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65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165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亭外,姬渊已与行刺者展开了对决,亭内一片乱象,姬溪喝曰:“都给我坐回去,轻举妄动者,休怪我辣手无情。”

    这亭内的多数人都对姬溪极为熟悉,知道姬溪的脾性也知道姬溪的本事,于是便不难知道,在这个时候无条件的服从姬溪是最明智的选择,否则,姬溪绝对会言出必行,说杀谁就杀谁。

    是以亭内的乱象仅仅持续了片刻便骤然平静了下来,前后不过二十余息的功夫,这亭子便已经被张统率兵团团围住。

    张统慌张的跑进来,立刻跪到在姬溪的面前请罪道:“末将无能,请将军治罪。”

    姬溪阴沉着脸,先说了声:“保护好陛下。”而后指着许昭下令:“看好他,不准让他死。”再环视亭内诸人说:“诸公请静坐,我去去就来。”

    吩咐已毕,姬溪走出被团团包围的秋风亭,亭外,姬月等人刚巧神色慌张的跑来,见姬溪无事,略微松了口气,却又担心的问姬渊的情况。

    亭外,亦有一个包围圈,姬溪指着圈内告诉姬月等人姬渊在里面,随之宽慰说:“凭云虎的武艺,是不会有事的,我先让人送你们回家吧。”

    姬月等人死活不愿,姬溪无奈,便对高顺使了个眼色,随后让姬月等人不要妄动,他自己则信步走进了包围圈内。

    包围圈内,和姬渊正在对决的不是三水还有谁来。

    姬溪何等眼尖,只一眼便看出姬渊的境界比之三水略逊一筹,但凭借其天生的无双勇力,立刻将这个短板不足,且略胜一筹,此时,已经牢牢的战局了上风。

    张统跟着走进圈内,向姬溪请示要不要群起而攻。姬溪虽瞧见姬渊略占上风,不过仍旧担忧姬渊的安全,是以并未多做犹豫便准备下令群起而攻,谁料姬渊却在此时喝道:“谁也不要插手,今日,吾要亲手拿下这厮。”

    闻言,姬溪有些莞尔,明白姬渊这是见猎心喜,也难怪,自姬渊武艺大成之后,已经数年不遇敌手,上一个能够和他旗鼓相当的还是吕布。

    姬溪知道,高手对决对姬渊的武艺是极有裨益的,于是,他犹豫片刻后决定让姬渊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并未下令围杀,只是自己持剑站于场边,随时准备策应姬渊。姬溪相信自己兄弟二人携手,普天之下绝对难逢敌手。

    得到了姬溪的首肯,姬渊更加的无所忌惮,其进攻更加的猛烈,而三水面临的压力也更大,渐至有守无攻的窘境。

    三水悲催了,当日被和尚枯海所阻,今日见姬溪身边没有和尚护卫,本以为不能成功,谁知道却碰上了必枯海更加生猛的姬渊。姬渊和枯海不同,枯海动武,中正平和,只为阻敌而不为杀敌,而姬渊却正好相反,或许姬渊心中的慈悲比之枯海亦不遑多让,但在姬溪的教导下,他更像是一个怒目金刚,甘愿自缀地狱,以杀降魔。

    面对枯海,三水自信就算胜不过也能很容易的退走,但面对姬渊,他却只能战不能逃,逃就是死。再者说,他也不想逃了,今日来此之前,他便已经抱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第270章 朝中有个曹操的奸细() 
三水年岁已大,而姬渊却正值血气方刚,兼且姬渊的综合战力比之三水略胜一筹,是以一炷香后,姬渊越战越勇,而三水却已显疲态,败象顿显。

    二人之间的战斗瞧起来并不绚丽,但在真正的行家眼里却是招招精妙,步步凶险,毫厘之间便是生死。

    最终,仍是姬渊技高一筹,刀光宛若匹炼,带走了三水持刀的右臂。三水也确实是条汉子,虽痛失右臂,却仍旧奋战不休,然而他完好如初时尚且不是姬渊的对手,如今右臂已失,更加奈何不了姬渊了。

    又过了片刻,姬渊又起一道匹炼,眼看着将将要斩落三水的脑袋,却在关键时刻收手,换为用脚将三水踹飞。三水落地之后,因伤势沉重失血过多,扭动几下终于昏迷过去。

    姬渊气喘如牛,自身亦受了些伤,不过,他的神色却颇为振奋,目中偶露思索之色,显然通过与三水一战受益良多。

    眼见姬渊得胜,姬溪心头的大石终于落下,长长的舒了口气,令张统着人将三水压下去救治,又嘱咐姬渊先和姬月等人回府疗伤。姬渊本不愿将姬溪一人留在这里,生怕再有危险。而姬溪担心姬渊的伤势,是以态度强硬,强行要求姬渊虽姬月等人离去。

