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22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122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府之后,姬溪立刻将张统叫过来,寒着脸问他:“宫廷护卫是由你第六师负责的吧?”

    张统不明所以,如实回到:“是的,一直是由我第六师负责,怎么了大哥,出什么问题了吗?”

    姬溪怒道:“还怎么了?你的兵反了你不知道吗?今日老子要不是多了个心眼,早他娘的死无丧身之地了。”

    张统豁然一惊,立刻否认道:“不可能,第六师的一万编制三年未变,早成铁板一块,谁都有可能反,我第六师绝不可能反。”

    姬溪怒极反笑:“这么说,是我冤枉你了?”

    张统仰着脖子道:“是的,大哥可有证据。”

    还别说,姬溪确实没有证据,不过,他相信自己的直觉,方才的宫廷之中,定有刀斧手埋伏,于是盛气凛然的道:“去查?若没有,我摆酒给你赔罪,若有,你自卸师长之职。”

    看的出来,姬溪把张统这个老实人给激恼了,他理都没理姬溪,转头就走。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姬溪方才起床,便有人来报,说张统早已在外等候多时。

    闻言,姬溪胡乱的抹了把脸,立刻接见了张统。

    张统满面疲惫,双眼通红,绝对是一夜未眠,不过,他的神情却很振奋乃至有些骄傲,见到姬溪后,他迫不及待的说:“昨夜,我已遍查宫中守卫,大哥进攻之时,所有执勤人员具皆各司其职,轮班人员亦皆行踪有证,所以,大哥所感觉到的埋伏杀机,绝对是错觉。”

    姬溪对张统的信任,没有任何的保留,既然张统这么说了,姬溪立刻就信了,可昨日的杀机仍盘桓在心,姬溪又绝不相信这是错觉。

    这就奇怪了,难不成有众多来历不明的武士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暗中潜入了关中,更是潜入了宫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姬溪和家人便随时会有危险。

    于是,姬溪慎重的对张统说:“别高兴的太早,不是你第六师内部的问题,那便是长安城内混入了众多来历不明的武士,这还是你的责任,所以,现在就去查,查到了,两顿酒一块请你。”

第182章 孟母三迁择邻居() 
张统领命而去,姬溪沉吟良久,还是决定暂时不要声张,只暗中吩咐加强姬月等人身边的守卫,而后,食不知味的吃了早饭后,便去上朝。

    朝堂上,姬溪冷眼瞧着珠帘后面若隐若现的何后。他基本可以确定,昨日的杀机,必是出自何后,而其之所以带走刘民,只怕也是存着姬溪忙中生乱,自投罗网的心思。

    自何后垂帘听政以来,一直在暗中发展着自己的势力,但是她的发展存在着太多的桎梏。一来,姬溪自她之后成为了太傅,在权利上可以制衡他;二来,十五岁的刘协经过四年的磨练,已经颇具帝王之相,虽还达不到明君圣主的火候,但却比桓灵二帝要强上许多,所以她这个垂帘听政便越发显的鸡肋;三来,朝中六部尚书各有各自的政治主张,他们所为者,皆从国家利益出发,是以虽户部尚书种拂、礼部尚书黄琬、刑部尚书赵谦和工部尚书杨彪都支持她,但她的很多意图在此四人看来是有损于国家的,所以并不会替她去执行。

    如果是一个知进退,识时务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最明智的做法便是急流勇退,悠闲度日,但怎奈这女人的野心实在太强,她享受过独掌大全带来的快感,便日思夜想着再次得到。

    在她那险隘的认知里,看不到天下大乱,看不到诸侯并起,看不到民生疾苦,她只能看到盘桓在眼中的一座大山,那座山就是姬溪,在她想来,只要除掉了姬溪,她便立刻可以已刘协继位不正唯有将其罢黜,而后将刘辩嫡子刘民扶上皇位,然后,她日思夜想的大权便会再次回到她的手中。至于之后如何应对诸侯割据的局面,那是之后的事情。

    姬溪或许可以理解何后的所思所想,但理解不代表能够接受,不可否认的是,姬溪已经对何后生出了杀心,虽然此女是这具身体的生母,但不论是之前的刘辩还是现在的姬溪,都对这个女人没有任何的温情。

    许是感应到了姬溪目光中的阴森,珠帘后面的目光向姬溪投来,姬溪看不到那张脸,但似乎能隐约间看到那张脸上意味难明的笑。

    何后出声:“姬太傅,请上前答话。”

    闻言,姬溪眯了眯眼,上前一步,拱手道:“请太后垂询。”

    何后直接了当的说:“姬太傅帝师做的如何,我等有目共睹,然,太傅兼为弘农王师,是否不大称职?”

