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16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116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坐的,除了华佗的新晋儿媳,对姬溪都很熟悉,所以对姬溪的所作所为也见怪不怪,大家其乐融融的吃完了饭。

    饭后,华良第一时间赶去了医院,如今,这个二十四五岁的后生医术已经登堂入室,等闲的疑难杂症已经难不倒他,所以,在姬溪的建议下,华佗早就将医院的大部分事务交给了华良,除非有特别棘手的病例华佗才会出手。

    姬溪这么建议的原因当然是想让华佗腾出更多的时间潜心钻研医术,而华佗也不负姬溪所望,自腾出手后,便一头钻进了浩瀚的医海中,且为了调配出更好的药方,更是三天两头的往华山深处钻。

    自古华山绝险,自不必多言,不过,对华佗往华山深处钻这件事情,他的家人们却不怎么担心,无他,这老头的周围,在常人看不见的地方,每时每刻都有不少于二十人的守护,姬溪的守卫也就这个级别而已,如果在这样的守卫下华佗都能出事的话,那可能坐在家里都不大安全了。

    今日,可能是因为姬溪来了的缘故,华佗没有外出,也没有研究,而是摆了个棋盘,和姬溪对弈解闷。

    姬溪的棋艺仍是那样,奇峰俊险,行刀尖跳舞之道,而华佗的棋艺则正好相反,中正平和,堂皇大气,亦步亦趋,稳扎稳打。

    说不清谁的棋艺更高,各有输赢而已,下着棋,聊着天,也不知是在下棋,还是在聊天。

    华佗移了下相,挡在了帅的前面,和一匹马连成了一片,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小子,将相和谐,才是王道啊。”

    姬溪呵呵一笑,炮打中军,接道:“重拳出击,才能破乱反正嘛?”

    华佗横车吃炮,说:“过犹不及,这个道理你不知道吗?”

    姬溪小兵过河,破相马连接,笑道:“我自勇往直前,有何惧哉?”

    华佗再跳一马,又成连环,道:“人心诡谲,防不胜防啊。”

    姬溪兵进一步,吃掉一马,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心不悔,万世不移。”

    华佗哈哈大笑,将手中旗子往棋盘上一撒,说:“没意思,不下了。”

    姬溪双目一瞪,佯装怒道:“你这个老头耍赖,我马上要赢了。”

    华佗不为所动,顾左右而言他道:“来,老夫给你把把脉,看看你有什么毛病没有?”

    姬溪瞪着眼睛说:“我身体好的很,能有什么毛病?你老头别转移话题。”

    华佗笑道:“你确定?要不再想想?想想女娃为什么带你一块来瞧老夫。”

    姬溪一愣,继而恍然大悟,再继而颇为忐忑的伸出了手,而姬溪这一伸手,倒轮到华佗愣了,他诧异的问:“嘿,你小子难道也知道,生不出孩子有可能是男人的问题?”

    闻言,姬溪一滞,继而恍然:他娘的,这是封建社会,生不出孩子永远都是女人的问题。

    这也能看出华佗真乃神人,他的卓识,竟然已经领先了这个时代两千年,不过,姬溪的灵魂也是来自两千年后,所以,他对男人不能生育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排斥。

    不过,不排斥是一个问题,能不能接受又是一个问题,当华佗面色沉重的告诉姬溪,他此生应该没有多大生育可能的时候,姬溪的脸顿时僵硬起来,他面沉似水的问:“你确定?这事情开不得玩笑?”

    华佗的神色同样的凝重,他说:“也许,你可以试试多娶妻妾,或许,会出现奇迹。”

    姬溪明白华佗的意思,男人,很少有百分百不能生育的,在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耕耘,用数量来增加概率,而耕耘的对象,也决不能只是一个,因为一个女人的生理期,一个月也就那么几天,所以,华佗才会建议姬溪多娶妻妾。

    可是,姬溪能这么做嘛?他或许想,因为每个男人都想,但他不会去做,因为在姬溪的准则中,一个合格的男人不能这么做。

    所以,姬溪无奈的叹了口气,说:“娶个屁,就我家那母老虎,她能让我令娶?”

