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13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113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春神色一喜,说:“请主公示下。”

    姬溪说:“很简单,张榜公告,着令所有乡府,即日将所有考卷公诸于众,每县设一览卷倌,任何人都可以进去查阅任何人的考卷。另外,倘若仍有不服者,可向排名在他之上者发起挑战,被挑战者必须迎战,否则就地除名,绝不姑息。”

    闻言,吕春一愣,似乎没想到姬溪的办法竟然这么简单,简单的有些儿戏,然而待到细思片刻,终于恍然大悟,叹道:“世知庖丁解牛乃登峰造极,却不及主公的一针见血啊。”

    姬溪自得的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那些蠢材还想跟我玩舆论,真真是不自量力。”

    确实是不自量力,要知道,姬溪的灵魂来自两千年后,在哪个时代,八卦舆论这东西充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名叫八卦的海洋里面,那些冠冕堂皇的明星们,那些衣冠楚楚的作家们,那些千变一律的网红们,他们是怎么火起来的,归根结底不过是炒作而已,炒作,引导舆论走向,在两千年后已经成为了一门科学,它称之为公关。不论你愿不愿意学,但你总会耳濡目染。

    说实话,姬溪对这门学科并不感兴趣,甚至还有些反感,但这并不妨碍他懂,甚至比大多数人还要看的透彻。时代限制了吕春等人的思维,但姬溪的灵魂却是自由的,所以他可以无所顾忌的站在至高点,来品玩这场拙劣的阴谋。

    本来姬溪就在想,要不要添油加醋将科举制好好的炒作一下,让它更加的深入人心,不成想姬溪还没有动作呢,就有人先替他做了,而且做的有板有眼。

    这样一来,姬溪自然乐的清闲,由得他们去闹,现在,闹也闹的差不多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这场科场舞弊案已经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它的影响力比之前深了数倍,虽然这个影响力是负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天下都在关注着它。

    其实到这个时候,炒作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只需要拨乱反正便可,至于如何拨乱反正,吕春等人暂无前车之鉴,是以一时间想不出甚好的办法,但姬溪的脑中,却有无数成功的案例,随意的借鉴一下,便有了主意。

    当吕春感叹姬溪一针见血的时候,殊不知此事对姬溪来说实在是太过简单。

    吕春略有些兴奋的离开,他已经完全的明白了个中关键,姬溪相信,身下的事情吕春可以执行的非常好,不用自己再操心。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确实和姬溪所预料的那样,无数人冲进了新建起来的览卷倌,他们抱者不服气的心态进去,抱着轻视的态度去读别人的文章,而后灰头土脸的出来,对科举舞弊案再也只字不提,甚至当有人问起的时候,他们会瞬间面红耳赤。

    当然也有很多不服气的,他们照例对排名前列的才子们发出了挑战,挑战在众目睽睽之下举行。敢于挑战的,自然有两把刷子,不过他们中却极少有能胜的,偶尔有一人胜了,百姓们会为这人大声喝彩,而当有人说这科举确实不公平的时候,围观的百姓却开始对这人大加鄙视:怎么不公平了,你从哪里看出来不公平了,主考官又不是圣人,再说了,圣人都会出错,难道主考官就不能出错了,再退一步说,这也不是什么错,两方排名本就相差不大,还不许主考官有些个人的喜好吗,要说不公平,若是那些落榜的蠢材胜了榜上才子,那才是真的不公平,那才是真的出错,可是,有吗,没有,所以,你他娘的就是个挑拨是非,妖言惑众的小人。

    瞧瞧,百姓的思维多么的简单直接啊,当没有见到实物的时候,他们会本能的相信自己听到的,可当他们亲眼看到了实证的时候,他们便立刻相信自己看到的。

    他们从来不会去想这些实证是不是假的,是不是别人有意想让自己看到的,归根结底,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重要性,这些重要的事情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似乎与他们并无什么太大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吸引了全天下目光的科举舞弊案中,一个年轻的才子名震天下,此人便是工部尚书杨彪之子杨修。

    他的文章精义颇受蔡邕喜爱,故亲点其为乡试头名,杨修本就对蔡邕甚为倾慕,又得蔡邕赏识,故而深感荣幸与自得,在蔡邕面前常以学生自居。蔡邕颇喜其才,也有意正式收他为弟子。