    姬溪再拱手,道:“请太后明言。”

    何后道:“何以弘农王年已五岁,却一字不识?”

    闻言,满堂皆惊,具皆诧异的望向姬溪,姬溪知道他们所想,无非是帝王子孙不同寻常百姓,当自小灌输以诗书大道,五岁不识字,当然是岂有此理。

    而对此,姬溪自然早有说辞,他当然不会说刘民天性暴虐,所以故意不让刘民读书习武,姬溪道:“自仓颉造字,圣人传道,始以仁智礼仪传于后世,然,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至尧传舜,舜禅禹,皆依天性耳,故,圣人者不已文章为先,而先仁义后学道,此事半而功倍也,臣不才,愿尊尧舜之道,使弘农王先知何为人,再思做何人,后以经纶灌之,如此定城不世之才。”

    这话说的,大义凛然,说的还真是滴水不漏,无法反驳,怎么反驳,难道说尧舜禹都不认字,所以他们都不世明君吗?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谁都没有想到,姬溪竟然冷不丁的蹦出了这般高谈阔论,一时间,何后等人哑口无言,准备好的说辞顿时毫无用处,于是,何后不得不服软道:“姬太傅大才,本后望孙心切,有些唐突了,请姬太傅见谅。”

    姬溪心中冷笑,立刻打蛇随棍上,道:“今,弘农王心性尚未稳固,恕臣直言,太后虽未天下仁母,然终归慈母败儿,故欲要弘农王成大器,请散朝后即刻遣人将弘农王送回臣之府上,臣必殚精竭虑,必助弘农王成社稷之柱石。”

    何后无奈,转而打上了感情牌,说:“本后三年未见皇孙,甚是想念,可否等上几日,已解本后舔犊情深。”

    何后这么一说,姬溪如果再不同意,那就是不近人情,于是,姬溪将目光投向了闭目假寐的蔡邕,有些话,姬溪不能说,但蔡邕是可以说的,对他这样的大儒来说,没有任何话需要藏着掖着,他可以随时随地的畅所欲言。

    蔡邕瞧见了姬溪的求助之意,可他不想管这件事,可是,当身边的吕春拽了拽他的袖子后,蔡邕暗叹一声,决定还是卖女婿一个面子吧,于是,他上前一步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再思孟母三迁,请太后三思。”

    一锤定音,满堂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驳的,这同样是没有办法反驳的话,人家孟母为了让孟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所有搬迁了三次,后来孟子又说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的金玉良言,你怎么反驳,于是,何后只能认栽,再次承认错误后明言散朝之后便将刘民送回姬溪府中。

    可以说是,今日的朝堂上,姬溪是大获全胜,但姬溪却没有任何高兴的意思,因为还没有查出来昨日那杀机的由来。

    姬溪整整等了一天,晚上的时候,张统前来汇报,说除了抓到不少的小偷小摸之外,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有找到。张统再次表示姬溪应该是想多了,昨日感觉到的杀机应该是错觉。

    姬溪不相信,更不甘心,于是,他让张统继续去查,不可怠慢,可是,一连三天,仍是毫无收获,姬溪终于开始动摇了,难不成,真是错觉。

第183章 抬首望月顾神姿() 
在直觉和张统的能力之间,姬溪选择了相信张统的能力,于是,他认赌服输的在府中请张统喝了一顿酒,以此来结束这持续几日的搜索。

    席间,张统开玩笑的说:“若是宫中果真藏着刀斧手,那么他们只能藏在太监和宫女之中。”说完,他自己都觉得滑稽,率先哈哈大笑。

    张统的笑,感染了堂上的所有人,姬溪、贾诩、吕春也跟着笑,然而笑着笑着,三人的脸色却渐渐的寒了下来,特别是姬溪,那双阴狠的眸子,似要择人而噬。

    宫中,有姬溪的一双眼睛,那双眼睛犀利而明亮,但是现在,当排除了所有的可能,那么唯一的不可能便成为了可能,姬溪痛苦的认知到,那双眼睛,已不再属于自己。

    有了明确的目标,如果再查不到,那么姬溪觉得自己就可以退居庙堂,远遁江湖了,免得自己和家人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只两日,张统就帮姬溪查到了一个人,姬溪令他不要声张,先把此人带来瞧瞧。