    这话显然是华佗想要听到的,于是,华佗笑着说:“别着急,从今以后老夫我又多了一个研究方向,你放心,老夫有生之年一定竭尽所能的替你解决这个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保重身体,别老夫找到了解决之道,你却不行了,那老夫就没办法了。”

    姬溪都被气笑了,说:“滚。”

第170章 潼关抉择文和归() 
回长安的路上,姬月很高兴,姬溪知道这是因为华怜已经给她检查过并告知她本身没有问题的缘故,这个女人从未想过,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而是出在男人身上。

    相比于姬月的兴高采烈,姬溪却非常的苦闷,他无法接受自己身体的现状,更不知如何向姬月交待,是如实告之呢,还是先拖着等待机会呢,姬溪徘徊不定,导致茶不思,饭不想。

    当夜,女人急不可耐的扑向男人,可面对那诱人的果实,男人却悲催的难展雄风。当然,不是雄风不在,而是气闷难言。

    姬月有些埋怨的说:“怎么回事?是不是最近太累了?”

    姬溪咬咬牙,在这一刻终于下定了决心,将华佗所言如实告之了姬月。二人争论了几句,而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黑暗中响起姬月的声音:“还有谁知道?”

    姬溪没有立刻回话,过了好久才出声答道:“华佗。”

    姬月:“先生会守口如瓶的,是吗?”

    姬溪肯定的答:“当然。”

    姬月再问:“先生连自己的家人都不会说的,是吗?”

    姬溪:“你想多了?”

    黑暗中,姬溪感觉耳边涌来了一股热气,随之是一声浅语:“让我们忘记今天发生事情,好吗?”

    暖流,自耳边传入心田,经心脏的震动,传遍经络,致使血液沸腾,姬溪的整个身子滚烫起来,一股大火,由内而外的爆发。

    漆黑的夜,染上了春色,嫩嫩的叶托起了艳,那百花中,粉色格外的显眼,那嘤咛,似蜜蜂的翅膀,嗡嗡的组成一句话:“你今天真猛。”

    这是姬月第一次夸赞姬溪,且是在床上。

    有些事情,看似已经解脱,但还是需要用时间来抹平痕迹,自那夜以后,二人对蓝田之行讳莫如深,但却都能从对方的眼中读出那抹遗憾,而后,他们不约而同的用自己的方式对抚慰对方,在这般相依相偎中,日子过到了二月。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如期而来,然而,开战的地点却不是郭图所说的济南,竟是河内,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虎牢关守将,袁绍的心腹将领赵融率众反叛,拱手将虎牢关送给了曹操。

    得到了虎牢关,曹操长驱直入,河内太守王匡岂是曹操的敌手,七日间被曹操账下大将夏侯渊连克数城,河内尽入曹操之手,如今更是已经打过朝歌,剑锋直指重镇濮阳。

    袁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得已之下,唯有增兵濮阳,在千钧一发之际扼住曹操咽喉要道,这才获得喘息之机,可却先机已失,至于想进占青州,几乎可以说是痴心妄想了。

    而此时的姬溪,也已经亲率八万大军屯住潼关,虎视洛阳,寻机而动。

    帅帐中,正吵的不可开交,诸将泾渭分明的费城两个阵营。一方力主强攻蒲坂,打安邑,占领河东,而后徐图并州。另一方则力主趁曹操大兵出境,当出函谷关一路向东,先打下洛阳,而后打破兖州。

    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可姬溪仍旧是拖着腮不为所动。其实,姬溪心中早有定计,他已经明确了打并州这条路,只是在他看来,眼下的局势还不到出兵的时机,他还在等,等濮阳之战的结果,只要曹操能在濮阳站住脚,姬溪便会毫不犹豫的出兵河东,而后强攻并州七郡。

    于是,在这主将将要打起来的当口,姬溪拍了拍桌子,懒洋洋的说:“吵够了没有,要不你们出去打一架?滚蛋,都滚蛋,耐着性子给老子等,老子自有决断。”

    诸将怏怏退下,姬溪嘿嘿阴笑,深为自己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而感到骄傲,于是,自鸣得意的往后一趟,两条腿顺势就并在一起放到了案子上晃悠,那嘚瑟的神情落到账内亲卫们的眼里,无不憋这笑。

    姬溪见状,笑着打趣道:“咋的,想笑就笑,当心憋坏了。”

    众亲卫忍俊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姬溪的心情挺好,在他的预料中,并州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所以,他开始饶有兴趣的和亲卫们聊天,兴之所至,竟着人去取酒,看样子是想小酌两杯了。

