犹豫,却始终不曾开口,便知道他们现在还没有完全信任自己,不过,这并不碍事,因为姬溪相信,只要自己的动作开始展开,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将会彻底的脚踏实地。

    于是,姬溪大喝道:“甚好,甚好,来来来,让我等再痛饮一坛,以后,我们就是荣辱与共的兄弟。”

    酒喝完后,双方各自回营,第二日,姬溪便给了诸位首领第一颗定心丸,他直接率兵退回了萁谷大营,便是定军山,也拱手送回了朴胡等人的手中。

    这让朴胡等首领初步感受到了姬溪的诚意,他们不再出兵相助张鲁,他们开始静静的等待,等待姬溪的第二步诚意。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姬溪的诚意竟然来的那么快,那么的凶猛,仅仅过去了半个月,一只三千人的民夫队伍出现在了朴胡的眼前,他们,由原开山队的老人率领,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工具,他们向朴胡打了声招呼,然后,便在朴胡的眼皮子底下开始了施工。

    施工的队伍不断的壮大,每日里都会有新人加入进来,他们有些来自关中,但更多的来自各个族群的山民。每一个民夫,都要先到徐启这里报道登记,然后每个月从徐启这里令娶报酬。

    徐启是第二批入川的,当吕春亲自找到还在蓝田县兢兢业业的徐启时,当吕春将这项工程郑重的交付给徐启时,徐启忽的泪流满面,仰天长叹:“世人都说主公残暴不仁,何其愚昧啊,能行此千秋功业,又岂是普通的大仁大义。我生而有幸,能参与到此等功业之中,此生,不成此路,死不罢休。”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家小,举家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这项浩大的工程,并成为当之无愧的一把手。而随着徐启的入驻,大批大批的人才不断的汇聚在他的账下,工程的进度更是日渐加快,那火热的气愤,激励着每一个人。

    与此同时,第一批商队自斜谷道入了川,西进,进了这崇山峻岭。他们没有马,也没有车,他们数十上百的成群结队,他们每人扛着一个硕大的背包,里面鼓鼓囊囊的装着一些盐巴,锦缎,粮食,工具。

    没过几日,第二批商队入了川,这一次,他们带来的是粮食,如山般的粮食。

    然后,第三批,第四批,源源不断的物资被运近这高山,他们进去是货物累累,出来是仍是货物累累,山中宝藏甚多,对于关中来说,并不是战略物资,但却也并非不需要,而且随着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需要也日趋浓厚,这商机,已经初露峥嵘,有能力有见识的家族,根本就不需要吕春去发动,便波不急待的加入了这股洪流。

    姬府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姬府的财力却不怎么雄厚,可无奈何,家中有个女强人,她带着家中的几个女人,蛮横的推开了少府的大门,在吕春的目瞪口呆中,她们张口就向吕春要二万两黄金。

    吕春苦笑:“文姬,你怎么也跟着胡闹,我有多少钱财,你难道不知道了,到哪里给你弄来这二万两去?”

第152章 敌我难辨逐名利() 
面对吕春,蔡琰泼辣的性子总会有些收敛,这不要紧,有姬月呢,只听她说:“我当然知道你没有,我也不是问你要,我是要和你少府合作,少府出钱,我们出力,赚到的钱嘛,四六分,我四你六,怎么样,多划算的买卖。”

    吕春想拒绝,可又有些不敢,转念一想,似乎也并无不可,于是,吕春笑道:“太贪了吧,最多给你们一成。”

    姬月寒着脸说:“三七,不能再少了。”

    吕春说:“二八,绝对不可能再多。”

    姬月咬咬牙:“成交。老娘今天就要拿到钱。”

    于是,一支由一群女人在背后操纵的商队就这样出现了,取名姬家商号。

    如此种种,乃是后事,此时暂且不论,且说萁谷大营的姬溪。

    自圆桌会议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进入了五月份。

    这一个多月来,姬溪隔个三五天便给刘璋些一封信,信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两件事情,其一,暗示刘璋自己已经完成他的托付,及西戎首领不会再相助张鲁,其二,明言刘璋应该趁此大好机会,一举击溃张鲁,而姬溪愿意从旁协助。

    姬溪发出了十封信,当然也收到了十封信,这十封信显然是刘璋亲笔写的,怎么说呢,字体若垂天之龙,风采似凤舞九天,风采斐然竟至食不知味之境,可问题是,信中说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对姬溪的两个用意置之不理,说白了就是想拖下去。

    对此,姬溪在恼怒之余也颇有些意料之中,在入川之前,姬溪千算万算,却怎么也没有算到自己的入川,竟然会给刘璋带来这么大的压力,自己在西川的几场仗,彻底把刘璋惊住了刘璋以及他的臣下,这使得他们,将大部分戒心从张鲁身上转移到自己的身上。

    相比之下,张鲁表现的却很沉的住气,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其中的关键,这关键在于刘璋和姬溪貌合神离,在于刘璋对姬溪的戒心早已超过了自己,如此,一个想法在张鲁的心中逐渐成型,且日趋圆满,这个想法是:结盟刘璋,先把姬溪赶出西川,而后,关起门来再谈。

    于是,张鲁派出了手下第一谋士阎圃,携大量的钱财珠宝,秘密进了成都,拜见刘璋。

    正殿上,刘璋对阎圃说:“叛贼之臣,安敢立于足下,来啊,推出去斩?”

    阎圃怡然不惧,喝道:“吾死不足惜,只可惜堂上诸公命在旦夕却不自知也,可悲,可叹,更是可笑啊。”

    刘璋打了个眼色,黄权挺身上前喝道:“竖子匹夫,安敢口出狂言?”

    阎圃借机直插主题:“姬溪狼子野心,诸公已然明了于心,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李严站出来,说:“你且说说,我等怎的自欺欺人了。”

    阎圃笑道:“正方兄逼迫姬溪进入西戎,确实乃是奇谋,在下佩服之至。但是,想必正方兄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姬溪竟然只用了十余日,便凭借其花言巧语,诡诈机巧,彻底的收服了西戎各族吧。”

    李严“哼”了一声,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阎圃便继续道:“如今,不算姬溪留在关中的近二十万兵马,仅就西川而言,便有五万大军,兼且其已经收服西戎,那么便代表着西戎最少五万大军也会听从姬溪调遣,试问诸公,若姬溪心有歹意,诸公将埋于何处?”

    黄权怒道:“我主坐拥兵马数十万,何惧那姬溪,反倒是你主张鲁,如今损兵折将,又有西戎背道之祸,尔等才是当真兵在旦夕。”

    阎圃笑道:“诸公若果真如此认为,那便请杀我,某慷慨赴死,再无一言。”

    黄权眯着眼睛看他,见他神色自若,不免的有些犹疑,便问:“难道,你主张鲁想要投降姬溪吗?”

    李严一愣,继而仿佛想到了什么,接着问:“亦或是想要归顺荆州刘表?”

    阎圃诧异的看了李严一眼,继而觉得便是让李严看透了也没什么,于是继续神色自若,却一言不发,将生死交到了刘璋及堂上诸人的手上。

    刘璋扫视堂上诸人,君臣对视之后,刘璋叹了口气,道:“赐坐。”

    听到这两个字,阎圃知道此行索要做的事情已经成功了……

    成都这边在密谋姬溪,而此时的姬溪,又何尝不是在密谋着他们。

    姬溪已经算到,张鲁在这山穷水复的窘境下,只有三种选择。

    其一,归顺自己,如此的话,他的生死前途便相当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