    于是,张统带着一个男人进了姬府,这个男人,怎么说呢,用一首形容女人的诗来形容他非常的合适,其诗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

    张统带他进府的时候,路过一凉亭,其时,姬月等人正在里面闲聊,冷不丁的看到这男人,具皆一愣,良久,非常方得开的黄四娘娇笑道:“哎呦喂,终于见到比你家那位更俊的郎君了,这张脸长在男人身上,让我们这些女人怎么活啊,不过,貂蝉妹妹还是比他更俊一些。”

    听了这话,吕浅和姬蔓顿时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再看,貂蝉也红了脸,娇羞道:“姐姐又调笑妹妹。”而姬月和崔琰却颇为大方的直勾勾的盯着那男人看,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崔琰笑道:“我有种为他写诗的冲动。”姬月说:“老娘讨厌所有长的比老娘好看的男人。”

    自华佗给姬溪改头换面以来,姬溪一直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美男子,他为此曾苦恼了很久,甚至不惜将自己硬生生的晒黑来换得男子气概,然而当见了此人,姬溪却觉得自己当日之举纯属没事找事,瞧瞧人家,抬手如望月,顾盼而神飞,不知比当日的姬溪俊美了多少,可哪见人家引以为耻了,人家不是活的好好的,且深以为傲吗。

    姬溪围着他赚了几圈,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天生的?纯天然的?”

    其人不明所以,却彬彬有礼的拱手道:“末学后进乐宴,拜见姬太傅。”

    姬溪呵呵一笑,转身坐回去,懒洋洋的问:“知道为什么来这吗?”

    乐宴听沉得住气,闻言答道:“学生不知。”

    姬溪说:“听说你是琴师,经常入宫为太后演奏,是吗?”

    见乐宴坦然承认,姬溪便顺着说:“哦,那就好,今日我突然有了雅兴,不知可否为我抚上一曲呢。”

    乐宴面有难色,说:“今日来的匆忙,未携带瑶琴。”

    姬溪摆摆手说:“无妨,舍妹亦深爱此道,府中倒有不少收藏,来啊,去找小姐借把瑶琴来。”

    不多时,瑶琴送到,同来的,还有姬月等女,显然这乐宴的容貌引起了众人极强的兴趣。

    乐宴接过瑶琴,对诸人一拜,而后,一曲扶摇而上,姬溪不懂琴,却能听得出此乃天籁,这乐宴的琴声与蔡邕在意境上截然相反,却似乎更能勾起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遐想,从而俘获一个人的心。

    见诸女面露沉醉,特别是姬蔓,眼中都快溢出小星星了,姬溪暗呼不好,还是轻视了此人对女人的诱惑力啊,于是,姬溪立刻决定抛弃先前庖丁解牛的询问之法,改成了单刀直入,在乐宴的琴声将落未落之时便冷不丁的喝道:“好琴,好曲,怪不得芙儿为对你一往情深,为了你,甘愿铤而走险,与我为敌。”

    “锵”,琴弦在最后一刻短了,使得这首本应完美的曲子留下了遗憾,可此人,谁还有心情去理会这点遗憾,众人具皆将诧异的目光投向乐宴。

    乐宴的神色慌乱了一下,而后强自镇定的道:“太傅所言何意?学生不知。”

    姬溪笑道:“你应该知道,我姬溪杀人,从不用理由,你若快言快语,我不杀你,因为你对我而言没有任何的威胁,可你若想狡辩,我会屠你九族,你应当知道,灭九族这种事情,我姬溪不是第一次做,早就熟门熟路了。而且,你说与不说,我既然对她有了疑心,那么她注定会死,我之所以问你,只不过求得心安而已,所以,我给你十息的时间考虑,要么生,要么死。”

    说罢,姬溪抓起桌面上的核桃,一个一个往乐宴的身上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