    可这酒还没有取来,却忽的有人来报,说关下来一邋遢乞丐,指名道姓要找姬溪。

    姬溪一愣,许是此时的却是是好,于是饶有兴趣的挺身站起,对众亲卫说:“乞丐来找老子,那个乞丐敢来找老子,你们信不信,一定是哪个旷世奇才对老子心生敬仰,前来投奔老子的,走,快些去看看。”

    大家都以为姬溪这是在开玩笑,姬溪也确实是在开玩笑,想想也是,旷世奇才装成奇高来投奔,那是故事中的故事,现实中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而当姬溪登上城关,附身向下看了一眼之后,当他和那双眸子对视一眼之后,他脸上的戏谑神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错愕和无限的狂喜。

    只见他瞬间转身,急速奔向城门,便跑还边喊:“快开城门,奶奶的,快给老子开城门,文和回来啦,我的文和回来啦。”

    姬溪的速度极快,跑到城门的时候,守城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姬溪立刻怒了,冲上去就一脚踹在了一个少尉的屁股上,高喊道:“没听见老子的话吗,还愣着作甚。”

    急迫之下,又是亲自上手,城门只开了一条缝,他已经急不可耐的钻了出去,跑到贾诩身前,也不顾他满身的邋遢不堪,瞬间拉住贾诩乌黑青紫的手,由衷叹道:“文和啊,我一直在着你,你让我等的好苦啊。”

    姬溪的情真意切,彻底的感动了贾诩,贾诩执手单膝下跪,言真意且的说:“主公拳拳知遇之恩,诩永世不忘,此生别无二至,唯助主公匡扶天下耳。”

    姬溪扶起贾诩,拍拍他的手,说:“有文和相助,何愁大业不成,文和此来,实乃大汉之幸,陛下之幸,溪之幸矣。快快随我入城,我要好好为你接风洗尘。”

第171章 一步登天诸将忿() 
还记得,初平三年的时候,李傕郭汜奉命出关征战天下,却中郭嘉之计以至惨败。当时,郭嘉的计策不只有田丰和吕春觉察到了,贾诩也敏锐的觉察到了其中的阴谋,他给姬溪写了一封提醒的信件,但阴差阳错之下出了些变故,那封信姬溪并没有收到。

    贾诩并没有提醒李傕,因为在他看来,李傕的战败将是姬溪的机会,其后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他所有的论断都是正确的,姬溪也确实不负所望,趁着天下大乱的机会,趁着李傕郭汜带走了董卓大半兵马的机会,一举击溃的吕布,将关中据为己有。

    而贾诩自己,却无奈的只能随着战败的李傕向曹操投降。曹操并不重用李傕,却对他这个李傕账下的主簿优待有加。他能看得出来,曹操是个爱才的人,是个能为了人才不惜一切代价的雄主,客观的说,曹操似乎比姬溪更适合成为他辅佐的对象,他也数次动过这个念头。

    无奈何,曹操的身边有个郭嘉,对郭嘉,贾诩看不透,他不想承认自己不如他,但却实在没有任何战胜他的决心,郭嘉的一言一行,他总会不自觉的去深思,去琢磨,但是,他却一无所得,这个人,若那满天繁星,深邃而无限。

    在那一段时日里,贾诩是痛苦的,而在那一段日子后,他就告诉自己,不能呆在曹操的账下,必须走出去,因为只有走出去,他才能摆脱郭嘉的阴影,找回自我,在他的内心深处,迫切的想要和郭嘉一决高下。

    当时的天下形势已经明朗,遍观天下诸侯,除了曹操外,还真就只有姬溪能入他贾诩的法眼了,于是,贾诩开始按部就班的制定自己的出逃计划。

    对贾诩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是需要些时间,需要个时机罢了,于是,在这雍和三年,贾诩走出了许昌,徒步来到了潼关。

    他本可以骑马,甚至可以舒舒服服的乘坐车架,但他却偏偏选择了步行,因为他要用这近两百里的路,来坚定自己的信念,排除心中的恐惧。

    抵达潼关时,他又变成了当初的那个贾诩,只是更加的深不可测。

    姬溪的真情实意,确实令贾诩感动,他之前的所思所想,姬溪也不清楚,但这都没什么大碍,贾诩清楚自己,既然到了姬溪这里,便永生不会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