    而后,姬溪吩咐张统疏散人群,自己则再度迈入了秋风亭。

    此时的秋风亭内,许昭已被五花大绑,口中亦被塞入白布,两个军士正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他,生怕他再生事端。

    姬溪先对刘协报告说事情已经解决,而后当着满堂诸公的面走向许昭,经过杨彪身边时,别有深意的瞧了他一眼,只不过没有从杨彪的神色上发现任何的端倪。

    靠近许昭,姬溪拔掉他口中的布团,先说了一句话:“不要想着咬自己的舌头,你一个文人,基本上是咬不断的,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即便你真把自己的舌头咬断了你也死不了,我一定能救活你。但那样的话你就不能说话了,知道你不能说话代表着什么吗?代表我会非常的生气,知道我生气的结果吗?我会将你吊起来,把你折磨的生不如死。相信我,那将给我带来极大的快感。”

    姬溪的语气平缓,然而随着他的陈述,许昭面上的惧色却越来越浓,显然他知道姬溪是个什么样的人,也知晓姬溪绝对不是在开玩笑。

    不过,眼下的这一幕本就是他预料中最坏的结果,他对此也早有准备,所以他虽然心中害怕,但面上却还算镇静。他一言不发,仇恨的盯着姬溪,呸了一口。

    姬溪也不恼,平静的问:“告诉我,你此来目的为何,背后主使者是谁?”

    许昭讥讽道:“目的?你不是都已经猜到了吗,又何必多问?至于幕后主使,我呸,许某替天行道,清君侧,卫苍生,何用别人指使?”接着,他又对刘协喊道:“陛下,许某此举却是情非得已,绝不是想要伤害陛下啊。陛下被姬溪小贼蒙蔽多年,应早日醒悟,如此才是天下苍生的福分。”

    刘协大怒,却在身边吕春的提醒下强忍怒气,阴沉着脸,沉默以对。而亭内的替他人也全部保持着沉默。

    姬溪说:“可笑,当我姬溪是三岁孩子吗?没有人指使?没有人指使的话凭你一个书生能布下这么大的局?是曹孟德吧?”

    姬溪忽的说出了曹操的名字,其目的便是出其不意,期望能从许昭的反应中看出些端倪。果然,当听到曹操的名字时,许昭面上的慌乱之色瞬间加剧,由此姬溪立刻断定,这许昭确实是曹操派来的,其目的应该便是覆灭朝廷的科举。

    此一点几乎可以断定,但姬溪却觉得事情远非这么简单,他隐约中觉得三水和三山的刺杀和这许昭也有些关系,是以不给许昭反应的时间,追问道:“曹操让你来刺杀我,还给你派了两个高手,若不成事,便退而求其次的想办法覆灭科举?我说的可对?”

    许昭面上的慌乱之色更浓,他竟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良久,似乎是气急败坏,骂道:“小贼,许某此番杀不了你,死后必化恶鬼,生啖汝肉。”

    许昭没有否认,似乎便是默认,他姬溪却再次起疑,因为许昭默认的太过轻易,他将所有的罪责全部揽到了他自己的身上,如此一来,姬溪却又不相信他了。

    姬溪用了激将法,鄙夷的对许昭说:“曹操的眼睛瞎了,竟用了你这么个蠢材废物。”

    文人的傲是通病,他们总说自己要能忍胯下之辱,但事到临头却很少有人能够忍的住,而许昭显然不是韩信那般的人物,所以他怒了,他喊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小贼,此番是你运气好,但你的运气不会一直这么好的。”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许昭表面上再次承认了一切都是他所为,但姬溪却从后半段话中听出了破绽,便再次冷不丁的追问:“这么说,你还有后手喽,后手是什么?莫非朝中有你的同党,是谁啊,告诉我,我保你不死,且一世荣华。”

    许昭脱口而出道:“许某顶天立地,安是背信弃义之徒。”

    姬溪悠悠的接口:“这么说,朝中确实有你的同党喽,否则,何谈背信弃义呢?”

