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95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195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昀本准备了大量的说辞,可此时却突然间说不出来了,所以,他沉默,沉默着陷入了两难,在杀与不杀之间纠结着。

    荀彧和荀攸淡然的等待着,等待着姬昀的抉择,等待着自己的生死。

    良久,姬昀叹了口气说:“两位先生均有经天纬地之才,昀何忍杀之。唉,罢了,两位先生请回吧。”

    姬昀确实心软了,荀彧是个敦厚的长者,荀攸是个正直的君子,姬昀不忍杀之,虽然明知道留下这两人等于是给曹操留下了两座宝藏,可姬昀仍是不愿为之。

    听了姬昀的话,荀彧和荀攸郑重的看了姬昀一眼,而后不约而同的俯身一拜,这一拜,拜的是姬昀的不杀之恩,同时,也随着这一拜,他们将忘记姬昀的不杀之恩,因为他们没有求姬昀不杀他们。

    在姬昀的注视中,二人步法稳健的走回了己方的军中。诸将随即请战,然而,荀彧和荀攸却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强硬的否决了诸将的请战要求。

    荀攸作为本地最高长官,断然下令:“传令,即刻整军,入驻荣阳。”

    荣阳,毗邻虎牢关,乃洛阳以东的一座军事要塞。

    诸将问:“何不先杀姬昀小贼?”

    荀攸解释说:“杀姬昀,如何杀?此时我等若与姬昀纠缠,且不说胜败难料。便是胜了,也绝难将姬昀留在许昌,许昌往西,几乎可以说是一路坦途,唯一的一道屏障荣阳也只有八千兵马,姬昀若想逃过荣阳易如反掌。且,我料定南阳贾诩已经领兵西进,洛阳朝不保夕,我等的主要任务是保住荣阳,以待主公回师。此时若站,必与姬昀胶着,荣阳不保也。”

    有将问:“我等若西进,姬昀在后追杀怎么办?”

第333章 高手间的默契() 
这确实是个隐患,不过荀彧却说:“姬昀不敢,他若引军追杀,一者无法保姬蔓四人万全,二者无法携带诸多物资,三者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四者其军心不稳。有此四点,我断定其必然不敢再行生事。传令荣阳,姬昀若到,不必阻拦,放任其通行。”

    见诸将兀自神色愤然,荀彧板起脸,严令的说:“主公违我以重任,尔等听命便是,如有任何后果,我一力承担,而在主公回来之前,尔等若有任何不听号令,我定斩不饶。当年姬溪失踪,长安吕春书生执剑,杀的朝堂尸横遍野,我愿效仿之。”

    闻言,诸将噤若寒蝉,不敢再反驳,立刻各自散去整备出征。

    这一切,姬昀具皆看在眼里,这是高手见的默契,不需要说出口便能水到渠成的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诚如荀彧所说,现实不允许姬昀再生事端,能够平平安安的回到关中乃是最终的目的,更不用说洛阳已经注定要落到己方的手中了。贪心不足蛇吞象,姬昀深刻理解这个道理。

    于是乎,姬昀没有在做什么耽搁,即刻领兵出了许昌,向西火速撤退。

    路上,吕浅问姬昀:“曹清怎么办?”

    姬昀楞了一下,说:“什么怎么办?让她呆在许昌便是,我跟她又没有什么关系。”

    姬蔓叹了口气,说:“你与她毕竟是拜过天地的,就这么扔在许昌,有些说不过去。”

    姬昀有些哑然,却并没有将二女的话放在心上,糊弄两军便不再提及,自去领兵继续急行军。

    一路有惊无险的过了荣阳,确实没遭到什么阻拦。到达洛阳时,胡轸的攻城战已经打响,姬昀立刻下令助战。在姬昀和贾诩的通力合作下,只用了半日了功夫便攻克了洛阳,毕竟洛阳城内只有五千守军而已,能阻拦姬昀和胡轸半日的功夫已经难能可贵了。

    步入洛阳城内,与胡轸不期而遇。姬昀和胡轸对视一眼,胡轸笑的狂放,姬昀笑的温和。

    胡轸冲了过来,浑然不顾自己满身血污,一把抓住身上纤尘不染的姬昀的手,大笑道:“元状啊元状,你可想死为兄啦。”