    于是,当有人在蔡邕门前撞死,以此来指控蔡邕徇私枉法的时候,这个年轻气盛,偏偏又才华横溢的小伙子坐不住了,他一次次的在文人士子们的聚会中露面,不放过任何机会的展示自己的才学,想要借此证明蔡邕是公平的,我的才学当的起这个头名。

    然而,正如前面所说,文人相轻,平日里的坐而论道又不是正式的论辩,故而纵使他将别人辩的体无完肤,也很少有人对他心服口服,所以,他为蔡邕洗清嫌疑的行为一次次的无功而返。

    姬溪的策略给了他希望和方向,这个聪明的年轻人几乎是在听到这个消息的刹那便明白了姬溪的用心和个中精髓,于是,他立刻行动了起来。

    他依仗自己乃工部尚书杨修之子,堂而皇之的在长安城的览卷馆外令支了个草棚,整日独坐于内,但听见有人再对蔡邕指摘,便立刻遣三两小童前去请至这草棚,而后,坐而论道。

第164章 临时起意戏赵茛() 
杨修的做法,似乎与先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他的方式却有了很大的改变,他由之前的被动,经姬溪的点醒成为了主动,他由之前模棱两可的切磋变成了现在直来直往的挑战。

    短短数日,许多许多人走进了这个草棚,意气风发的进来,灰头土脸的出去,而随着这草棚的名气越大,围观的百姓越多,这灰头土脸渐渐的变成了丢脸,而他们的脸丢的越大,杨修的名气便越高,不知从什么时候,不知从谁的嘴里,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头冒了出来,落到了杨修的身上,这个十八岁的书生几乎是一夜之间声名鹤起,响当当的传进了每一个文人士子的耳朵里。

    这个莫须有的天下第一,无疑更加证明了科举制的公正性,于是,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少,直到彻底熄灭。而此时,科举制已经不声不响的深入人心。

    这些事情,都在姬溪的预料之中,杨修的草棚虽然是个意外,但对事件的走向无疑是良性的,于是,姬溪心平气和的坐等,一直等到了这件事情尘埃落定,这时,已经到了年底。

    这天,姬溪回来的挺早,可在家中还没坐多久,便临时起意的再次出了门,临走时,从厨房提了一壶酒,带走了一只烧鸡。

    身着便服,在亲卫的守护下出了府门,直往城西而去。

    城西,住的大多都是平民老百姓,识字的都没有几个,不过,什么地方都有例外,比如现在,这里就住着两个很有学问的人,其中一个,还是名扬天下的大儒,他是王允,王司徒。

    姬溪不是来找他的,而是来找和王允同居一个小院的赵茛的。

    自确定姬渊要去貂蝉,姬溪将遣人将这两个不安分的主迁到了这城西,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小院,每月里给他们发点度日的银钱,而后,便像是将这二人忘记了似的不再理会。当然,也不会真的不理会,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只不过姬溪吩咐过,只要他们不是想逃出长安,那么便不需要向自己汇报,除非自己主动想问。

    对这两个人,姬溪早就想杀了,可一来碍于王允的名气实在太大,二来王允怎么说也算是貂蝉的义父,三来嘛,随着时日迁延,姬溪竟觉得杀不杀他们实在是无所谓的事情,而且,偶尔问问他们在干些什么,姬溪还感觉挺有趣的。

    他们在干什么呢?王允似乎挺老实的,他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寻常百姓家的老头,经常教教邻家小孩读书识字,由此,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邻里的敬重,是以表面上日子过的很是如意。不过,姬溪却知道,这看似老实的老头心里很不老实,他经常和朝中的官员们通信,还自以为自己做的隐秘。

    相比之下,赵茛就有些急躁了,他明显的对现在的生活极度不满意,是以,他经常出没于长安城内文人士子们之间的聚会,他的才学也确实相当了不得,是以虽出身微末,但在他刻意的周旋下,很快便交到了为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后,借此扎入了长安的官场,成为了许多人身后的幕僚。

    他一直在给姬溪使绊子,这一年来朝堂上发生的大大小小很多事情,其中或多或少都有这赵茛的影子,这些姬溪都知道,但他始终没有动赵茛,只因为他喜欢看赵茛这副明知扳不倒自己却偏偏还要飞蛾扑火的模样,这无疑是一种恶趣味,但谁还没有点恶趣味呢。