    闻言,许昭一滞,慌乱更甚,彻底的乱了方寸:“小贼,你诓我。”

    这话不说还好,说出口的瞬间姬溪便已了然,朝中确实有许昭的同党,而许昭是曹操派来的,也就是说,朝中已经有人暗中投靠了曹操,且这个人的地位绝对不容小觑。

    姬溪再次隐晦的看向杨彪,杨彪的神色依旧,但他那紧绷的身体却瞒不住姬溪。

    姬溪再次确认道:“是谁呢?蔡尚书?吕尚书?黄尚书?赵尚书?还是,杨尚书?”

    姬溪一直紧紧的盯着许昭的眼睛,眼睛是骗不了的人的,姬溪发现,当自己说道杨彪时许昭的瞳孔微不可闻的一缩,由此,姬溪瞬间断定,杨彪绝对与许昭有所勾结。

第271章 唐姬会有问题吗() 
几乎是姬溪确认杨彪身份的刹那,杨彪骤然起身喝道:“姬尚书,何以如此诬陷本官,你若果有真凭实据,本官引颈待戮。如此诱导,莫不是想要利用此贼子排除异己吗?”

    杨彪的怒喝,看似合情合理,但却更加坚定了姬溪的猜测,是以姬溪阴恻恻的笑道:“杨尚书若是心怀坦荡有何惧哉?”

    杨彪回:“本官自然心怀坦荡,但却容不得你在此污蔑。”接着,转身向刘协拜曰:“臣请陛下治姬溪诟病臣工之罪。”

    刘协陷入了两难,无须身边的吕春提醒刘协也知道:姬溪可以无所顾忌的猜忌甚至构陷杨彪,因为姬溪扮演的就是这么一个蛮横的角色,而作为皇帝的他则不行,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贸然治罪一个国之重臣,这将让天下人对他这个皇帝大失所望。

    本意上,刘协还是相信姬溪的,他相信姬溪这么做一定有这么做的理由,可杨彪此言,却让刘协不得不出言维护杨彪,是以刘协用个四两拨千斤的招数,刻意的回避杨彪治罪姬溪的话,只是说:“太傅,请注意的你的言辞。”

    这话,明里听来是在责怪姬溪,实际上说了跟没说一样,注意言辞,充其量也就是言辞不当而已,无伤大雅。

    杨彪对刘协的反应显然并不满意,可他却没有机会再逼天子开口了,因为姬溪在刘协的话后紧接着说:“臣一时失言,臣惶恐。”接着,仿若无事的直接面对杨彪,开口言:“杨尚书,许昭当天子之面意图行刺,其罪当诛,本官意欲揪出其同谋,或许言语不当,却也只是审问之技巧而已。杨尚书如此急迫的站出来,打乱了本官的审问节奏,这却让本官不得不怀疑你的用心。所以,得罪了?”顿了一下,姬溪猛的大喝:“来呀,杨彪涉嫌谋反,与我拿下,同贼人许昭共下牢狱,严加审讯。”

    闻言,杨彪大惊失色,哪还顾得了逼迫刘协为他说话,直接跪地狂呼:“陛下,臣冤枉啊。”接着手指许昭,悲切的说:“臣与此人绝无瓜葛,请陛下明察。”

    见状,刘协一愣,有些困惑。姬溪已经调查杨彪许久,这一点刘协是知道的。姬溪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一直只是在暗中调查,这一点刘协也是知道的。可现在,姬溪在没有任何实证的情况下便要抓杨彪,这无疑与姬溪先前的所作所为相悖,既然要抓何不早抓,为什么非要在么重要的场合抓,如此一来,事情岂不是闹的更大。

    刘协毕竟还是聪明的,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关键,姬溪这是在让他给杨彪求情,由此向朝中百官摆明一个态度,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谁也不得造次。说到底,姬溪还是在为他维持一个圣明天子的形象。

    刘协心中感动,无法辜负姬溪的良苦用心,是以面上严峻的说:“慢,太傅,你要抓人,总要有证据,不能只凭猜测,朕,还在这里。”

    这话说的恰到好处,不重不轻,只是埋怨和提醒却没有深究的意思,以刘协在百官眼中的权势而言,这已经是极致了,若是刘协当面责备姬溪,反而会让百官们觉得不真实,这个度正好。

    演戏嘛,自然要做全套,姬溪适时的说:“臣孟浪了,请陛下治罪。”

    刘协心中暗笑,面上却还是严峻的说:“杨尚书先退下吧,太傅请继续。”

    经过这一番搅和,杨彪再也没有了横加阻拦的道理,所以,姬溪再度看向许昭,问:“说,你的同堂是谁,莫要逼我用刑。”

    然而,许昭却不说话,不论姬溪怎么追问或是套话,他再也不开口了,甚至为了防止姬溪再从眼睛里看出些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