    胡轸几乎可以说是现如今姬溪手下大将中姬昀唯一认识的人了,所以见了胡轸,姬昀也很是亲切。于是二人并肩而行,一边护送着姬蔓等人所在的马车往前走,一边互述别离。

    行不多时,一中年文士迎面走来,素衣翩然,悠悠然若九天垂云。

    未待胡轸介绍,姬昀已经当面走去,近前躬身一礼,恭谨的道:“素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昀三生有幸也。”

    对姬昀的礼节,贾诩坦然受之,这是作为一个年长者的本分。而后,贾诩亲切的扶起姬昀,叹道:“元状无须多礼,你我平辈论交即可。”这句话,又代表着贾诩对姬昀的认同。

    有了贾诩的加入,胡轸便插不上话了。胡轸对治军乃至作战颇有一套,但对姬昀和贾诩言语中的机锋却一头雾水,只觉得二人便是寻常的寒暄都颇有深意,值得令人回味。

    姬昀与贾诩,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感,是以聊着聊着竟忘却的时间,连胡轸何时离去的都没有察觉。直至姬蔓走进来,请他们去吃晚饭,贾诩方才记起自始至终竟还没问过姬蔓是否安好。

    贾诩忙不迭的向姬蔓问好,姬蔓有礼有节的回礼。姬家人从来都是这样,对姬溪可以不尊敬,却尊敬任何对姬溪忠心耿耿的人。所以,在军中经常可以见到,姬溪动辄对将士打骂,而姬家人却从未打骂过将士,甚至有的时候会当着姬溪的面对姬溪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便是姬家人最聪明的地方,爱兵如子这种事情,由家人去做,而这个红脸,却由姬溪本人去做。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效果极好,好到军中一度有人以姬家军自称,且以姬家军为傲,当姬溪知道之后,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之禁止,不过,禁止了将士们自称,却禁止不了将士们对姬家的忠心。而也正因为如此,朝中才会有那么许多人和姬家作对。无他,军队是大汉的军队,是刘家的军队,可现在却变成了姬家的军队,这是不合规矩的,而所有不合规矩的事情便必然会有人挺身而出加以抗争。

    一顿晚饭,宾主尽欢。谁为主呢?姬家人没来之前所有人都可以自以为主,而姬家人来了之后,所有人便会自然而然的尊姬家人为主。这便是姬家的威势。便比如今日,姬昀年纪尚轻,处于后辈,且在朝中没有任何的官职,但自他入宴,便自然而然的走上了诸位,而对此,没有任何人心有不满。

    酒宴上的人,都是姬溪的心腹,姬昀本除了胡轸之外谁都不认识,但只这一次酒宴,姬昀便和宴会上的所有人全部认识了,不仅认识,他甚至能够如数家珍的道出所有人的一切,所以,一场酒宴之后,姬昀和所有人熟识,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忠心。

    酒宴过后,回到住处,姬昀由衷的对吕浅叹道:“世言我姬昀天赋之姿,然,没有我大哥,没有我姬家,我姬昀什么都不是。”

    吕浅凝着毛巾,对姬昀说:“我兄长曾说,世人往日看错了大哥,今日又看错了大哥,来日可能还会看错,但,千百年后,史书上将为大哥设本纪。”

    何为本纪?本纪出自《史记》,乃为影响天下格局的人而设,自夏商周开始,能入本纪者只十余人耳,而在吕春话中的意思是,姬溪的功业足以列入此等。

    姬昀叹道:“吕先生的话,一针见血,鞭辟入里。遍观当世,所谓英雄者,多如猪狗,能与我大哥相提并论者,唯曹操也。”

    对曹操,在许昌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吕浅有过多次的接触,她不得不承认,曹操确实是个举世难觅的雄主,客观的说,曹操的雄才大略比之姬溪犹有过之,但在吕浅看来,曹操永远无法战胜姬溪,因为姬溪的身边聚集了吕春,贾诩,姬渊,黄忠,赵云等人,如今又加了一个姬昀,在吕浅的心里,她坚信世间没有能够战胜姬昀的人,要知道姬昀的背后,站着整个姬家。

第334章 一代枭雄() 
贾诩和胡轸没有在洛阳多待,给姬昀留下了两万兵马后第二日便启程赶回了南阳,毕竟那里的战事还没结束。

    姬昀暂时驻守洛阳,账下五万兵马虎视龙盘,冷眼旁观着豫州郭嘉和周瑜的战局。

    姬溪平定了并州,也选择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战局发展到现在,毫无疑问的是,姬溪获得的利益最大。