    这一年来,赵茛所有针对姬溪的谋划在姬溪看来都不值一提,唯有最近的这场科举舞弊案稍稍有点样子。没错,这场科举的变故便是出自赵茛之手,执行者乃是礼部主客肖平,礼部尚书黄琬和四郎马日譂明显也知道这事情,但他们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这件事情既不参与,也不阻拦。

    姬溪不想动黄琬和马日譂,对那个肖平更是没有任何一点兴趣,不过,他今日临时起意的前来找赵茛,显然是想动动这个不安分的主。

    对姬溪的到访,赵茛并不意外,或许,自他知道科举舞弊案已经被姬溪完美解决了之后,他就已经预感到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他坐在院前的篱笆下,表现的很坦然,但姬溪却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了恐惧和彻骨的怨恨。

    姬溪着人在他的面前摆下桌子,将带来的就喝烧鸡摆上,而后在他面前坐下,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杯酒,自顾自的喝掉,而后,一边将手伸向烧鸡一边笑着问他:“好玩吗?”

    从始至终,姬溪没有招呼赵茛随他一起享用酒肉,这是极为无礼的变现,这相当于在赤裸裸的告诉赵茛:老子喝酒吃肉,你只有看着的份,能喝老子同席,已近是你莫大的荣耀,若想分享,你他娘的那是妄想。

    姬溪的做法,对一个自视甚高的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侮辱,这侮辱,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于是,赵茛脸上的刻意维持的风轻云淡瞬间消失了,他有些狰狞的对姬溪低吼:“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士者弘毅,浊者低劣,你姬溪妄为人臣,如此做派与市井小民何异?”

    闻言,姬溪不为所动,盯着手中的鸡腿,淡淡的甩了句文:“汝不知欲寡其过而未能的道理,也应遵守君子思不出其位的底线,死你这等蝇营狗苟,苟活性命之辈,又能比我强到哪里去呢?”

    赵茛大怒:“多说无益,要杀变杀?”

    姬溪浅笑道:“哎呦喂,你还甄别激我,要是我性子一上来,当着把你杀了,你岂不是死不瞑目?”

    闻言,赵茛神色一滞,眸中略有慌乱,可似乎还有很有信心,是故仍能故作镇定,可姬溪的下一句话却彻底的打垮了他的信心:“怎么,难道我说错了,不对啊,我的眼睛又没瞎,你床下的地道那么显眼,我不会看错啊。”

    赵茛大惊失色,嚯的站起身,哆嗦着手指向姬溪,一时间,万念俱灰,又颤抖着坐下。

    姬溪吃着鸡腿,继续说:“你看,我都不问你那地道通向哪里,知道为什么吗?”

    赵茛狠狠的盯着姬溪,姬溪却不为所动,咂咂嘴说:“你这地道啊,是个好东西,只是呢,还是太短太窄,我想在挖挖,挖到哪里呢?我想想,赵谦、淳于嘉、种拂、杨彪、黄琬,要不,全挖过去吧,好不好。”

第165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 
赵茛这才知道,若论嫁祸之道,自己远远不是姬溪的对手,他这轻轻巧巧的一句话,就将这满堂位高权重的公卿全部卷进来了,而且,这嫁祸将有实打实的物证,若是再加上自己做人证,那么,姬溪基本上可以诬陷朝堂上的任何一个人,且一打一个准。

    赵茛觉得,姬溪接下来就该争取自己了,却不料,姬溪呵呵笑着说:“赵兄,你是不是在想着,我应该争取你来做我的人证啊。不不不,你错啦,我若真想找人证的话,我会去找王司徒,相信王司徒的话会比你的可信的多吧。”

    赵茛看着姬溪的目光,就想是在看着一个魔鬼,他慌张的回头看向自己的房间,期望姬溪只是进了院子方才察觉到的,如此的话,自己就还有时间,可是,他的愿望并没有成真。

    姬溪低着头说:“哎呀,赵兄还是太不了解我啦,我这么怕死的一个人,怎么会这么大意呢,你宽心,那个地道里面连个蟑螂都钻不出来。”

    赵茛彻底的绝望,绝境中,他凶狠的盯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