    却说兵临巨鹿的曹操,当得知奚渊便是姬昀,且洛阳已经丢失之后,阴寒着脸愣了半响,而后,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曹操这一笑,却把身边的程昱和诸将笑的毛骨悚然,只以为曹操被气的得了失心疯了。

    程昱劝解道:“主公切勿心优,此番虽中了姬昀的奸计,但我军根基未失。”

    曹操笑道:“仲德多虑了,我曹操不是输不起的人。输便输了,我曹操心服口服。我笑,乃是为有了这么好的对手而笑。匡扶天下的道路上,若是没有姬溪这等对手,岂不是太过无趣。你们觉得呢?”说完,兀自大笑不止,看样子,竟真的是开怀大慰。

    众人见此,也只得干笑着陪衬。虽是干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心中的阴霾瞬间消散了许多,曹操的风范,激发了众人的傲气和信心,之前的忧虑烟消云散后,诸将义愤填膺,纷纷要令军令状,以身家性命作保要去夺回洛阳并将姬昀的项上人头取来。

    瞧,这就是一代雄主的风范,他只需要稳稳当当的坐在那里,便能给予部下无尽的勇气和信心,让部下产生一种一切皆不是问题的错觉,不可否认的是,这错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胜利的前提。

    见部下们的士气再次激发,曹操的目的达到,于是收回了笑,开口道:“洛阳于我等而言,可有可无也,姬溪想要,给他便是,何必如此小气。再者说,人家帮了我们大忙,拿洛阳做酬劳也不为过。”顿了一下,见诸将兀自义愤填膺,曹操继续说:“姬溪之患,乃小疾耳,待我等收复幽冀二州,随时可战姬溪,现如今,我命令你们,倾巢而出,半个月之内,我要将袁绍所属全部赶出幽冀二州,现在,即刻出兵,不可延误片刻。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曹操的豪气,激起了众将的冲天壮志,是以众将即刻领命,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开了大帐。

    待众将离去,程昱立刻谏言:“主公,此时当速退,安能进军。”

    面对程昱,曹操不必装腔作势,是以面色平静的说:“仲德所虑者,我已尽知。若豫州兵败,我等便无退路,数年基业一朝尽毁。你会这么想,天下人都会这么想。但,我曹操偏不这么想,也不屑这么做。我相信郭嘉能够替我守住江东之兵。我相信我的部下能替我消灭袁绍,我相信我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曹操的话,像极了一个输急了眼的赌徒,所以程昱急不可耐的想要再劝,却不料曹操接着说:“仲德,我意已绝,休要再劝。若觉得我曹操不堪为主,仲德可自随意,我曹操绝不相阻。”

    程昱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跪下说:“臣愿同主公同生共死。”

    一句话,表达了程昱的心意,也得到了曹操的感激。亲自扶起程昱,曹操说:“愿拖仲德重任,替我守住邯郸。”

    程昱点头,凝重的应允,并说:“程昱在,邯郸便在,姬溪想过邯郸,除非从程昱的尸体上跨过去。”

    曹操凝重的道:“我军之成败,在乎先生一身也。”

    第二日,曹军的反扑惊呆了无数人,普天之下,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曹操竟会如此的疯狂,这是彻彻底底的背水一战,赌上全盘身家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荀彧没想到,也不认同,但他却硬生生的从荣阳守军中挤出了一万五千兵马由曹仁率领前去助战。

    郭嘉没想到,但郭嘉非常的认同,并适时以此布下了一个陷阱,大胜了周瑜一阵,而后,他没有继续扩大战果,反而收缩了防线,挤出了三万兵马由徐晃率领前去助战。

    周瑜没想到,所以他一时间乱了方寸,错误的估计了曹操的决心,使得在于郭嘉的对弈中输了一子,从而使得曹军获得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姬昀没想到,但姬昀的反应却非常的迅速,他没有任何的迟疑,几乎是立刻点兵并随之遣人去南阳向胡轸借兵,一日急行军兵临荣阳。阔别数日,再见荀彧,针尖对麦芒,再无往日情分,攻城战即刻打响。

    姬溪呢?可以说想到了,也可以说没想到,只不过是并不意外罢了。姬溪觉得如果他和曹操易地而处,或许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姬溪的反应同样不满,即刻自虎牢关挥师东进,在那里遇到了程昱,遭到了程昱的殊死抵抗。

    袁绍更加想不到,得知姬昀的消息及洛阳被攻占的消息后,袁绍万分的庆幸,庆幸于曹操马上就要撤兵了,他甚至已经开始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